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潘兆随 李志娟 +6 位作者 唐保禄 陈淑慎 李宗欣 代兆举 李梅 王杰刚 郭常同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海洋药物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并与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为88.0%,ALT复常率86.96%,HBeAg转阴率40.91%,与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海力特 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兆随 薛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17,共2页
本文对40例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与40例单纯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患者作临床对比研究,发现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者52.50%有输血、血浆史,其GPT、γ—球蛋白均较单纯乙型CAH患者明显升高,而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 本文对40例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与40例单纯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患者作临床对比研究,发现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者52.50%有输血、血浆史,其GPT、γ—球蛋白均较单纯乙型CAH患者明显升高,而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并有GPT持续反复异常、残留黄疸不易消退,极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等特点。本文对其防治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并发症 丙型肝炎 病毒
下载PDF
肝炎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兆随 田树堂 +3 位作者 唐保禄 李志娟 翁维权 蒋延东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10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Fn测定结果显示,急性肝炎发病期、肝功能恢复正常时血浆Fn升高,慢性肝炎活动期、静止期均在正常水平,而重型肝炎、肝硬化血浆Fn低于正常水平。凝血酶原延长者的血浆Fn显著低于凝血酶原正常者的血浆Fn。提示动态... 10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Fn测定结果显示,急性肝炎发病期、肝功能恢复正常时血浆Fn升高,慢性肝炎活动期、静止期均在正常水平,而重型肝炎、肝硬化血浆Fn低于正常水平。凝血酶原延长者的血浆Fn显著低于凝血酶原正常者的血浆Fn。提示动态检测血浆Fn似可作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纤维结合蛋白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纤维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兆随 熊玲 +2 位作者 刘希德 蒋延东 翁维权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研究HFRs患者血纤维结合蛋白变化规律及其地塞米松治疗对血纤维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 血纤维结合蛋白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结果 血纤维结合蛋白在HFRs发热期开始下降 ,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下降更为明显 ,多尿期回升 ,恢复早期... 目的 研究HFRs患者血纤维结合蛋白变化规律及其地塞米松治疗对血纤维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 血纤维结合蛋白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结果 血纤维结合蛋白在HFRs发热期开始下降 ,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下降更为明显 ,多尿期回升 ,恢复早期高于正常人水平 ,随后复常。血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危重型患者明显低于轻型患者 ,合并DIC者明显低于未并发DIC者。地塞米松治疗对血纤维结合蛋白有回升作用。结论 动态观察血纤维结合蛋白对HFRs的病情估计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纤维结合蛋白 地塞米松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470例次肝功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兆随 唐保禄 +2 位作者 熊玲 田树堂 翁维权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8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227例470例次肝功能分析发现:肝脏损害不但与本病的病型、病程、肾功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肝功能试验
下载PDF
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FT_3、FT_4、STSH检测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潘兆随 闫爱国 +2 位作者 李梅 刘芬 马先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脂肪肝 血清诊断 FT3 FT4 STSH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继发院内感染38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7
作者 潘兆随 唐保禄 +5 位作者 李志娟 田树堂 戴兆萍 李梅 安茂竹 王杰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26,共1页
我院对1984~1990年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EHF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感染类型等,以供防治参考。一、调查分析本组721例EHF患者均按1981年全国EHF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并经荧光抗体检测证实。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感染
下载PDF
干扰素-α_1b联合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
8
作者 潘兆随 李曾欣 +1 位作者 杨振芳 张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0-370,共1页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海力特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老年及老年前期病毒性肝炎血浆纤维结合蛋白α_2及一巨球蛋白的初步检测
9
作者 潘兆随 唐保禄 +3 位作者 李志娟 田树堂 翁维权 蒋延东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1年第4期272-272,共1页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及α_2—巨球蛋白(α_2-Macroglobulin,α_2—M)均为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病变时有显著变化。今对老年及老年前期病毒性肝炎进行Fn及α_2-M水平的初步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血浆Fn 老年肝炎...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及α_2—巨球蛋白(α_2-Macroglobulin,α_2—M)均为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病变时有显著变化。今对老年及老年前期病毒性肝炎进行Fn及α_2-M水平的初步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血浆Fn 老年肝炎组:男7例,女3例。急性肝炎4例,慢活肝4例,慢迁肝2例。老年前期肝炎:男16例,女7例。急性肝炎11例,慢活肝8例,慢迁肝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球蛋 纤维结合蛋白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老年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性肺炎33例分析
10
作者 潘兆随 薛琪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66-67,共2页
老年病毒性肝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为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我院1987~1992年收治的3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性肺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29例,女4例,年龄60~86岁。二、诊断依据 1... 老年病毒性肝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为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我院1987~1992年收治的3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性肺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29例,女4例,年龄60~86岁。二、诊断依据 1.肝炎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33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其中慢性重症病毒性肝炎26例;肝炎后肝硬变7例。 2.真菌性肺炎诊断标准:(1)有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2)X线胸片示局灶或双肺浸润性病变;(3)痰培养真菌阳性或痰涂片查到真菌孢子和菌丝2次以上;(4)细菌学检查或治疗反应能排除其它致病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炎 真菌性 老年病学
下载PDF
