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型麻风误诊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慧清 黄进梅 赵子山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55-255,共1页
近期我所门诊确诊1例病期5年、发病期间曾被多家医院误诊的瘤型麻风病人,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瘤型麻风 误诊 多菌型麻风 周围神经损害
下载PDF
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的皮肤垢着病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慧清 黄进梅 顾有守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1年第1期39-39,共1页
患者男,39岁,双手皮肤呈灰褐色污垢样色素性皮损长达4年,不痒不痛,夏季症状加重,冬季减轻,曾到多间医院治疗,诊断用药不详,久治无效,于2000年6月到我门诊就诊.
关键词 糠秕孢子菌 皮肤垢着病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 临床诊断
下载PDF
瘤型麻风误诊一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慧清 张木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6年第3期38-38,23,共2页
我国麻风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个别不典型病例更易被忽视,或与其它皮肤病混淆。最近我所门诊发现一例瘤型麻风经2间综合医院,2间专业皮防所误诊达4年之久,将报告如下: 患者冯××,女性,22岁,广东省韶关市人。 患者于92年7月间... 我国麻风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个别不典型病例更易被忽视,或与其它皮肤病混淆。最近我所门诊发现一例瘤型麻风经2间综合医院,2间专业皮防所误诊达4年之久,将报告如下: 患者冯××,女性,22岁,广东省韶关市人。 患者于92年7月间发现右手肘关节附近起一豌豆大小不活动的皮下结节,当地××人民医院行活检,病程诊断为“结节性脂膜炎”,并按脂膜炎门诊治疗,未见好转,以后颜面、四肢陆续出现类似结节。94年4月19日入当地市皮防所住院治疗。入院体查:心肺、肝脾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四肢有大小不等结节,豌豆至绿豆大小,质中等硬,部分高出,皮面、双下肢有几个结节,中央破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瘤型麻风 误诊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支原体对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黄进梅 郑和平 +3 位作者 潘慧清 曾维英 吴兴中 李美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6-216,218,共2页
目的研究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126株解脲支原体(Uu)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 目的研究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126株解脲支原体(Uu)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甲砜霉素、红霉素、可乐必妥和壮观霉素。12株人型支原体(Mh)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司帕沙星、四环素、壮观霉素、可乐必妥、甲砜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结论支原体耐药情况相当普遍,Uu、Mh对相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治疗时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体外敏感性 抗生素敏感性 交沙霉素 强力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甲砜霉素 壮观霉素 临床治疗 药敏测定 四环素 试剂盒 尿道 标本 可乐 耐药
下载PDF
皮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5
作者 潘慧清 谷梅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报告一例发生于腰股部,多次复发,病期长达13年之久的血管内皮细胞瘤,经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
关键词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皮肤 股部 病期 多次复发 经病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5种抗菌剂对淋病奈瑟氏球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和平 刘仲秋 +5 位作者 张木有 潘慧清 黄进梅 曾维英 吴兴中 赵子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7-379,382,共4页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抗菌剂对201株淋病奈瑟氏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检出4株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7.2%和82.6%,其MIC90均已超过耐药界限(MIC...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抗菌剂对201株淋病奈瑟氏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检出4株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7.2%和82.6%,其MIC90均已超过耐药界限(MIC=1μg/ml)。35株耐环丙沙星,其中15株同时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有耐药性。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9%和100%,但检出2株耐大观霉素菌株,头孢曲松MIC50、MIC90明显高于国内外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氏球菌 抗菌剂 敏感性 抑菌效果
下载PDF
酶免疫分析法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谷梅 顾有守 +3 位作者 张书岭 钟山 黄进梅 潘慧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3-444,共2页
目的 : 评价酶免疫分析法 (ELISA)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 采用ELISA检测 15 4例荨麻疹患者和 1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  15 4例荨麻疹患者总阳性率为 6 8.8% ,明... 目的 : 评价酶免疫分析法 (ELISA)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 采用ELISA检测 15 4例荨麻疹患者和 1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  15 4例荨麻疹患者总阳性率为 6 8.8%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9.1%的阳性率 (P <0 .0 1)。其中食入组阳性率为 4 4 .8% ,鳕 (带鱼、金枪鱼 )阳性率最高 ,螃蟹、虾、龙虾次之。吸入组阳性率 4 8.1% ,尘 (粉 )螨阳性率最高 ,屋尘次之。结论 : ELISA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过敏原 阳性率 体外检测 筛查 病因 患者 酶免疫分析法 ELISA 健康
下载PDF
硬化性脂膜炎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文静 王晓华 +4 位作者 薛汝增 潘慧清 吴铁强 陈永锋 顾有守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2-953,973,共3页
