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梁亭——对于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形式”的新思考
1
作者 漆山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通过旨在纪念梁思成先生的梁亭的设计,阐述了对于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研究和思考。试图从理性的层面去分析、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提出了“线的构成”及“大量且深远的悬挑”等造型特征。
关键词 数字梁亭 民族形式 中国 传统建筑
下载PDF
线的构成——对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新认识
2
作者 漆山 《建筑师》 2003年第4期38-44,共7页
用理性的和抽象的方法来回顾反思中国传统建筑,作者提出了其对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新认识:一种迥异于西方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线的构成”。
关键词 线的构成 编织 中国建筑 民族形式
下载PDF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北京,中国
3
作者 庄惟敏 巫晓红 +4 位作者 鲍承基 漆山 陈溯 莫修权 LIU Chen 《世界建筑》 2015年第10期90-95,共6页
清华科技同科技大厦在设计伊始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如清华科技园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词"空间有形,梦想无限"。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对空间的演绎,是依照着其中人们行为的叙事性发展而展开的。科技园的建设用地非常紧张... 清华科技同科技大厦在设计伊始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如清华科技园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词"空间有形,梦想无限"。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对空间的演绎,是依照着其中人们行为的叙事性发展而展开的。科技园的建设用地非常紧张。建筑群围合出园区中心绿地,绿地地下部分为公共配套及停车场。场地的现状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分析周边情况我们看到,园区位于清华大学和城市的交接处。是由大学校园相对封闭的空间向城市开放空间过渡的区域。从空间形态上看该项目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园接驳城市的"转接器",从功能意义上看应该肩负起融合学校科研、科技转化、对外交流和商业服务功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科技园 科技大厦 城市开放空间 中心绿地 学校科研 周边情况 叙事性 建设用地 转接器 对外交流
下载PDF
从百丈时代的灵隐山到后百丈时代的灵隐寺 被引量:1
4
作者 漆山 《古建园林技术》 2011年第2期50-53,共4页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是由中轴线上的门、殿和两侧的配殿、廊庑组成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主轴线上最前方为山门,门内左右有钟鼓楼,门北正面为天王殿,多做成穿堂。天王殿北为正殿,一般称大雄宝殿,是寺中最主要的建筑。正殿左右多有...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是由中轴线上的门、殿和两侧的配殿、廊庑组成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主轴线上最前方为山门,门内左右有钟鼓楼,门北正面为天王殿,多做成穿堂。天王殿北为正殿,一般称大雄宝殿,是寺中最主要的建筑。正殿左右多有配殿,配殿有时可做成二层楼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雄宝殿 天王殿 中轴线 主轴线 钟鼓楼 佛寺 院落 山门
下载PDF
学修视角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研究——由三个古代佛寺平面所引起的思考
5
作者 漆山 《建筑师》 2014年第2期32-39,共8页
本文以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学修体系一建筑载体"互动关系这一新视角,以"教育目标一学修体系一组织方式及管理制度一建筑空间格局"这一逻辑演进的脉络为研究模型,对中国汉传佛教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 本文以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学修体系一建筑载体"互动关系这一新视角,以"教育目标一学修体系一组织方式及管理制度一建筑空间格局"这一逻辑演进的脉络为研究模型,对中国汉传佛教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佛寺类型如"道宣式"、"百丈式"、"后百丈式"等,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这一研究,是让活的人的因素重新回归佛寺建筑研究,是一种"正本清源"式的思路,成为理解古今佛寺空间格局嬗变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空间格局 学修体系 道宣式佛寺 百丈式佛寺 后百丈式佛寺
下载PDF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
6
作者 庄惟敏 巫晓红 +1 位作者 漆山 陈溯 《住区》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位于清华大学南门外,比邻成府路,是清华科技园近70万m^2建筑群核心区的一幢标志性建筑。主要功能包括写字楼、会议、餐饮、会所、公共空间、辅助配套空间和车库,是一座智能化的高科技综合办公楼,它是高新技术研发的...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位于清华大学南门外,比邻成府路,是清华科技园近70万m^2建筑群核心区的一幢标志性建筑。主要功能包括写字楼、会议、餐饮、会所、公共空间、辅助配套空间和车库,是一座智能化的高科技综合办公楼,它是高新技术研发的聚集地和辐射源,是清华科技园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科技园 科技大厦 公共空间 标志性建筑 综合办公楼 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 建筑群
下载PDF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研究(上)——由三个古代佛寺平面所引起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漆山 《法音》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23,共11页
一、道宣式佛寺——中国佛教输入和学习期2007年夏天.友人博士论文中的一幅资料图(图1)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一座古代寺院的总体布局图。
关键词 中国佛教 空间格局 佛寺 古代 体系 平面 2007年 博士论文
原文传递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研究(下)——一个理想化的现代佛寺模式的提出 被引量:1
8
作者 漆山 《法音》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2,33-44,共14页
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在此提出佛寺的"学修体系——组织管理——建筑载体"这一互动关系的探讨,正是希望为现代佛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寻求答案。
关键词 佛寺 空间格局 现代 体系 理想化 中国 理论与实践 组织管理
原文传递
线的构成——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新认识
9
作者 漆山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0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用理性的和抽象的方法来回顾反思中国传统建筑,作者提出了其对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新认识:一种迥异于西方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线的构成”.及其背后深刻强大的理性精神。
关键词 民族形式 中国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理性精神 造型特征 西方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