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纵北撤后的隐蔽斗争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光人 《红广角》 2014年第7期21-22,共2页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从延安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中共代表同意让出广东、浙江等八个解放区,并将以上地区的...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从延安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中共代表同意让出广东、浙江等八个解放区,并将以上地区的部队撤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地区。为此,东江纵队等广东人民武装北撤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广东 武装力量 部队 东江纵队 粤北
下载PDF
韶关“红色祖屋”巡礼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光人 《广东党史》 2009年第6期42-42,共1页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针对当时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共广东省委机关由广州迁至韶关。据统计,广东省委在粤北22个地方活动过,其中瑶坑、红围、五里亭三址是省委机关主要办公地点。这些旧址被专家学者称为“红色祖屋”,是中国共产...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针对当时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共广东省委机关由广州迁至韶关。据统计,广东省委在粤北22个地方活动过,其中瑶坑、红围、五里亭三址是省委机关主要办公地点。这些旧址被专家学者称为“红色祖屋”,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最困难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机关 中共 韶关 旧址 粤北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韶关胜迹要览
3
作者 潘光人 《广东党史》 2009年第6期45-45,共1页
南华禅寺 南华禅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的曹溪之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广东四大名寺之一,也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禅宗法”的发祥地。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华禅寺在中... 南华禅寺 南华禅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的曹溪之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广东四大名寺之一,也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禅宗法”的发祥地。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华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一千多年来,南华禅寺与六祖的名字连在一起而著称于世,素有“禅宗祖庭”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关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教禅宗 中国佛教 南禅 发祥地 发展史 宗法
下载PDF
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五里亭
4
作者 潘光人 《广东党史》 2009年第6期43-43,共1页
红围,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北村郭屋,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因整个围子为红色,故取名为红围。红围的建筑结构为四个角均等圆角正方形,是个正方四合园,园内是一座五层楼高的楼房,房子用红泥石灰的混凝土、鹅卵石和... 红围,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北村郭屋,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因整个围子为红色,故取名为红围。红围的建筑结构为四个角均等圆角正方形,是个正方四合园,园内是一座五层楼高的楼房,房子用红泥石灰的混凝土、鹅卵石和青砖砌成。1945年日军攻陷始兴时对红围进行焚毁,现仅存半截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中共 旧址 机关 粤北 道光年间 占地面积 建筑结构
下载PDF
红色地下交通站——日新小学
5
作者 潘光人 《广东党史》 2009年第6期44-44,共1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离始兴红围约2公里处有一间私立小学,叫日新小学(现八一村小学),学校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有学生30多人,教师3至4名。1940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从南雄迁入红酮后,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地下交通站,由政治交通员朱... 抗日战争时期,在离始兴红围约2公里处有一间私立小学,叫日新小学(现八一村小学),学校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有学生30多人,教师3至4名。1940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从南雄迁入红酮后,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地下交通站,由政治交通员朱明负责,李柏松为交通员。为了掩护省委的工作,他们把省委电台、交通站人员和一些从前线疏散到始兴的党员,通过合法手续,安排到日新小学,以教师职业掩护开展工作。地下党员李循作、华英等曾在此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小学 交通站 抗日战争时期 教师职业 地下党员 建筑面积 广东省 掩护
下载PDF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瑶坑村
6
作者 潘光人 《广东党史》 2009年第6期43-43,共1页
1939年冬,中共广东省委从韶关五里亭迁至南雄县承庆乡第六保瑶坑村(即现南雄市黎口镇瑶坑村)。这里党组织健全,群众基础好,离县城近。省委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李大林、宣传部长涂振农(后叛变)来到瑶坑后,常驻这里,在这里领导... 1939年冬,中共广东省委从韶关五里亭迁至南雄县承庆乡第六保瑶坑村(即现南雄市黎口镇瑶坑村)。这里党组织健全,群众基础好,离县城近。省委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李大林、宣传部长涂振农(后叛变)来到瑶坑后,常驻这里,在这里领导全省的抗日救亡工作。省委机关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建立了地下交通站和电台,在艰苦的环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机关 中共 旧址 群众基础 省委书记 组织部长 宣传部长
下载PDF
红色铁流过粤北
7
作者 潘光人 《广东党史》 2006年第5期4-7,共4页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从1934年10月26日至1935年1月7日,红一方面军第一、九军团大部,第三、五、八军团部分先后经过广东省北部的南雄、仁化、乐昌和连县等县。
关键词 红一方面军 粤北 中央苏区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委旧址在韶关
8
作者 潘光人 《源流》 2010年第9期68-71,共4页
抗日战争爆发时,韶关市是当时仅次于广州的广东第二大城市。1938年,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由广州迁至韶关,在此领导华南的抗战,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中共广东省委驻韶关的时间长达3年7个月。1938年10月至1939年冬在韶关,1939年冬至194... 抗日战争爆发时,韶关市是当时仅次于广州的广东第二大城市。1938年,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由广州迁至韶关,在此领导华南的抗战,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中共广东省委驻韶关的时间长达3年7个月。1938年10月至1939年冬在韶关,1939年冬至1940年春迁至南雄瑶坑,1940年7月至1941年春迁至始兴红围。1940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召开会议,将广东省委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粤北省委于1941年春迁到五里亭牛头冲。1942年5月发生了"粤北省委事件",粤北省委机关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委 省委机关 韶关市 粤北 省委书记 中共中央 旧址 瑶坑 地下交通 中共党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