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口腔前庭沟进行口腔微生态干预的可行性探究:以益生菌棉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彬惠 施江敏 +2 位作者 季夏薇 陈华森 徐昌隆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探究利用口腔前庭沟获得的菌液对口腔微生态的信息提取及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的研究生10名,以棉条为载体提取口腔前庭沟内的菌液,以益生菌棉条为例进行口腔菌群干预。利用16S rDNA扩增测序及... 目的:探究利用口腔前庭沟获得的菌液对口腔微生态的信息提取及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的研究生10名,以棉条为载体提取口腔前庭沟内的菌液,以益生菌棉条为例进行口腔菌群干预。利用16S rDNA扩增测序及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并比较棉条唾液及唾液采集器采集的唾液中的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使用R软件绘制稀释曲线、Rank Abundance曲线,并进行α多样性分析、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通过棉条采集的菌液相比于常规方式取得的口腔菌液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度及均匀度,且菌液当中的短链脂肪酸浓度更高,以乙酸和丙酸更为显著。以棉条采集菌液的龋齿患者相比于健康志愿者,链球菌属占比明显升高,变形菌属占比显著降低,而普氏菌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棉条干预的正常对照组中马赛菌属及节杆菌属显著升高(P<0.05),毛螺旋菌属显著降低(P<0.05);而在龋齿组中,泛菌属及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属显著升高(P<0.05)。而线性判别分析进一步提示益生菌棉条干预之后的正常对照组中变形杆菌和丙型变形杆菌显著升高,厚壁菌显著降低;而在龋齿组中,黄杆菌显著升高(P<0.05)。结论:口腔前庭沟可用于提取并干预口腔微生态,在口腔和系统性疾病的研究及口腔保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 口腔前庭沟 口腔菌群 保健 口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