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漆婵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对心电图、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 Tn 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对心电图、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 Tn 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异常率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心电图改变者以ST-T改变为主,不同中毒程度患者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可有损伤,常造成心电图、CK、CK-MB、c Tn I的异常,及时观察心电图及CK、CK-MB、c Tn I的改变,对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酶 肌钙蛋白I
下载PDF
D-二聚体与APACHE Ⅱ评分对急诊ICU发生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漆婵 胡耀飞 李银辉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年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APACHEⅡ评分对照分析,论证D-D与APACHEⅡ评分能否判断急诊ICU发生DIC患者的转归。结果 年龄、凝血因子检测、APACHEⅡ评分结果显示,三组除Fib没有差异外(P〉0.05),年龄、PT、TT、APTT、AT-Ⅲ、D-D水平及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有差异(P〈0.05,P〈0.01)。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图示显示,两组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 血浆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能反映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的病情好转与恶化,但本研究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域值能否作为患者生存与死亡的预测值,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APACHEⅡ评分 患者转归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小板介导的白细胞活化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漆婵 李海斌 +1 位作者 刘娟 刘方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1期2027-2029,共3页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健康志愿者(N)30例,采用血细胞仪与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多形核白细胞MAC-1整合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STEMI患者血小板...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健康志愿者(N)30例,采用血细胞仪与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多形核白细胞MAC-1整合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STEM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SA与N(P<0.05)。凝血酶受体在存在血小板的情况下使激动多肽(TRAP)激活后诱导PMN MAC-1的上调,L-选择素的脱落,二者之间表现出量效关系。血小板计数的TRAP刺激作用与多形核白细胞MAC-1上调、L-选择素脱落成正相关关系(r=5.73,P<0.05)。在STEMI患者中血小板激动剂介导的MAC-1上调与N和SA相比,MAC-1上调幅度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产物可促使多形核白细胞MAC-1表达上调,从而导致L-选择素脱落是诱发AC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 白细胞活化
下载PDF
腹腔镜下电凝处理阑尾动脉的安全性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银辉 漆婵 +2 位作者 杜小军 罗伟昌 赵国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8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下电凝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扎法处理阑尾系膜及动脉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电凝组与开腹组,每组100例。电凝组患者进行电凝处理阑尾系膜及动脉,开腹组则...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下电凝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扎法处理阑尾系膜及动脉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电凝组与开腹组,每组100例。电凝组患者进行电凝处理阑尾系膜及动脉,开腹组则采用丝线结扎法处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电凝组的住院时间(4.3±1.2)d、手术出血量(4±3)ml、手术时间(41.6±9.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18)h;开腹组的住院时间(7.5±1.6)d、手术出血量(9±4)ml、手术时间(59.8±12.4)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18)h;电凝组的术后再出血2010年来至目前未发生,开腹组2010年来至目前未发生。电凝组的并发症中的伤口感染占2.0%,开腹组占1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电凝处理阑尾动脉相比于传统的开腹结扎法同样是安全有效的,腔镜手术相比开腹组更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及节省医疗资源及费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电凝 阑尾动脉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痔套扎器在混合痔手术中上提肛垫的作用
5
作者 李银辉 漆婵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6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痔套扎器在混合痔手术中上提肛垫的作用。方法 184例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的患者均系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门诊治疗的病例,将其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自动套扎器痔套扎术(RPH)联... 目的观察和评价痔套扎器在混合痔手术中上提肛垫的作用。方法 184例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的患者均系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门诊治疗的病例,将其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自动套扎器痔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M-M)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M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94%,高于对照组的94.44%(P〈0.05)。观察组手术当天,第1、5天的疼痛、出血、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痔套扎术联合M-M术治疗混合痔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有上提肛垫的作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治疗的彻底性,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套扎器 混合痔 上提肛垫
下载PDF
双套管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在胃肠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银辉 漆婵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856-856,917,共2页
吻合口瘘是消化道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病严重,病死率高,一直是困扰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题。曾有文献报道,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可引起致命性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达25%~45%[1]。吻合口瘘发生初期,漏出物积聚即可引起局部炎症,进一步... 吻合口瘘是消化道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病严重,病死率高,一直是困扰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题。曾有文献报道,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可引起致命性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达25%~45%[1]。吻合口瘘发生初期,漏出物积聚即可引起局部炎症,进一步造成肠液外溢且不能妥善控制,则会造成腹腔感染;若不及时引流,势必造成感染扩散,对腹腔组织及裸露血管产生腐蚀作用,引起更多的并发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引流通畅、及时是治疗吻合口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吻合口瘘 持续腹腔冲洗 负压引流 双套管 消化道外科手术 应用 临床治疗 腹腔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