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和旋转螺旋屏的体三维显示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文平 沈春林 +2 位作者 李莉 邢建芳 樊琼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体三维显示系统。利用数字微镜设备(DMD)作为高速空间光调制器(SLM),将三维物体的面片模型经过体素化而获得的螺旋切片序列投射到旋转螺旋屏上,基于视觉暂留效应,按时序高速变化的切片序列被人眼感知为具有真实物理深度... 研究了一种新型体三维显示系统。利用数字微镜设备(DMD)作为高速空间光调制器(SLM),将三维物体的面片模型经过体素化而获得的螺旋切片序列投射到旋转螺旋屏上,基于视觉暂留效应,按时序高速变化的切片序列被人眼感知为具有真实物理深度的三维图像。重点阐述了基于旋转螺旋屏的成像空间构成方法,分析了基于体立方(BCC)采样策略的体素化方法,设计了针对二值切片图像的DMD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BCC采样策略减少了40%以上的体显示数据,DMD的高速响应能力使得原理样机较基于振镜的设计更具显示复杂物体的能力,在500mm×250mm的半圆柱形成像空间内显示的三维图像可以选择任意视点直接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三维显示 数字微镜器件 视觉暂留 体立方栅格
下载PDF
体感音乐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文平 范建中 +3 位作者 张建宏 吴红瑛 刘休强 王惠娟 《中国康复》 201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体感音乐疗法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作用。方法:31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均接受药物及综合康复治疗。音乐组并增加体感音乐疗法,将音乐耳机置于双耳,昏迷患者倾听以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经演绎... 目的:探讨体感音乐疗法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作用。方法:31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均接受药物及综合康复治疗。音乐组并增加体感音乐疗法,将音乐耳机置于双耳,昏迷患者倾听以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经演绎和古典变奏曲为主;清醒患者倾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纳琴吹奏曲》为主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脑电图(EEG)、脑干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及应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定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EEG显示2组脑皮层活动恢复明显优于治疗前,音乐组优于对照组(P<0.05);BAFP显示2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OS评定音乐组中轻度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体感音乐疗法可促进颅脑外伤患者多个系统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音乐疗法 颅脑外伤 脑电图 脑干诱发电位 格拉斯哥结局量表
下载PDF
基于动态手势控制的交互式体三维显示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文平 沈春林 +1 位作者 张赵行 邢建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8-96,共9页
研究了动态手势的跟踪和识别算法,实现了基于动态手势控制的交互式体三维显示。体三维显示可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呈现具有物理深度的三维图像,并且所显示图像可从360°范围内任意角度裸眼观看。采用基于视觉的动态手势控制,可从围绕... 研究了动态手势的跟踪和识别算法,实现了基于动态手势控制的交互式体三维显示。体三维显示可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呈现具有物理深度的三维图像,并且所显示图像可从360°范围内任意角度裸眼观看。采用基于视觉的动态手势控制,可从围绕显示系统的任意视角实现交互式体三维显示。首先从相邻帧帧差图像中检测特定的静态手势获得初始跟踪区域,并针对此区域建立手部肤色的分布模型。然后通过光流法更新跟踪区域内KLT特征点的位置,并按特征点群算法结合手部肤色的分布模型对特征点的位置进行修正。对于跟踪获得的动态手势轨迹,经过坐标变换并按八方向Freeman链码进行量化编码,获得手势观测序列。最后利用经过训练建立的手势隐马尔科夫模型库,实现动态手势的识别。将动态手势控制应用到交互式体三维显示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手势跟踪和识别算法准确而快速,对不同手势的平均识别正确率超过93%,平均响应时间小于40ms,能从任意视角较好地实现交互式体三维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科夫模型 手势识别 体三维显示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康复医学中的一些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潘文平 范建中 《中国康复》 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
表面肌电图是神经肌肉系统进行随意性和非随意性收缩性活动时的生物电变化经表面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所获得的一组电压时间序列信号。本文针对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二便失禁及吞咽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脑卒中 二便失禁 吞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相对延迟保证在Apache服务器上的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文平 慕德俊 +1 位作者 张新家 张慧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29-132,共4页
基于反馈控制的理论,针对Windows平台下Apache服务器的MPM模型,设计了一个反馈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动态调整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线程比例,保证了高优先级客户较快得到服务器响应而不同类型客户的延迟比不变,从而实现了Apache服务器的相对... 基于反馈控制的理论,针对Windows平台下Apache服务器的MPM模型,设计了一个反馈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动态调整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线程比例,保证了高优先级客户较快得到服务器响应而不同类型客户的延迟比不变,从而实现了Apache服务器的相对延迟保证。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客户数量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改进后的服务器仍然能够达到较好的相对延迟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服务器 反馈控制 相对延迟保证
下载PDF
70m^3 PVC聚合釜釜顶冷凝器运行总结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文平 陈振华 +2 位作者 张军锋 李金凤 朱桂香 《聚氯乙烯》 CAS 2011年第2期38-40,46,共4页
