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参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1
作者 米永伟 杨晓波 +3 位作者 龚成文 漆永红 邵武平 谢志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可助力党参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指导甘肃省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和农药施用,针对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养分利用率低、防控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等问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可助力党参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指导甘肃省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和农药施用,针对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养分利用率低、防控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等问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化肥减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党参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化肥农药减施 绿色发展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当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2
作者 龚成文 米永伟 +2 位作者 邵武平 谢志军 漆永红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当归是甘肃道地大宗中药材,化肥和农药作为当归生产的主要投入品,过量施用直接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产地环境污染和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经过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按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目标,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 当归是甘肃道地大宗中药材,化肥和农药作为当归生产的主要投入品,过量施用直接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产地环境污染和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经过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按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目标,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化肥减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当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更好地指导当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肥农药减施 技术规程
下载PDF
蒙古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3
作者 邵武平 米永伟 +2 位作者 谢志军 漆永红 龚成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蒙古黄芪作为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轮作倒茬不合理、施肥用药不科学、连作障碍突出、根腐病及地下害虫持续加重等问题,对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科学规范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施用,保护道地产区耕地质量,提高黄芪品... 蒙古黄芪作为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轮作倒茬不合理、施肥用药不科学、连作障碍突出、根腐病及地下害虫持续加重等问题,对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科学规范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施用,保护道地产区耕地质量,提高黄芪品质,经试验研究及多年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化肥减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制订了蒙古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更好地指导黄芪种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化肥农药减施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的应用效应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蕙 蒋晶晶 漆永红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生物炭因结构和理化性质独特、原材料丰富及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在农业及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相关文献,综述了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修复污染土... 生物炭因结构和理化性质独特、原材料丰富及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在农业及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相关文献,综述了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修复污染土壤及缓解连作障碍等方面的效应,旨在为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生物炭 连作障碍 应用效应
下载PDF
岷县当归种植技术探析
5
作者 安淑君 卢爱军 +2 位作者 漆永红 孙学保 邓智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甘肃省岷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其中当归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推广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促进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药材种植的提质增效,以岷县当归种植为例,通过轮作倒茬、增加有机肥用量、选择无病害... 甘肃省岷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其中当归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推广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促进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药材种植的提质增效,以岷县当归种植为例,通过轮作倒茬、增加有机肥用量、选择无病害的优质苗木、使用生物杀虫剂防治及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介绍了使当归种植提质增效的具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种植技术 甘肃省岷县
下载PDF
甘肃陇西黄芩镰孢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病株根部元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晶晶 陈爱昌 +5 位作者 魏周全 孙兴明 徐美蓉 李雪萍 杜蕙 漆永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21,共13页
为明确甘肃省陇西县黄芩根腐病镰孢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2019-2021年采集的136份病株进行分离,通过病原菌形态学特征、结合镰孢菌属通用引物、特异性引物及TEF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从黄芩根腐... 为明确甘肃省陇西县黄芩根腐病镰孢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2019-2021年采集的136份病株进行分离,通过病原菌形态学特征、结合镰孢菌属通用引物、特异性引物及TEF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从黄芩根腐病样本上共分离到83株镰孢菌,分别为尖孢镰孢菌(39.8%)、茄病镰孢菌(36.1%)、锐顶镰孢菌(16.9%)、芬芳镰孢菌(4.8%)、木贼镰孢菌(1.2%)和柔毛镰孢菌(1.2%),其中尖孢镰孢菌和茄病镰孢菌为优势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镰孢菌致病力不同,且同一种内各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尖孢镰孢菌的相对病情指数最高,为9.0,而芬芳镰孢菌的相对病情指数最低,为1.2,木贼镰孢菌和柔毛镰孢菌没有致病性;黄芩受到镰孢菌侵染后,根部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微量元素锌、锰和铁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锐顶镰孢菌和芬芳镰孢菌是黄芩根腐病的新病原菌,为科学诊断该病害、研究根腐病菌对黄芩胁迫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根腐病 镰孢菌 元素含量
