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乐门 倪海真 +4 位作者 黄景勇 苏翔 黄崇青 吕和平 虞冠锋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本院收治的13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行血运重建,1例行损伤血管结扎,均成功治愈,术后患肢血供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是临... 目的:探讨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本院收治的13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行血运重建,1例行损伤血管结扎,均成功治愈,术后患肢血供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是临床常见急症,院前止血处理很重要,对远端血供良好者需警惕漏诊可能,高度怀疑者应尽早探查。控制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根据损伤血管供血区域血供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权衡是否行血运重建,血运重建的方法视血管损伤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血管损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3 位作者 倪海真 郑祥韬 苏翔 虞冠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826-1827,共2页
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在有效封堵夹层破口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重要分支供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ies,ARSA)是一种罕见的主动脉弓血管畸形,在Stanford B型夹层中,由于ARSA开... 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在有效封堵夹层破口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重要分支供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ies,ARSA)是一种罕见的主动脉弓血管畸形,在Stanford B型夹层中,由于ARSA开口常靠近主动脉夹层第一裂口,给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增加了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合并ARSA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讨论这种伴有血管变异的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腔内治疗 主动脉弓 手术治疗 血管畸形 临床资料 血管变异
下载PDF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内膜增生过程中连接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潘乐门 陈帆风 +1 位作者 苏翔 杨法镜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469-470,474,共3页
目的通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连接蛋白在球囊扩张术后颈动脉内膜增生中发挥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未损伤组(NI)和对照组(BI),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x30、Cx37、Cx40和Cx43在术后6h、24h... 目的通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连接蛋白在球囊扩张术后颈动脉内膜增生中发挥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未损伤组(NI)和对照组(BI),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x30、Cx37、Cx40和Cx43在术后6h、24h、7d和14d的表达.H&E染色后测量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和管腔面积可显示内膜的形成和内膜增生,同时检测ERK、Akt磷酸化水平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染色.结果在BI大鼠的内膜中检测到的四种连接蛋白中,Cx37表达下调,Cx43表达上调.BI大鼠与NI大鼠相比,p-ERK和p-Akt表达上调(P<0.01).结论球囊损伤诱导的内膜增生过程中,连接蛋白Cx37下调,Cx43上调,其机制可能与ERK和Akt的介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 AKT Cx37 CX43 内膜增生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剥脱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苏翔 倪海真 +2 位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虞冠锋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32-233,257,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和传统剥脱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VVLE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EVLT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EVLT组采用EVL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1、2...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和传统剥脱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VVLE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EVLT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EVLT组采用EVL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1、2、3年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EVLT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IVIQ评分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EVLT组患者术后皮下瘀血、感觉麻木、硬结、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皮肤灼伤的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应用EVLT治疗VVLE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传统剥脱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倪海真 吕和平 +1 位作者 潘乐门 虞冠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软坚饮 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 预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海真 吴子衡 +4 位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郑祥韬 焦元勇 虞冠锋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093-1095,共3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节段性抽剥术,这一术式存在创伤大、手术疤痕多、恢复时间长等缺点。我院近年来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此类患者,并与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比较,现...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节段性抽剥术,这一术式存在创伤大、手术疤痕多、恢复时间长等缺点。我院近年来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此类患者,并与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下肢静脉曲张 结扎治疗 疗效观察 激光 手术方式 手术疤痕 恢复时间
下载PDF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汇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海真 潘乐门 +3 位作者 吴子衡 苏翔 虞冠锋 黄景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0期1612-1613,共2页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而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更是一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置,死亡率、截肢率较高的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手段参差不齐,临床上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疾...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而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更是一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置,死亡率、截肢率较高的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手段参差不齐,临床上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现对国内期刊发表的30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 汇总分析 急性动脉栓塞 疾病认识 临床医师 误诊误治 死亡率 截肢率
下载PDF
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苏翔 倪海真 +2 位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虞冠锋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相关[1]。临床中AS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以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恢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相关[1]。临床中AS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以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外科医师的青睐。其中,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在所有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有国外学者对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患者术后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其临床有效率可高达90%[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患者,评价PT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治疗 临床疗效 经皮穿刺 治疗术 安全性 成型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患者中髂静脉压迫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苏翔 孙学余 +3 位作者 裘益辉 杨法镜 潘乐门 郑祥韬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0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治疗的下外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患者402例,行多普勒超声和顺行静脉造影检查,以静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将402例患者分为髂静脉压迫组和对照组。