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与DMS治疗腰肌劳损105例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勤 漆潇 +2 位作者 张小君 吴威 秦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与深层肌肉刺激仪(DMS)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组(A组),DMS组(B组),半导体激光加DMS(C组)。分别进行半导体激光治疗、DMS治疗、半...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与深层肌肉刺激仪(DMS)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组(A组),DMS组(B组),半导体激光加DMS(C组)。分别进行半导体激光治疗、DMS治疗、半导体激光加DMS治疗。连续治疗一个疗程(7 d)后,对3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1个月的腰部活动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腰肌劳损患者经三种方案治疗后,DMS组、DMS+半导体激光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腰部活动度等三项指标均好于半导体激光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个月后随访效果稳定;半导体激光加DMS治疗组JOA评分、VAS评分、腰部活动度等三项指标均好于DMS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S+半导体激光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深层肌肉刺激仪 腰肌劳损 疗效
下载PDF
氦氖激光联合透穴针刺72例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勤 张小君 +2 位作者 漆潇 秦刚 吴威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透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治疗组各36例。参照组进行透穴针刺治疗,治疗组进行氦氖激光联合针刺透穴治疗。两组对比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显效时间。结果:...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透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治疗组各36例。参照组进行透穴针刺治疗,治疗组进行氦氖激光联合针刺透穴治疗。两组对比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显效时间。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参照组治疗效80%有效,治疗组97%有效,治疗组>参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联合透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明显,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氦氖激光 透穴针刺 疗效
下载PDF
靳三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小君 曹文新 +1 位作者 陈勤 漆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9期1146-1147,共2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靳三针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麦粒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痉挛分级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靳三针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麦粒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痉挛分级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升高,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降低,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靳三针疗法 麦粒灸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决策树优化算法在脑卒中发病率预测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晶 漆潇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年第9期172-175,180,共5页
在大数据时代,医疗数据量达到TB级以上,传统的存储技术和数据挖掘,已经不能适应以成因分析、关联分析、快速查询、及时反馈、决策支持为目的智能医疗预警要求。运用大数据的理论、机制、模型和方法,采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得出可靠... 在大数据时代,医疗数据量达到TB级以上,传统的存储技术和数据挖掘,已经不能适应以成因分析、关联分析、快速查询、及时反馈、决策支持为目的智能医疗预警要求。运用大数据的理论、机制、模型和方法,采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得出可靠性较高、实时性强的脑卒中发病预警信息,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气象条件与脑卒中发病率密切相关,提出在Spark平台上基于决策树优化算法的分布式脑卒中发病率预测模型:DSIP-GBTs(Distributed Stroke Incidence Prediction with GradientBoostedTrees)、DSIP-RF(Distributed Stroke Incidence Prediction with RandomForest),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参数进行调校评估,降低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运用分布式情况下快速特征选择,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对比发现,基于梯度优化决策树的DSIP-GBTs模型,符合大数据背景下的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大数据平台 决策树优化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多影响因子贡献率叠加模型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易发性的预测
5
作者 宋晶 漆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85-787,796,共4页
目的建立多因子叠加模型预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实现软件应用,帮助医护人员超前预测、超前处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信息化程度,实现智能化医疗决策。方法采集2017/2018年收治的患者552例,统计高龄、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 目的建立多因子叠加模型预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实现软件应用,帮助医护人员超前预测、超前处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信息化程度,实现智能化医疗决策。方法采集2017/2018年收治的患者552例,统计高龄、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接受侵入性操作(如导尿、气管插管、留置动静脉导管等)等12个影响因子,计算其贡献率、自权重和互权重系数,最终建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易发性多因子叠加模型。结果其模型应用到18例患者实例中发现,评价得到的易发级别和实际结果一致,将模型应用于临床医院感染预测,提出脑卒中相关性感染预防措施。结论多因子叠加模型预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感染 多影响因子 贡献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