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不返神经1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樊哲 张静潭 +1 位作者 潘吉勇 田晓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2-512,共1页
1临床资料 女,42岁,发现颈前无痛性肿块6个月入院。查体:颈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右叶上极可触及一大小为2.5 cm×2.0 cm×2.0 cm肿块,质地中等,界清,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双颈部及锁骨未及肿大淋巴结,间接喉镜检查双侧声带... 1临床资料 女,42岁,发现颈前无痛性肿块6个月入院。查体:颈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右叶上极可触及一大小为2.5 cm×2.0 cm×2.0 cm肿块,质地中等,界清,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双颈部及锁骨未及肿大淋巴结,间接喉镜检查双侧声带活动好,甲状腺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甲状腺切除术(Thyroidectomy) 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nerve)
下载PDF
抗生素配合机械肠道准备预防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并发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颖毅 潘吉勇 +2 位作者 樊哲 杨琳 杨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配合机械肠道准备预防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并发症的价值。方法纳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行单纯行机械肠道准备,观... 目的探讨抗生素配合机械肠道准备预防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并发症的价值。方法纳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行单纯行机械肠道准备,观察组患者术前应用抗生素联合机械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根据80例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 50%、5.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 00%、20. 00%(P均<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腹部手术史是腹腔镜结直肠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抗生素联合机械肠道准备是预防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P <0. 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前采用抗生素联合机械肠道准备方案能缩短术后排气、排便与住院时间,并降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且使用抗生素联合机械肠道准备是预防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手术 抗生素 机械肠道准备 并发症
下载PDF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琳 金荣 潘吉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4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服用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 目的探讨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服用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4%(P<0.05)。结论消炎利胆片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利胆片 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
下载PDF
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用于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颖毅 潘吉勇 +1 位作者 宋永蔚 赵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356例经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随机采用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或常规分层法,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小切... 目的评价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356例经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随机采用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或常规分层法,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单层缝合组)行化脓性,坏疽性阑尾切除术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切口分层缝合法组(分层缝合组)(P<0.01),而在术后疼痛程度方面两组间未见差异(P>0.05)。单纯性阑尾炎切除病人中,常规切口分层缝合法与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比较,临床效果无优越性(P>0.05)。结论右下腹小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切口美观,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以及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并可做为阑尾切除术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膜外单层缝合 小切口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瑞锋 安海民 +1 位作者 赵宏升 潘吉勇 《癌症进展》 2019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直肠癌属于肠道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外科手术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现阶段,临床对直肠癌的治疗不仅仅要求根治肿瘤病灶,还要求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排便、控便及性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超低位直肠癌的解剖位置较为复杂,因... 直肠癌属于肠道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外科手术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现阶段,临床对直肠癌的治疗不仅仅要求根治肿瘤病灶,还要求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排便、控便及性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超低位直肠癌的解剖位置较为复杂,因而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而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改善了这一弊端,不仅降低了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难度,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具体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低位直肠癌 微创
下载PDF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琳 潘吉勇 金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给予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M(Ig M)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4.3±44.2)min、(298.2±28.5)ml、(2.1±0.8)d、(2.2±1.1)d、(4.1±1.3)d、(8.9±2.8)d,对照组分别为(214.3±51.9)min、(423.6±32.9)ml、(3.8±1.4)d、(4.0±1.3)d、(7.4±2.9)d、(14.5±4.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Ig M、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的Ig M、CRP水平分别为(1.41±0.18)g/L、(20.78±13.45)mg/L,对照组分别为(0.85±0.09)g/L、(46.56±25.65)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良性肿瘤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樊哲 潘吉勇 +1 位作者 郭子军 田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36,338,共2页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70%。良性肿瘤以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多见。本文介绍了...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70%。良性肿瘤以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多见。本文介绍了1例腹膜后巨大良性肿瘤患者,完整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良性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闫瑞锋 安海民 +1 位作者 郭子军 潘吉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 目的探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结论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所出现的早期胃出血,应先明确其具体病因,之后方可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而通过手术治疗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奥美拉唑+凝血酶,应将其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胃出血 再手术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中的MAPKs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3
