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公共政策的工具设计、应用策略与政策效应:基于类型学的分析
1
作者 满小欧 张雨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95,200,共18页
行为公共政策的兴起使公共政策研究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微观解释及有效干预,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助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公共政策工具丛的拓展及其策略与效应的差异。论文基于政策工具的干预对象与干预核心,创新性地构建... 行为公共政策的兴起使公共政策研究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微观解释及有效干预,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助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公共政策工具丛的拓展及其策略与效应的差异。论文基于政策工具的干预对象与干预核心,创新性地构建了需求行为型、需求能力型和供给行为型的行为公共政策工具类型学分析框架,并从三个主维度和六个子维度分别对四类行为公共政策工具,即助推、强推、助力和督推进行了系统深描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行为公共政策工具均瞄准传统工具难以应对的“个体失灵”与“行为偏差”问题,但其干预策略不尽相同。政策制定者应在系统分析政策情境与实践场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政策工具及其组合,以提高政策执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工具 类型学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环境引力还是政策推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动因比较研究——基于政策效力与PSR环境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满小欧 薛增鑫 《岳麓公共治理》 2024年第4期51-67,共17页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为回应当前将返乡创业政策要素纳入环境要素进行同质性分析,无法厘清“创业政策”与客观“创业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效应差异的研究局限,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为回应当前将返乡创业政策要素纳入环境要素进行同质性分析,无法厘清“创业政策”与客观“创业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效应差异的研究局限,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各省统计年鉴数据以及22个省(区、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302个文本(2008—2017年),通过构建返乡创业政策效力指数与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实证检验了“政策推力”与“环境引力”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及其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创业环境的促进效力强于创业政策,且创业政策在创业环境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区域调节效应,西部地区尤为显著。相比于需求型政策,环境型和供给型政策能够有效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压力、状态和响应创业环境指标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响应指标的激励效应相对较小。应“筑巢引凤”,夯实返乡创业环境,建立激励相容的返乡创业政策组合,完善创业需求响应机制,提升“政策-环境”适配性,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推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创业 政策效力 PSR模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层级治理体系下的政策再生产、注意力配置与政策效应——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数字乡村政策执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增鑫 满小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政策再生产作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中间环节,是我国层级治理体系下实现顶层设计统一性与地方情境特殊性整合的关键机制。为回应当前对政策再生产政策效应及其内在机制探究不足的局限,本研究结合新制度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理论,构建了... 政策再生产作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中间环节,是我国层级治理体系下实现顶层设计统一性与地方情境特殊性整合的关键机制。为回应当前对政策再生产政策效应及其内在机制探究不足的局限,本研究结合新制度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理论,构建了“政策再生产—注意力配置—政策效应”的整合分析框架,并基于数字乡村政策执行情境,引入双重机器学习模型(DML),实证检验了省级政府数字乡村政策再生产的政策效应以及地市级政府注意力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再生产与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且省级政府政策再生产的正向影响大于负向影响,呈现“非对称”性。进一步因果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市级政府注意力配置在政策再生产对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因而,应从政策属性、组织权责和府际利益等层面合理调控政策再生产的边界与限度,注重提升政策设计与政府注意力的适配度,从而实现层级落实过程中政策绩效的稳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再生产 注意力配置 政策效应 数字乡村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从“传统福利”到“积极福利”:我国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满小欧 王作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社会转型与变迁使传统补缺型儿童救助政策已无法承载当前的困境儿童问题。与传统儿童福利制度相比,家庭支持福利制度既包括来自政府及福利机构提供的福利津贴也包括一系列支持性服务项目,体现了理念上的革新,注重以预防策略为主的积极... 社会转型与变迁使传统补缺型儿童救助政策已无法承载当前的困境儿童问题。与传统儿童福利制度相比,家庭支持福利制度既包括来自政府及福利机构提供的福利津贴也包括一系列支持性服务项目,体现了理念上的革新,注重以预防策略为主的积极性政策及专业社工服务的提供。构建我国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即是在肯定"家庭"作为儿童福利制度设计核心要素的同时,从社会投资与能力建设视角出发,为家庭提供包括多层次津贴、专业社工服务及以社区为依托的支持性服务在内的综合福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儿童 家庭支持 儿童福利 积极福利
