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式培训在提高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1
作者 叶向红 费益君 +5 位作者 许红 潘利飞 方燕飞 卢斌华 李茹芳 袁梦湄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参与式培训在提高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实践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135名从事互联网+护理实践的护士,围绕从事互联网+护理实践的护士核心胜任能力制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应用参与式培训方法,按专业设置10个工作坊进行培训和追... 目的探讨参与式培训在提高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实践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135名从事互联网+护理实践的护士,围绕从事互联网+护理实践的护士核心胜任能力制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应用参与式培训方法,按专业设置10个工作坊进行培训和追踪评价,比较参与式培训前后护士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能力的改善情况,追踪培训后服务质与量的变化。结果参与式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试合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P<0.05)。135名护士培训后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28名,回收率94.81%,结果显示128名(100%)护士认为参与式培训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123名(96.09%)护士认为课程内容设计贴近临床实际;109名(85.16%)护士认为课程时间安排基本合理。截止期内,追踪评价居家服务量总计8074人次,服务质量得分99.96分,患者对服务满意度为100%。结论参与式培训应用在从事互联网+护理实践的护士中可提升居家护理实践能力,保障患者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 注册护士 核心胜任能力 参与式培训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状态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2
作者 徐海萍 潘利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仰卧位通...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仰卧位通气,观察组实施俯卧位通气,持续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观察两组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pO_(2)、PaO_(2)、PaO_(2)/FiO_(2)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仰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能够更好地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谵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状态 谵妄发生率
下载PDF
ICU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潘利飞 章仲恒 +2 位作者 叶向红 汤秋芳 郑茹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ICU的212例患者,采用中文版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ICU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ICU)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组...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ICU的212例患者,采用中文版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ICU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ICU)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寻找ICU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PACHⅡ评分、术后、气管插管、身体约束是ICU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186、48.468、12.548、66.238。结论 APPACHⅡ评分高、术后、有气管插管或身体约束的ICU患者更易发生谵妄,对此类患者应加强护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谵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潘利飞 倪红英 +1 位作者 汤秋芳 章仲恒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3期155-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53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RCA,对照组采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观察二组血滤器使用时间及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患者体内活化部分凝...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53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RCA,对照组采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观察二组血滤器使用时间及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患者体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滤器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患者体内APTT、游离钙(Ca2+)、碳酸氢根(HCO3-)、钠离子(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能有效应用于高危出血患者,对内环境无明显影响,且能有效延长滤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高危出血 局部枸橼酸抗凝 护理
下载PDF
预约探视对ICU患者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利飞 叶向红 +2 位作者 汤秋芳 郑茹娜 童洪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1期97-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在ICU病房实施预约探视对谵妄和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探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约探视,观察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谵... 目的探讨在ICU病房实施预约探视对谵妄和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探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约探视,观察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约探视能减少ICU患者谵妄的发生,同时不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且符合目前优质护理的要求,是较好的探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视 谵妄 院内感染 重症监护
下载PDF
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潘利飞 汤秋芳 +1 位作者 章仲恒 姚惠萍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方法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出现凝血的58只血滤器及血路管应用5 000U/ml的尿激酶进行体外溶栓处理。观察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处理的效果及延长使用的时间、溶栓处理前后患者不...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方法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出现凝血的58只血滤器及血路管应用5 000U/ml的尿激酶进行体外溶栓处理。观察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处理的效果及延长使用的时间、溶栓处理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51只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成功,成功率87.9%;溶栓后血滤器延长使用4~20h,平均(6±3.7)h;溶栓后患者无出血、发热等不良反应,且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溶栓前降低,经比较,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替代治疗 血滤器 血路管 血栓 尿激酶
下载PDF
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潘利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94-495,共2页
目的探讨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0例缓解期COPD患者进行10周的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监测患者训练前后的呼吸、心搏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值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经过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后,... 目的探讨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0例缓解期COPD患者进行10周的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监测患者训练前后的呼吸、心搏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值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经过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后,其呼吸、心搏频率、血气分析值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对缓解期COPD患者有积极作用,且训练方法简便,患者易掌握,能坚持长期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缩唇吹气泡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缓解期
下载PDF
