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侠 李兵 +7 位作者 杨黎 林伟 胡世颉 胡学安 路刚 潘伟生 熊利泽 费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不同的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各种颅内压监测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0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例,根据ICP探头的位置和放置方...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不同的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各种颅内压监测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0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例,根据ICP探头的位置和放置方法分为A、B、C三组(每组67例),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分别于脑室、脑实质或硬膜下放置ICP监测探头。术后3~7d行腰穿,1次/d,记录脑脊液压力值及同时刻ICP监测仪显示的ICP值,计算两值之差并行组间比较。术后根据ICP值进行相应的脱水治疗,统计脱水剂使用的时间、剂量,手术操作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预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B、C三组ICP监测值与脑脊液压力值的差值分别为22.4±3.6、20.8±4.1和12.3±11.5mmH2O。与A、B组比较,C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和剂量显著增加(P<0.01),肺部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但三组患者的总体预后无显著差异。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显著长于B、C组(P<0.01),而B、C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所得ICP值较为稳定,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手段;脑实质内放置探头是较为有效的监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转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出血后髓鞘再生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安民 罗铭 +3 位作者 蔡望青 李方成 李国 潘伟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研究转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脑出血+hUCMSCs-HGF组、脑出血+hUCMSCs组和脑出血+PBS组,每组20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 目的:研究转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脑出血+hUCMSCs-HGF组、脑出血+hUCMSCs组和脑出血+PBS组,每组20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术后7d立体定向下进行侧脑室相应的移植。分别于移植前1d和移植后1、7、14、21、28、35d利用mNS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应用劳克坚牢蓝检测脑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恢复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术后3周(即移植术后2周)mNSS评分检测的神经功能,hUCMSCs-HGF组和hUCMSCs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较PBS组明显提高(P<0.05),而且hUCMSCs-HGF组较hUC-MSCs组神经改善更加显著(P<0.05)。hUCMSCs-HGF组的神经纤维修复较其它组明显改善,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较其它组亦明显提高(P<0.01)。结论:转hHGF人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较单纯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神经纤维髓鞘再生能力,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髓鞘再生 脑出血 大鼠
下载PDF
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高效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安民 罗铭 +4 位作者 李国 蔡望青 李方成 邓跃飞 潘伟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50-2454,共5页
目的:构建能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的pWPI-hHGF载体,并将含hH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hHGF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目的基因hHGF的pUC-SRα/hHGF质粒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目的:构建能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的pWPI-hHGF载体,并将含hH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hHGF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目的基因hHGF的pUC-SRα/hHGF质粒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WPI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WPI-hHGF。基因测序进行HGF的鉴定。用磷酸钙沉淀法,将pWPI-hHGF、pAX2、pMD2G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获得携带目的基因hHGF和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pWPI-hHGF。将pWPI-hHGF及阳性对照质粒pWPI-GFP分别用Lipo-fectamin 2000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hUC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确定阳性对照质粒的转染数,从而估计该基因的转染效率。蛋白印迹法检测HGF和GFP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hHGF含量。结果:DNA测序显示hHGF基因成功地插入到pWPI载体中。包装细胞293T转导pWPI-HGF质粒后,转染阳性率达100%。阳性对照质粒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达80%以上。蛋白印迹法检测靶细胞中hHGF表达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表达量极低,两者差异显著(P<0.01)。