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探群巫——巫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周易研究》
1991年第1期15-23,共9页
-
文摘
楔子自从1982年我写了《群巫初探》(刊《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之后,“群巫”问题一直萦迥在我的脑际。记得早在1980年內蒙古举行首届全区民族科学讨论会时,我曾写过一篇《鄂博考》,阐述蒙古民族这一古文化遗物的“祭坛”作用。依我的理解:近鄂博的地方应是人们群居的根据地。我在该文中曾征引《周易》
-
关键词
巫文化
萨满教
蒙古人
巫术
道教
巫咸
唐努乌梁海
山海经
传播
氏族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再探群巫——巫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续)
- 2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周易研究》
1991年第2期21-31,共11页
-
文摘
(三)在周文化区与道儒学派发生碰撞巫氏族联盟历经“九难八阻”离开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以后,一路南下,时而有一部分人留“居匈奴故地”,时而又有一些人留在沿途定居在吉尔吉思泊一带,还建起了“吉尔吉思城”。然而主要的,巫成首领氏族所率“大部队”还是继续南行。
-
关键词
巫文化
老子
巫术
孔子
周文化
中原地区
氏族
巫者
传播
巫咸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周易参同契》与气功科学理论
- 3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周易研究》
1988年第1期58-63,共6页
-
文摘
一、《周易参同契》的内容问题书名《周易参同契》,相传为东汉魏伯阳所撰。据后蜀彭晓解释说:“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契合也。”但也有人解释为:“谓以《周易》、黄老、炉火三家相参同,以为本于大道。”明代的蒋一彪说得更简单一点。他只说:魏伯阳“约《周易》作《参同契》而己”。宋代朱熹在《赞》《参同契》之前。
-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魏伯阳
气功
导引图
阴阳
朱熹
相互补充
解释
守中
八卦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从竹简《秦律》看秦代的经济立法
- 4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69-77,共9页
-
文摘
法家,自其先行者管仲以来,即主张:“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继之,郑子产令“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所以舆人论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同时,在他执政期间,“不毁乡校”,当时“议政”者之一的邓析,虽在立法、执法方面与子产进行过激烈的诘难,但也创制出灌溉工具“桔(?)”,对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至于魏李悝,除制《法经》六篇外,更重要的乃是其“尽地利之教”,使魏“国富兵强”起来。战国时代另外有农家一派。从《吕氏春秋》及《孟子》等书中,知有“许行之徒”、“陈相之徒”等所谓“负耒耜而自宋之滕”的农家学派人物。他们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歺食)
-
关键词
秦律
经济立法
《法经》
邓析
田有封洫
隶臣
农家学派
金布律
工律
郑子产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易》“有孚”俚释
- 5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65-74,共10页
-
文摘
(一)前言《易》是一部很古老的占筮用书。《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即“经”与“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总计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再次是卦辞。每条爻都先列爻题,后继爻辞。爻题是两个字,一字表示爻的顺序。次序的排列是自下往上数: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以后依次用“二、三、四、五”字,第六爻用“上”字。另一字表示爻的性别;“九”字表示阳爻,“六”字表示阴爻。一般是表示性别的数字在前,表示顺序的数字在后,唯“初”与“上”两爻写法颠倒过来,写作“初九”、“初六”与“上九”、“上六”,此外,乾与坤两卦各多一爻,则以“用九”、“用六”
-
关键词
有孚
爻题
爻辞
阴爻
李镜池
六十四卦
卦形
征凶
未济
利涉大川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易》新释二则
- 6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51-58,共8页
-
文摘
一、“旅人先笑后号咷”辩“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於易,凶。”这是《周易》《旅》卦中的一段解说词(《旅》上九、爻辞)。易卦一般分阴卦与阳卦,“上九”系第六,属阴卦。孔颖达的解释《疏》说:“最居於上,如鸟之巢。以旅处上,必见倾夺如鸟巢之被焚,故曰:鸟焚其巢也。客得上位,所以先笑;凶害必至,故后号咷。众所同嫉,丧其稼穡之资,理在不难。故曰丧牛于易;物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故曰凶也。”这种解释,不仅是牵强附会,还夹杂着一些错误,现今已经没有人袭用了,但是,许多今人理解这一卦时,仍脱不出这框框。
-
关键词
阴卦
爻辞
易卦
上九
大畜
萨蛮
象数
有孚
象辞
象传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日本蒙古史研究概况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潘世宪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Z2期246-257,共12页
-
文摘
(一) 日本的蒙古史研究是包括在“东方学”(叫东洋学也一样)里面的,而日本的所谓“东方学”则是由“汉学”(或称“支那学”)发展而来的。日本的蒙古史研究包括上自匈奴时代(或者更早一些的传说时代),下迄近现代(现状研究)的整个历史时期。从地域来说,包括东起太平洋岸的东亚、东北亚,以及东南亚;西迄里海、小亚细亚;甚至随蒙古军的远征及宗教、文化的交流,涉及中亚,自不待言,甚至远涉欧州和印度等地域。实际上,是横跨欧亚两大陆的广大地域。更从研究内容来说:包括了民族、种族、氏族、部族、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社会文化以及语言、文学。
-
关键词
古史研究
白鸟库吉
东方学
蒙古军
横跨欧亚
传说时代
津田左右吉
历史时期
史学学
元朝秘史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努乌梁海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 8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Z1期54-79,109,共27页
-
文摘
一、从传说时代到秦汉之际(甲)“巫咸国”在唐努乌梁海《山海经》的《大荒西经》里说:“有巫咸国。”《大荒西经》里又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所谓“巫咸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呢? 我们还是先从《山海经》里的记述来看一看吧. 《海外南经》说:“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
-
关键词
唐努乌梁海
札萨克图汗
巫咸
乃蛮
辉特
喀尔喀
贝克穆河
畏吾儿
斡亦刺
兀良哈人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群巫初探——《山海经》与古代社会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潘世宪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4期107-111,共5页
-
文摘
(一)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听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郭璞《山海经·图赞》说:“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术艺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降。”《海内西经》又记有:“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周礼·春官》篇里也载有:巫更、巫咸、巫式、巫目、
-
关键词
山海经
古代社会
氏族
巫咸
西经
初探
郭璞
集团
乌鲁克
灵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元代法制史上之“旧例”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小林高四郎
潘世宪
-
出处
《蒙古学资料与情报》
1990年第4期5-12,共8页
-
文摘
序言元初,世祖君临中原之后,改组了汉人的政治机构,但未及建立法制体系,因此,裁判官究应适用哪种法规,即成为当时所面临的困难。过去通说均认为:元初乃循用金《泰和律》,迨至元八年(1271年)始禁行.法官所据即此《泰和律》。于是。
-
关键词
泰和律
法制史
元代
裁判官
元史
中书省
法规
元初
旧法
金律
-
分类号
K311.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