介绍了70m3PVC聚合釜釜顶冷凝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及操作情况,对比分析了采用釜顶冷凝器前后的生产控制、PVC产品质量及运行情况。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合釜 冷凝器 生产控制 质量 运行
下载PDF
聚氯乙烯制品中增塑剂迁移机理及抑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潘文平 康永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7年第6期20-26,共7页
聚氯乙烯(PVC)制品中含一定量的增塑剂成分,增塑剂在制品的加工和使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迁移和扩散问题。由于增塑剂与聚氯乙烯分子链段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因此从物化性质上讲,增塑剂的迁移和扩散成为必然。增塑剂的迁移和扩散可使... 聚氯乙烯(PVC)制品中含一定量的增塑剂成分,增塑剂在制品的加工和使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迁移和扩散问题。由于增塑剂与聚氯乙烯分子链段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因此从物化性质上讲,增塑剂的迁移和扩散成为必然。增塑剂的迁移和扩散可使PVC制品物化性能下降,同时可形成制品表面及接触物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会给环境、人体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增塑剂迁移和扩散问题成为制约PVC制品广泛应用的障碍。本文讨论了聚氯乙烯中增塑剂迁移和扩散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影响增塑剂迁移和扩散的主要因素以及增塑剂迁移和扩散解析模型,归纳总结了多种能有效抑制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和扩散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重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增塑剂 迁移机理 抑制因素 解析模型
下载PDF
电石粉尘的回收再利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文平 温银华 《聚氯乙烯》 CAS 2010年第4期42-44,共3页
介绍在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电石破碎工序产生的电石粉尘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PVC 电石粉尘 回收与利用 环保
下载PDF
氯化汞催化剂干燥的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文平 赵鹏涛 《聚氯乙烯》 CAS 2010年第10期28-29,共2页
探讨了氯乙烯合成转化用氯化汞催化剂含水量超标对系统的影响,分析了传统氯化汞催化剂干燥方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用氮气干燥氯化汞催化剂的新方法及其优点。
关键词 氯乙烯 转化器 氯化汞催化剂 干燥方法
下载PDF
Web服务器系统中基于反馈控制的比例延迟保证
10
作者 潘文平 慕德俊 +1 位作者 戴冠中 武航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97,共5页
随着Web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广泛使用,Web服务器系统需要在高负载下提供区分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为实现以延迟作为评价指标的区分服务,本文在Web服务器系统的连接管理和请求处理两个层次建立了基于反馈控制的比例延迟保证模型。模... 随着Web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广泛使用,Web服务器系统需要在高负载下提供区分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为实现以延迟作为评价指标的区分服务,本文在Web服务器系统的连接管理和请求处理两个层次建立了基于反馈控制的比例延迟保证模型。模型中的反馈控制器通过动态计算和调节不同类别客户占用的资源:(服务线程和数据库连接),能保证高优先级的客户较快得到服务而不同类别客户的平均延迟比保持不变。为测试闭环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两种分别服从均匀分布和重尾分布的动态负载。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并发客户连接的数目剧烈变化,控制器作用下的服务器系统仍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比例延迟保证,可靠地为用户提供区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控制 比例区分服务 WEB服务器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排队系统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潘文平 慕德俊 +1 位作者 戴冠中 覃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14-116,207,共4页
根据生灭过程的基本原理,从处理排队系统中特定的事件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事件驱动的排队系统仿真器。该仿真器能根据特定的系统配置,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对特定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器包含的开发接口支持其模拟功能的扩展。实验表... 根据生灭过程的基本原理,从处理排队系统中特定的事件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事件驱动的排队系统仿真器。该仿真器能根据特定的系统配置,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对特定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器包含的开发接口支持其模拟功能的扩展。实验表明,该仿真器能快速地完成特定的模拟过程,并获得与理论值非常接近的模拟结果,因此能用于对复杂排队问题的仿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灭过程排队系统事件驱动
下载PDF
精馏低沸塔间歇进料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12
作者 潘文平 陈海印 赵鹏涛 《中国氯碱》 CAS 2010年第7期13-14,共2页
对引起低沸塔间歇进料现象的工艺及设备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对工艺配管的改造,解决了低塔间歇进料的问题,提高了VCM单体质量。
关键词 低沸塔 进料 间歇 分水器 技改
下载PDF
7-羟基-4甲基香豆素改性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潘文平 康永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7年第4期30-33,共4页
提出了采用羟基改性的方法对石墨烯进行修饰作用,然后将改性的石墨烯与壳聚糖制备成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即采用维生素C还原的改性石墨烯分散液与壳聚糖醋酸溶液为原料,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出7-羟基4甲基香豆素改性石墨烯/壳聚糖复合... 提出了采用羟基改性的方法对石墨烯进行修饰作用,然后将改性的石墨烯与壳聚糖制备成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即采用维生素C还原的改性石墨烯分散液与壳聚糖醋酸溶液为原料,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出7-羟基4甲基香豆素改性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等表征测试仪对复合膜的性能进行表征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羟基石墨烯对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壳聚糖 耐热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演示教学法在民航飞行员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14
