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寰枢椎骨折与脱位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功茂 钱晓玲 吴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螺旋CT三维重建 寰枢椎骨折 脱位 骨关节损伤 临床价值 患者 国内
下载PDF
右上肺癌伴左眼球转移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功茂 杨晓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左眼 眼球转移 眼底 肺癌 诊断 钙化 房水 清晰 透明 高密度
下载PDF
脑膜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功茂 刘光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2-342,共1页
关键词 脑膜瘤 髓外浆细胞癌 病例报告 CT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4
作者 潘功茂 钱晓凌 +2 位作者 刘光彦 李德慧 吴铭 《南京部队医药》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 CT 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aphy,简称 S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11例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SCTA 后,分别用 slab—MIP、bone—SSD、edited—SSD 对原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11例 SCTA 中检出8例颅内动... 目的探讨螺旋 CT 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aphy,简称 S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11例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SCTA 后,分别用 slab—MIP、bone—SSD、edited—SSD 对原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11例 SCTA 中检出8例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5例,右颈内动脉 C2段和右大脑中动脉膝部同时伴有一个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下端较大动脉瘤并伴有血栓1例,右后交通动脉瘤1例)。SCTA 很好地显示了动脉瘤的立体形态、生长方向、数目、瘤颈大小以及与颅底骨之间的解剖关系。结论 SCTA 适合于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快捷、无创,检出率高,并为临床制定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案提供了直接的实际解剖影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潘功茂 钱晓凌 刘光彦 《南京部队医药》 2000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 CT 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髋臼骨折伤者施行螺旋 CT 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utple plan reconstruction,简称 MPR)图像处理。结果从不同角度及任意平面整体观察复... 目的探讨螺旋 CT 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髋臼骨折伤者施行螺旋 CT 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utple plan reconstruction,简称 MPR)图像处理。结果从不同角度及任意平面整体观察复杂的髋臼骨折移位和粉碎程度;应用分层切割骨编辑技术,抽提出髋臼窝里股骨头,完整显示髋臼窝。结论 3D 和 MPR 在影像显示上有独特的优势,对评估髋臼骨折程度及选择手术入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CT 3D MPR 髋臼骨折
下载PDF
上矢状窦早期血栓1例
6
作者 潘功茂 谢友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上矢状窦血栓 发病机制 MRI 影像学表现 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附12例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夏云宝 吴铭 +4 位作者 刘光彦 潘功茂 奚孔明 赵海滨 吴耀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诊断 消化道肿瘤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殷慧康 夏云宝 +3 位作者 陈利华 潘功茂 郭晓丽 胡春洪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7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扫描方案在同时显示脑动脉和上矢状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常规颅脑螺旋CT血管成像(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检查的115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扫描方案在同时显示脑动脉和上矢状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常规颅脑螺旋CT血管成像(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检查的115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64排128层螺旋CT机先常规做全脑平扫,层厚为5 mm;选取颈4椎体水平颈总动脉作为触发定位线执行自动触发扫描,触发阈值设定为120 HU;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推注碘普罗胺(370 mg I/ml),注射速率为4~5 ml/s。采集到的薄层数据利用ADW4.4版本后处理软件进行重建,得到的血管图像由放射科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CTA检查,2名医师评价脑动脉及上矢状窦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一致性理想(Kappa值均>0.75)。脑动脉图像平均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8.7%;上矢状窦图像平均合格率为96.6%,优良率为86.6%。结论: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成像过程时间短、图像质量可靠,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同时显示脑动脉及上矢状窦,且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为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判断上矢状窦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螺旋CT血管成像 脑动脉 上矢状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影像学测量锁骨与周围血管毗邻关系:置钉的安全区和危险区 被引量:2
9
作者 季航宇 潘功茂 +4 位作者 谢友扬 骆宇春 夏云宝 于长春 王诗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593-1596,共4页