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潘兆随 熊玲 +1 位作者 刘希德 刘景堂 《工企医刊》 2007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甘利欣注射液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苦参素 苦参注射液 HFRS 发热期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85例死因分析
12
作者 潘兆随 李志娟 刘刚 《工企医刊》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我院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098列,死亡85例,病死率为4.05%,其中1985年以来收治1210例,死亡35例,病死率降为2.8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22例。年龄18岁~75岁,平均45岁。入院时病情属危重型62例,重型2... 我院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098列,死亡85例,病死率为4.05%,其中1985年以来收治1210例,死亡35例,病死率降为2.8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22例。年龄18岁~75岁,平均45岁。入院时病情属危重型62例,重型23例。入院病期:发热期4例,低血压休克期23例,少尿期47例,少尿向多尿移行阶段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死因 治疗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梅 辛崇尚 +2 位作者 潘兆随 吴桂美 刘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为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以163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Hp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复制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慢性HBV感染... 为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以163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Hp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复制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慢性HBV感染者Hp感染率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HBV复制指标阳性率在Hp感染组明显高于Hp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慢性HBV感染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Hp根治后,肝功能无明显改变,但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明显下降。提示慢性HBV感染者Hp感染率明显增高,在慢性肝病患者中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为Hp感染的危险因子,Hp感染的慢性HBV感染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根治Hp感染有助于防治肝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乙型病毒性肝炎 消化性溃疡 血氨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立升 辛崇尚 +2 位作者 刘刚 潘兆随 马立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苦参素 药物治疗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肌肉注射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亚硒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曾欣 潘兆随 +4 位作者 谭雪君 李志娟 李梅 闫爱国 郭常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亚硒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慢性乙肝病人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其ALT,ALB复常率分别为87.50%和78.57%,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改善临床... 亚硒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慢性乙肝病人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其ALT,ALB复常率分别为87.50%和78.57%,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改善临床症状、降酶、升高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性肺炎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玲 潘兆随 杨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19,共2页
近年,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急剧增加,且病死率高,已引起临床的重视。本文对51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作一分析,以供临床防治参考。一、资料分析本组51例为1988年1月~1992年11月的肝炎住院患者,其中解放军302医院47例、日... 近年,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急剧增加,且病死率高,已引起临床的重视。本文对51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作一分析,以供临床防治参考。一、资料分析本组51例为1988年1月~1992年11月的肝炎住院患者,其中解放军302医院47例、日照市人民医院4例。均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南宁)制订的标准对肝炎诊断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并发症 真菌性肺炎
下载PDF
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梅 潘兆随 +2 位作者 刘爱芳 赵萍 刘希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甘利欣 联合用药 苦参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 干扰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短期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刚 潘兆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08-810,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短期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联用组56例给予阿德福韦酯同时加用8周恩替卡韦治疗,单用组6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定期检测血清HBV-DNA...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短期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联用组56例给予阿德福韦酯同时加用8周恩替卡韦治疗,单用组6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定期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ALT复常率、血清HBV-DNA阴转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联用组患者在治疗8周、12周及24周后,ALT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均比单用组疗效显著(P<0.05);联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短期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组,能更快地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手足口病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梅 辛崇尚 潘兆随 《齐鲁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甘草酸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肝转移瘤血管造影影像分析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辛崇尚 相成 +1 位作者 潘兆随 杨国才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肝脏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形态及特征,对其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进行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69例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影像表现,总结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影像特征。结果肝转移瘤血管造影表现根据血管变化及肿瘤染色程度可分为富血管型... 目的观察分析肝脏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形态及特征,对其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进行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69例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影像表现,总结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影像特征。结果肝转移瘤血管造影表现根据血管变化及肿瘤染色程度可分为富血管型、等血管型和乏血管型。269例病例中,血管造影表现为富血管型66例,占24.5%;等血管型60例,占22.3%;乏血管型143例,占53.2%。结论乏血供是肝转移瘤血液供应的主要特征,血管造影不仅能反映肝脏转移瘤的供血特征,并能为选择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提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转移性肿瘤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