检测收集转染hHGF后的人间质干细胞上清液中hHGF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在真核细胞内表达hHGF的重组质粒pWPI-hHGF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能获得hHGF基因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大量、稳定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慢病毒载体 载体构建 脐带间质干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蛋白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永华 刘炜 +5 位作者 石忠松 刘少军 李明昌 黎明涛 潘伟生 黄正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寻找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方法】采集12例血清蛋白样本(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脑挫裂伤患者4例及正常成人本4例)用不同的CyDye染料交叉标记后依次进行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及基质辅助激光... 【目的】寻找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方法】采集12例血清蛋白样本(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脑挫裂伤患者4例及正常成人本4例)用不同的CyDye染料交叉标记后依次进行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发现胶号为1119的蛋白质点,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比正常成人组表达升高1.82倍(P<0.05),而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与正常成人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为结合珠蛋白。【结论】结合珠蛋白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及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 图像分析 血清蛋白 颅内动脉瘤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结合珠蛋白
下载PDF
神经行为学实验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改良:Narrow-Alley Corner Test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绍春 潘伟生 +3 位作者 李明 路钢 冯忠堂 李圆圆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6-409,I0002,共5页
目的改良传统的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Narrow-alley Test、Corner Test及改良后的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三组SD大鼠:脑出血+GCSF治疗组;脑出血+生理盐水安慰治疗组;正常对照... 目的改良传统的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Narrow-alley Test、Corner Test及改良后的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三组SD大鼠:脑出血+GCSF治疗组;脑出血+生理盐水安慰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结果(1)与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结果一致,正常大鼠在Narrow-alleyCorner Test实验装置中向左、向右"站立转身"的几率接近,而脑损伤大鼠则趋向沿损伤同侧作"站立转身"。(2)Narrow-alley Corner Test不须反复刺激大鼠,减少了人在实验现场对动物活动的影响,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信度。结论Narrow-alley Corner Test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结果可靠的神经行为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行为学 动物实验 改良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海马Homer1蛋白各亚型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磊 苏宁 +7 位作者 王凯 刘伟 贺晓生 屈延 陆刚 潘伟生 熊利泽 费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侧向旋转致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海马Homer1蛋白各亚型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10)、假手术组(SOC组,n=10)和DAI组(n=70),DAI组又根据致伤后时间分为1、3、6、12、24、48、72... 目的研究侧向旋转致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海马Homer1蛋白各亚型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10)、假手术组(SOC组,n=10)和DAI组(n=70),DAI组又根据致伤后时间分为1、3、6、12、24、48、72h共7个亚组,应用侧向瞬时旋转的方法建立大鼠脑DAI模型,取海马组织分别行Homer1蛋白各亚型(Homer1a、Homer1b/c)的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实验过程中5只动物死亡,其余90只进入结果分析。3种检测方法均发现DAI组神经组织中Homer1a蛋白和mRNA水平自伤后1h开始表达,至24h表达量最高(P<0.01),持续至72h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NC组该蛋白仅有极少量表达;而Homer1b/c在NC组、SOC组和DAI组均可见明确的阳性表达,但3组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mer1a在DAI损伤急性期即于海马组织中表达,Homer1b/c则在损伤前后均有表达。Homer1蛋白的两种亚型可能在DAI中均发挥着要作用,抑制Homer1b/c或促进Homer1a表达可能对DAI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r蛋白 弥漫性轴索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后持续昏迷与脑缺血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君宇 奚健 +5 位作者 姜冰 张明宇 刘劲芳 刘运生 王茂山 潘伟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创伤后持续昏迷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期内的 4 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分为昏迷时间大于 10d的持续昏迷组和昏迷时间小于 10d的对照组 ;持续昏迷组患者32例 ,入院时GCS =5~ 8分 ;对照组患者 10例 ,入院时GCS =5...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创伤后持续昏迷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期内的 4 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分为昏迷时间大于 10d的持续昏迷组和昏迷时间小于 10d的对照组 ;持续昏迷组患者32例 ,入院时GCS =5~ 8分 ;对照组患者 10例 ,入院时GCS =5~ 8分。两组患者伤后接受了昏迷期和苏醒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摄影 (SPECT)扫描检查 ,同时进行临床评估 ;将SPECT所检测的脑区分为额、颞、顶、枕及丘脑 5个部位。结果 昏迷期SPECT扫描时两组患者均显示多脑区脑缺血 ,持续昏迷组则全部患者 (10 0 % )有双侧丘脑缺血 ,对照组则无丘脑缺血的迹象。持续昏迷组患者在苏醒期SPECT扫描结果单侧丘脑缺血率为 17/2 5 (6 8% ) ,提示一旦双侧丘脑区缺血改善 ,大多数患者的意识恢复清醒或接近苏醒。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重症颅脑创伤后持续昏迷状态可能与双侧丘脑区的缺血有关 ;长时间持续的多脑区缺血与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持续昏迷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摄影(SPECT) 脑缺血 丘脑
