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高空航拍视角下小尺度车辆精确检测方法
1
作者 张河山 谭鑫 +3 位作者 范梦伟 潘存书 徐进 张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无人机高空航拍图像中车辆像素占比极低,目标可视化信息较少,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容易漏检和误检。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You Only Look Once X)的无人机高空航拍视角下小尺度车辆精确检测方法。首先,为增强网络对低级特征的提... 无人机高空航拍图像中车辆像素占比极低,目标可视化信息较少,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容易漏检和误检。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You Only Look Once X)的无人机高空航拍视角下小尺度车辆精确检测方法。首先,为增强网络对低级特征的提取能力,在原始YOLOX预测头部增加一个160 pixel×160 pixel的浅层特征提取网络;其次,在骨干网络后端嵌入基于归一化的注意力机制模块(Normalization-based Attention Module,NAM),以抑制冗余的非显著特征表达;最后,为了增大小尺度车辆的相对像素比,提升网络捕捉有效特征信息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图像切分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X网络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效能,检测精度达到了84.58%,优于典型的目标检测网络Faster R-CNN(79.95%)、YOLOv3(83.69%)、YOLOv5(84.31%)及YOLOX(83.10%)。此外,改进YOLOX能够有效解决无人机高空航拍图像中小尺度车辆的漏检和误检问题,且预测框更贴合车辆的实际轮廓;同时,在不同航拍高度的目标检测任务中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小尺度车辆检测 YOLOX 无人机 注意力机制 浅层特征提取网络
下载PDF
一个新发现:“中等驾驶人”在微观交通世界中的存在性实证
2
作者 徐进 潘存书 +2 位作者 符经厚 王郸祁 刘俊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20,156,共10页
深入理解驾驶行为的本质特征是道路设计、交通工程、智能车辆等领域的研究基础,驾驶行为也是相关工程和产品设计的基本控制条件——道路线形和交通设施为是以中等驾驶人(中位)或者85th百分位驾驶人的行为作为设计控制依据,但统计意义上... 深入理解驾驶行为的本质特征是道路设计、交通工程、智能车辆等领域的研究基础,驾驶行为也是相关工程和产品设计的基本控制条件——道路线形和交通设施为是以中等驾驶人(中位)或者85th百分位驾驶人的行为作为设计控制依据,但统计意义上的"中等驾驶人"或者85th百分位驾驶人在真实世界中是否真实存在,目前尚未得到实证。在重庆市选择了行驶环境复杂的3条路段作为实验地点,开展了超过70位驾驶人的实车驾驶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数据,并用量表获取了被试者的气质类型,然后以行驶速度为中间介质、以相似性为准则,分析了中位以及85th百分位驾驶行为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证明了真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中等驾驶人",他/她的速度行为特征在包含多个复杂场景的整个路段范围内与中位值速度高度一致;"中等驾驶人"的用户画像为:40岁左右,驾龄10年左右,气质类型多为抑郁质,男性和女性都有。此外,研究结果还证实了"85th百分位驾驶行为"在真实交通世界中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中等驾驶人 运行速度 设计速度 交通安全 道路几何设计
下载PDF
城市干路交叉口右转车辆轨迹流线与曲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戴振华 廖祺硕 +2 位作者 潘存书 尚彦宇 徐进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为明确城市干路交叉口汽车右转的轨迹特性和轨迹曲率模式,使用无人机在重庆市4个城市道路交叉口上方进行高空拍摄。利用图像分析方法采集了右转车辆的轨迹数据,包括时间、行驶速度和轨迹坐标等,通过对相邻轨迹点外接圆半径的计算得到轨... 为明确城市干路交叉口汽车右转的轨迹特性和轨迹曲率模式,使用无人机在重庆市4个城市道路交叉口上方进行高空拍摄。利用图像分析方法采集了右转车辆的轨迹数据,包括时间、行驶速度和轨迹坐标等,通过对相邻轨迹点外接圆半径的计算得到轨迹曲率。运用轨迹线-车道边缘线的间距值分析了右转车辆轨迹通过位置分布与交叉口几何布局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交叉口右转车辆轨迹的曲率特性。运用聚类方法识别了右转车辆的6种轨迹曲率形态,确定了不同轨迹曲率形态下的常见驾驶行为,并研究了车辆行驶速度与轨迹曲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交叉口几何布局(包括路缘半径、车道宽度和出口车道数)对右转轨迹通过位置分布存在影响;②带渠化设计的右转专用道可以限制轨迹分布范围,减少右转交通的冲突和延误;③在右转过程中公交车辆较小型汽车所需侧向空间更大,轨迹分布的离散程度更低;④轨迹曲率的关键点与圆曲线设计中的主要点变化趋势不一致;⑤车辆加速度与轨迹曲率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35;⑥行驶速度与等效半径存在正相关关系,车辆行驶速度越快,圆曲线内轨迹的等效半径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道路交叉口 轨迹曲率 右转交通
