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维度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2004年第6期12-18,共7页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深化。科学发展观有其重要的内在维度。揭示和把握人民与公民维度、GDP与绿色GDP维度、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维度、科学与形上维度,是思想理论的一个任务。本文对此作了学术...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深化。科学发展观有其重要的内在维度。揭示和把握人民与公民维度、GDP与绿色GDP维度、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维度、科学与形上维度,是思想理论的一个任务。本文对此作了学术上的探索,以期深化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私人财产的理论视阈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叔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4-20,共7页
在法律视阈中,保护私人财产即保护私人财产的财产权,国家法律应客观反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财产关系,平等保护一切财产权要求也必然会反映到宪法中。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马克思并不一般地否定私有制,在重新建立... 在法律视阈中,保护私人财产即保护私人财产的财产权,国家法律应客观反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财产关系,平等保护一切财产权要求也必然会反映到宪法中。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马克思并不一般地否定私有制,在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构想中重新肯定了私人财产;社会主义不是恢复传统私有制,也不是把个人变成没有任何私产的“无产者”,而是重现财产的原初意义。在人权视阈中,财产权是普遍被肯定的。私人财产的积极意义在于保持个人尊严、个人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人权的生存权、发展权亦系于个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人类私人财产演变中较高形态的历史产物,质近于财产原初意义的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财产 财产权 法律视阈 马克思主义视阈 人权视阈
下载PDF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学术自觉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9,共16页
文章论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政治意义,探索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包括重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本文提出的人的实践及其结果对人自身关系的哲学命题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真理多种属性特别是对... 文章论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政治意义,探索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包括重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本文提出的人的实践及其结果对人自身关系的哲学命题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真理多种属性特别是对真理主观性、真理可验性、真理具体性、真理普遍性等真理特性的深入探索的学术自觉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 学术自觉
下载PDF
思想路线的三个命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2002年第6期4-10,共7页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质是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根据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及其丰富和发展的历史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所在、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真理具体性的展开的逻辑上 ,提...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质是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根据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及其丰富和发展的历史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所在、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真理具体性的展开的逻辑上 ,提出并论述了思想路线的三个马克思主义命题 :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必须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确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劳动 劳动价值论 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叔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7期106-111,共6页
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致力于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 邓小平 “一国两制” 祖国统一
下载PDF
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解——关于和谐的哲学初思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0,共7页
本文对和谐问题展开哲学讨论。讨论围绕矛盾是起着运动本原作用的范畴和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解这两个命题展开。后一命题是对矛盾解决第四种方法的学理概括。同时论述了矛盾在运动中和解的三种方式。认为和谐是矛盾统一和矛盾协调,更具现... 本文对和谐问题展开哲学讨论。讨论围绕矛盾是起着运动本原作用的范畴和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解这两个命题展开。后一命题是对矛盾解决第四种方法的学理概括。同时论述了矛盾在运动中和解的三种方式。认为和谐是矛盾统一和矛盾协调,更具现实意义的是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和谐 张力 审美
下载PDF
读孙六记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3-178,共16页
文存读《孙子》的六篇学术随笔。从兵家、孙武、计、诈、非攻、非始入手,提供对孙学的认知、态度与心得,就教读者。
关键词 孙子 《孙子》 非始
下载PDF
闽学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本文论述闽学的经学地位形成和对儒学的哲学完成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闽学之文化传统继承性、闽学与现代性之联系、闽学之“近世化”文化现象等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闽学 文化 现代性
下载PDF
与时俱进的历史总结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叔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2-7,共6页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利益,都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江泽民在历史总结中赋予三个基本命题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本文围绕“三个代表”这一统一整体,就永葆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等问题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关键词 江泽民 "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 文化 人民利益 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两个百年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10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共12页
