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NA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潘承波 刘征 +2 位作者 刘法银 陈树涛 李嗣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120-121,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期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9例,PFNA组38例,ALP组41例,对比两组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各项...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期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9例,PFNA组38例,ALP组41例,对比两组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骨质疏松,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是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ALP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承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改良单骨道技术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髌骨稳... 目的:探讨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改良单骨道技术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髌骨稳定性,膝关节X片检查测量对比术前、术后髌骨适配角、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采用Lysholm和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33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3.1)月。切口按期愈合,无感染,髌骨稳定,运动能力恢复,33例病例均无髌骨再脱位,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髌骨适配角为(21.8±5.9)°、(-2.5±4.0)°,髌骨倾斜角(24.9±5.8)°、(14.8±4.2)°,外侧髌股角(-6.1±2.3)°、(5.4±1.6)°。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5.10±9.31)分和(89.11±5.21)分, Kujal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6.26±13.36)分和(90.45±4.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技术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具有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的优点,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单骨道 双束重建 内侧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
下载PDF
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初次置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承波 王维军 +3 位作者 陈树涛 刘征 刘发银 李嗣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5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不同固定方式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假体选择适应证。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9例89髋,同期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92髋。对比两组病例的手术时... 目的比较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不同固定方式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假体选择适应证。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9例89髋,同期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92髋。对比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患者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的时间、并发症、假体位置、术后Harris髋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生物型假体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较生物型假体组在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的时间等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术后早期Harris髋评分较生物型假体组高,功能恢复较生物型假体组快。结论正确识别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初次置换中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型 生物型 髋关节初次置换 适应证
下载PDF
膝交叉韧带囊肿的诊断及关节镜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承波 王维军 +2 位作者 陈树涛 刘法银 陈新良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12-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膝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诊断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从2008-2013年共诊治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囊肿切除,随访6-12个月,平均(8±3.2)个月。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膝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诊断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从2008-2013年共诊治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囊肿切除,随访6-12个月,平均(8±3.2)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手术后疗效评定的Glasgow评定法对膝关节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7例患者均无复发,手术前、后的1周、1个月、3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71.8±4.8)分,手术后提高至(92±2.1)、(94±1.8)、(95±2.6)分,术后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例患者Glasgow疗效评定全部为优。结论交叉韧带囊肿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MRI可提高诊断率,关节镜下可明确诊断且在治疗交叉韧带囊肿上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的优点,是治疗交叉韧带囊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囊肿 关节镜 MRI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游离体20例疗效分析
5
作者 潘承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出肘关节游离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肘关节游离体病例,通过肘关节镜下取出,观察术前与术后肘关节疼痛、关节运动范围、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残留,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采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出肘关节游离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肘关节游离体病例,通过肘关节镜下取出,观察术前与术后肘关节疼痛、关节运动范围、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残留,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采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记录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均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切口1例持续渗液,19例按期愈合无感染,2两例滑膜软骨瘤病例有游离体残留,1例发生一过性神经损伤;末次随访VAS评分、HSS肘关节评分、屈伸活动度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取出游离体治疗肘关节游离体具有探查全面,手术彻底及并发症少的优点,熟练的关节镜操作经验,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关节镜 游离体
下载PDF
膝关节内骨折的关节镜下治疗临床探讨(附31例病例报告)
6