下载PDF
城市道路多车道交织区的微观驾驶行为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雪榆 潘存书 徐进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为明确城市道路立交交织区的微观驾驶行为特征,在重庆市主城区南山立交开展小客车实车试验,通过车载高精度GPS和Mobileye采集了32名驾驶员在自然驾驶状态下的交织区实测数据,获得了交织区以及邻近路段范围内的行驶轨迹特征、速度特征、... 为明确城市道路立交交织区的微观驾驶行为特征,在重庆市主城区南山立交开展小客车实车试验,通过车载高精度GPS和Mobileye采集了32名驾驶员在自然驾驶状态下的交织区实测数据,获得了交织区以及邻近路段范围内的行驶轨迹特征、速度特征、车辆汇入行为、换道时间等微观驾驶行为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性,并分析了驾驶人性别、气质类型对微观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人在交织区范围内会经历减速和加速2个阶段,内敛型驾驶人进入交织区时的减速长度显著大于外向型驾驶人,交织区内的加/减速度幅值在±0.5m/s^2范围内,交织区进口速度高于出口速度。在交织区范围内,男性驾驶人比女性驾驶人更早执行换道操作;另一方面,男性驾驶人穿越三角区再汇入车流的危险行为占比较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男性驾驶人和外向型驾驶人通常更偏向以较高的速度通过交织区,并且换道持续换道时间较短;女性和内敛型则相反,速度普遍偏低,且需要更长的换道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立交 交织区 速度趋势 驾驶行为 驾驶风格
下载PDF
山地城市多车道交织区驾驶人心理负荷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雪榆 潘存书 +1 位作者 林伟 徐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共8页
为明确驾驶人在城市道路多车道交织区路段行驶时的减速行为特性及其与驾驶心理负荷间的相关性,开展实车试验,采集驾驶人心电信号和车辆运行参数等数据,将驾驶人按不同的换道状态分为2种类型,分析驾驶人心率变化特性与减速特征间的关系... 为明确驾驶人在城市道路多车道交织区路段行驶时的减速行为特性及其与驾驶心理负荷间的相关性,开展实车试验,采集驾驶人心电信号和车辆运行参数等数据,将驾驶人按不同的换道状态分为2种类型,分析驾驶人心率变化特性与减速特征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交织区段内,非干扰状态下驾驶人心理负荷较干扰状态整体明显增大,但后者心理波动更频繁;女性驾驶人驶入交织区段时较男性驾驶人更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负荷;在干扰与非干扰状态下,驾驶人心率增长率均表现出与最大减速度之间偏相关性较高,即最大减速度对驾驶人心率增长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多车道交织区 驾驶人 心理负荷 减速行为 心率增长率
下载PDF
基于实车驾驶数据的信号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龙岩松 徐进 +1 位作者 潘存书 孙子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13567-13573,共7页
为得到信号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特性和驾驶模式,开展实车驾驶试验,采集车辆在自然驾驶状态下通过信号交叉口的速度、加速度等运行参数,得到了车辆速度和纵向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分布范围和统计特征值,分析了车速与行驶距离的相关性,确定了... 为得到信号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特性和驾驶模式,开展实车驾驶试验,采集车辆在自然驾驶状态下通过信号交叉口的速度、加速度等运行参数,得到了车辆速度和纵向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分布范围和统计特征值,分析了车速与行驶距离的相关性,确定了减速停车和起步加速的驾驶模式。结果表明:车辆驶入交叉口时在停车前100 m范围内车速下降最明显;而绿灯启亮后,车辆在头50 m内速度提升最明显。减速距离与初速度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加速距离和稳定速度之间的关联度略低。减速度总体上大于加速度,85分位减速度为1.19 m/s^(2),85分位加速度为1 m/s^(2)。减速度峰值出现在停车前5 s内,而加速度峰值出现在起步后的3 s内。研究结论:可为跟驰模型和微观交通仿真提供参数标定值,为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和交通管理提供实际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速度特性 实车驾驶 信号交叉口 减速行为 加速行为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跨江大桥小客车驾驶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子秋 潘存书 徐进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6,共9页