下载PDF
甘肃陇西黄芩灰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雪艳 蒋晶晶 +3 位作者 杜蕙 陈爱昌 张敏敏 漆永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9-357,共9页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和RNA聚合酶亚基II(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RPB2)多基因方法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芩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发病时表现为地上部分枯死不发芽,靠近地表的根表面呈暗绿色水渍状,随后地下根木质部变软呈黄褐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192 mg·L^(-1),其次为98%啶酰菌胺和97%腐霉利,EC50分别为1.2480和1.7585 mg·L^(-1);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20%咯菌腈SC对黄芩灰霉病的防效最高,达76.07%。上述研究为黄芩灰霉病病害诊断和田间药剂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灰霉病 灰葡萄孢 毒力测定 药剂防治
下载PDF
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昭龙 蒋晶晶 +7 位作者 李继平 翟艳青 惠娜娜 王立 马生彪 郑果 漆永红 王森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8-494,共7页
为明确甘肃省静宁县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种类,对采自该地区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将菌株分离纯化后,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为明确甘肃省静宁县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种类,对采自该地区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将菌株分离纯化后,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TUB2)和Laccase(Lcc2)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常规PCR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云南链核盘菌(Monilia yunnanensis),可同时侵染不同品种果实,致病性结果显示对‘秦冠’‘富士’‘新红星’有致病性,而对‘嘎啦’致病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云南链核盘菌 褐腐病
下载PDF
青稞苗期根腐病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世洋 李雪萍 +4 位作者 李敏权 郭致杰 漆永红 李建军 荆卓琼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目的】明确青稞根腐病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集苗期健康青稞及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5%、10%、15%、20%等不同发病率青稞根际土壤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各样品16S rDNA序列,并进行多样性... 【目的】明确青稞根腐病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集苗期健康青稞及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5%、10%、15%、20%等不同发病率青稞根际土壤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各样品16S rDNA序列,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苗期青稞根际土壤细菌优势种属多,群落结构组成丰富,多样性及均匀性程度高。对不同分类水平下优势菌群分析发现,门水平下,根腐病的发生使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升高,使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降低;目水平下,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丰度降低,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和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的丰度升高;属水平下,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丰度升高,Pseudarthrobacter属丰度降低;种水平下,普城沙雷菌(Serratia plymuthica)丰度增加,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及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的丰度降低。聚类分析发现,根腐病的发生使青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且总体呈现出发病率越高,与健康样品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大的规律。通过COG数据库注释得到青稞根际土壤细菌多个功能基因。【结论】青稞苗期根腐病的发生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一研究为青稞根腐病的防控及预测预警技术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甘肃省黄芩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对黄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蒋晶晶 陈爱昌 +3 位作者 杜蕙 李继平 李雪萍 漆永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65-1673,共9页
为探讨黄芩白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种类及对黄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黄芩主产区采集黄芩白粉病病叶,通过病原菌无性和有性形态特征观察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甘肃省黄芩白粉病的... 为探讨黄芩白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种类及对黄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黄芩主产区采集黄芩白粉病病叶,通过病原菌无性和有性形态特征观察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甘肃省黄芩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琉璃草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cynoglossi),该病菌能引起室内黄芩白粉病,发病黄芩叶片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发病黄芩植株叶片总灰分、Zn、Mn、Cu、Fe、Ca、Mg、全P和全B的含量升高,而蛋白质、总糖、可溶性糖、全N、全K的含量降低。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琉璃草高氏白粉菌(G.cynoglossi)引起黄芩白粉病,明确了白粉病对黄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白粉病 琉璃草高氏白粉菌 病原鉴定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抗镰孢菌根腐类病害复合微生物菌剂培养基及发酵工艺优化
11
作者 马佳勇 李雪萍 +2 位作者 李建军 漆永红 许世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5-223,共9页