9
作者 樊哲 田晓峰 +1 位作者 潘吉勇 安海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249-251,共3页
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IIR)损伤是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它在严重感染、外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器官移植等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主要为缺血一段时间后,组织适应了低氧环境的新陈代谢,血流的回复... 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IIR)损伤是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它在严重感染、外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器官移植等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主要为缺血一段时间后,组织适应了低氧环境的新陈代谢,血流的回复导致激活血管内巨噬细胞,继而相应的生成活性氧自由基(ROS),ROS又诱发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与李金斯坦疝修补术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颖毅 潘吉勇 +1 位作者 宋永蔚 赵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7期177-178,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和李金斯坦疝修补术两种术式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出其优缺点。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13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随机采用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或李金斯坦疝修补... 目的:通过比较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和李金斯坦疝修补术两种术式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出其优缺点。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13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随机采用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或李金斯坦疝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组其局部异物感、术后复发率等方面优于李金斯坦疝修补术(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较李金斯坦疝修补术后异物感轻、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膜前修补 前入路
下载PDF
谷氨酰胺强化的胃肠外营养在胃癌手术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永蔚 潘吉勇 杨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2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胃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立适康营养流食+谷氨酰胺)对病人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胃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肠内免疫营养组30例(立适康营养流食+谷氨酰胺),肠内营养组30例(立适康营... 目的:观察胃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立适康营养流食+谷氨酰胺)对病人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胃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肠内免疫营养组30例(立适康营养流食+谷氨酰胺),肠内营养组30例(立适康营养流食)。二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125.45 kJ.kg-1.d-1,氮量相同。术中均置鼻肠管,营养素经鼻肠管输注,术后第1天开始经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连续8d。术后第1、9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各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第9天血清ALB、TFN、PA均比对照组术后第9天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均<0.05);CRP则显著下降。结论:胃恶性肿瘤术后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立适康营养流食+谷氨酰胺)可以改善手术后免疫功能的低下、缓解急性相炎性反应和增加内脏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 临床研究 立适康营养流食 肠内免疫营养 手术后 血清白蛋白 胃癌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36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瑞锋 安海民 +1 位作者 李文斌 潘吉勇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5期102-102,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LA术式。结果除1例患者因存现广泛盆腔粘连中转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LA术式。结果除1例患者因存现广泛盆腔粘连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最终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LA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糖尿病
下载PDF
胃癌术后动脉性大出血死亡1例报告
13
作者 郭子军 潘吉勇 +4 位作者 谢冬辉 崔云 佐品 单松 徐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1-81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上腹饱胀、不适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0 d入院。T 36.5℃,P 16 min-1,R 16 min-1,血压120/75 mmHg,营养不良,腹部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血常规:血红蛋白(HGB)110 g.L-1,RBC4.86×1012L-1,红细...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上腹饱胀、不适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0 d入院。T 36.5℃,P 16 min-1,R 16 min-1,血压120/75 mmHg,营养不良,腹部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血常规:血红蛋白(HGB)110 g.L-1,RBC4.86×1012L-1,红细胞压积(HCT)0.356,总蛋白(TP)58.4 g.L-1,白蛋白(ALB)40.4 g.L-1。胃镜及病理提示胃窦部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死亡 胃癌术后 动脉性 红细胞压积 胃窦部腺癌 临床资料 上腹饱胀 营养不良
下载PDF
α_2巨球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张颖毅 潘吉勇 +1 位作者 宋永蔚 赵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5期179-181,284,共4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SAP大鼠动物模型检测胰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清中α2-巨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比较分析SAP中的α2-巨球蛋白和MMP-2,9的改变特征,进一步地分析各指标对SAP的影响及其作用,为SAP的防治...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SAP大鼠动物模型检测胰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清中α2-巨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比较分析SAP中的α2-巨球蛋白和MMP-2,9的改变特征,进一步地分析各指标对SAP的影响及其作用,为SAP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建立SAP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胰腺湿重、胰腺组织病理改变。(2)成模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9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α2-巨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1)胰腺光镜观查:SAP组肉眼可见胰腺坏死出血灶,光镜见间质肿胀,大量炎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腺泡细胞和脂肪坏死。对照组无明显异常变化。(2)ELISA法显示,实验组同对照组大鼠比较,α2-巨球蛋白含量升高。(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P组MMP-2,9呈高表达,结果可见胰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细胞外基质细小的棕黄染色颗粒。SAP组MMP-2,9表达阳性率为100%,其中强阳性有12例。而对照组表达阳性率为10%,其中弱阳性2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1)MMP-2、9在SAP中因炎性细胞受炎症因子的激活而大量释放,与SAP病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2)α2-巨球蛋白在SAP中含量升高,对SAP有诊断和判定预后作用,从而成为SAP诊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Α2-巨球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9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例误诊分析