跨江大桥历来都是城市交通的命脉和交通结点,为明确跨江大桥的运行速度特征以及驾驶行为模式,在重庆市菜园坝大桥展开了30位被试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航姿测量系统和Mobileye630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汽车的连续行驶速度、加速度和道... 跨江大桥历来都是城市交通的命脉和交通结点,为明确跨江大桥的运行速度特征以及驾驶行为模式,在重庆市菜园坝大桥展开了30位被试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航姿测量系统和Mobileye630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汽车的连续行驶速度、加速度和道路环境信息。基于自然驾驶数据,明确了菜园坝大桥的速度变化模式,分析了车辆合、分流对大桥主线行驶车辆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菜园坝长江大桥2个行驶方向都呈"加速-减速-加速-减速"的变化趋势;在自由流状态下,桥头和桥尾15th百分位与85th百分位速度的差值从10 km/h增加到20 km/h,不同驾驶人在大桥上的速度幅值具有较强的离散性,表明车辆之间存在严重的纵向冲突,揭示了跨江大桥车辆追尾事故的本质原因。菜园坝大桥菜苏方向合流区平均减速距离131 m,平均减速度为-0.301 m/s^2,分流区平均减速距离213 m,平均减速度-0.406 m/s^2,苏菜方向分流区平均减速距离267m,平均减速为-0.387 m/s^2,车辆在合流点附近的减速距离和减速度要低于分流点,合流与分流车辆的换道行为会显著影响大桥主线直行车辆的运行状态,导致驾驶人采取减速行为。匝道出入口与桥头距离越近,车辆速度受到的影响程度就会高,有必要加强分/合流点附近的交通管控和行车引导,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自然驾驶 城市道桥 运行速度 驾驶行为
下载PDF
山区道路橡胶减速带车辆运行特性分析
8
作者 王思棋 潘存书 +1 位作者 张河山 徐进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为明确山区道路中减速带布设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选择在重庆市主城区江南立交开展减速带布设区域的实车试验,采集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以此分析试验路段的运行特征。结果表明:①速度分布带宽在减速带两侧各40 m左右达到极小值,在... 为明确山区道路中减速带布设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选择在重庆市主城区江南立交开展减速带布设区域的实车试验,采集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以此分析试验路段的运行特征。结果表明:①速度分布带宽在减速带两侧各40 m左右达到极小值,在减速带位置速度带宽出现反弹,表明在减速带布设位置车辆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追尾风险;②减速带对驾驶员的速度选择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且2个减速带相隔越近对速度选择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强,减速效果更好;③通过减速带之前的初速度越大,所需的减速长度越长,应越早采取减速措施;85th百分位减速长度值和加速长度值分别为225,212 m;④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加速度、减速度与制动初速度、加速前初速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道路环境越复杂,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减速度与加速度曲线的差异性越显著;⑤减速带对车辆的速度折减率上限可达0.9,下限随初始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减速带 行驶速度 制动减速度 速度控制 减速效果
下载PDF
互通立交匝道小客车车道使用行为研究
9
作者 潘存书 《汽车世界》 2019年第21期160-160,共1页
为了解小客车驾驶员在立交匝道上的车道使用习惯,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立交匝道,统计了小客车的车道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车辆始终保持原车道行驶;车辆习惯靠内侧车道行驶;主动变道行为很少发生;大部分小客车在分流时会选择同侧匝... 为了解小客车驾驶员在立交匝道上的车道使用习惯,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立交匝道,统计了小客车的车道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车辆始终保持原车道行驶;车辆习惯靠内侧车道行驶;主动变道行为很少发生;大部分小客车在分流时会选择同侧匝道;在合流后约14%的车辆有超车行为;相较于社会车辆,出租车对速度的期望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匝道 小客车 车道使用
下载PDF
山区公路回头曲线小客车纵向行驶特性及运行速度模型
10
