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的闪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伦湘 郄秀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8-1098,共11页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国气象局(CMA)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分析了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的闪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低压至强热带风暴时期,台风中心闪电活动频繁,外围闪电少;台风成熟时期,呈...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国气象局(CMA)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分析了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的闪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低压至强热带风暴时期,台风中心闪电活动频繁,外围闪电少;台风成熟时期,呈现明显的三圈结构;减弱消散时期,中心闪电骤减,几乎为零,外围闪电密度远远超过中心闪电密度。眼壁闪电和台风总闪电存在阶段性变化。在台风中心最大风速急剧增大的阶段,眼壁上的闪电两次爆发,而在第二次眼壁闪电爆发后的两个小时,中心风速达到最大值,表明闪电活动有可能对台风增强有指示意义。台风眼壁置换是台风强度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台风闪电活动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从台风眼壁置换开始,眼壁上闪电数接近于零。闪电次数跟云顶亮温存在显著性相关。结合热带测雨计划任务卫星(TRMM)上装载的闪电成像仪(LIS)和微波辐射计(TMI)资料,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台风闪电与强对流区域的关系,发现闪电易发生在修正极化亮温低于225K的深对流系统中,但并不是所有的深对流中都能探测到闪电的发生。WWLLN和LIS探测到闪电发生区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圣帕(Sepat)闪电 眼壁 台风强度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和冰散射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美荣 袁铁 +1 位作者 郄秀书 潘伦湘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携带的测雨雷达(PR)、闪电成像仪(LIS)和微波辐射计(TMI)的同步探测资料,选取1998—2008年登陆中国的46个热带气旋,分析了其不同强度阶段的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和冰散射信号的分布特征,以及闪电的发生与雷达反...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携带的测雨雷达(PR)、闪电成像仪(LIS)和微波辐射计(TMI)的同步探测资料,选取1998—2008年登陆中国的46个热带气旋,分析了其不同强度阶段的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和冰散射信号的分布特征,以及闪电的发生与雷达反射率和冰散射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平均闪电次数相对较高;当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阶段后,强度越强,闪电数量反而越少。热带气旋强度不同,闪电的空间分布也有差别,热带风暴、强台风和超强台风阶段眼壁区闪电密度最大,而其他阶段则在外雨带区密度最大。热带气旋大部分区域被层云和弱对流降水控制,0℃层以上雷达反射率迅速减小,冰散射信号也普遍较弱。虽然热带气旋的眼壁区对流活动最强,但相比于外雨带却较不易发生闪电。在同等大小的雷达反射率下,闪电更易发生在台风和强热带风暴阶段,超强台风阶段发生闪电阈值最高。由于闪电的发生与软雹、冰晶和过冷水等微物理参量以及上升气流速度紧密相关,因此闪电资料可以提供关于热带气旋不同区域的微物理过程和动力过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闪电 雷达反射率 冰散射 TRMM卫星
下载PDF
一次人工触发闪电中的脉冲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彩霞 杨虹 +6 位作者 田杨萌 蒋如斌 杨静 王俊芳 刘冬霞 潘伦湘 郑永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8-84,共7页
根据2009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SHATLE),对一次触发闪电的雷电流资料、近距离地面电场和高速摄像资料进行了分析,3种信号随时间的分布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统计了3种信号中的所有脉冲信息并分析了这些脉冲的光电特征。该次人工触发... 根据2009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SHATLE),对一次触发闪电的雷电流资料、近距离地面电场和高速摄像资料进行了分析,3种信号随时间的分布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统计了3种信号中的所有脉冲信息并分析了这些脉冲的光电特征。该次人工触发闪电共包含31个脉冲,根据脉冲参数特点,将所有脉冲分为4类,并对这4类脉冲的电流、电场和光强参数分别进行了统计,总结了它们的光电特性和变化规律;另对该次闪电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闪电雷电流 脉冲 高速摄像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的闪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潘伦湘 郄秀书 +2 位作者 刘冬霞 王东方 杨静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60,共9页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2005~2008年登陆我国的1个强台风和6个超强台风的闪电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成熟时平均...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2005~2008年登陆我国的1个强台风和6个超强台风的闪电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成熟时平均闪电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三圈结构:眼壁上存在一个明显的闪电弱密集带(20~80km),而距离台风中心80~200km范围内闪电密度接近于零,>200km的外雨带中闪电又逐渐增加.外雨带中的闪电远远多于台风中心或者眼壁上发生的闪电,台风中心发生的闪电所占比例小于总数的1%.若把距台风中心100km范围内的闪电定义为台风眼壁闪电,则在台风中心最大风速急剧增大的阶段,眼壁上的闪电爆发,而在眼壁闪电爆发的几个小时后中心风速达到最大值,有个别台风在台风最强期间的前半段眼壁闪电爆发,这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台风减弱阶段,中心闪电发生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 闪电 WWLLN 西北太平洋地区