该研究以具有耐盐碱、防病、促生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种子、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复合菌剂生物量(OD600 nm值)、固氮量、解钾量、溶有机磷量、溶无机磷量和抑菌率为考... 该研究以具有耐盐碱、防病、促生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种子、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复合菌剂生物量(OD600 nm值)、固氮量、解钾量、溶有机磷量、溶无机磷量和抑菌率为考察指标,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最适种子培养基为2%酵母浸出膏、1%乳糖、1%MgSO_(4);最适发酵培养基为0.1%豆饼粉、1.5%玉米浆、1.5%CaCl_(2);最佳发酵工艺为pH 6、接种量9%、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5 h。此优化发酵条件下,复合菌剂的OD600 nm值为1.38、固氮量为0.23 g/L、解钾量为101.00 mg/L、溶有机磷量为504.54μg/mL、溶无机磷量为658.82μg/mL、抑菌率为6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微生物 生防菌 复合微生物菌剂 发酵工艺 培养基 优化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病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漆永红 杜蕙 +3 位作者 曹素芳 杨发荣 李敏权 陈书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1.8%阿维菌素乳油、20%辛硫磷乳油、25%毒死蜱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作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治疗作用及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1.8%阿维菌素乳油、20%辛硫磷乳油、25%毒死蜱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作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治疗作用及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效果最好,减轻线虫侵染,药后80 d的病情指数均为36,单株虫量1 400多头,而对照的病情指数高于88,单株虫量达46 892头;同时上述2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遏制植株内线虫的繁殖,病情指数降低,单株虫量减少,药后45 d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4、32,单株虫量分别为672、588头,而对照病指达到72,单株虫量为23 366头;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 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至少为50 d。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以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 20%丁硫克百威乳油浸根处理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病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药剂 群体动态 防治
下载PDF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植株内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20
13
作者 漆永红 李秀花 +2 位作者 马娟 李敏权 陈书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234-237,共4页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甘薯植株内的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自甘薯秧苗的基部侵入,逐步向上迁移危害。在移栽后4周,线虫仅在地下茎下部3 cm部分危害;移栽后8周...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甘薯植株内的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自甘薯秧苗的基部侵入,逐步向上迁移危害。在移栽后4周,线虫仅在地下茎下部3 cm部分危害;移栽后8周,线虫扩展到地下茎接近地面部位;移栽后10周,线虫扩展到地上茎部分;移栽后12周,线虫已转移到新结甘薯块根上危害;但未发现线虫侵入甘薯须根。在装有500 g沙壤土的塑料管中移栽甘薯秧苗,在接种量为每克土壤含1-2头线虫时,24 d后秧苗的发病率为40%,发病指数低于10,60 d后发病率达到100%,病指为20-24,120 d后的病指为52-60;在接种量为每克土壤含16-64头线虫时,24 d后秧苗的发病率为60%-80%,发病指数为20,60 d后发病率为100%,发病指数为40-48,120 d后的发病指数达60-100;在接种量为128-256头/克土时,24 d后的秧苗发病率已达100%,发病指数为20,96 d后其病指高达100。线虫在甘薯内的数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增长趋势。在低剂量接种处理,每克土壤含1-2头线虫时,线虫在移栽60 d以前,秧苗内线虫数量较少,单茎数量在49-56头之间,而此时高剂量接种处理线虫数量已达200头以上。在植株生长后期,其茎内的线虫数量又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侵染部位 群体动态
下载PDF
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漆永红 徐冬 +4 位作者 张彦梅 曹素芳 郑果 杨发荣 李敏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9-344,共6页
为了明确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群,对4个采样区洋葱基盘腐烂病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镰孢菌、茄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其中尖镰孢... 为了明确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群,对4个采样区洋葱基盘腐烂病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镰孢菌、茄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其中尖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洋葱基盘腐烂病,其中尖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4.4%和65.3,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2种菌。为筛选化学防治有效的杀菌剂,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福和施菌克4种药剂对以上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0μg/L的施菌克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基盘腐烂病 病原鉴定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漆永红 曹素芳 +1 位作者 李雪萍 李敏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7-884,共8页
为了明确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以临潭县10个青稞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调查根腐病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研究其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10... 为了明确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以临潭县10个青稞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调查根腐病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研究其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地区青稞根腐病田间发病率5%~20%。青稞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发病呈正相关,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纤维素酶呈正相关。发病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真菌呈正相关。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对根腐病的影响较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根际土壤 养分含量 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漆永红 曹素芳 +1 位作者 吕和平 杜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189,共6页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试质量分数为3%的阿维菌素EC、质量分数为10%的噻唑膦GR、质量分数为15%的灌根阿维.毒EC及质量分数为1.8%的阿维.丁硫克百威EC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时间处理下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试质量分数为3%的阿维菌素EC、质量分数为10%的噻唑膦GR、质量分数为15%的灌根阿维.毒EC及质量分数为1.8%的阿维.丁硫克百威EC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时间处理下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对线虫卵、卵囊孵化起抑制作用,对2龄幼虫有致死作用。随着药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卵囊孵化的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其中10%噻唑膦GR 25 mg/L对线虫卵囊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8 h抑制率达76.9%,16 h后达100%;3%阿维菌素EC 10 mg/L对线虫卵孵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处理8 h达80.9%,16 h后达100%,同时不同药剂对2龄幼虫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EC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较强,其LC50为1.970 1 mg/L,15%灌根阿维.毒EC的活性最弱,LC50为919.878 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化学杀线剂 2龄幼虫 抑制