作者 徐进 王延鹏 +2 位作者 陈海源 张晓波 潘存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32-3445,共14页
为明确山区公路回头曲线路段小客车的纵向驾驶行为特性,以国道G211线重庆市彭水县花地湾至宁家寨段为试验道路,开展了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轨迹、速度、加速度等数据,分析了回头曲线路段的速度幅值特征;明确... 为明确山区公路回头曲线路段小客车的纵向驾驶行为特性,以国道G211线重庆市彭水县花地湾至宁家寨段为试验道路,开展了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轨迹、速度、加速度等数据,分析了回头曲线路段的速度幅值特征;明确了上坡和下坡方向的速度行为模式,得到了速度变化特征点位置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入弯减速度和出弯加速度的幅值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头曲线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明显高于道路设计速度和限速值,超速行为非常普遍;上坡方向为“减速-加速”两阶段速度模式,与一般弯道存在差异;下坡方向为“减速-匀速-加速”三阶段速度模式;速度特征点分布位置受到视距、坡度和曲线偏角等因素的影响,且与常规假设存在一定差异;上坡回头曲线的速度谷值点位置主要分布于圆曲线前半段;下坡方向减速止点主要集中在缓和曲线-圆曲线连接点与圆曲线中点附近,加速起点主要分布于圆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范围内;回头曲线下坡方向和上坡方向的入弯减速度85分位值分别为1.25和1.0 m/s^(2),下坡方向和上坡方向的出弯加速度85分位值分别为0.9和0.6 m/s^(2),即坡向和坡度对加(减)速度存在显著影响。最后,建立了回头曲线路段入弯、弯中和出弯阶段的运行速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艰险山区复杂线形公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安全改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安全 回头曲线 几何线形 驾驶风险 运行速度 驾驶行为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小净距互通立交车辆纵向运行特性
11
作者 王延鹏 张杰 +2 位作者 潘存书 陈正欢 徐进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2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为明确车辆在高速公路小净距互通立交的纵向运行特性,在G50沪渝高速公路重庆段的白杨沟立交和跑马坪立交,开展了38位被试的实车驾驶试验。利用车载仪器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速度以及纵向加速度等参数,计算了速度极差、带宽以... 为明确车辆在高速公路小净距互通立交的纵向运行特性,在G50沪渝高速公路重庆段的白杨沟立交和跑马坪立交,开展了38位被试的实车驾驶试验。利用车载仪器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速度以及纵向加速度等参数,计算了速度极差、带宽以及聚集系数,分析了驾驶行为的约束性以及速度变化特征。提取了纵向加速度连续变化曲线的峰值,研究了纵向加速度的累积频率、概率分布特性以及特征百分位值。结果表明:在小净距区段,合流区与分流区相互重叠,车辆交织行为增多,车辆间干涉严重,速度极差较大,离散性较高;断面速度总体呈现偏态分布,小净距区段断面速度区间大于其它断面。纵向加速概率分布曲线总体呈现偏态分布,加速度负值分布区间大于正值分布区间;小净距区段交通环境相对更复杂,驾驶人操作更加谨慎,与常规净距立交相比,小净距立交纵向加速度平均值低0.28 m/s^(2)。汇入过程中,驾驶人对加速度的选择存在一定差异,偏向于较大的加速度正值(0.542 m/s^(2))与较低的加速度负值(-0.081 m/s^(2))。然而,驶出过程中,驾驶人对加速度的选择具有一定趋同性,加速度正值(0.300 m/s^(2))与负值(-0.350 m/s^(2))差异性小;男性驾驶人纵向操作频率高于女性,幅度低于女性,不同驾驶风格驾驶人纵向加速度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小净距立交 驾驶行为 高速公路 行驶速度 加速度
下载PDF
环形立交匝道的小客车运行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进 刘俊 +3 位作者 潘存书 林伟 崔强 常旭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01-2112,共12页
为明确环形匝道的真实运行状态和驾驶行为特征,在4座苜蓿叶形互通立交上开展了实车路试。使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参数,基于汽车行驶速度和横向加速度数据,分析了环形匝道内部的运行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有一半的速度实... 为明确环形匝道的真实运行状态和驾驶行为特征,在4座苜蓿叶形互通立交上开展了实车路试。