作者 潘承波 王静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8期221-221,共1页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9例髌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股骨髁骨折患者在关节镜观察下,皮外钳夹复位、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8例,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对...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9例髌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股骨髁骨折患者在关节镜观察下,皮外钳夹复位、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8例,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对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进行记录统计,对膝关节功能疗效按 HSS评分表及Lysholm评分表评估。结果全部患者随访9~22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6周伸屈功能正常,术后2个月骨折线模糊,6个月均已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按HSS评分表评估膝关节功能,优24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2.8%。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复查31例患者术后1年评分平均93分(84~96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26°(116°~135°),获得主动屈膝90°时间平均为18d(13~34d),无膝关节僵直发生。结论对于膝关节内骨折,行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固定术治疗,具有伤口小、血运损伤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严格选择适应症,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 适应症
下载PDF
选择性关节镜清理结合术后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2例探讨
7
作者 潘承波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关节镜下清理结合术后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适应症,综合分析病人年龄、病史、临床体征、术前X片、及治疗情况,选择32例病人,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结合术后主被动康复锻炼。结果选择性关... 目的探讨选择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关节镜下清理结合术后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适应症,综合分析病人年龄、病史、临床体征、术前X片、及治疗情况,选择32例病人,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结合术后主被动康复锻炼。结果选择性关节镜有限化清理结合术后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根据KSS评分评估临床效果,优14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术后优良率达78.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病人,行关节镜下选择、有限清理结合术后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关节镜 清理 康复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系统与普通解剖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探讨
8
作者 潘承波 王静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同期治疗的42例胫骨近端骨折病例,其中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23例,普通解剖板治疗19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愈合情况、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并进行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同期治疗的42例胫骨近端骨折病例,其中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23例,普通解剖板治疗19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愈合情况、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来观察两者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组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微创组优于普通解剖板组,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系统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较胫骨近端解剖板更具优势,是未来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普通解剖板 胫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9
作者 潘承波 刘法银 李嗣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与同期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3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明...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与同期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3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椎间孔镜组在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小切口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低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熟练的内镜操作技巧及脊柱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小切口 适应证
原文传递
退行性脊柱侧弯长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承波 徐淑珍 +3 位作者 孙健 王永康 李严涛 李嗣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144-2148,共5页
[目的]比较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DS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采用长节段固定融合(长节段组),54例采用短节段组接受短节段固定融合(短节... [目的]比较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DS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采用长节段固定融合(长节段组),54例采用短节段组接受短节段固定融合(短节段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长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次数及融合节段数均显著大于短节段组(P<0.05)。总体并发症,长节段组为18.97%(11/58),短节段组为5.55%(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以及0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长节段组腰痛和腿痛VAS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短节段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CBD、SVA和PT均显著减少(P<0.05),而LL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长节段组在侧凸Cobb角、CBD、SVA、LL和PT的矫正方面均优于短节段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DS,短节段固定融合手术创伤小,而长节段固定融合临床效果与影像矫正更优,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手术 减压融合固定 长节段 短节段
原文传递
改良三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习惯性半脱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承波 郝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骨道法三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习惯性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我们对5例第一腕掌关节习惯性半脱位患者行改良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骨道法三韧带重建治疗。术后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骨道法三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习惯性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我们对5例第一腕掌关节习惯性半脱位患者行改良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骨道法三韧带重建治疗。术后观察切口长度及愈合情况,通过术前、术后对比握力、捏力、关节运动范围,摄x线片测量关节间隙,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Krimmer评分法评估腕掌关节疼痛、功能及脱位有无复发。结果术后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10.5个月。切口I期愈合,无感染,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拇指活动灵活,握力、捏力、关节运动范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示关节稳定、无脱位。握力术前为(11.5±3.9)kg,术后为(22.0±8.3)kg;捏力术前为(1.6±0.4)kg,术后为(3.5±0.7)kg;拇指内收外展活动度术前为(45.0±9.0)°,术后为(55.0±7.0)°;拇指屈伸活动度术前为(35.0±5.0)°,术后为(45.0±7.0)°。