下载PDF
西方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模式探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满小欧 李月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作为一种福利范式,儿童"家庭支持福利"体现了理念上的革新,注重以上游干预为主的预防性政策与支持性服务的提供,并涵盖了更广范围的儿童照料。以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框架为分析基础,西方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划分成"... 作为一种福利范式,儿童"家庭支持福利"体现了理念上的革新,注重以上游干预为主的预防性政策与支持性服务的提供,并涵盖了更广范围的儿童照料。以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框架为分析基础,西方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划分成"广泛支持型""辅助支持型"和"隐性支持型"三种模式。比较研究发现:尽管不同模式的福利理念、政府与家庭责任划分以及对家庭支持的力度与范围均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制度内容安排及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趋同效应。该制度对中国在适度普惠福利背景下,强化儿童福利政策,建立与完善困境儿童救助制度给予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儿童 家庭支持福利 制度模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美国儿童家庭寄养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13
6
作者 满小欧 李月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33,共7页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主要因为受虐待或忽视,难于管教和遭受父母遗弃。美国儿童寄养体系常用的评估标准是从安全性和永久性两个维度中抽取的六项指标,分别为:虐待重发率,寄养儿童虐待/忽视率,重新进入寄养系统率,与原生家庭重新融合时间,获得收养时间,寄养安置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儿童福利 寄养理念 评估机制
下载PDF
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从“自由放任”到“回归家庭” 被引量:25
7
作者 满小欧 李月娥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8,共5页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伴随了政府从自由放任到积极干预,再到尊重家庭权利的角色转变,是国家干预主义下的一种理性回归,也是儿童福利由残补性政策逐步向预防性政策过渡的一种体现。在这一变革推动下,美国儿童福利与保护体...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伴随了政府从自由放任到积极干预,再到尊重家庭权利的角色转变,是国家干预主义下的一种理性回归,也是儿童福利由残补性政策逐步向预防性政策过渡的一种体现。在这一变革推动下,美国儿童福利与保护体系确立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理念,在保护弱势儿童及维持与完善问题家庭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经验与理念也对我国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政策变革 儿童保护
下载PDF
“三孩”背景下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的双重分析框架 被引量:14
8
作者 满小欧 杨扬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5,共8页
“三孩”时代,如何促进生育政策由关注“生”的单一环节向完善“育”的体系化转变,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低生育率危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双重视角,对2016—2020年中国省级生育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 “三孩”时代,如何促进生育政策由关注“生”的单一环节向完善“育”的体系化转变,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低生育率危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双重视角,对2016—2020年中国省级生育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生育支持政策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存在需求型工具不足,重“生育”、轻“养育”“教育”以及政策工具体系设计中生育友好理念体现不充分等困境。应在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供给的同时,完善“生—养—育”配套支持政策,注重政策间的配套衔接,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全程性、包容性和前瞻性,构建友好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支持 政策工具 生育友好
下载PDF
外源驱动与内源发展: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推进机制——基于全国26个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满小欧 李贺云 娄成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是在把握我国城乡关系变化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乡村振兴实践的影响要素、组合路径与推进机制之... 实施乡村振兴是在把握我国城乡关系变化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乡村振兴实践的影响要素、组合路径与推进机制之间的关联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是“外源—内源”多要素组合的综合结果,组织保障和基础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效突破口。应妥善解决内部力量与外部资源有效联结问题,建立“外源驱动”与“内源发展”相融合的实施机制,通过发挥政府“外引”与“内培”的引导作用、重构乡村治理共同体、实施城乡“内外融合”协同发展等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外源驱动 内源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满小欧 李月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作为提供最直接服务的核心人员,寄养体系中儿童社工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专业化程度等关系着寄养工作的成效与儿童的切身利益。美国儿童寄养中社工的主要职能为个案管理和社会心理诊断,同时接受儿童福利机构和青少年法庭的监督,并以... 作为提供最直接服务的核心人员,寄养体系中儿童社工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专业化程度等关系着寄养工作的成效与儿童的切身利益。美国儿童寄养中社工的主要职能为个案管理和社会心理诊断,同时接受儿童福利机构和青少年法庭的监督,并以咨询师、治疗师等不同角色与寄养儿童、原生家庭、寄养家庭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儿童寄养 儿童社工 个案管理 儿童福利