下载PDF
党参茎基腐病镰孢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漆永红 李敏权 +5 位作者 曹素芳 蒋晶晶 李雪萍 李青青 徐美蓉 李继平 《农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明确党参茎基腐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害的... 为明确党参茎基腐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菌(F. sonali)和木贼镰孢菌(F. equiseti),其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党参茎基腐病,其中尖孢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他2种菌。供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对3种镰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同时3种镰孢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茎基腐病 镰孢菌 病原鉴定 杀菌剂 敏感性测定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及杂草去除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漆永红 岳德成 +1 位作者 曹素芳 李敏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6-184,共9页
为了明确黑色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含水率、温度和杂草去除效应及玉米主要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黑色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及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色地膜有提高土壤含水率的作用,不同... 为了明确黑色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含水率、温度和杂草去除效应及玉米主要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黑色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及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色地膜有提高土壤含水率的作用,不同土层含水率表现为80~100cm>60~80cm>0~20cm>40~60cm>20~40cm;黑色和白色地膜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呈单峰型消长动态,但黑膜的波动幅度均小于白膜。黑色地膜有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不同土层温度表现为10cm>5cm>15cm>20cm>25cm;黑色和白色地膜覆盖下,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呈抛物线型消长动态,但黑膜的波动幅度均大于白色地膜。与白色地膜相比,全膜双垄沟玉米田覆盖的黑色地膜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7%和99%以上,对玉米出苗率、成穗率、穗长、穗粗、秃顶等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生育期、产量有影响。黑色地膜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温度和防除田间杂草,还对玉米的部分农艺性状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黑色地膜 土壤含水率和温度 田间杂草 玉米农艺性状
下载PDF
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集水保墒效果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漆永红 岳德成 +4 位作者 姜延军 史广亮 胡冠芳 杨发荣 李敏权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4,99,共5页
在陇东旱塬区测定了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地膜完好性及集水保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于播前20d开始发生,以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受害最大,膜面被重度撑起和撑破,集水沟消失,田间集水保墒性处于最差状态;出苗期至幼... 在陇东旱塬区测定了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地膜完好性及集水保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于播前20d开始发生,以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受害最大,膜面被重度撑起和撑破,集水沟消失,田间集水保墒性处于最差状态;出苗期至幼苗期受害较重,地膜被中度撑起但未被撑破,集水沟明显变浅,田间集水性处于欠佳状态,保墒性尚好;孕穗期以后,杂草逐渐腐烂死亡,之前被撑起的膜面逐渐回落,其危害逐渐减小甚至消失。玉米生育时期越晚、土层越浅,杂草引起全膜双垄沟播田土壤水分下降的幅度越大,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下降6.6~27.5g/kg,0~100cm土层下降22.6~6.0g/kg。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均产生不良影响,其中穗粒数显著减少是引起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草害区玉米减产2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全膜双垄沟 玉米田 集水保墒
下载PDF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漆永红 曹素芳 +1 位作者 李雪萍 李敏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39-1847,共9页
为探究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品种甘青2号受到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其叶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病原菌侵染后青稞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等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 为探究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品种甘青2号受到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其叶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病原菌侵染后青稞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等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青稞叶片颜色均一,且呈深绿色;而发病的青稞叶片叶脉绿色褪去,呈黄绿或黄白交替症状,透光率增强。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均受到严重破坏和断裂,叶肉细胞皱缩变形。发病抗感青稞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03、0.85 mg·g-1,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分别为53.23、56.20 Ws·cm^(-1),较未发病均有所降低。燕麦镰孢菌侵染后,NQK-01-03和甘青2号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8.30和4.62μmol·m^(-2)s^(-1),气孔导度(Gs)分别为0.13和0.07 mol·m^(-2)s^(-1),蒸腾速率(Tr)分别为6.71和3.74 mmol·m^(-2)s^(-1),上述3个指标均有所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升高,分别为312.57和310.32μmol·mol-1;NQK-01-03和甘青2号的光饱和点分别为925.86和831.8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7.73和14.81μmol·m^(-2)s^(-1),暗呼吸速率分别为-3.74和-5.02μmol·m^(-2)s^(-1),上述3个指标均有所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分别为31.80和41.23μmol·m^(-2)s^(-1);CO2饱和点降低,分别为825.80和799.36μmol·m^(-2)s^(-1),而CO2补偿点升高,分别为76.49和81.13μmol·m^(-2)s^(-1)。青稞植株叶片水分、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有所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升高。本研究为阐明青稞茎基腐病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燕麦镰孢菌 细胞结构 光和CO2响应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