第一个百年中国,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中国民族救亡百年史;第二个百年中国,指自新中国诞生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民族复兴的百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民族救亡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共... 第一个百年中国,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中国民族救亡百年史;第二个百年中国,指自新中国诞生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民族复兴的百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民族救亡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民族复兴全面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民族 民族复兴 现代化国家 鸦片战争 新中国
下载PDF
哲学的回转——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而作
11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1期5-14,共10页
一哲学在其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回转,这种回转表现在人们对哲学问题的定位上。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以后,给自己的定位是“哲学是什么”,哲学讨论世界观问题。“世界存在不存在”、“世界本原是什么”、“人能否认识这个世界”,这... 一哲学在其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回转,这种回转表现在人们对哲学问题的定位上。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以后,给自己的定位是“哲学是什么”,哲学讨论世界观问题。“世界存在不存在”、“世界本原是什么”、“人能否认识这个世界”,这种人对世界或是对自身的叩问,都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唯物史观 发展生产力 思想解放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分析
12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1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论历史地位 卡夫丁峡谷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本质 跨越资本主义
下载PDF
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3期2-3,5,共3页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一切人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持续 财富尺度 发展问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资本 自然资本 计量模式
下载PDF
当代中国哲学应当把握当代社会主义历史使命
14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2期3-4,共2页
真正的哲学仍然是时代精神精华。反思和批判仍然是哲学的基本功能。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仍然在于对时代的客观把握。首先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把握。
关键词 当代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哲学 历史使命 时代精神 真正的哲学 反思和批判 基本功能 哲学反思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精华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15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3期43-46,40,共5页
一、历史上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冲突和消纳。 1.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文化和当时的“夷狄”文化,(... 一、历史上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冲突和消纳。 1.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文化和当时的“夷狄”文化,(即进入诸夏集团以前秦、楚、吴、越等边锤民族文化)彼此都以外来文化相对待。但诸夏在其武功征讨中同化了夷狄,同时又确认了夷夏文化之间的差别,看不起夷狄,认为“祝发文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文化 外来文化 中国文化 夷夏之辨 西方文化派 马克思主义 制度文化 中原地区 宗教理性 文化心理
下载PDF
读荀六记
16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219,共27页
读《荀子》而作六篇学术随笔,从最为、言性、论礼、正名、辞赋、因势入手,提供对荀学的认知、态度和心得。
关键词 荀卿 《荀子集解》 正名
下载PDF
人道主义之累
17
作者 潘叔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8,共8页
1、人道主义在欧洲文化史的造山运动中,隆起三座精神高峰:晨曦和霞蔚流丽下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地火与风雪交冠的法国大革命.鲁道夫·洛克尔的《六人》: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唐·吉诃德、麦达尔都斯、冯·阿夫... 1、人道主义在欧洲文化史的造山运动中,隆起三座精神高峰:晨曦和霞蔚流丽下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地火与风雪交冠的法国大革命.鲁道夫·洛克尔的《六人》: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唐·吉诃德、麦达尔都斯、冯·阿夫特尔丁根,是一群执着自我、超我和忘我的人道主义之累的形象.正是这些群像的探索的劳累、追求的苦累和涉世的缧绁之累,才使得这三座精神高峰玄远高飏、流幻无穷. 2、在现代,当有人宣告人道主义的没落时,不少政党和思潮却不得不再次面对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化 启蒙运动 现代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帝 技术崇拜 自身价值 哥德尔定理 社会意义 现实性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的探索
18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1988年第1期32-39,共8页
马克思在1879—1882年间留下一批数量很大的鲜为人知的笔记。这批笔记已被整理发表的有《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亨利·... 马克思在1879—1882年间留下一批数量很大的鲜为人知的笔记。这批笔记已被整理发表的有《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亨利·萨姆拉·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不断革命论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农村公社 土地占有制 发展道路 东方社会 资产阶级革命 理论问题
下载PDF
徜徉于历史与文化之间
19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2001年第6期4-12,共9页
对世界各种文化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战略作历史和文化的诠释。从走向历史深处和走向文化深处上讨论东方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从历史———文化上阐述了在历代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因素的世俗化进程 :政治世俗化、宗教世俗化、科学世俗化、文... 对世界各种文化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战略作历史和文化的诠释。从走向历史深处和走向文化深处上讨论东方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从历史———文化上阐述了在历代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因素的世俗化进程 :政治世俗化、宗教世俗化、科学世俗化、文化世俗化 ;从文化———历史上阐述历史世界和超历史世界在东方文化和现代化问题上的不同境际。认为东方文化的历史赓续方式之一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文化 历史世界 超历史世界 东方文化 现代化 文化战略
下载PDF
读孟六记
20
作者 潘叔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8,共13页
文存读《孟子》的六篇学术随笔。从孔孟、轲、百家、善端、放心、心性入手,提供对孟学的认知、态度与心得。就教读者。
关键词 孟子 《孟子》 心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