原文传递
峰值电流达几千安量级的闪电M分量放电特征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8
5
作者 蒋如斌 郄秀书 +6 位作者 王彩霞 杨静 张其林 刘明远 王俊芳 刘冬霞 潘伦湘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7-874,共8页
利用2009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获取的实测雷电流资料、近距离电场和高速摄像资料,分析了6次峰值电流达几千安量级的M分量.6次M分量均对应闪电通道中明显的发光亮度的脉冲式变化,持续时间小于1ms.M分量的电流波形和近距离电场波形均呈... 利用2009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获取的实测雷电流资料、近距离电场和高速摄像资料,分析了6次峰值电流达几千安量级的M分量.6次M分量均对应闪电通道中明显的发光亮度的脉冲式变化,持续时间小于1ms.M分量的电流波形和近距离电场波形均呈较为对称的V形,且波形的上升时间均为几十微秒,同步记录结果显示,电场先于通道底部电流发生变化且先达到峰值.这些M分量在发生前,闪电通道中存在一定的连续电流,通道的导电性优于先导-回击过程.M分量发生前的闪电通道状况是影响其电流幅值、上升时间等参数的重要因素.根据电流和电场同步波形判断,M分量起始于由上向下发展的过程,该过程在接地后仍继续发展增强,并在地面发生反射过程,下行过程和反射过程的相互作用可能随高度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M分量 先导.回击 通道电流
原文传递
飑线系统中的闪电辐射源分布特征及云内电荷结构讨论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冬霞 郄秀书 +2 位作者 王志超 吴学珂 潘伦湘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18-526,共9页
本文利用SAFIR3000闪电定位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6月13日发生于北京的飑线系统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并讨论了电荷结构,发现闪电都集中分布在飑线的前部线状强回波区域内,仅在消散阶段在层云降水回波内发生的闪电数目明显增... 本文利用SAFIR3000闪电定位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6月13日发生于北京的飑线系统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并讨论了电荷结构,发现闪电都集中分布在飑线的前部线状强回波区域内,仅在消散阶段在层云降水回波内发生的闪电数目明显增加.通过闪电分布与降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闪电与对流降水整体相关系数达到了0.82,云闪与对流降水的整体相关系数为0.76,表明闪电的发生与雷暴云内动力和微物理过程密切相关.基于闪电的辐射源分布特征,讨论了飑线内电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飑线成熟阶段,闪电辐射源密度的分布呈现出双层结构的分布特征,下部的闪电辐射源中心位于4 km高度处,上部的辐射源中心位于11 km高度处,根据闪电双向先导的传输方式,闪电辐射源密度高值区对应于负先导在正电荷区的传播,飑线对流云区内总体呈现出中间为负电荷区,上部和下部分别为正电荷区的三极性的电荷结构:上部正电荷区位于10—12 km高度处,中部负电荷区位于8—10 km高度处,下部正电荷区位于4—7 km高度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闪电辐射源 电荷结构 SAFIR3000
原文传递
Land-Sea Contrast in the Lightning Diurnal Variation as Observed by the WWLLN and LIS/OTD Data 被引量:4
7
作者 潘伦湘 刘冬霞 +2 位作者 郄秀书 王东方 朱润鹏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3年第4期591-600,共10页
Data from the 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 (WWLLN) for the period 2005-2011 and data composite of the Lightning Imaging Sensor/Optical Transient Detector (LIS/OTD) for 1995-2010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li... Data from the 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 (WWLLN) for the period 2005-2011 and data composite of the Lightning Imaging Sensor/Optical Transient Detector (LIS/OTD) for 1995-2010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lightning activity and its diurnal variation over land and ocean of the globe. The Congo basin shows a peak mean annual flash density of 160.7 fl km-2 yr-1 according to the LIS/OTD. The annual mean land to ocean flash ratio is 9.6:1, which confirms the result from Christian et al. in 2003 based on only 5-yr OTD data. The lightning density detected by the WWLLN is in general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IS/OTD. The diurnal cycle of the lightning activity over land shows a single peak, with the maximum activity occurring around 1400-1900 LT (Local Time) and a minimum in the morning from both datasets. The oceanic diurnal variation has two peaks: the early morning peak between 0100 and 0300 LT and the afternoon peak with a stronger intensity between 1100 and 1400 LT over the Pacific Ocean, as revealed from the WWLLN dataset; whereas the diurnal variation over ocean in the LIS/OTD dataset shows a large fluc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LLN LIS/OTD lightning activity diurnal vari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