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德盛 顾澄宇 +2 位作者 蔡兵 王彤 吴鸣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期间8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腔镜组30例,开腹组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胆总管直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期间8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腔镜组30例,开腹组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结石残余)等。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腹腔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术后胆漏、切口感染及结石残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0.05);但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长,且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恢复较快;开腹组住院费用较低,适应范围较腔镜组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德盛 余杰雄 左超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应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9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组(一期组)4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置入组...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应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9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组(一期组)4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置入组(支架组)4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首次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后无结石残留。在首次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支架组优于一期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漏)发生率,两组病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胆漏病人(一期组3例,支架组1例)经短期引流后治愈,2例出血病人(一期组1例,支架组1例)经输血等保守治疗后治愈。支架组术后2~3周行胃镜检查拔除胆道内支架管,其中有部分病例胆道内支架管已自行排出。术后随访1~6月,无胆道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应用具有创伤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护理简单,不增加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有效、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内支架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下载PDF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德盛 蔡兵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近年来,肝干细胞的研究成为全球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热点,并为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治疗开辟了崭新的思路。本文就肝干细胞的来源及其在治疗终末期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关前沿、存在问题和展望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干细胞 肝衰竭 移植 终末期肝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术前PTCD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伍远维 左超海 +1 位作者 叶勇 潘德盛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67-67,6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PTCD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治疗组患者在术前PTCD基础上...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PTCD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治疗组患者在术前PTCD基础上给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7.45±2.48)d、手术时间(94.78±31.59)min、术中出血量(25.89±8.63)m 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4.89±4.96)d、手术时间(165.89±55.29)min、术中出血量(31.78±10.59)m L;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PTCD可以减轻胆道的压力、控制炎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 腹腔镜 胆总管 切开探查术 一期缝合
下载PDF
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比值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左超海 覃芝蓉 +3 位作者 余杰雄 潘德盛 邝乃乐 黄皓川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1年6月行肝脏切除术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或者MR进行肝脏增强扫描,检查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按照肝脏肿...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1年6月行肝脏切除术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或者MR进行肝脏增强扫描,检查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按照肝脏肿瘤的位置拟行解剖性左半肝脏或者右半肝脏切除术。并按照拟定的手术方案计算出全肝体积及剩余的肝脏体积,同时对61位患者行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检测出每位患者的肝脏硬度值(KPA),计算出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SFLV/KPA),并观测61位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肝功能不全。把引起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相关的影响因素,再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探讨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SFLV/KPA)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作用。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SFLV/KPA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6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有7例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无患者术后死亡。研究显示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SFLV/KPA、手术方式均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SFLV/KPA(标准化剩余肝体积/肝脏硬度值)比值大于30.6时,患者术后一般不出现肝功能不全,手术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剩余肝体积 肝硬度值 肝脏切除术 肝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