分析...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治疗的下外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患者402例,行多普勒超声和顺行静脉造影检查,以静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将402例患者分为髂静脉压迫组和对照组。分析多普勒超声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价值。结果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总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93.7%。比较髂静脉压迫组与对照组的超声数据,结果显示几个指标可帮助诊断髂静脉压迫:左髂静脉最狭窄处与狭窄后血流峰速比值>2.000的灵敏度为92.13(84.50~96.80),特异度为95.83(93.0~97.8);右髂静脉与左髂静脉分叉处血流峰速比值>1.500的灵敏度为69.32(58.60~78.70),特异度为80.77(76.00~85.00);Valsalva动作后左股总静脉血流峰速变化比值<2的灵敏度为92.10%,特异度为84.80%,阳性似然比为6.06,阴性似然比为0.09。结论多普勒超声是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中筛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May-Thurner综合征
下载PDF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单中心经验
10
作者 金文旭 倪海真 +7 位作者 黄崇青 潘乐门 苏翔 吕和平 裘益辉 杨法镜 黄景勇 虞冠锋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2条颈动脉病变均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其中重度狭窄25条,中度狭窄7条。31例患者中,CT血管造影示Ⅲ型弓10例,牛角弓2例,主动脉弓溃疡1例,重度钙化4例,混合斑块6例,颈总动脉迂曲7例,主髂动脉闭塞1例。观察和评估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发生率、术后3 d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检测到的新发脑缺血灶发生率以及外科并发症情况。结果32条狭窄的颈动脉均经过TC-CAS成功开通(其中1例双侧颈动脉狭窄采取分期手术),残余狭窄程度均≤20%,手术成功率为100%。23例患者术后行DW-MRI,发现脑部新缺血灶4例(17.4%),其中3例无症状,1例出现小卒中,表现为短暂的意识淡漠,围术期卒中发生率为3.1%(1/32)。此外,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创口血肿,经清创处理后成功治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7.5(4.0,14.0)个月,随访期间无TIA或卒中发生。结论TC-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有利于降低CAS中导管接触主动脉弓斑块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和避免对侧栓塞性卒中的发生,可考虑用于符合CAS适应证且存在通路解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原文传递
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 被引量:15
11
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1 位作者 倪海真 虞冠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002-4004,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与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 目的比较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与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隐静脉剥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3.8±4.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4±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2±4.3)min、(7.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1±5.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8±6.6)ml(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47.73%、无效率为4.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2.2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30%(P<0.05)。结论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效果,优于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主干剥脱 泡沫硬化剂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效果 感染预防
原文传递
老年人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中引入血管区域概念的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祥韬 曾瑞超 +4 位作者 杨法镜 黄景勇 潘乐门 苏翔 虞冠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代偿血管形成及引入血管区域(angiosome)策略在老年人糖尿病性膝下重度肢体缺血血管腔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FontaineIV期)糖尿病足患者194例,按照angiosome理论分成直接血... 目的探讨代偿血管形成及引入血管区域(angiosome)策略在老年人糖尿病性膝下重度肢体缺血血管腔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FontaineIV期)糖尿病足患者194例,按照angiosome理论分成直接血供重建组(直接组)、间接血供重建伴侧支形成组(间接+侧支组)和间接血供重建无侧支形成组(间接+无侧支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1年随访,间接+无侧支组溃疡未愈合率(与直接组比较,P=0.000;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00)、再次介入治疗率(与直接组比较,P=0.025;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13)和术后1个月内严重下肢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直接组比较,p=0.014;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23)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间接+无侧支组保肢率明显低于直接组(P=0.011)和间接+侧支组(P=0.027)。在间接+无侧支组内,开通单支膝下血管比开通多支血管溃疡未愈合率更高(93.9%比71.0%,p=0.015)。结论Angiosome策略在糖尿病足的腔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代偿血管的形成对糖尿病足的短期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成形术 Angiosome策略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测定及肠壁厚度测量筛查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和平 倪海真 +5 位作者 沈传利 黄景勇 潘乐门 苏翔 黄崇青 虞冠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化验及肠壁厚度测量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3年6月19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肠坏死组10例,肠淤血组9例.比较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化验及肠壁厚度测量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3年6月19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肠坏死组10例,肠淤血组9例.比较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测量2组CT横断面肠壁最厚处的厚度.结果 肠坏死组血浆D二聚体(3.27 ~ 20.00) μg/ml,中位值(19.85) μg/ml,肠淤血组血浆D二聚体(0.49~ 13.90) μg/ml,中位值(5.55) μ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二聚体> 10 μg/ml为截点,对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89%,87.5%,73%.肠坏死组肠壁厚度为(8.35~15.45) mm,中位值(10.48) mm,肠淤血组肠壁厚度为(1.29~8.70) mm,中位值(1.43)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小肠壁厚度>8 mm为截点,对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9%,90.9%,100%.结论 D二聚体浓度及肠壁厚度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肠系膜静脉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翔 潘乐门 +2 位作者 虞冠峰 倪海真 黄景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935-393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术后采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接诊的70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分析患...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术后采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接诊的70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观察组采用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2.86%,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为3例,感染率为8.57%;共检出病原菌13株,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菌,分别占38.46%、30.77%和15.38%;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换药次数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头孢唑林及头孢呋辛均适用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且两者疗效相当;完善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术的术前准备、医师严格的无菌操作、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对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 切口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