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潘五九 肖小河 +1 位作者 袁海龙 赵艳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为中药生产技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对 2 0 0 0年以来的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2 0 0 0年以来 ,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 为中药生产技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对 2 0 0 0年以来的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2 0 0 0年以来 ,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机械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高速离心分离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技术、酶工程技术、超细粉碎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冷冻干燥、高速逆流色谱等。新技术在中药工业化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技术难点 ,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日益重视 ,必将在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中广泛应用 ,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产 关键技术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的三维分形理论建模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五九 李小彭 +3 位作者 李木岩 王雪 高建卓 闻邦椿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7-586,共10页
将微凸体的弹塑性变形区进一步划分,并考虑三维结合面形貌的W-M函数,推导了三维机械结合面切向分形接触刚度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结合面的三维切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D、分形尺度系数G、材料特征参数间的变化趋势,以及二维分形和... 将微凸体的弹塑性变形区进一步划分,并考虑三维结合面形貌的W-M函数,推导了三维机械结合面切向分形接触刚度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结合面的三维切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D、分形尺度系数G、材料特征参数间的变化趋势,以及二维分形和三维分形间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机械结合面的三维切向接触刚度与法向载荷和材料特征参数成单调递增关系,与分形尺度系数成单调递减关系;而其与分形维数之间以D=2.5为界,依次成递增与递减关系;三维分形下的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大于二维分形下的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切向接触刚度模型的构建可为后续粗糙表面接触非线性动力学及整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三维分形 弹塑性区再划分 切向刚度 分形理论
下载PDF
肝得宁片中五味子、女贞子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潘五九 肖小河 +2 位作者 肖雪 袁海龙 赵艳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 :为肝得宁片优化五味子、女贞子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五味子甲素转移率和得膏率为主要指标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对超临界CO2 萃取法、醇提法、水煮法等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醇提工艺条件。结果 :... 目的 :为肝得宁片优化五味子、女贞子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五味子甲素转移率和得膏率为主要指标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对超临界CO2 萃取法、醇提法、水煮法等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醇提工艺条件。结果 :3种提取方法以醇提法为佳 ,醇提工艺正交设计优化结果为 :乙醇浓度 90 % ,回流次数2次 ,时间为 1h ,溶媒用量为 6倍。结论 :本工艺稳定可行 ,可为提取五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肝得宁片 醇提工艺 五味子甲素 提取工艺 得膏率 溶媒 用量 水煮法 提取方法
下载PDF
结合面接触阻尼对模态耦合系统不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潘五九 李小彭 +3 位作者 王雪 高建卓 李木岩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6-20,41,共6页
针对目前结合面微观形貌对由摩擦和系统结构双重引起的模态耦合系统不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缺少,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结合面的接触阻尼特性对宏观系统的影响。对车辆制动盘制动工况进行抽象综合,给出了两自由度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其... 针对目前结合面微观形貌对由摩擦和系统结构双重引起的模态耦合系统不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缺少,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结合面的接触阻尼特性对宏观系统的影响。对车辆制动盘制动工况进行抽象综合,给出了两自由度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其中的接触阻尼部分采用给出的接触阻尼分形模型。分别阐释了接触阻尼比、摩擦因数、系统固有频率比及它们间的耦合效应,对系统不稳定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结果可更深入地理解结合面接触阻尼对宏观系统的影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在深入理解接触阻尼对系统不稳定的影响下可逆向反推来加工制造合适的结合面参数(分形维数D和分形尺度系数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分形理论 接触阻尼 模态耦合 不稳定
下载PDF
考虑三维结合部形貌的静摩擦因数非线性分形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潘五九 李小彭 +1 位作者 王雪 李木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7-1452,共6页
考虑三维结合部形貌的W-M函数,推导了结合部静摩擦因数非线性分形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考虑三维形貌的结合部静摩擦因数与法向载荷P、分形维数D、分形尺度系数G的关系,以及在二维分形和三维分形模型中的差异.结果表明:结合部静摩擦因数... 考虑三维结合部形貌的W-M函数,推导了结合部静摩擦因数非线性分形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考虑三维形貌的结合部静摩擦因数与法向载荷P、分形维数D、分形尺度系数G的关系,以及在二维分形和三维分形模型中的差异.结果表明:结合部静摩擦因数与法向载荷成单调递增关系,与分形尺度系数成单调递减关系.当D小于2.5时,静摩擦因数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大于2.5时,静摩擦因数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三维分形下的静摩擦因数小于二维分形下的静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 结合部 静摩擦因数 分形理论 非线性
下载PDF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药新药研究进展
6
作者 潘五九 王伟明 刘珊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6期99-99,共1页
通过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以及西医及中医的治疗方法分析,阐述近年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药新药研究进展,为相关新药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新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 被引量:50
7
作者 周韶华 潘五九 +2 位作者 肖小河 赵艳玲 刘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 ,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 ,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炮制 微量热法