15
作者 樊哲 张静潭 潘吉勇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6期56-56,共1页
1病例资料女,42岁。因发现颈前疼痛性肿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前持续性疼痛,不伴发热和放射痛,后疼痛部位出现质硬肿块,触痛,无声音嘶哑、手足麻木、饮水呛咳,自服止痛药有所缓解,但肿物逐渐增大,到我院就诊,以甲状腺肿... 1病例资料女,42岁。因发现颈前疼痛性肿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前持续性疼痛,不伴发热和放射痛,后疼痛部位出现质硬肿块,触痛,无声音嘶哑、手足麻木、饮水呛咳,自服止痛药有所缓解,但肿物逐渐增大,到我院就诊,以甲状腺肿物收入院。无多汗、易怒、心慌、气短、多食、消瘦等症状,饮食、睡眠可,尿便正常,体重减轻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 误诊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无效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癌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16
作者 朴正爱 金岩 潘吉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4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 生长因子
下载PDF
早期胃癌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宋永蔚 潘吉勇 王丹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早期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术后行常规HE病理检查及AE1或AE3免疫组化检查。结果68例中66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7.1%。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早期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术后行常规HE病理检查及AE1或AE3免疫组化检查。结果68例中66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7.1%。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93.9%(62/66),敏感性为88.9%(32/36),特异性为100.0%(32/32),假阴性率为11.1%(4/36)。免疫组化法与常规HE法对SLN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免疫组化法共检出24枚或16例SLN存在微转移现象。结论SLN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AE1或AE3免疫组化法较常规HE病理检查更为敏感,对确定临床分期、诊疗及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诊断率 前哨淋巴结 定位活检
下载PDF
全溶性止血纤维的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会敏 潘吉勇 +1 位作者 杨冰 刘克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研究全溶性止血纤维(FHF)的止血效果。方法:30只家兔,制作不同的损伤创面以及动静脉损伤模型,应用不同材料进行止血,比较止血时间和出血量,观察不同材料肝素化前后的止血效果;21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107例为实验组应用FHF,... 目的:研究全溶性止血纤维(FHF)的止血效果。方法:30只家兔,制作不同的损伤创面以及动静脉损伤模型,应用不同材料进行止血,比较止血时间和出血量,观察不同材料肝素化前后的止血效果;21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107例为实验组应用FHF,对照组分为明胶海绵组和凡士林油纱组,比较止血时间和止血效果。结果:FHF优于明胶海绵的止血效果(P<0.05);动物肝素化前后FHF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与明胶海绵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实验结果可见,FHF在止血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全溶性止血纤维止血安全、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溶性止血纤维 动物实验 临床实验 损伤模型 止血作用
下载PDF
血清和组织PLAC1在结肠癌诊断和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龙超 杨琳 +1 位作者 杨明 潘吉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组织胎盘特异性基因1(PLAC1)在结肠癌诊断和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1年3月从TCGA数据库下载RNA-Seq表达数据和患者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另外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完成结肠癌... 目的:研究血清和组织胎盘特异性基因1(PLAC1)在结肠癌诊断和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1年3月从TCGA数据库下载RNA-Seq表达数据和患者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另外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完成结肠癌根治术的15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肠癌组),另外选取150例非癌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正常组,通过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PLAC1在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组织中PLAC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高表达的PLAC1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总生存预后和无病生存预后有关(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PLAC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64.90%(98/151)vs.18.54%(28/151),P<0.05]。正常组和结肠癌组血清PLAC1水平分别为42.51(22.90,62.85)ng·ml^(-1)和86.70(45.50,210.00)ng·ml^(-1),结肠癌组患者血清PLAC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此外,组织PLAC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和TNMⅢ~Ⅳ分期有关(P<0.05);而血清PLAC1水平亦与淋巴结转移和TNMⅢ~Ⅳ分期有关(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LAC1水平诊断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95%CI:0.934~0.989),预测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68(95%CI:0.828~0.908)。结论:结肠癌组织和血清PLAC1水平普遍升高,这与淋巴结转移和疾病进展有关;检测血清PLAC1水平对于结肠癌诊断和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能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特异性基因1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预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明 杨琳 +2 位作者 樊哲 张颖毅 潘吉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SAP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观察组采取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SAP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观察组采取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时间指标及治疗前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4.26±4.75)d、腹痛消失时间(3.78±1.04)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4.96±1.50)d,均短于对照组的(19.79±5.42)、(5.04±1.25)、(6.82±1.7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3.25±1.04)分低于对照组的(4.70±1.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可显著增强疗效,减少炎症反应,加速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参麦注射液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 住院时间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