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岚 郑寒 +7 位作者 叶向红 费益君 周叶青 曹敏 陈琨 倪红英 潘利飞 李茹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4-5月急诊收住入院的成人患者1 025例,记录每位患者诊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转运时间、收住去向等,观察转运前后病情变化。并以转运后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4-5月急诊收住入院的成人患者1 025例,记录每位患者诊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转运时间、收住去向等,观察转运前后病情变化。并以转运后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风险级别增加或单项得分增加至3分为转运后病情有变化的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转运风险的分层。结果:共有15.0%的患者转运后发生危重度分级变化,其中以呼吸与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收住去向为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转运风险更高;呼吸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转运风险最高;使用一种与两种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转运风险分别是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1.587倍与4.343倍(P<0.05)。结论 :急诊患者转运存在一定风险,其中呼吸与血氧饱和度最易发生变化。疾病危重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疾病种类与急诊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院内转运 风险 NEWS
下载PDF
ECMO团队合作在基层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和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9
作者 郑茹娜 潘利飞 +1 位作者 陈琨 倪红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5期646-649,共4页
本文总结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对周边基层医院4例急危重症病人紧急建立ECMO循环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的组织和转运经验。重点介绍ECMO团队的人员组成、职责、管理,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ECMO适应证的选择,就地对危重病人建立ECM... 本文总结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对周边基层医院4例急危重症病人紧急建立ECMO循环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的组织和转运经验。重点介绍ECMO团队的人员组成、职责、管理,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ECMO适应证的选择,就地对危重病人建立ECMO循环及院间转运的团队配合及监护要点。认为良好的ECMO团队训练,分工合作,转运当中注意细节的把控,做好应急流程预案,可以减少转运风险,特别要关注转运ECMO病人时相关的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只要有充足的电源和气源,ECMO病人在院间的转运可以不受限制,对于有救治希望的急危重症病人,ECMO团队到现场快速建立ECMO循环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给更多病人予以生还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转运 危重症
下载PDF
采用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叶向红 陈岚 +3 位作者 汤秋芳 陈琨 潘利飞 曹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1-62,共2页
便携式呼吸机因具有体积小、轻便实用等特点,经常作为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转运设备,但由于便携式呼吸机可调呼吸模式较少、通气时间受限、多项呼吸参数无法显示和调节、配备的氧气筒小及维持时间短等缺陷,转运患者时存在不安全隐患。2... 便携式呼吸机因具有体积小、轻便实用等特点,经常作为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转运设备,但由于便携式呼吸机可调呼吸模式较少、通气时间受限、多项呼吸参数无法显示和调节、配备的氧气筒小及维持时间短等缺陷,转运患者时存在不安全隐患。2010年开始,金华市中心医院尝试采用呼吸机(美国鸟牌VELA)转运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无一例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或加重,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2012年7月,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新大楼搬迁,采用VELA呼吸机集中转运机械通气危重患者12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转运 危重患者 护理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卢惠萍 尹志勤 潘利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喂养不足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住ICU并给予EN的1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2例与对照组93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EN喂养...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喂养不足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住ICU并给予EN的1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2例与对照组93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EN喂养不足的发生率、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EN喂养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危重症患者EN喂养不足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肠内营养 危重症患者 喂养不足
下载PDF
BNP、HRV及LEVF水平变化在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莹 潘利飞 +2 位作者 许红 潘轶斌 陈毅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1期1-3,8,共4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心功能(LEVF)及心率变异(HRV)水平变化对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107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7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60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心功能(LEVF)及心率变异(HRV)水平变化对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107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7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60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记录分析两组住院期间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的BNP、HRV及LEVF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住院期间与出院后半年的死亡率,对其关联性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两组住院期间的LEVF水平无明显差异[(34.47±7.09)%vs(38.61±8.16)%,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1325.63±87.39)pmol/Lvs(757.52±98.38)pmol/L,P〈0.051,室性心律失常组SDNN、LF及LF/HF等HRV三项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出院后半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14.89%vs5.00%,P〈0.05],经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BNP与HRV对两组的死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风险增大,BNP对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而HRV与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半年的死亡率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B型利钠肽 心率变异 心功能
下载PDF
基于NEWS评分构建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标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寒 陈岚 +8 位作者 叶向红 费益君 周叶青 曹敏 陈琨 倪红英 潘利飞 陈卫松 李茹芳 《护理与康复》 2019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基于早期预警评分构建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标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结合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是否机械通气、医务人员配备及设备配备标准构建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标准。将该标准用于患者院内转运中,并与以... 目的基于早期预警评分构建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标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结合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是否机械通气、医务人员配备及设备配备标准构建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标准。将该标准用于患者院内转运中,并与以往常规转运方法进行比较,观察转运过程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各风险等级患者数及各等级患者转运前后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确该转运分级标准的使用效果。结果应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标准共转运患者4 279例,无一例发生窒息、导管滑脱等严重不良事件;转运分级标准实施前转运患者3 896例,转运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0.13%。4 279例患者中高风险患者480例、中风险患者1 060例、低风险患者2 739例,有643例患者转运后发生疾病危重度分级的变化;生命体征单项分值变化最多的是呼吸、血氧饱和度,其次为血压;风险级别越高,转运后病情加重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基于早期预警评分构建的转运分级标准有利于指导急诊患者转运分级,减少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内转运 转运分级 急诊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叶芸 潘利飞 +1 位作者 陈新美 周宝灵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8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25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护理14 d后压疮的发生率、时间、严重程度和压疮疗效。结果...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8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25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护理14 d后压疮的发生率、时间、严重程度和压疮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期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压疮的发生率,推延疾病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压疮 护理
