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tau和Aβ1-42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楠 何远宏 潘双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tau和Aβ1-42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96例A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铜水平,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tau和Aβ1-42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96例A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铜水平,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比色法测定血UA水平,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tau和Aβ1-42蛋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血清铜(t=4.744,P<0.001)、Hcy(t=7.174,P<0.001)和tau蛋白(t=4.238,P<0.001)水平明显升高,UA(t=8.225,P<0.001)、Aβ1-42蛋白水平(t=8.781,P<0.001)明显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患者MMSE评分与血清铜、Hcy水平呈负相关(r=-0.450、-0.537;P<0.001),与UA、Aβ1-42无关;生活质量评分与血清铜、Hcy水平呈负相关(r=-0.490、-0.550;P<0.001),与UA、Aβ1-42无关。结论:血清铜、Hcy水平与AD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有关,UA可能在AD的防治中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TAU蛋白 Aβ1-42蛋白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双杰 何远宏 +1 位作者 王楠 郝东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究羟乙基淀粉(HE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ES130/0.4氯化钠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羟乙基淀粉(HE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ES130/0.4氯化钠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收集入院时、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后第1个月及治疗后第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的传统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肌酐、尿素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均有恶化趋势,但均逐渐恢复。结论:HES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其生活质量可改善明显,肾功能在治疗后均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肾功能
下载PDF
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评价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双杰 何远宏 王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38-3241,共4页
目的:探索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建立短期预后评价模型。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89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收集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 目的:探索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建立短期预后评价模型。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89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收集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价3个月后预后。结果 :轻、中、重3组在年龄等传统危险因素方面无差异;WBC等6种血液学指标与NIHSS评分(P<0.05)及预后评分(P<0.05)均相关;D-二聚体等6种血液学指标及基线NIHSS评分对预后有显著影响(OR=1.800、0.976、1.112、1.327、5.564、6.456、1.227);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模型预测价值较好。结论:传统危险因素无差异的不同神经缺损程度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D-二聚体等6种血液学指标及NIHSS评分对预后有显著影响,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短期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模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与卵圆孔未闭患者卒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双杰 何远宏 +2 位作者 赵源征 朱迎慧 晁志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卵圆孔未闭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断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102例,其中有40例(39.22%)有中风,而62例(60.78%)没有中风。入院24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卵圆孔未闭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断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102例,其中有40例(39.22%)有中风,而62例(60.78%)没有中风。入院24 h内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和血生化、凝血、头颅影像学、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 TCD)及右心声学造影等,并计算NLR值。根据cTCD结果将卵圆孔未闭患者分为:小量分流组、中量分流组、大量分流组,对比不同组间发生卒中的风险及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结果 NLR越高发生卒中风险越大(2.98±1.46 vs. 1.96±1.17,P=0.03)。未闭卵圆孔分流越多,发生卒中风险越高(χ^(2)=7.34,P=0.025),发生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重(χ^(2)=6.20,P=0.045)。结论卵圆孔未闭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升高可能与隐源性卒中有关,卵圆孔分流越多,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隐源性卒中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迎慧 潘双杰 何远宏 《临床研究》 2020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偏头痛患者116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乙酰天麻素片组)组、B(氟桂利嗪胶囊组)组和C(乙酰天麻素片和氟桂利嗪胶囊... 目的观察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偏头痛患者116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乙酰天麻素片组)组、B(氟桂利嗪胶囊组)组和C(乙酰天麻素片和氟桂利嗪胶囊)组,A组给予乙酰天麻素片口服治疗,B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C组给予乙酰天麻素片和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口服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头痛缓解情况和治疗后4周、8周疗效及治疗48小时内需加用其他止痛药情况。结果共入组患者116例,最终完成观察113例,C组患者治疗4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患者治疗8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三组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且部分有失眠症状患者睡眠改善。A组加用其他止痛药的比例为13.2%,B组为18.9%,C组为5.3%,C组加用其他止痛药的比例低于A组、B组(P<0.05)。结论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和单独使用乙酰天麻素片;48小时内是否加用其他止痛药物在三组之间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乙酰天麻素片 临床观察 头痛复发率
下载PDF
慢性氟中毒大鼠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双杰 何远宏 +1 位作者 王楠 郝东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3-1233,共1页
氟作为一种细胞毒性物质,具有超强的诱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体内自由基蓄积,若不能及时清除,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发生细胞凋亡或坏死。脊髓神经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氟也可对其造成损伤,氟诱导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明确,因... 氟作为一种细胞毒性物质,具有超强的诱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体内自由基蓄积,若不能及时清除,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发生细胞凋亡或坏死。脊髓神经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氟也可对其造成损伤,氟诱导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神经细胞 大鼠 慢性氟中毒 细胞凋亡 脂质过氧化作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 体内自由基 细胞毒性物质 CASPASE 笼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