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健强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期84-86,共3页
随着大数据、云平台、融媒体,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传媒业态和传媒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深刻变革。应用型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在教育理念上和教学实践中必然要与时俱进,顺势... 随着大数据、云平台、融媒体,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传媒业态和传媒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深刻变革。应用型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在教育理念上和教学实践中必然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传媒类专业与课程思政有着天然连接,怎样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更加有机地进行结合,并使之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专业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下载PDF
论贵州电影中后现代的荒诞影像表征
2
作者 潘健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20,共4页
贵州电影以其独特的空间风格和地域文化,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审美感知与体验,并展现出对当下社会现实的观照。以后现代的荒诞叙事为视角,以《人山人海》《无名之辈》等影片为分析,从城市空间的视觉隐喻、多重所指的人本困境、自我价值的... 贵州电影以其独特的空间风格和地域文化,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审美感知与体验,并展现出对当下社会现实的观照。以后现代的荒诞叙事为视角,以《人山人海》《无名之辈》等影片为分析,从城市空间的视觉隐喻、多重所指的人本困境、自我价值的多重消解这三个维度对贵州电影的后现代意味进行多面向的深层解构与分析,继而对贵州电影后现代荒诞影像表征的出现给予了一定的解答,同时也肯定了贵州电影在看似荒诞的叙事中抵达了对生命存在的感悟与本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电影 荒诞 后现代
下载PDF
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传播现状研究
3
作者 潘健强 银兴贵 吕菁 《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12期45-46,共2页
数字化是实现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流传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贵阳市在非遗数字化传播方面不断探索,初显成效,但对于数字化尚处于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初步研究。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对于贵阳市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采集... 数字化是实现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流传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贵阳市在非遗数字化传播方面不断探索,初显成效,但对于数字化尚处于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初步研究。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对于贵阳市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采集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如何应对当前贵阳市"非遗"数字化采集传播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传播路径
下载PDF
浅析环境新闻对社会的引导作用——以“保护黔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新闻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健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21期90-,共1页
2015年11月16日,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举行。本文以调查、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整理近两年来我国各大媒体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报道,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 2015年11月16日,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举行。本文以调查、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整理近两年来我国各大媒体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报道,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并促成中国传统村落的会议召开,分析环境新闻在当下对社会起到的导向性作用、舆论监督作用以及直接参与影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村落 环境新闻 作用
下载PDF
网络言语特征与身份形成研究
5
作者 潘健强 《科技传播》 201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本文首先勾勒出语言的特质与特征,从互联网作为新的交流生态的角度,探究了其对语言特质的放大与收缩。互联网推动语言形态的变迁,使语言意义系统得到延伸,由此形成了网络言语。而在网络言语的沟通与交流中,现实中的个体身份,也被进行重... 本文首先勾勒出语言的特质与特征,从互联网作为新的交流生态的角度,探究了其对语言特质的放大与收缩。互联网推动语言形态的变迁,使语言意义系统得到延伸,由此形成了网络言语。而在网络言语的沟通与交流中,现实中的个体身份,也被进行重塑。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这种现实个体与群体在网络言语中的身份形成,使其对现实世界的沟通行动,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语 语言的起源与界限 互联网交流身份形成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非遗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6
作者 潘健强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17期38-39,共2页
文章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背景出发,从历史变迁与文明交流两个方面,对“一带一路”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共存的整体阐释,并对跨文化传播展开理论性研究。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在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国际传播如何有效建立,... 文章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背景出发,从历史变迁与文明交流两个方面,对“一带一路”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共存的整体阐释,并对跨文化传播展开理论性研究。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在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国际传播如何有效建立,以及国际传播的方式、机制、效果等进行研究。立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区域性特征,根据贵州的地域性整体规划,发展状况与发展特点,挖掘贵州“非遗”的独特性,并进行指向性分析;挖掘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叙事及效果路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非遗文化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Ender钉闭式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附97例报告)
7
作者 薛世定 孙玉亭 +2 位作者 崔建平 丁龙镇 潘健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21-222,共2页
我院自1988年开始用Ender钉闭式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17例,随访到97例均愈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97例中男82例、女15例;年龄19岁至52岁。稳定性骨折15例,不稳定性骨折82例。上1/3骨折14例,中1/3骨折18例。
关键词 胫腓骨 骨折 固定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继业 李川茜 +3 位作者 潘健强 徐宏俊 陈昌彪 张艳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13,共6页
将壳聚糖季铵盐(QCS)水溶液与水性环氧树脂(WEP)共混,得到均一的QCS/水性环氧树脂体系。采用静置实验考察了QCS对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聚醚胺(PEA)固化WEP-QCS,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WEP-QCS-PEA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 将壳聚糖季铵盐(QCS)水溶液与水性环氧树脂(WEP)共混,得到均一的QCS/水性环氧树脂体系。采用静置实验考察了QCS对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聚醚胺(PEA)固化WEP-QCS,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WEP-QCS-PEA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了QCS对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固化工艺为80℃/4 h+120℃/2 h。采用冲击实验分析了最优条件下固化样品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QCS/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QCS的加入使体系反应活化能降低,当QCS质量分数为3%时,WEP-QCS-PEA体系的冲击强度为77.1 kJ/m^(2),较纯环氧树脂体系WEP-PEA固化物的冲击强度58.4 kJ/m^(2)提高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壳聚糖季铵盐 固化反应 冲击强度
原文传递
《山水间的家》:特色田园乡村的多元呈现与意境创构
9
作者 潘健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44,共3页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荣获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综艺节目奖。节目通过24个美丽乡村,围绕自然环境、地理风貌、历史风俗、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将田园牧歌的浪漫与乡村振...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荣获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综艺节目奖。节目通过24个美丽乡村,围绕自然环境、地理风貌、历史风俗、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将田园牧歌的浪漫与乡村振兴的进程融合其中,以“思想+艺术+技术”的多元呈现与创作,完成特色田园乡村“诗与实”的意境创构,以创新的节目形式勾勒出当代中国乡村的发展新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间的家》 特色田园乡村 多元呈现 意境创构
原文传递
《花繁叶茂》:脱贫攻坚主题剧中的叙事认同构建
10
作者 潘健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2,共3页
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一批脱贫攻坚题材优秀电视剧先后播出,《花繁叶茂》是其中之一。该剧通过讲述贵州遵义几个典型贫困乡村的艰难脱贫历程,塑造了脱贫路上的基层干部形象,打造了可资借鉴的贵州"脱贫样板"... 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一批脱贫攻坚题材优秀电视剧先后播出,《花繁叶茂》是其中之一。该剧通过讲述贵州遵义几个典型贫困乡村的艰难脱贫历程,塑造了脱贫路上的基层干部形象,打造了可资借鉴的贵州"脱贫样板"。本文通过对《花繁叶茂》剧情的叙事解构,探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情感化叙事、人物形象刻画上的现实意义,并对该剧的角色认同、自我认同、社会文化认同加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繁叶茂》 脱贫攻坚 叙事认同构建
原文传递
后脱贫时代背景下的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11
作者 娄立原 潘健强 《齐鲁周刊》 2021年第4期91-93,共3页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传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天地,在模式、技术上实现巨大的突破,这对于应用型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实践教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唯有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革故鼎新,才能为传媒产业...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传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天地,在模式、技术上实现巨大的突破,这对于应用型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实践教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唯有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革故鼎新,才能为传媒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传媒类专业教学实践十分重要。本文将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专业作为研究主体,探讨我校在后脱贫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状况,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搭建起成熟的改革机制以及将脱贫攻坚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等方案来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传媒类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