下载PDF
低生育背景下家庭支持政策的工具组合与策略选择——基于QCA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满小欧 刘嘉桐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101,90,共12页
低生育率危机下西方政府普遍将家庭支持政策作为策略选择。研究以“家庭化”与“去家庭化”为理论视角,运用fsQCA对OECD36个国家2000~2018年家庭支持政策的政策工具组合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为我国应对生育危机提供策略选择... 低生育率危机下西方政府普遍将家庭支持政策作为策略选择。研究以“家庭化”与“去家庭化”为理论视角,运用fsQCA对OECD36个国家2000~2018年家庭支持政策的政策工具组合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为我国应对生育危机提供策略选择。研究表明,根据“托育与早教的注册率”核心条件的存在与否,实现生育率提高共有五条有效路径,母亲假是影响生育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家庭税收减免是关键要素。我国应从科学配比时间政策、发挥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构建“混合照顾”体系等策略出发,注重组合运用政策工具,建立整体性与包容性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 家庭支持政策 政策工具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弹性退休:政策设计、实施机制与政策效应——基于OECD国家多期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满小欧 张艺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70,共12页
弹性退休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应对劳动力短缺与养老金压力的普遍政策选择。以“弹性退休年龄—弹性养老金制度—弹性退休与工作安排”为内在逻辑,系统分析OECD国家弹性退休政策体系设计与实施机制,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 弹性退休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应对劳动力短缺与养老金压力的普遍政策选择。以“弹性退休年龄—弹性养老金制度—弹性退休与工作安排”为内在逻辑,系统分析OECD国家弹性退休政策体系设计与实施机制,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OECD国家弹性退休政策对劳动供给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时期效应。研究发现:弹性退休政策提高了48.7%的劳动供给规模,尤其促进了老年及老年女性劳动供给的提升,并具有时期异质性。基于OECD政策实践与中国的现实基础,建议完善以实质公平为政策导向的弹性退休政策体系,建立“早减晚增”且“增多减少”的弹性养老金计发机制,同步探索“部分”退休的弹性退休与工作机制,促进积极延退与积极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退休 OECD国家 养老金制度 老龄化 政策设计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基于“MOOC+PBL”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被引量:5
13
作者 满小欧 刘嘉桐 李丹 《中国冶金教育》 2022年第5期89-92,共4页
基于“MOOC+PBL”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在把握课程思政核心目标基础上,设立教学“双大纲”,利用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与基于问题教学方法(PBL),翻转课堂,优化课程思政内容,链接教学、科研与课程思政,专业知识讲授、能力提升、... 基于“MOOC+PBL”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在把握课程思政核心目标基础上,设立教学“双大纲”,利用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与基于问题教学方法(PBL),翻转课堂,优化课程思政内容,链接教学、科研与课程思政,专业知识讲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方面融合。解决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脱嵌与悬浮、课程思政教学载体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主体感和获得感等教学问题,形成“思想-理论-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MOOC PBL 协同育人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的变革与借鉴——基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福利辨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满小欧 Richard P.Barth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家庭寄养的国家之一,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殖民时代。在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种价值取向交织下不断向前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供给角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家庭寄养的国家之一,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殖民时代。在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种价值取向交织下不断向前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供给角色也不断发生改变。发展至今,形成了以永久家庭安置为核心的政府主导、社会强制报告、专业社工服务为一体的家庭寄养体系,在"自由"与"干预"之间实现了平衡,为我国在适度普惠儿童福利背景下,从政府主导、保护主体多元化、提供预防服务方面建设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与家庭支持福利制度给予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自由主义 国家干预主义 儿童福利
