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唐代的文殊菩萨图像试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潘亮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102,共17页
透过对现存敦煌文殊作品的观察,考量其所在位置,归纳作品构成形式与图像元素的发展概况。初唐时,除第220窟外,都见有法华经变作品,说明与法华经关系较密切。盛唐时,狮子图像与初唐一样是最明确的特征,也见有一组后来常见的大菩萨与俗装... 透过对现存敦煌文殊作品的观察,考量其所在位置,归纳作品构成形式与图像元素的发展概况。初唐时,除第220窟外,都见有法华经变作品,说明与法华经关系较密切。盛唐时,狮子图像与初唐一样是最明确的特征,也见有一组后来常见的大菩萨与俗装众随侍以及昆仑奴,但未形成固定模式。昆仑奴的出现,说明佛教造像除以佛经为文本外,亦纳入社会流行的题材。中唐时,与法华经变同时出现的情形减少,见有五台山图的文殊或在背景中加入更多山水云彩表现,应与五台山文殊信仰有关。晚唐时,无论其所在位置或作品组合要素,皆延续中唐发展。五代宋时,增加于阗王驾狮子与善财童子,或佛陀波利与大圣老人的形象。依敦煌写本资料,可知是与中原往来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菩萨 法华经变 昆仑奴 五台山 于阗王 善财童子
下载PDF
敦煌石窟华严经变作品的再思考——以唐代为中心 被引量:6
2
作者 潘亮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9,共9页
卢舍那佛造像或华严经变属于华严经美术的范畴,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美术中重要且常见的题材之一。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安阳灵泉寺石窟等地区皆可见其相关作品。其中,延续时间最长、在原地保留作品数量多,可运用当地本身的文献资料解读... 卢舍那佛造像或华严经变属于华严经美术的范畴,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美术中重要且常见的题材之一。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安阳灵泉寺石窟等地区皆可见其相关作品。其中,延续时间最长、在原地保留作品数量多,可运用当地本身的文献资料解读当地华严经美术者,首推以敦煌石窟的作品为最。因此,本文拟就以敦煌石窟中的唐代华严经变为主要考察对象,配合敦煌遗书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表现形式的宗教意涵进行系统性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唐代华严经变
下载PDF
卢舍那佛像研究——以7世纪以前的中原地区发展为中心
3
作者 潘亮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9,共21页
中国佛教美术中重要且常见题材之一的卢舍那佛相关作品,是学者长期以来关注的研究焦点,至今已累积相当丰硕的成果。就现有研究而言,依其图像特征可以分为于阗、龟兹与中原系统。然考虑中原地区幅员广阔,若能将文献资料作细致梳理与配合... 中国佛教美术中重要且常见题材之一的卢舍那佛相关作品,是学者长期以来关注的研究焦点,至今已累积相当丰硕的成果。就现有研究而言,依其图像特征可以分为于阗、龟兹与中原系统。然考虑中原地区幅员广阔,若能将文献资料作细致梳理与配合各地作品现状的观察,或可使中原各地的华严信仰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本文以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于作品原生场域的卢舍那佛像与相关经典的传承等宗教发展的社会背景,对其发展作一全面性的考察,建构其历史脉络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舍那佛 华严经 中原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