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素调节CREB/BDNF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大鼠认知及海马组织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施翠翠 潘宇鸿 +2 位作者 孟祥宇 周广凤 张哲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GAS)对精神分裂症(SCH)大鼠神经损伤的修复能力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MK-801构建SCH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天麻素低、高剂量组(GAS-L组、GAS-H... 目的探讨天麻素(GAS)对精神分裂症(SCH)大鼠神经损伤的修复能力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MK-801构建SCH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天麻素低、高剂量组(GAS-L组、GAS-H组)、天麻素高剂量+通路抑制剂组(GAS-H+H89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大鼠进行刻板行为学评分、Morris水迷宫评分,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排列无序、神经元大面积丢失、整体结构破坏,大鼠刻板行为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停留时间缩短,氧化应激因子水平(CAT、SOD、GSH-Px)和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随着GAS剂量的增加,GAS-L组、GAS-H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大鼠刻板行为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停留时间延长,氧化应激因子水平(CAT、SOD、GSH-Px)和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GAS-H组比较,GAS-H+H89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加重,大鼠刻板行为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停留时间缩短,氧化应激因子水平(CAT、SOD、GSH-Px)和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天麻素可改善SCH大鼠神经元损伤,可能与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精神分裂症 神经损伤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与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潘宇鸿 李滨江 +2 位作者 张春宇 孟祥宇 牛伟盼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2期1479-1481,1485,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在职在岗的165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将PSQI...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在职在岗的165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将PSQI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并分析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结果:精神科护士PSQI量表各项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606、9.513、4.485、9.162、2.740、7.429、3.325、13.210,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成熟防御机制与PSQI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呈正相关(P<0.05)。成熟防御机制与PSQI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呈负相关(P<0.05)。掩饰因子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及睡眠总分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年限、年龄、工作年限与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普遍低于正常人群,且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成熟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受教育年限、年龄及工作年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睡眠质量 心理防御方式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毛英莹 潘宇鸿 +4 位作者 杨金伟 李英丽 吕雨梅 路文婷 梁健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8期753-756,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相应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Colaizzi分析程序法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的真实体验。结果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精...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相应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Colaizzi分析程序法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的真实体验。结果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精神障碍患者的真实情绪情感体验分为4个主题:情绪情感体验、自由(时间、空间、行动、经济)、人际互动体验、自我意识提升。结论职业康复训练有助于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与心理需求,完善职业康复训练,使精神障碍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职业康复 心理需求 社会功能 质性研究 护理
下载PDF
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娜 姚立峰 +6 位作者 徐福山 王艳玲 徐冰 苏瑶 许雪莲 潘宇鸿 张聪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32例,将入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32例,将入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精神类药物治疗及心理辅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护协作团队治疗。治疗持续12周,于治疗12周后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NCSE(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服药依从性及述情能力。结果:于治疗前记录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评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12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CS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准确性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辨别不能、描述不能及外向型思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精神科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作 慢性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评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职业技能恢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娜 姚立峰 +6 位作者 徐福山 王艳玲 徐冰 苏瑶 许雪莲 潘宇鸿 张聪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职业技能恢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康复科进行职业技能恢复训练的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 目的:探讨职业技能恢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康复科进行职业技能恢复训练的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正常药物治疗、护理以及常规心理辅导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期进行12周的职业技能恢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康复疗效评分(IPRO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服药依从性间的差异。结果:进行不同康复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PSQI分数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PSQI评分显示,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疗情况、兴趣情况及卫生情况评分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技能恢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恢复训练 生活质量评分 康复疗效评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皓 潘宇鸿 +1 位作者 王双 周广凤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3期469-472,503,共5页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严重的病耻感及较低的自我效能,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疾病的康复。本研究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其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提供一种...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严重的病耻感及较低的自我效能,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疾病的康复。本研究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其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就诊于哈尔滨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招募的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对照组89例和研究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接纳与承诺疗法。于干预前后采用精神疾病内化病耻感量表(ISMI)、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ISMI评分为(61.39±9.93)分,低于对照组的(67.34±10.48)分,GSES评分为(21.01±3.63)分,高于对照组的(19.21±3.93)分,MMAS-8评分为(7.66±1.21)分,高于对照组的(6.07±1.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ISMI评分为(61.39±9.93)分,低于干预前的(67.24±10.34)分,GSES评分为(21.01±3.63)分,高于干预前的(19.17±3.89)分,MMAS-8评分为(7.66±1.21)分,高于干预前的(6.01±1.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纳与承诺疗法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其自我效能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接纳与承诺疗法 病耻感 自我效能 依从性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和吸烟的影响
7
作者 孙萍 杨慧婷 +2 位作者 潘宇鸿 牛伟盼 杨皓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和吸烟的影响以及两者的改善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哈尔滨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74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和吸烟的影响以及两者的改善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哈尔滨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74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rTMS刺激和伪刺激,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4周共20次治疗。采用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于治疗前、治疗4周结束时、治疗结束8周后进行评估,并记录近1周的日均吸烟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各变量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研究组各变量随着时间效应显著(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治疗4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8周后吸烟量、RPAS-C评分、FTN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治疗4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8周后吸烟量、RPAS-C评分、FTN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RPAS-C评分减分与吸烟量、FTND评分减分呈正相关(r=0.422,0.460,均P<0.01)。治疗期间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rTMS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快感缺失、减少其尼古丁依赖水平及吸烟量,且其快感缺失的改善程度与吸烟量、尼古丁依赖水平降低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吸烟 尼古丁依赖 快感缺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