背景:锁骨周围血管与锁骨之间毗邻关系的数据大都来自人体标本解剖的观察和测量,测量结果与人体实际略有出入。目的:对活体锁骨周围血管与锁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发现锁骨外固定置钉的安全区和危险区。方法:通过对44例颈胸部... 背景:锁骨周围血管与锁骨之间毗邻关系的数据大都来自人体标本解剖的观察和测量,测量结果与人体实际略有出入。目的:对活体锁骨周围血管与锁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发现锁骨外固定置钉的安全区和危险区。方法:通过对44例颈胸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进行颈胸部增强CT扫描,将采集的锁骨区断层图像利用ADW4.4工作站重建出完整的锁骨及锁骨周围血管的三维图像,在图像上观察和测量锁骨及锁骨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与结论:锁骨下动、静脉紧邻锁骨,由后、上、内向前、下、外方走行,与锁骨下缘间形成的夹角,左侧为(53.75±10.64)°,右侧为(52.85±11.41)°,如将锁骨全长分为5等份,锁骨下动、静脉在锁骨表面的投影范围大约在其由内向外的第2个1/5段,左侧头臂静脉距锁骨最短距离为(4.81±1.66)mm,右侧无名动脉距锁骨最短距离为(5.09±2.60)mm。活体的影像学测量数据更接近于正常人体,锁骨外固定置钉的危险区为锁骨由内向外的第2个1/5段以及锁骨的胸骨端,掌握其解剖学特点可最大程度避免医源性锁骨周围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周围血管 锁骨 三维重建 影像学 置钉 安全区与危险区
下载PDF
脊柱创伤椎管容积测量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晓华 王秋旭 +3 位作者 潘功茂 朱建平 钱晓凌 蔡福金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脊柱创伤后椎管容积变化的测量方法以及椎管容积下降对脊髓功能的影响 ,分析椎管横截面积下降与椎管容积下降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组 17例 ,男 13例 ,女 4例。年龄16 - 5 9岁 ,平均 43岁。骨折节段 :T1 2 3例 ;L1 7例 ;L2 6例... 目的 探讨脊柱创伤后椎管容积变化的测量方法以及椎管容积下降对脊髓功能的影响 ,分析椎管横截面积下降与椎管容积下降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组 17例 ,男 13例 ,女 4例。年龄16 - 5 9岁 ,平均 43岁。骨折节段 :T1 2 3例 ;L1 7例 ;L2 6例 ;L3 1例。脊髓功能判定 (Frankel法 ) :A级 1例 ;B级 1例 ;C级 6例 ;D级 2例 ;E级 7例。应用 Philips螺旋 CT扫描骨折部位 ,在 Easy Vision工作站分别计算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和椎管容积下降率 ,并进行图像三维重建 ,选择不同的切割方法 ,消除遮盖视野的组织结构 ,使椎管内骨块的立体图像清晰显示出来。我们用 AVH三个参数反映椎管狭窄程度 :A(area)—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 ;V(volum e)—椎管容积下降率 ;H(height)—椎管狭窄的纵径。结果 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为 5 0 %~ 91.3%,平均 6 3%;椎管容积下降率为2 8.2 %~ 79.5 %,平均 49%;椎管狭窄纵径 8m m~ 15 mm ,平均 12 .4m m。经统计学处理 ,椎管容积下降率与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的相关性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脊柱创伤后测量椎管容积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医生从空间而不是平面概念上理解和分析椎管狭窄对脊髓的影响 ;二是有利于对椎管狭窄程度作容积性的定量分析 ;三是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治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椎管 横截面积 容积 螺旋CT
下载PDF
重T_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对大垂体腺瘤视路的显示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海 徐雪元 +5 位作者 潘功茂 钱晓凌 卢亦成 时忠华 蔡学见 杨晓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检查对大垂体腺瘤及其周围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对15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垂体瘤病人行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及常规T1加权成像,前者TR/TE为5800ms/259ms,后者为600ms/20ms;层厚3mm。结果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 目的探讨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检查对大垂体腺瘤及其周围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对15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垂体瘤病人行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及常规T1加权成像,前者TR/TE为5800ms/259ms,后者为600ms/20ms;层厚3mm。结果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可清晰显示肿瘤与终板、前连合及前交通动脉丛的空间关系;其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的检测率分别为93.3%、100%和86.7%,而在T1加权成像中则分别为66.7%、93.3%和66.7%,前者对视路的检测率显著性高于后者。结论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可清楚显示垂体大腺瘤与视路的位置关系,有助于垂体瘤经颅手术的术前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T2加权灰阶反转成像 垂体肿瘤 视神经 视通路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破裂脑动脉瘤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铮立 蔡学见 +8 位作者 钱晓凌 潘功茂 董吉荣 房文峰 刘斌 时忠华 徐勤谊 蔡桑 王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破裂脑动脉瘤。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6例病人施行CTA检查,采用Philips Tomoscan AVP1螺旋CT机,120kV,200mAs,层厚1.5mm,螺距1.重建间隔0.05mm。造影剂为欧乃派克100ml,2.5—3.0ml/... 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破裂脑动脉瘤。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6例病人施行CTA检查,采用Philips Tomoscan AVP1螺旋CT机,120kV,200mAs,层厚1.5mm,螺距1.重建间隔0.05mm。造影剂为欧乃派克100ml,2.5—3.0ml/s的速度经肘正中静脉注入,16—18s后扫描。数据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以MIP和SSD法显示,由放射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阅片。结果本组16例病人共检出13例16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右侧颈内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同侧颈内动脉床突周围段芽孢状微小动脉瘤2例。10例脑动脉瘤做了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5例,生活自理2例,重度残废2例,植物生存1例。未手术的3例病人,其中1例Hunt-HessV级者术前准备时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基底动脉梭形膨大者保守治疗,遗有脑干受压症状。结论CTA具有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可作为破裂脑动脉瘤和急诊手术前首选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CTA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下载PDF
腰椎体后缘骨块的CT三维重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晓华 钱晓凌 +2 位作者 潘功茂 李德慧 刘光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腰椎体后缘骨块 CT 三维图像
