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
作者 潘先明 段艳丽 +1 位作者 张毅 胡进 《四川中医》 201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的方式治疗,每个疗程10天,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9.7%),两组治疗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的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其治疗过程安全,且无毒副反应,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的手段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
下载PDF
脑卒中早期实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先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3期571-573,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早期实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与功能训练,观察组加针灸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目的观察脑卒中早期实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与功能训练,观察组加针灸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分(SS-QOL)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SS-QOL评分各方面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提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生理、社会及环境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训练与针灸联合治疗早期介入可以从多方面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 功能训练 针灸
下载PDF
颈椎病并肩周炎76例针灸推拿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潘先明 段艳丽 +1 位作者 杨洋 梁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究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并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并肩周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究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并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并肩周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病并肩周炎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肩周炎 针灸推拿
下载PDF
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潘先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X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对体液免疫等功能的影响而发挥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可能对MG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免疫球蛋白 补体 糖皮质激素 针灸治疗
下载PDF
会计自觉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先明 《经贸实践》 2016年第14期224-,共1页
我国春秋战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有至理名言"吾有三失,晚不自觉。"从普通意义上讲,自觉就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如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哲学意义上讲,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其是人类在自然进化... 我国春秋战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有至理名言"吾有三失,晚不自觉。"从普通意义上讲,自觉就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如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哲学意义上讲,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其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其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人类自觉本质的维护与发展是自由的真实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 会计道德 会计法律
下载PDF
预热处理工艺对13Cr马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调质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先明 万五霞 +2 位作者 杜坤 姚火能 韩阿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分别采用等温退火和去应力退火两种工艺对13Cr马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进行预热处理试验,再经980℃淬火油冷和720℃回火空冷,对比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等温退火相对于去应力退火的预热处理工艺,调质后有一定改善:材料的-10℃纵向冲击功提... 分别采用等温退火和去应力退火两种工艺对13Cr马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进行预热处理试验,再经980℃淬火油冷和720℃回火空冷,对比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等温退火相对于去应力退火的预热处理工艺,调质后有一定改善:材料的-10℃纵向冲击功提高31%,0℃横向冲击功提高21%,冲击功离散度由26 J减小到9 J;实际晶粒度由8~4级提高到9~8级;硬度不均匀性由3.2 HRC缩小到1.5 HRC。该等温退火预热处理工艺成功用于生产实践,性能一次检验合格率由原先的60%提高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无缝钢管 等温退火 冲击功 晶粒度
下载PDF
新型S690低合金高强度钢Φ219 mm×14 mm无缝管的CCT曲线和调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先明 杜坤 +3 位作者 李刚 向华钧 杨煌光 王川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6,共5页
测定了S690钢管(/%:0.15C,0.25Si,1.32Mn,0.012P,0.005S,0.20Cr,0.04Al,0.08V)0.01~30℃/s冷却速率下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研究了890~970℃淬火,600~690℃回火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690钢管相变点Ac_3为828℃,Ac_... 测定了S690钢管(/%:0.15C,0.25Si,1.32Mn,0.012P,0.005S,0.20Cr,0.04Al,0.08V)0.01~30℃/s冷却速率下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研究了890~970℃淬火,600~690℃回火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690钢管相变点Ac_3为828℃,Ac_1为753℃,Ms为395℃,临界冷却速率为13℃/s,存在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4个相变区;选择910~930℃淬火,钢管的组织较细小均匀,平均晶粒尺寸13.9μm,具有较高的硬度,HRC值42.5;在615~675℃回火,钢管可得到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其综合力学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690无缝钢管 CCT曲线 淬火 回火 索氏体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S890高强钢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洁璠 闵永安 +3 位作者 吴晓春 潘先明 周立新 王治政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XRD,对比分析了S890钢水淬、油淬、空淬、550℃和420℃等温淬火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淬火、以及600℃回火组织;并测试了硬度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水淬试样得到全马氏体组织,回火后硬度32.5 HRC,-4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XRD,对比分析了S890钢水淬、油淬、空淬、550℃和420℃等温淬火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淬火、以及600℃回火组织;并测试了硬度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水淬试样得到全马氏体组织,回火后硬度32.5 HRC,-40℃低温冲击功118 J;经过油淬和550℃等温淬火试样,马氏体组织中混有贝氏体,硬度略低但韧性显著下降;空淬和420℃等温淬火得到全贝氏体组织,韧性最低。分析表明,S890钢中马氏体在回火过程中,板条上析出的大量弥散的纳米级碳化物使S890钢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而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的结构、位向、形态等决定了其贝氏体的本征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冲击韧性 碳化物 贝氏体脆性