下载PDF
Homer与缺血性脑损伤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磊 刘文博 +4 位作者 费舟 陈涛 李栋 王远 潘伟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Homer与神经元缺血性损伤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相互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脑皮层原代神经元,先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和Homerla siRNA转染组,检测Homerla变化。再将上述三组各分成正常组,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0min、1h... 目的探讨Homer与神经元缺血性损伤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相互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脑皮层原代神经元,先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和Homerla siRNA转染组,检测Homerla变化。再将上述三组各分成正常组,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0min、1h、3h、12h、24h、48h共7小组,并进行Glu、GABA和Homerla的检测。结果①转染组神经元Homerla表达量明显减少;②损伤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强;与其它两组比较,转染组培养液LDH活性最低;③损伤中,Glu和GABA与LDH变化正相关;Glu和Homerla的变化成反比;而GABA和Homerla的变化成正比。结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后,Homerla蛋白不仅调控Glu变化,还通过调控GABA变化保护神经元,在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神经元 缺血性损伤 Homer蛋白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掘进机用隔爆型操作箱外壳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伟生 崔玲玲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2,共3页
介绍并分析了掘进机用隔爆型操作箱外壳的整体结构,合理地设计隔爆接合面及操纵机构的尺寸关系,从而达到隔爆的目的。采用创新设计的急停按钮限位结构,能迅速断开操作箱的电气控制回路,使其操作更加安全、简便。
关键词 操作箱 隔爆接合面 操纵机构 限位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脑创伤挫伤灶内皮屏障抗原和Ⅳ型水通道蛋白免疫反应性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9
10
作者 柯昌庶 潘伟生 吴浩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创伤中内皮细胞屏障的损伤修复以及与位于星形细胞足突的Ⅳ型水通道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入对照组,伤后1h组,4h组,1d组,3d组,6d组和11d组。在大鼠重度冲击加速性伤模型中,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创伤灶...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创伤中内皮细胞屏障的损伤修复以及与位于星形细胞足突的Ⅳ型水通道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入对照组,伤后1h组,4h组,1d组,3d组,6d组和11d组。在大鼠重度冲击加速性伤模型中,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创伤灶中内皮屏障抗原(EBA)和Ⅳ型水通道蛋白(AQP4)免疫反应性在不同时点的动态改变。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挫伤病灶免疫反应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血脑屏障损伤的皮质挫伤灶,伤后1dAQP4和EBA免疫反应性明显消失,AQP4阴性反应区面积明显大于EBA阴性反应区(P<0.05)。伤后3d,EBA表达重新出现。伤后6d,EBA表达延伸至挫伤中心区,AQP4表达始见于边缘。伤后11d,二者免疫反应性基本恢复。结论挫伤灶血管源性水肿形成同时伴有内皮屏障功能和星形细胞足突水通道的改变。同一创伤强度下,星形细胞足突AQP4损伤范围较内皮EBA大,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创伤 大鼠 挫伤 内皮屏障抗原 Ⅳ型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脑C型利钠利尿肽的mRNA转录及其血浆表达水平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中的改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柯昌庶 潘伟生 +2 位作者 吴浩强 彭颂先 龚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水肿对脑组织中C型利钠利尿肽(CNP)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及与其血浆中C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创伤组。采用冲击加速机制复制重度脑创伤。创伤后1天组的脑CNP mRNA转录水平采用逆转录-多聚酶...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水肿对脑组织中C型利钠利尿肽(CNP)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及与其血浆中C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创伤组。采用冲击加速机制复制重度脑创伤。创伤后1天组的脑CNP mRNA转录水平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行半定量测定。并同时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IA),观测伤后多时点的体内血浆CNP水平。结果:创伤后1天脑水肿期内,挫伤皮质,同侧丘脑,对侧皮质,对侧丘脑和延髓等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其CNP 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然而,创伤后1天与3天组血浆的CN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尽管CNP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肽,但可能并未参与创伤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而全身循环中升高的血浆CNP水平可能为机体对重度脑创伤的反应之一,其作用主要通过循环系统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C型利钠利尿肽 MRNA转录 血浆 大鼠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 重度脑创伤 创伤性脑水肿
下载PDF
