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喆教授针刺与药酒推拿结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冰杰 刘喆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6-67,共2页
腓总神经损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针刺与中药结合相得益彰、协同作用,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针刺与药酒推拿结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电针对POCD模型中老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雷 刘喆 +5 位作者 冯培培 吴萍 潘冰杰 张松 王昕 王文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94-899,共6页
[目的]观察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on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干预效应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HPA轴)调节机制。[方法]将100... [目的]观察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on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干预效应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HPA轴)调节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中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后三组又分为1d、3d、7d三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电针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POCD模型组动物血清中ACTH、CORT和CRH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药物组血清中ACTH、CORT和CRH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较之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手术引起的创伤性应激反应可能是POCD诱发机制之一,电针可通过调节HPA轴对POCD产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POCD 应激 HPA轴
下载PDF
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外周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培培 刘喆 +4 位作者 叶雷 吴萍 张松 潘冰杰 沈醉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制备POCD模型,分别给予电针及药物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电针对POCD大鼠造模后1天、3天、7天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电针能通过减少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途径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外周环境,进而改善大鼠的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术后认知功能障碍IL-1β IL-6 TNF-Α
下载PDF
温针灸对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潘冰杰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对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温针灸的推广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12月-2019年4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肠胃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重点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对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温针灸的推广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12月-2019年4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肠胃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重点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针刺疗法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实施。对比分析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后腹胀、大便稀溏、畏寒肢冷等证候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SF-36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针对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充分发挥温针灸补、温、通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证候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基于升降理论指导的针灸治疗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冰杰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升降理论指导的针灸治疗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进行失眠治疗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推拿等活血益气方法治疗... 目的观察基于升降理论指导的针灸治疗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进行失眠治疗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推拿等活血益气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升降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方面治疗,通过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理论指导的针灸能够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理论 针灸治疗 心脾两虚型失眠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针灸对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冰杰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研究针灸对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偏头痛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患者共计80例,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指标选... 目的:研究针灸对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偏头痛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患者共计80例,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指标选择: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更高,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实验组评分更低,P<0.05。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SF-36评分,治疗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偏头痛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联合针灸进行疾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对于疼痛的缓解更加理想,并且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属于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偏头痛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