目的了解硬化性脂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5例确诊的硬化性脂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硬化性脂膜炎为好发于女性的慢性脂膜炎,表现为下肢皮肤结节或斑块,晚期出现硬化、萎缩、凹陷或明显色素沉着。... 目的了解硬化性脂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5例确诊的硬化性脂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硬化性脂膜炎为好发于女性的慢性脂膜炎,表现为下肢皮肤结节或斑块,晚期出现硬化、萎缩、凹陷或明显色素沉着。病理特征为皮下脂肪层的脂肪小叶内见组织细胞和泡沫样细胞,微囊肿形成,脂肪间隔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增粗硬化。结论硬化性脂膜炎临床较少见,容易误诊,加强对硬化性脂膜炎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脂膜炎 诊断 误诊 治疗
下载PDF
广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兴中 郑和平 +4 位作者 黄进梅 曾维英 潘慧清 李美玲 薛耀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5年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MIC,按WHO标准判定四环素MIC≥16mg/L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5年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MIC,按WHO标准判定四环素MIC≥16mg/L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TRNG);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菌株;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结果104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质粒介导对青霉素(PRNG)和四环素(TRNG)耐药菌株分别为14株(13.5%)和15株(14.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6.9%(80/104);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分别为8mg/L、>32mg/L,2mg/L、32mg/L和4mg/L、32mg/L;其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结论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以水肿性红斑为临床表现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国兴 陆春 +2 位作者 赖维 顾有守 潘慧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麻风 麻风反应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Ⅰ型麻风反应
下载PDF
白色萎缩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庭路 陆春 +3 位作者 钟绮丽 于波 顾有守 潘慧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临床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病情夏重冬轻。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双踝关节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斑...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临床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病情夏重冬轻。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双踝关节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斑片、丘疹及水疱,逐渐出现溃疡、渗出物及结痂,愈后遗留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或)形成小血管球瘤样外观。部分患者双下肢还有网状青斑样改变。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青斑血管炎改变。口服达那唑、双嘧达莫(潘生丁)、小剂量阿司匹林、丹参滴丸,外用肝素钠乳膏或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获良好效果,但容易反复发作。结论:白色萎缩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药物治疗虽易控制症状,但容易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萎缩 血管炎 透明性 节段性
下载PDF
2007年广东省性病实验室室间质量考核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进梅 郑和平 +3 位作者 曾维英 吴兴中 薛耀华 潘慧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8-100,共3页
性病实验室诊断在性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对医疗单位性病实验室进行分级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性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通知》(粤卫[20... 性病实验室诊断在性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对医疗单位性病实验室进行分级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性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通知》(粤卫[2002]216号)精神要求,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性病实验室室间质控工作,提高实验诊断水平,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于2007年11月对全省性病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考核活动,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质量控制 广东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与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进梅 郑和平 +4 位作者 潘慧清 曾维英 吴兴中 李美玲 薛耀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最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免疫球蛋白E 相关性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感染与支原体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进梅 郑和平 +4 位作者 潘慧清 曾维英 吴兴中 李美玲 薛耀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纯性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结果分析,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与支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进行支原体的分型鉴定。结果支原体阳性322例女性者中,... 目的通过对单纯性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结果分析,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与支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进行支原体的分型鉴定。结果支原体阳性322例女性者中,NGU组解尿支原体(Uu)阳性率50.9%,非NGU组Uu阳性率46.3%,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GU组和非NGU组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7.5%和6.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1例男性支原体阳性者中,NGU组Uu阳性率45.7%,非NGU组Uu阳性率51.9%,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NGU组和非NGU组Mh阳性率分别为6.2%和8.6%,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解尿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尿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下载PDF