下载PDF
纵隔支气管囊肿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晓亮 夏云宝 潘功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3-1233,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友扬 潘功茂 +2 位作者 施君 孟庆乐 夏云宝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疑似埋伏阻生牙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 AW4.4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结果:33例阻生牙患者...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疑似埋伏阻生牙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 AW4.4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结果:33例阻生牙患者中,切牙8颗,侧切牙5颗,尖牙11颗,第三磨牙5颗,多生牙9颗。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的数量、位置、形态及萌出方向,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牙 螺旋CT 3D重建技术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占位与神经损伤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福金 刘富华 +1 位作者 朱建平 潘功茂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部位及椎管内骨块占位与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14 1例包括胸椎 (T1 - T1 0 )、胸腰段 (T1 1 - L2 )及腰椎 (L3- L5)三个水平爆裂骨折 CT显示的椎管内骨块占位与神经功能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神经损伤组... 目的 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部位及椎管内骨块占位与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14 1例包括胸椎 (T1 - T1 0 )、胸腰段 (T1 1 - L2 )及腰椎 (L3- L5)三个水平爆裂骨折 CT显示的椎管内骨块占位与神经功能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神经损伤组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明显高于无神经损伤组 (P <0 .0 5 ) ;在有神经损伤情况下椎管骨块占位严重程度依次为 :胸椎 <胸腰段 <腰椎 (P <0 .0 5 ) ;在 Frankel分类有功能障碍的四个神经功能级之间其椎管骨块占位程度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椎体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占位压迫是神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神经损伤的出现与骨折椎体节段和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联合相关 ;但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就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管内骨块占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单、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髓核取出量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一平 于晓华 +3 位作者 樊嵘 潘功茂 宋升 吴耀义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测量单、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分别取出的髓核量,并通过椎间盘造影术探讨术后椎间盘的形态学表现。方法取4具猪的腰椎节段标本,随机编号为A、B、C、D。标本A用于称量完整髓核的重量;标本B用于观察术前椎间盘造影后的形态学表现;标... 目的测量单、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分别取出的髓核量,并通过椎间盘造影术探讨术后椎间盘的形态学表现。方法取4具猪的腰椎节段标本,随机编号为A、B、C、D。标本A用于称量完整髓核的重量;标本B用于观察术前椎间盘造影后的形态学表现;标本C、D分别用于评估单、双侧开窗取出的髓核量与术后椎间盘造影的形态学表现。结果标本A、C、D取出的髓核量分别为(0.80±0.05)g、(0.26±0.29)g、(0.31±0.38)g。标本A的髓核取出量多于标本C、D,P<0.01。标本D的髓核取出量多于标本C,P<0.01。标本B、C、D造影剂充盈面积分别为(141.9±12.0)mm2、(59.7±21.4)mm2、(75.1±19.5)mm2。标本B的造影剂充盈面积大于标本C、D,P<0.01。标本D的造影剂充盈面积大于标本C,P<0.01。髓核摘除量与造影剂充盈面积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649,P<0.05。样本回归方程为Y=-22.341+318.107X。结论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均不能取出全部髓核组织,双侧开窗取出的髓核明显多于单侧开窗,残存髓核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造影术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彩超、CT、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永利 潘功茂 +2 位作者 姥义 桑玉顺 沈秋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血管造影 影像学诊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MRI诊断髓内原发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云宝 耿承军 潘功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骨髓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腘肌及腘肌腱损伤的MR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承军 夏云宝 +2 位作者 潘功茂 杨晓亮 杨莉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腘肌及腘肌腱损伤的MR表现,了解其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患者共26例,均行膝关节外旋15°的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序列、矢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和冠状位自旋回波T2WI及质子相双回波序... 目的回顾性分析腘肌及腘肌腱损伤的MR表现,了解其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患者共26例,均行膝关节外旋15°的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序列、矢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和冠状位自旋回波T2WI及质子相双回波序列扫描。结果 26例患者中,单纯腘肌损伤为11例,腘肌腱损伤5例,腘肌及腘肌腱同时损伤者为10例。腘肌及腘肌腱的损伤,以矢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及冠状位自旋回波T2WI序列显示病变最为清楚,可显示腘肌急慢性损伤水肿所致的长T2高信号,同时可显示腘肌腱撕裂所致的连续性中断。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也可清楚显示腘肌损伤所致信号异常。结论 MR成像是显示腘肌及腘肌腱损伤最佳的影像学手段,通过常规方位扫描图像可做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外侧部 腘肌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