掘进机锚护平台装置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伟生 韩义 李亮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介绍并分析了掘进机锚护平台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强,操作简单,能够达到一个人可以操作锚杆钻机的目的。创新地设计了钻机的固定结构,使其在任意方向都能钻孔,提高锚杆支护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掘进机 锚护平台 钻机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不同脑部位不同时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君宇 项乃强 +2 位作者 叶鲜明 吴浩强 潘伟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利用Marmarou氏脑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和部位的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示:损伤后1h,额叶、顶叶、脑干等处的MDA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67%,418%和351%(P<0.01),并持... 利用Marmarou氏脑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和部位的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示:损伤后1h,额叶、顶叶、脑干等处的MDA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67%,418%和351%(P<0.01),并持续增高,伤后4h达高峰后缓慢下降,伤后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纹状体、颞叶等处伤后1h的MDA水平升高较上述部位稍低,而分别较对照组升高169%和133%(P<0.01),伤后4h虽仍持续升高,但不超过35%。提示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短期内即有自由基生成,几乎波及脑内各个部位,但程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脂质过氧化物 大鼠 弥漫性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层Homerla蛋白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磊 刘伟 +2 位作者 刘文博 潘伟生 费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血再灌注损伤后皮层组织Homer1a蛋白的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0min、1h、3h、6h、12h、24h、48h及72h共9组,每组6只。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H... 目的探讨大鼠脑血再灌注损伤后皮层组织Homer1a蛋白的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0min、1h、3h、6h、12h、24h、48h及72h共9组,每组6只。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Homer1a蛋白含量,T-PCR法测定Homer1aRNA表达。结果在实验过程中5只动物死亡,54只进入结果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omer1a蛋白和mRNA灰度值表达出现3个峰值,分别在10min、6h和24h,但在72h仍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Homer1a蛋白免疫评分相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6h和24h;Homer1a蛋白除神经元外,在胶质细胞也表达。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omer1a出现3个表达高峰,可能在不同的机制的影响下对脑损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 Homer1a蛋白 胶质细胞
下载PDF
GCSF治疗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学观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绍春 潘伟生 +2 位作者 冯曜宇 路钢 冯忠堂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10,共6页
目的(1)观测脑出血大鼠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的行为学变化,为GCSF治疗脑出血提供行为学支持;(2)验证神经行为学实验Cylinder Test和Narrow-alley Corner Test对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检测的适用性.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三组.GCSF... 目的(1)观测脑出血大鼠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的行为学变化,为GCSF治疗脑出血提供行为学支持;(2)验证神经行为学实验Cylinder Test和Narrow-alley Corner Test对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检测的适用性.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三组.GCSF组:10只,先制成脑出血模型,然后给予GCSF治疗;SALINE组:10只,先制成脑出血模型,然后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安慰治疗;SHAM组:10只,仅按脑出血模型制作过程施予假手术,不给予其它干预.手术后第1、3、7、11、15天用神经行为学实验Rotarod Test、Cylinder Test和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三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比较结果的异同.结果(1)Rotarod test:手术后第1、3天三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均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GCSF治疗组和SHAM组大鼠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第7天时与安慰治疗组(SALINE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1天时已恢复至接近手术前的水平.而安慰治疗组运动功能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Cylinder Test:SHAM组术后第1天不对称分值(对侧前肢使用率)稍有下降,之后恢复至正常水平;ICH大鼠术后1~7 d不对称分值明显下降(P<0.05),第11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平;GCSF组与SALINE组不对称分值无显著性差异;(3)Narrow-alley Corner Test:术后第1天GCSF组大鼠和SALINE组大鼠呈现了高度的不对称分值,之后不对称分值随时间逐渐降低,但恢复缓慢,至第15天时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GCSF组大鼠不对称分值比SALINE组大鼠一直略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Rotarod Test结果显示GCSF治疗对ICH大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2)Cylinder Test能敏感地检测出ICH鼠随时间的神经功能恢复;(3)Narrow-alley Corner Test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检测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SD大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行为学