下载PDF
1例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茹娜 汤秋芳 潘利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629-631,共3页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1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步骤,应用事件序列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分析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对策。转变管理...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1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步骤,应用事件序列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分析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对策。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从系统层面剖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与防范措施,并与大家分享,以达到更好地改进工作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导管采血监测离子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丽珍 潘利飞 +4 位作者 朱良梅 王莹 张明曦 童洪杰 赵雪红 《护理与康复》 2018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临时血液透析导管采血代替血管内采血监测离子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60例,同一时间经血管采血和经临时血液透析导管采血行床边血气分析,检测离子钙值,并比较两种采血... 目的探讨临时血液透析导管采血代替血管内采血监测离子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60例,同一时间经血管采血和经临时血液透析导管采血行床边血气分析,检测离子钙值,并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结果。结果患者两种采血方法离子钙检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患者行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临时血液透析导管内采血可以代替血管内采血行离子钙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钙离子 采血 导管
下载PDF
高风险科室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状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良梅 潘利飞 +1 位作者 彭伟 谢文林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362-2365,共4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高风险科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确保投疫工作顺利进行。方法选取2020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ICU 80位高风险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线上问卷调...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高风险科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确保投疫工作顺利进行。方法选取2020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ICU 80位高风险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别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事件影响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心理弹性、事件影响、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别分析影响因素、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收回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高风险科室护士心理弹性、事件影响、成熟型应对和不成熟应对得分分别为(66.60±13.52)、(31.83±9.48)、(415.81±3.82)、(19.16±5.69)分。心理弹性、事件影响、应对方式得分与护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工龄、科龄有关(均P<0.05),与学历无关(P>0.05)。高风险科室护士心理弹性与成熟型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事件影响、不成熟型应对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高风险科室的护士,在COVID-19流行期间应加强心理弹性训练,特别是要对<25岁、初级职称、科龄和工龄<5年、已婚护士分层级培训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心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高风险科室 心理状况 护士
下载PDF
医护人员在三级防控时戴N95口罩产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体验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茹娜 倪红英 潘利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因戴N95口罩产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为管理者制订更完善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该院首批进入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对戴N95口罩的体验,日常工作中解决戴口罩所带来不适的方法,并进行分析与... 目的探讨因戴N95口罩产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为管理者制订更完善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该院首批进入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对戴N95口罩的体验,日常工作中解决戴口罩所带来不适的方法,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该院医护人员10人在戴N95口罩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以1期压疮为主,其中2期及以上压疮有3人。压疮部位集中在鼻梁部、面颊和耳廓。戴N95口罩时,医护人员耳廓上方和鼻梁部疼痛感明显。预防压疮的方法包括掌握戴口罩窍门、缩短佩戴时间、使用护肤品及水胶体敷料等。结论医护人员面型、口罩佩戴方法、预先使用水胶体敷料、N95口罩大小及材质均会影响医护人员戴N95口罩的体验和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产生。管理者应针对以上方面给予物质和培训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 新型冠状病毒 N95口罩
下载PDF
1例机械循环装置辅助CHIP病人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围术期护理
19
作者 田野 朱平 +6 位作者 王莹 陶通 王羽 潘利飞 董志超 张波 汪正艳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391-393,共3页
总结1例机械循环装置辅助复杂高危具有介入治疗指征病人(CHIP)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导管室仪器设备合理布局,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完成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建立以及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配合,做好手术... 总结1例机械循环装置辅助复杂高危具有介入治疗指征病人(CHIP)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导管室仪器设备合理布局,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完成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建立以及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配合,做好手术相关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目标导向抗凝管理、精准水化与循环容量管理、清醒镇痛护理。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脱机并转入心脏重症医学科,术后第1天病人主动脉球囊反搏脱机并转入冠心病病房,术后第4天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搏 复杂高危具有介入治疗指征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气管切开并发气道肉芽生长13例改良人工气道围术期护理
20
作者 郭佩宣 潘利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3期81-81,83,共2页
气道肉芽生长是气管切开长期带管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切开前行气管插管及切开后长时间机械通气,气囊压迫等致黏膜损伤,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增生[1].气道肉芽生长导致气道狭窄,气体交换困难,甚至给患者带来致命性伤害.改良人工气道是一项在床... 气道肉芽生长是气管切开长期带管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切开前行气管插管及切开后长时间机械通气,气囊压迫等致黏膜损伤,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增生[1].气道肉芽生长导致气道狭窄,气体交换困难,甚至给患者带来致命性伤害.改良人工气道是一项在床边可行的技术,简便易于操作.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本院对13例气管切开并发气道肉芽生长的患者进行改良人工气道建立,收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建立 常见并发症 围术期护理 气管切开 生长 肉芽 改良 长时间机械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