下载PDF
结合面形貌特性对模态耦合不稳定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小彭 潘五九 +3 位作者 高建卓 李树军 赵光辉 闻邦椿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27,共12页
针对目前结合面微观形貌特性对由摩擦和系统结构双重引起的模态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缺少,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结合面形貌对宏观系统的动态特性影响。基于分形理论建立结合面形貌较为准确的法向、切向接触刚度模型;以车辆制动... 针对目前结合面微观形貌特性对由摩擦和系统结构双重引起的模态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缺少,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结合面形貌对宏观系统的动态特性影响。基于分形理论建立结合面形貌较为准确的法向、切向接触刚度模型;以车辆制动盘为对象,将所建立的分形接触刚度模型引入其中,建立一个两自由度的典型模态耦合模型;研究了结合面切向与法向的刚度比、摩擦因数和固有频率比对系统稳定和不稳定区的影响,以及系统出现不同频率噪声的条件。研究可知,形貌参数是结合面产生振动噪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面形貌特性不同,系统产生振动噪声的频率和条件也不同。这些结论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结合面形貌特性对宏观系统的影响;同时可为工程设计制造合适结合面形貌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结合面形貌 模态耦合 不稳定 摩擦振动
下载PDF
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的分形磨损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小彭 杨泽敏 +3 位作者 潘五九 王琳琳 徐金池 闻邦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1-846,1017,共7页
基于分形理论将动、静环端面的接触简化为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接触,讨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的表征方法,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磨损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各分形参数、材料参数及工作参数对磨损的影响,并将所建模型与实... 基于分形理论将动、静环端面的接触简化为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接触,讨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的表征方法,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磨损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各分形参数、材料参数及工作参数对磨损的影响,并将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接触式机械密封分形维数D与其磨损率γ呈浴盆曲线的关系;特征长度尺度参数G、端面比载荷pg、转速n与其磨损率γ成正比;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综合弹性模量E与其磨损率γ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接触式机械密封 端面形貌 磨损
下载PDF
润肤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军 吕波 +4 位作者 马林 潘五九 许诺 郝圆圆 范婷婷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我院研制的润肤膏,对照组给予同基质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 目的:观察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我院研制的润肤膏,对照组给予同基质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8.3%。结论: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膏 慢性肾功能衰竭 皮肤瘙痒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考虑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不均影响的结合面刚度识别
11
作者 潘五九 宋红星 李先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螺栓连接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的变化会引起整个螺栓连接结构的动态特性变化,准确得到结合面动态参数在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基于螺栓连接结构,提出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内结合面刚度分布不均的结合面等效改进模型,并对有限元建模中... 螺栓连接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的变化会引起整个螺栓连接结构的动态特性变化,准确得到结合面动态参数在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基于螺栓连接结构,提出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内结合面刚度分布不均的结合面等效改进模型,并对有限元建模中不同数量刚度矩阵单元分布作出分析。采用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螺栓连接结合面进行刚度参数辨识。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刚度矩阵单元数量可以提高固有频率解的精度。同时考虑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内结合面刚度分布不均,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栓连接结构的等效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结合面 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 刚度矩阵单元 参数辨识
下载PDF
转静干涉下压气机叶片尾缘锯齿设计与性能优化
12
作者 杨文军 隋东东 +2 位作者 王旭鹏 潘五九 王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65-4577,共13页
转静干涉效应诱发了压气机叶片尾流的复杂激扰行为,而尾缘锯齿特征为叶片尾流的激扰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在考虑叶排间转静干涉的基础上,通过在静子叶片尾缘引入锯齿特征,以改善其对叶片尾流扰动以及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拉丁... 转静干涉效应诱发了压气机叶片尾流的复杂激扰行为,而尾缘锯齿特征为叶片尾流的激扰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在考虑叶排间转静干涉的基础上,通过在静子叶片尾缘引入锯齿特征,以改善其对叶片尾流扰动以及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拉丁方试验设计优化了转子叶型,实现转静干涉下压气机叶片的尾流扰动控制与性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布锯齿特征有效改善了静子叶片的尾流形态,增强了叶片主流与尾流区域的混合效应,减小了叶片尾缘的速度亏损;跨声速压气机的效率提高了2.70%,稳定工作范围提高了12.31%;通过优化转子叶片型面,压气机效率提高至91.42%,进一步拓宽了其性能裕度;研究成果不仅对尾流扰动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高性能叶盘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片 尾缘锯齿 尾流扰动 工作性能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采用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优化ResNet-50的CFRP/TC4叠层材料钻削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13