下载PDF
美国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演变及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满小欧 李月娥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美国建立儿童家庭寄养制度以来,联邦法律一直是影响儿童家庭寄养及儿童福利政策框架的主要因素。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以及改革阶段,强调寄养儿童的安全与永久性安置,并逐渐对大龄寄养儿童、预防性服务的提供、民族与... 美国建立儿童家庭寄养制度以来,联邦法律一直是影响儿童家庭寄养及儿童福利政策框架的主要因素。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以及改革阶段,强调寄养儿童的安全与永久性安置,并逐渐对大龄寄养儿童、预防性服务的提供、民族与种族问题开始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演变过程(1961-2008),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家庭寄养儿童福利政策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满小欧 韩珂 《中国冶金教育》 2023年第4期28-31,34,共5页
选取10个应用PBL教学法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典型案例,采用扎根分析与多案例比较分析方法,总结了PBL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中的实施要素、教学设计过程与应用成效,为促进PBL教学法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公共管理类课程 教学应用 多案例比较分析
下载PDF
论印度科技政策的特点、功能及对我国的启示
17
作者 满小欧 黄一坤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212-213,共2页
作为发展中大国,印度的科技政策一直为人瞩目,在它的推动下,只短短几十年,印度就已经在空间技术、核技术、信息科技等许多领域名列世界前茅。不仅如此,科技政策在推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解析印度科技政... 作为发展中大国,印度的科技政策一直为人瞩目,在它的推动下,只短短几十年,印度就已经在空间技术、核技术、信息科技等许多领域名列世界前茅。不仅如此,科技政策在推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解析印度科技政策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入手,具体分析了科技政策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总结了如何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完善我国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体制,使科技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科技政策 和谐社会 启示
下载PDF
儿童贫困治理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作宝 满小欧 《人口与社会》 2014年第3期62-67,共6页
儿童贫困具有二维多元内涵,包括经济贫困和服务贫困,与成年人贫困和家庭贫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儿童贫困治理不同于儿童福利工作,应以实现儿童权利、彰显公平正义、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价值诉求。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依... 儿童贫困具有二维多元内涵,包括经济贫困和服务贫困,与成年人贫困和家庭贫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儿童贫困治理不同于儿童福利工作,应以实现儿童权利、彰显公平正义、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价值诉求。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依托家庭,克服儿童在物质、教育、医疗、照顾、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匮乏,改善贫困儿童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贫困 家庭贫困 服务贫困 儿童福利
下载PDF
宗教与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月娥 满小欧 李真 《学会》 2013年第6期20-23,31,共5页
美国慈善事业历史悠久、发展蓬勃,宗教因素不可或缺。国内学者对宗教与美国慈善事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与慈善文化、宗教信仰与慈善行为和宗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评述,将有助于今后国内学界在... 美国慈善事业历史悠久、发展蓬勃,宗教因素不可或缺。国内学者对宗教与美国慈善事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与慈善文化、宗教信仰与慈善行为和宗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评述,将有助于今后国内学界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美国慈善事业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均等比——当前儿童贫困研究中的一个缺失
20
作者 王作宝 满小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均等比旨在更真实地反映不同家庭的需求支出情况,调整不同结构、不同规模家庭的收入差异。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关注点提出了不同形式的均等比,进行了不同的取值设定。对我国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均等比下测得的儿童贫困数值不同,应该在我国... 均等比旨在更真实地反映不同家庭的需求支出情况,调整不同结构、不同规模家庭的收入差异。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关注点提出了不同形式的均等比,进行了不同的取值设定。对我国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均等比下测得的儿童贫困数值不同,应该在我国儿童贫困问题研究中引入均等比的概念,科学测度儿童贫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等比 贫困 家庭结构 规模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