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射线照射与非照射人肌腱生物力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潘丕春 刘金钊 孙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最普遍应用的"γ"射线照射消毒法对人肌腱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等长的24条肱二头肌肌腱长头配对分成两组,A组(12):非照射组,B组(12):经2.5Mrad"γ"射线照射组。采用WDW-3020电子万能材料...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最普遍应用的"γ"射线照射消毒法对人肌腱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等长的24条肱二头肌肌腱长头配对分成两组,A组(12):非照射组,B组(12):经2.5Mrad"γ"射线照射组。采用WDW-302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结果]经拉伸实验后肌腱平均长度B组为A组的99.15%,最大拉长量为93.46%,刚度为95.27%,最大载荷能量为93.60%,最大应力为84.88%,最大应变为85.82%,弹性模量为90.40%,能量密度为66.73%,B组照射组与A组非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照射后生物力学各参数明显降低。[结论]"γ"射线照射消毒后肌腱强度明显降低,是否采用"γ"射线照射消毒同种异体组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交叉韧带 移植 同种异体 照射 肌腱
下载PDF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潘丕春 刘淑红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0月5 121例手术病人SSI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是否有糖尿病(DM)、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有引流等。结果 5 121...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0月5 121例手术病人SSI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是否有糖尿病(DM)、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有引流等。结果 5 121例病人中,23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61%。DM、全身麻醉、手术时间过长、使用引流及BMI≥25 kg/m2可使SSI明显增加(t=2.15~2.96,P〈0.05)。结论 DM、BMI≥25 kg/m2、全身麻醉、手术持续时间及应用引流等是SSI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振兴 王荣 +1 位作者 潘丕春 孙康 《齐鲁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89例(A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35例(B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89例(A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35例(B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病人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A组病人平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术后负重时间长于B组(t=6.535~11.948,χ~2=30.25,Uc=3.05,P<0.05);但两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而且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钉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青岛地区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田少奇 王斌 +9 位作者 孙康 王远贺 刘论 哈承志 王荣 潘丕春 李启才 石祥龙 杨志涛 侯庆先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青岛地区(包括市区及农村本地)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KOA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专科查体和拍...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青岛地区(包括市区及农村本地)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KOA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专科查体和拍摄X线片,非青岛地区的本地户口、年龄40岁以下及不签署知情同意的人员则排除在本调查研究以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楼层、饮食习惯等因素对KOA的影响。结果临床KOA患病率为14.7%,其中女性为20.3%,男性为8.5%,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且有随年龄增加而有升高的趋势。KOA组BMI显著大于非KOA组。临床KOA患病率在城乡方面未发现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低、重体力劳动、居住无电梯高楼层、非清淡饮食等为KOA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岛地区中老年人KOA患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爬楼梯、饮食习惯等与KO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流行病学研究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SuperPATH与Harding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7
5
作者 颜廷题 田少奇 +7 位作者 王远贺 杨旭 李彤 刘江俊 潘丕春 王荣 王丹丹 孙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比较Super PATH入路与传统Hardinge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4例(173髋)符合选择标准的拟行初次THA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4例(70髋)采用... 目的比较Super PATH入路与传统Hardinge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4例(173髋)符合选择标准的拟行初次THA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4例(70髋)采用Super PATH入路行THA(A组),90例(103髋)采用Hardinge入路行THA(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输血率及并发症等,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 d,1、3、6、12、24周的HH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通过X线片测量相关参数对两组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进行影像学评价。另外,对应用Super PATH技术以来的92例(100髋)THA进行群组分层分析。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1,P=0.07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A组术后1 d、3 d及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 d、3 d、1周及3周HH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24周两组外展角及外展角位于"安全区"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及双下肢长度差异大于B组,前倾角位于"安全区"的比例、偏心距及恢复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uper PATH群组的分层分析中,前30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术后1 d VAS评分均高于后70髋(P<0.05)。前30髋发生术中大粗隆骨折1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2例;后70髋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两组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uper PATH入路相对于Hardinge入路创伤小、术后早期疼痛轻、功能恢复较快、早期临床疗效满意,符合现代快速康复外科的要求;但其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大,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且存在一定学习曲线,其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入路 Hardinge入路 微创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
原文传递
徒手牵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3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邢立峰 吴滨滨 +3 位作者 修晓光 朱金强 潘丕春 王玉静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提高老年人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现行手术方法进行改进:不用牵引床;手术床用可透X线材料改为平板床,于其尾端1/3中线处固定一可透X线的会阴柱,以利于术中徒手牵引;术中将患肢屈曲45°... 目的:提高老年人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现行手术方法进行改进:不用牵引床;手术床用可透X线材料改为平板床,于其尾端1/3中线处固定一可透X线的会阴柱,以利于术中徒手牵引;术中将患肢屈曲45°外展,C臂机与患肢股骨干成相反方向透视获得侧位像。结果:31例病人用该方法治疗,优13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0%,无髋内翻及螺钉切出等并发症。结论:改进的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可使手术简单、省时,减少放射损伤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技术改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