作者 聂鹏 杨程越 +2 位作者 彭新月 于家鹤 潘五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3-1801,共9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钛合金组成的叠层材料在制备装配孔时存在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scSE)优化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开展钻削实验,采集钻削过程中的力和温度信...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钛合金组成的叠层材料在制备装配孔时存在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scSE)优化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开展钻削实验,采集钻削过程中的力和温度信号,信号经连续小波变换转换为小波尺度谱。搭建ResNet-50网络结构,从空间和通道双维度对卷积提取的特征图进行权重标定。研究结果表明,scSE可以从空间和通道两个维度做到增强有用特征,抑制无用特征,经scSE优化的网络结构识别准确度达到9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连续小波变换 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生物黏附制剂黏附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翔 潘五九 《黑龙江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604-606,共3页
本文简要了生物黏附制剂黏附聚合物的黏附作用机理、主要特点、分类及其在药物制剂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黏附 聚合物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含齿面分形啮合刚度的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小彭 徐金池 +4 位作者 潘五九 牟佳信 王琳琳 杨泽敏 闻邦椿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2,共7页
为研究考虑齿面分形特性的时变啮合刚度对齿轮-轴承系统的影响,用分形理论描述齿轮轮廓,采用Weber-Banaschek公式计算和分析不同分形维数D对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将不同分形维数D下的刚度代入计及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综合传递误... 为研究考虑齿面分形特性的时变啮合刚度对齿轮-轴承系统的影响,用分形理论描述齿轮轮廓,采用Weber-Banaschek公式计算和分析不同分形维数D对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将不同分形维数D下的刚度代入计及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综合传递误差及齿侧间隙等因素的齿轮-轴承系统中,分析不同分形维数D下的刚度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系统响应的相图、Poincaré截面图、时域图、分岔图以及三维频谱图等.结果表明:随着分形维数D的增大,时变啮合刚度波动降低,系统趋于更加稳定的周期运动;相比含随机扰动的刚度,齿轮-轴承系统对于考虑齿面分形特性的齿轮啮合刚度的变化更加敏感,更能表现因齿廓变化导致的系统响应的变化;随着阻尼比的增大,系统会趋于相对稳定的单周期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分形理论 时变啮合刚度 轴承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融合“航空基因”元素的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与实践
16
作者 杨文军 崔宝磊 +1 位作者 于治明 潘五九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1期132-134,共3页
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学校的航空特色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目标,以机械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为例,深入挖掘和整合课程的“航空基因”元素,并从教... 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学校的航空特色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目标,以机械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为例,深入挖掘和整合课程的“航空基因”元素,并从教学内容、专业知识与工程能力目标、授课形式及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典型航空特色案例的有机融入。此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为培养高质量的航空航天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特色课程 液压与气动技术 “航空基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关于中药栓剂新药研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五九 王伟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第4期35-35,共1页
通过对中药栓剂新药研发现状及栓剂剂型的特点分析,探讨栓剂新药研发过程中剂型选择、处方工艺研究、安全性、质量控制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中药栓剂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栓剂 新药研发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机械振动学”的教学探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五九 李红双 王明海 《科技视界》 2021年第22期56-58,共3页
“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设计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促使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科研项目牵引下的机械振动学课程... “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设计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促使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科研项目牵引下的机械振动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目的是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科研项目牵引 机械振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总黄酮水解产物中染料木素和槐角苷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庆杰 潘五九 +2 位作者 王伟明 刘姗姗 付磊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槐角总黄酮水解产物中染料木素和槐角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70: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槐角总黄酮水解产物中染料木素和槐角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70: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262 nm,柱温30℃。结果进样量槐角苷在3.94~591 ng(r=0.9999)、染料木素在20.12~1006 n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8%和97.99%,RSD分别为1.68%和1.8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槐角总黄酮水解产物质量的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角总黄酮水解产物 染料木素 槐角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菠萝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家兔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翔 李天翥 潘五九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观察菠萝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家兔模型的降脂作用。方法: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除对照组外,均喂高脂饲料,给药组同时还以灌胃给药,第14、28天取血,测定各组血清中的TC、TG、HDL和LDL。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菠萝叶提... 观察菠萝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家兔模型的降脂作用。方法: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除对照组外,均喂高脂饲料,给药组同时还以灌胃给药,第14、28天取血,测定各组血清中的TC、TG、HDL和LDL。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菠萝叶提取物组的TC、TG和LDL水平降低,而HDL水平增高。结论:菠萝叶提取物对实验高血脂家兔模型有降脂作用,由此可见,菠萝叶提取物有治疗高脂血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叶提取物 菠萝叶酚胶囊 高血脂症 药效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