肢端持续性丘疹性黏蛋白病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静 潘慧清 +2 位作者 孙希凤 薛汝增 吴铁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7-418,共2页
报告1例肢端持续性丘疹性黏蛋白病。患者男,64岁。双前臂泛起丘疹2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水肿,成纤维细胞增多,真皮上中部大量黏蛋白沉积,阿新蓝染色阳性。
关键词 黏蛋白病 丘疹性 持续性 肢端
下载PDF
头面部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永锋 潘慧清 顾有守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患者男,56岁,干部。近8个月来出现头、面部大片状紫蓝色斑块,不断增多,伴有以眼睑为主的头面部水肿,颈部、躯干出现片状瘀斑。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见真皮弥散性圆形和梭形细胞,细胞中度异形性改变,并有裂隙性血管腔形成。免疫组化显示Ⅷ因... 患者男,56岁,干部。近8个月来出现头、面部大片状紫蓝色斑块,不断增多,伴有以眼睑为主的头面部水肿,颈部、躯干出现片状瘀斑。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见真皮弥散性圆形和梭形细胞,细胞中度异形性改变,并有裂隙性血管腔形成。免疫组化显示Ⅷ因子和CD34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血管肉瘤 病理 少见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芳 薛汝增 +5 位作者 吴铁强 黄莉宁 潘慧清 顾有守 陈永锋 杨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feosinophilicpustularfolliculitis,EPF)X称为Ofuji病(Ofuji’s disease,OD),1970年由日本学者Ofuji首次命名报告。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毛囊性疾病。EPF临床较罕见,我中心门诊自2007年10月-2011年6月诊治...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feosinophilicpustularfolliculitis,EPF)X称为Ofuji病(Ofuji’s disease,OD),1970年由日本学者Ofuji首次命名报告。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毛囊性疾病。EPF临床较罕见,我中心门诊自2007年10月-2011年6月诊治8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炎 脓疱性 嗜酸性 经典型
下载PDF
80例大疱性皮肤病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红芳 薛汝增 +2 位作者 潘慧清 吴铁强 钟山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0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采用鼠抗人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自身免...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0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采用鼠抗人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占60.00%,以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为主,非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大疱性多形红斑多见,不同类型的大疱性皮肤病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具有特征性。结论: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皮肤病 组织病理 免疫病理
下载PDF
11例毛囊角化病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莉宁 薛汝增 +2 位作者 潘慧清 吴铁强 陈永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分析11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1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7~24岁,好发于耳、前胸、腋下等皮脂溢出部位;日晒、出汗、受热等因素... 目的:分析11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1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7~24岁,好发于耳、前胸、腋下等皮脂溢出部位;日晒、出汗、受热等因素会使皮疹加重;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有所减轻,家系发病病情多呈逐代减轻趋势;组织病理特征表现:基底层上棘层松解,裂隙形成,绒毛增生和特殊形态的角化不良;经异维A酸或阿维A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组织病理检查对毛囊角化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维A酸类对治疗本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临床分析 病理
下载PDF
儿童个人过敏原与荨麻疹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梅 顾有守 +2 位作者 钟山 黄进梅 潘慧清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438-143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个人过敏原与荨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114例儿童荨麻疹患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的IgE。结果114例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总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17.7%的阳性率(... 目的探讨儿童个人过敏原与荨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114例儿童荨麻疹患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的IgE。结果114例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总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17.7%的阳性率(P<0.01);28.1%(32/114)患儿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检出阳性;57.9%(66/114)的患儿检出阳性2种或2种以上。食入性过敏原中对螃蟹、虾、龙虾最敏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降低;吸入性过敏原中尘(粉)螨阳性率最高,且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结论儿童个人过敏原与部分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年龄段过敏原构成不同,螃蟹、虾、龙虾和尘(粉)螨是广州地区儿童荨麻疹的常见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荨麻疹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