下载PDF
借鉴香港经验 全面提高神经外科医学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炜 罗林 +5 位作者 石睿 陈军 龙川 于建云 陈达明 潘伟生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5期1014-1016,共3页
通过对香港神经外科医学教育模式的考察研究,结合我国内地神经外科医生的培训现状,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方法、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结构化培养和考核方式、毕业后继续教育和专业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些神经... 通过对香港神经外科医学教育模式的考察研究,结合我国内地神经外科医生的培训现状,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方法、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结构化培养和考核方式、毕业后继续教育和专业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些神经外科医学教育模式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素质教育 香港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筛选
17
作者 石忠松 李明昌 +4 位作者 孙毅明 朱永华 戴华浩 潘伟生 黄正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74,共5页
【目的】基因芯片技术建立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筛选与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1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分离血液单核细胞,提取总RNA,与含22215个人类基因的Affymetrix寡核苷... 【目的】基因芯片技术建立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筛选与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1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分离血液单核细胞,提取总RNA,与含22215个人类基因的Affymetrix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洗脱、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的数据。荧光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检测的22215个基因中,颅内动脉瘤共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5个,差异水平均达2倍以上的基因有35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信号传导相关基因有7个,其中上调基因5个,下调基因2个。【结论】血液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是研究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新策略,多个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参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白细胞 单核 基因表达谱 信号传导 基因芯片
下载PDF
siRNA沉默MAG促进脑出血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善
18
作者 刘安民 罗铭 +3 位作者 蔡望青 陈舒 何明亮 潘伟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siRNA组、模型+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模型术后1 d立...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siRNA组、模型+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模型术后1 d立体定向下进行侧脑室注射携带MAG基因siRNA的慢病毒和PBS。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7、14、21 d用Rotarod运功功能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应用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检测脑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恢复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AG的表达变化。结果:Rotarod评分检测脑出血模型大鼠术后的运动功能,模型+siRNA组的神经功能改善和神经纤维修复较模型+PBS组明显提高(P<0.05),劳克坚牢蓝染色示siRNA组较PBS组的神经纤维损害范围缩小,siRNA组的MAG蛋白的表达较PBS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siRNA沉默MAG后明显提高神经纤维髓鞘再生能力,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相关糖蛋白 RNA干扰 髓鞘再生 脑出血 大鼠
下载PDF
脑池注药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伟国 潘伟生 赵继宗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9年第5期298-300,共3页
脑池注药法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脑池内。其药物分为两大类 :纤溶类和扩血管类。纤溶类药物主要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tPA) ;扩血管类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该法疗效切实 ,日益受到日、美专家的青睐。
关键词 脑池注药 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SD大鼠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皮质Shank1a蛋白的改变及意义
20
作者 张磊 李兵 +1 位作者 潘伟生 费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组织中Shank1a蛋白的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后1h、6h、24h、48h及72h共6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组织中Shank1a蛋白的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后1h、6h、24h、48h及72h共6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行蛋白测定,RT-PCR法行mRNA测定。观察各颅脑损伤组及对照组大鼠Shank1a蛋白及mRNA梯度灰度值,并进行免疫组化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严重颅脑损伤后,Shank1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增加,从伤后1h持续到伤后72h(P<0.05),伤后24h表达量最高(P<0.01)。结论在严重颅脑损伤后,Shank1a出现1个表达高峰,在不同机制的影响下可能对脑损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突触后致密物质 受体 谷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