下载PDF
170冷拔(轧)钢管周身细裂纹的研究
9
作者 潘先明 陈长西 《冶钢科技》 1999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冷拔钢管 冷轧钢管 表面缺陷 裂纹 抽油管
下载PDF
-70℃低温用09MnNiD钢Φ219mm×20mm无缝管生产实践
10
作者 张银桥 黎福华 +4 位作者 孔繁革 潘先明 朱志宝 李勇 李海松 《特殊钢》 2022年第4期66-69,共4页
按照20tEAF→LF+VD→模铸3t钢锭→轧制Φ270mm圆钢→斜轧穿孔→CPE轧管→在线常化工艺流程,生产Φ219mm×20mm09MnNiD钢无缝管(/%:0.07-0.10C,0.25-0.35Si,1.35-1.40Mn,0.49-0.51Ni,0.020-0.035Al,≤0.02Nb,≤0.015P,≤0.006S)。通... 按照20tEAF→LF+VD→模铸3t钢锭→轧制Φ270mm圆钢→斜轧穿孔→CPE轧管→在线常化工艺流程,生产Φ219mm×20mm09MnNiD钢无缝管(/%:0.07-0.10C,0.25-0.35Si,1.35-1.40Mn,0.49-0.51Ni,0.020-0.035Al,≤0.02Nb,≤0.015P,≤0.006S)。通过控制EAF终点C≤0.04%和P≤0.008%,LF精炼S≤0.005%,VD≤67Pa,≥15min,模铸过热度≤45℃,热轧后荒管冷却速度30-70℃/min,钢管常化温度910℃,开发了Φ219mm×20mm钢管。测试结果表明:生产的钢管显微组织为F+P,晶粒度10级,-70℃冲击功KV_(2)≥275J,抗拉强度503-508MPa,屈服强度354-356MPa,以及其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无损检测均满足GB150.2-2011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 09MnNiD钢 Φ219mm×20mm 无缝管在线常化 晶粒细化
下载PDF
锰对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绍龙 周雯 +2 位作者 胡锋 吴开明 潘先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为探索锰含量的变化(锰质量分数为0.1%(0.1Mn钢)和1.5%(1.5Mn钢))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RA)回火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透射电镜(TEM)等试验方法对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进... 为探索锰含量的变化(锰质量分数为0.1%(0.1Mn钢)和1.5%(1.5Mn钢))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RA)回火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透射电镜(TEM)等试验方法对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1Mn钢的热轧态组织主要是由粒状贝氏体(GB)+板条贝氏体(LB)组成,而1.5Mn钢的热轧态组织主要以板条贝氏体为主,且1.5Mn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优于0.1Mn钢。在经过300~500℃回火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下降至完全分解,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但伸长率逐步增加。300℃回火性能最佳,原因主要是由于残余奥氏体在300℃回火中,块状残余奥氏体分解为过饱和马氏体/贝氏体,碳从过饱和马氏体/贝氏体中扩散至邻近残余奥氏体中使其含量增加,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在拉伸的过程中产生了TRIP效应,从而使试验钢的强塑性得到提升。1.5Mn钢的性能明显优于0.1Mn钢,因为锰可以与碳产生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奥氏体的稳定,提高伸长率,另外锰含量的增加使碳当量也提高,强度增强。基于修正C-J模型对两试验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加工硬化行为进行表征,发现1.5Mn钢的应变硬化指数始终大于0.1Mn钢的应变硬化指数,且试验钢均表现3个阶段的应变硬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残余奥氏体 回火 力学性能 修正C-J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冲击载荷下10Mn钢和NM500的磨损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涛 胡锋 +3 位作者 张志成 潘先明 陈康彦 吴开明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7-54,60,共9页
为了给不同类型耐磨钢的实际使用环境提供可靠试验依据,研究不同微观组织的磨损性能和机理,分别在低载荷2 J和高载荷5 J下测试NM500马氏体钢和10Mn奥氏体钢的冲击磨损性能。NM500马氏体耐磨钢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板条内部存在高密度位... 为了给不同类型耐磨钢的实际使用环境提供可靠试验依据,研究不同微观组织的磨损性能和机理,分别在低载荷2 J和高载荷5 J下测试NM500马氏体钢和10Mn奥氏体钢的冲击磨损性能。NM500马氏体耐磨钢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板条内部存在高密度位错亚结构,同时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和一些棒状碳化物(TiC);奥氏体10Mn耐磨钢以奥氏体为主,还有少量马氏体和碳化物(NbC、VC)。结果表明,在低冲击载荷(2 J)下,NM500耐磨性高于10Mn钢(160 min的磨损量分别为109和181 mg),归因于NM500比10Mn钢具有更高的硬度,磨料对表面的破坏更小;在高冲击载荷(5 J)下,磨损初期,NM500耐磨性高于10Mn钢(120 min的磨损量分别为140和145 mg),但长时间磨损,NM500耐磨性低于10Mn钢(160 min的磨损量分别为222和173 mg),归因于10Mn钢发生了充分加工硬化,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性。10Mn钢磨损后亚表面微观形貌中存在大量的高密度位错、形变孪晶、应变马氏体,优异的加工硬化能力使10Mn在5 J冲击载荷下更耐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钢 奥氏体 马氏体 加工硬化 冲击磨料磨损
原文传递
应变速率对中碳低温贝氏体钢强塑性的影响
13
作者 陈康彦 胡锋 +3 位作者 周松波 周雯 潘先明 吴开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为探索低温贝氏体钢的断裂行为,研究应变速率对低温贝氏体钢TRIP效应的影响,采用不同应变速率的拉伸试验对低温贝氏体钢的强塑性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等试验方法对低温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断口... 为探索低温贝氏体钢的断裂行为,研究应变速率对低温贝氏体钢TRIP效应的影响,采用不同应变速率的拉伸试验对低温贝氏体钢的强塑性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等试验方法对低温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及裂纹走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由771 MPa上升至806 MPa,抗拉强度由1554 MPa上升至1606 MPa,断后伸长率由13.5%下降至9.0%。主要原因是高应变速率拉伸引发的绝热温升抑制了残余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对试验钢塑性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贝氏体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TRIP效应 裂纹扩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