VAS评分术前(6.0±1.0)分、术后(1.0±1.0)分,Krimmer评分术前(32.0±18.0)分、术后(89.0±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骨道法三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习惯性半脱位具有切口小、创伤少、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关节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掌关节 韧带 半脱位 重建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潘承波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10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行经椎间孔镜治疗3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行经椎间孔镜治疗3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以及术后24、48h视觉模拟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后72 h和术后1、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小切口组[(0.7±0.2)、(4.9±0.2) cm,(11.6±2.2)、(102.9±16.3) ml,(27.5±8.2)、(94.1±19.7)d,(3.3±1.1)、(8.3±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332、30.403、17.095、.11.552,P均<0.05),椎间孔镜组术后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小切口组[(3.7±1.2)、(6.8毒1.9)分,(2.1±1.1)、(5.3±1.6)分,(1.4±0.9)、(4.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55、9.026、9.393,P均<0.05),术后1、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小切口组[12.1±4.7、18.6±3.6,5.4±2.3、13.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13、12.045,P均<0.05).结论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微创小切口
原文传递
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承波 孙健 李嗣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采用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ULBD技术治疗的92... 目的探讨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采用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ULBD技术治疗的9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术后1 d以及术后1、3、6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比较术前、术后1、3、6个月ODI指数。结果 9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手术时间50~75 min,平均61.4 min。切口长度1.2~1.5 cm,平均1.4 cm。住院时间4~7 d,平均5.2 d。1例出现硬膜囊破裂,2例出现下肢根性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提示症状节段椎管减压充分,手术节段椎管狭窄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 d、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Nakai标准评价疗效:优62例,良2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90.2%。结论 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腰椎稳定结构的破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Delta脊柱内镜系统 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技术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承波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第3期98-99,共2页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趋势。当前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为实现良好发展,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动态化管控,有效减少工程造价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树立良...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趋势。当前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为实现良好发展,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动态化管控,有效减少工程造价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树立良好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意义,其次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现状,最后探讨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造价 动态化管控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松解结合改良康复治疗膝关节内纤维僵直12例分析
15
作者 潘承波 项国 +2 位作者 陈树涛 张文骞 陈新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0期7526-7526,共1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结合改良方法康复治疗膝关节内纤维僵直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关节镜直视下将粗大的粘连带切断清除,结合术中、术后改良康复方法。结果术后2周9例屈曲达110°以上,3例达90°,术后2个月9例达120°,3例达10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结合改良方法康复治疗膝关节内纤维僵直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关节镜直视下将粗大的粘连带切断清除,结合术中、术后改良康复方法。结果术后2周9例屈曲达110°以上,3例达90°,术后2个月9例达120°,3例达100°,采用Insall膝关节评分标准,疗效优9例,良3例。结论关节镜下松解结合改良康复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内僵直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强直/外科学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原文传递
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嗣生 孙军 +4 位作者 潘承波 刘法银 张子峰 李玲 王维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对跟骨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对81例89足(8例双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 目的对跟骨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对81例89足(8例双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改良组平均(84.37±12.22)分,优良率为83.2%;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平均(81.72±13.91)分,优良率为81.3%。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值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4,P〉0.05;Х^2=0.009,P〉0.05)。两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腓肠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入路不仅具有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跟外侧动脉及相伴行的腓肠皮神经,有效预防了术后皮瓣坏死、感染、切口不愈合及术区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嗣生 孙军 +6 位作者 潘承波 刘发银 张子峰 刘征 陈树涛 孙茂庚 黄馥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指征、最佳手术时机、入路选择、固定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1996年3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4例,手术入路:后壁6例,后壁/后柱10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新鲜前壁前柱骨折、双柱骨折、横形骨折或...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指征、最佳手术时机、入路选择、固定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1996年3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4例,手术入路:后壁6例,后壁/后柱10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新鲜前壁前柱骨折、双柱骨折、横形骨折或T形骨折共31例采用髂腹股沟切口;髂股切口或延长的髂股切口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1例,6例复杂骨折采用前、后入路,即髂腹股沟切口+Kocher-Langenbeck切口。内固定方法:2例髋臼后壁单发性骨折采用单纯螺钉固定,其余62例钢板固定。结果:手术后X片结果:骨折复位,优38例,良19例,中4例,差3例;复位优良率89%。随访12~24个月,按照Matta评分法:本组随访64例中,17分39例,15分20例,13分4例,11分1例;优良率92.1%。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骨折复位方法、精细的手术操作时取得理想复位的关键,良好的复位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内固定 入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PRP治疗创伤致骨髓炎2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项国 张文骞 +5 位作者 潘承波 白仁平 刘法银 陈新良 胡兵 孙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5期6266-6267,共2页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并发症 骨髓炎/病因学/治疗 血小板输注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