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调解”行动与“大调解”机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观察样本 被引量:9
1
作者 潘伊川 洪磊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大调解制度依托调解这种传统纠纷解决模式,以各种社会与政府资源的整合为手段,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当今大调解工作机制的运作情况及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调解机制在减轻法院工作压力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就纠... 大调解制度依托调解这种传统纠纷解决模式,以各种社会与政府资源的整合为手段,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当今大调解工作机制的运作情况及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调解机制在减轻法院工作压力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就纠纷当事人而言,较多的人倾向于法院调解,大调解机制的运行效果不够理想。改进的措施在于,充分发挥其他调解作为自发秩序的自治力量,强化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调解 纠纷解决 调解机制 自发秩序
下载PDF
护校复办铸功勋,谈孔论法扬美名——纪念杨景凡教授
2
作者 潘伊川 《西南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382-384,共3页
杨景凡(1916—2001),四川省渠县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共党员。1954—1987年9月在西南政法学院工作,先后任国家与法的理论教研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研室、国家与法权的历史教研室、语文教研室(含语文、外语、体育)主任。
关键词 渠县 护校 教研室 功勋 教授 西南 语文
原文传递
百岁人生路,万树桃李妍——纪念王锡三教授
3
作者 潘伊川 《西南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379-381,共3页
王锡三(1906—2004),河北省丰润县人,我国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1953年10月至1987年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曾任图书馆副主任、主任、教授,1987年10月在西南政法大学退休。1978年,刚刚复办的西南政法学院开办了首期全国民事诉讼法教师培训... 王锡三(1906—2004),河北省丰润县人,我国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1953年10月至1987年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曾任图书馆副主任、主任、教授,1987年10月在西南政法大学退休。1978年,刚刚复办的西南政法学院开办了首期全国民事诉讼法教师培训班。这个班上汇聚了后来照耀民事诉讼法学界的群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章武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 中南 桃李 教授 人生路 法学界 财经
原文传递
哲理育人垂典范,逻辑入法耀学府——纪念雍琦教授
4
作者 潘伊川 《西南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376-378,共3页
雍琦(1934—2007),四川泸州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重庆市逻辑学会顾问。196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61年9月至196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和逻辑专业师资班学习毕业。发表有《关于法律逻辑性... 雍琦(1934—2007),四川泸州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重庆市逻辑学会顾问。196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61年9月至196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和逻辑专业师资班学习毕业。发表有《关于法律逻辑性质及走向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逻辑 毕业 教授 委员会 专业
原文传递
“民本思想与民族意识是传统评书的底色”——与曲艺专家戴宏森一席谈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伊川 《曲艺》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每天下午两点开书,听入了迷的老主顾们,都有一定的茶馆,天天按着时候准到。………在冬天的时候,屋里空气非常的热,叫炉子烤得脸蛋儿通红,一位一位都瞪着眼睛歪着头儿,瞅着说书的大老板。
关键词 民本思想
原文传递
权利实现的困境——以法院调解为视角
6
作者 潘伊川 《社会中的法理》 2011年第1期197-235,共39页
引言(一)问题的缘起2009年2月,我跟随《基层法院调解问题研究》课题组,来到四川省完京市小城县〔1〕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在调研之初我们发现,不论是普通社会民众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对于法院调解这样一项纠纷解决机制,都抱有相当程度... 引言(一)问题的缘起2009年2月,我跟随《基层法院调解问题研究》课题组,来到四川省完京市小城县〔1〕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在调研之初我们发现,不论是普通社会民众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对于法院调解这样一项纠纷解决机制,都抱有相当程度的信任与期待。在回答'如果去法院打官司,您愿意调解还是判决'这一问题时,有42.7%的社会民众选择了调解;而倾向于调解作为结案方式的法院工作人员更是多达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 研究 调研 课题组 问题 工作人员 民众
原文传递
权利如何实现——以法院调解为视角看权利实现的困境
7
作者 潘伊川 《中国人权评论》 2012年第1期67-95,共29页
对于法院调解这样一项纠纷解决机制,不论是普通社会民众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都抱有相当程度的信任与期待。法院调解有诸多优势不假,但却并不像它表面所呈现出的那样'形势一片大好'。法官和律师们对于调解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调解... 对于法院调解这样一项纠纷解决机制,不论是普通社会民众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都抱有相当程度的信任与期待。法院调解有诸多优势不假,但却并不像它表面所呈现出的那样'形势一片大好'。法官和律师们对于调解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调解工作主要针对原告展开,达成协议往往要以原告牺牲部分利益为代价。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法官对高调解率的追求而产生的不当做法。从长远来说,这会削弱民众对于法院的信任感,不利于法院树立其权威性,有悖于构建法治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 权利实现 纠纷解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