使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参数,基于汽车行驶速度和横向加速度数据,分析了环形匝道内部的运行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有一半的速度实测值超出了匝道设计速度,半径值增加时匝道行驶速度有增大的趋势;匝道速度实测值显著低于采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推荐运行速度模型的计算值;下坡环形匝道的行驶速度总体上低于上坡环形匝道,即驾驶人在下坡匝道上更注意控制行驶速度;不同驾驶员的横向加速度幅值和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对其分类,归类之后同一类驾驶人具有相近的横向加速度幅值和变化趋势;环形匝道的行驶舒适性处于一般水平,对环形匝道中段的横向加速度曲线提取均值和峰值,均值点(或峰值点)的第50百分位值和均值都高于横向加速度设计值;根据概率分布直方图,横向加速度均值在1.5 m/s2附近的频次最高,横向加速度峰值在1.85 m/s2附近的频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互通立交 环形匝道 驾驶行为 自然驾驶 运行速度 横向加速度
原文传递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跨江大桥小客车跟驰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进 孙子秋 +2 位作者 龙岩松 潘存书 彭金栓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178,共9页
为明确跨江大桥的跟驰行为特征以及驾驶模式,在重庆菜园坝大桥展开了30位被试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使用华测航姿测量系统和前视碰撞预警系统Mobileye 630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汽车的连续行驶速度、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等数据。通过筛选得... 为明确跨江大桥的跟驰行为特征以及驾驶模式,在重庆菜园坝大桥展开了30位被试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使用华测航姿测量系统和前视碰撞预警系统Mobileye 630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汽车的连续行驶速度、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等数据。通过筛选得到了725条有效跟驰轨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跨江大桥与城市一般道路的跟驰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性,明确了菜园坝大桥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的分布特征,并且对强跟驰(小于1.6 s)、过渡区间(1.6~2.6 s之间)以及弱跟驰(大于2.6 s)3种跟驰状态和驾驶人性别差异下的跟驰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段车头时距分布集中在1.6 s处,车头间距分布集中在18 m处;超过1/3的跟驰轨迹处于强跟驰状态,此状态下前车驾驶行为对跟驰车辆具有较强制约性;当车辆处于弱跟驰状态时,前车对于后车的约束性会随车头时距的增大而快速降低;过渡区间的设立更好地揭示了强/弱跟驰状态之间的转变并不是只有一个临界值,而是存在一个转换过程,并且其间车辆跟驰特性的变化与驾驶人本身的操作行为存在较大关联;驾驶人的性别差异对跟驰距离几乎没有影响,但男性驾驶人往往会采取更加冒险的驾驶行为,平均车头时距、车头间距以及相对速度均高于女性驾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行为 自然驾驶 城市桥梁 车头时距 驾驶行为
原文传递
典型道路场景以及场景切换时的速度行为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进 潘存书 +2 位作者 符经厚 刘俊 王郸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1341,共11页
为明确典型道路场景以及场景切换时的速度行为特性,在重庆选择3条路段开展超过70位被试的实车驾驶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了自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数据,分析了不同场景对驾驶行为的约束性以及行驶场景交替时的速度变化特征,具体发现如下:驾... 为明确典型道路场景以及场景切换时的速度行为特性,在重庆选择3条路段开展超过70位被试的实车驾驶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了自然状态下的车辆运行数据,分析了不同场景对驾驶行为的约束性以及行驶场景交替时的速度变化特征,具体发现如下:驾驶人在跨江大桥主线上的速度选择行为具有较强的离散性,即该环境对驾驶行为的约束性较弱,车辆间的速度差异增加了追尾事故的发生几率。从大桥主线驶入小半径匝道时,驾驶人会提前在主线上减速,驾驶行为受到的约束性增加。驶入隧道时驾驶人会将减速行为持续到隧道洞内一段距离,速度幅值的离散性同时降低,表明隧道入口的环境突变会提高驾驶人速度选择行为的趋同性。驶入小半径曲线匝道时,驾驶人的减速行为会持续至匝道圆曲线范围内,驶入速度越高,减速度越大;匝道圆曲线较长时仅有少部分驾驶人会在圆曲线中部定速行驶;而圆曲线较短时未观察到恒速行驶行为;行驶速度在多层螺旋匝道范围内维持恒定。70%驾驶人的速度幅值分布在较窄的区间内,因此在较小的范围内调整设计参数便可以照顾到大多数驾驶人的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 道路条件 行驶场景 行驶速度 立交匝道 跨江大桥 隧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