作者 潘文平 葛红娟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4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前我国民航飞行员的培养主要通过国内大学理论教学和国外航校实践教学相结合完成。而在国内学习阶段,飞行学员接触真机、甚至模拟机的机会都很少,因此开展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引起国内民航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增强本校《空中领航学》《机... 目前我国民航飞行员的培养主要通过国内大学理论教学和国外航校实践教学相结合完成。而在国内学习阶段,飞行学员接触真机、甚至模拟机的机会都很少,因此开展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引起国内民航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增强本校《空中领航学》《机载计算机系统》等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将演示教学法引入到飞行员理论教学课堂,借助高性能飞行仿真软件再现离场、进场、进近及航线飞行过程中通信、导航和监视信息。实践表明,演示教学法极大的促进了飞行学员对相关机载设备特性和仪表飞行规则的理解,提高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示教学法 仪表飞行规则 地形感知告警系统
下载PDF
肺功能训练仪用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亮 曾明 +5 位作者 王月丽 潘文平 高景蓬 朱美红 王中莉 顾旭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疾病转归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疾病转归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BODE指数(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病情转归及肺功能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和检查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较前有改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改善值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仪可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训练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
下载PDF
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综述 被引量:30
16
作者 武航星 慕德俊 +1 位作者 潘文平 乔梅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6,共6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应用需求不断涌现,造成网络数据流量的激增。网络拥塞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网络拥塞控制也一直是网络研究的最关键热点问题之一。在本文中,作者着重阐述了TCP拥塞控制和IP拥塞控制中的典型算法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应用需求不断涌现,造成网络数据流量的激增。网络拥塞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网络拥塞控制也一直是网络研究的最关键热点问题之一。在本文中,作者着重阐述了TCP拥塞控制和IP拥塞控制中的典型算法以及目前一些较有影响的拥塞控制算法,并指出了这些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当前拥塞控制算法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拥塞控制 IP拥塞控制 控制理论
下载PDF
无人机遥控遥测数据的实时处理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吴益明 卢京潮 +1 位作者 魏莉莉 潘文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5期681-682,694,共3页
首先阐述了无人机遥控遥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对实时控制系统在Windows下的几种常用精确定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设计一种多线程高精度定时器,实现遥控指令的精确定时发送,遥测数据的实时接收处理;通过现场调试,验证了该定时器的... 首先阐述了无人机遥控遥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对实时控制系统在Windows下的几种常用精确定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设计一种多线程高精度定时器,实现遥控指令的精确定时发送,遥测数据的实时接收处理;通过现场调试,验证了该定时器的高精度性能,很好地完成了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和自动驾驶仪之间的通信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控遥测 精确定时 多线程
下载PDF
三维数据场在扫描式体显示器中的可视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邢建芳 龚华军 +1 位作者 张赵行 潘文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9-534,共6页
基于双螺旋屏幕扫描式的体显示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真实立体空间的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利用双螺旋屏幕的旋转运动扫描出均质稳定的图像空间,渲染过程中将规则的三维离散数据场分割成一组间隔均匀的螺旋切片,采用分层体绘制方... 基于双螺旋屏幕扫描式的体显示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真实立体空间的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利用双螺旋屏幕的旋转运动扫描出均质稳定的图像空间,渲染过程中将规则的三维离散数据场分割成一组间隔均匀的螺旋切片,采用分层体绘制方法将这些数据切片渲染成一系列单独的切片图像。切片图像序列通过高频投影方式依次投射到图像空间,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投影时序与屏幕运动之间的同步机制,最终完整的三维图像被周期性地逐层扫描显示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输出的空间图像均匀清晰,呈现自然的立体状态,保留了固有的三维尺度,可以环绕显示器提供全方位的观察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显示 三维数据场 可视化 逐层扫描
下载PDF
面向体三维显示器的图形算法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建芳 龚华军 +2 位作者 沈春林 潘文平 岳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6-792,共7页
针对一种基于旋转双螺旋屏幕逐层扫描技术的体三维显示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支持真实空间三维显示的图形算法体系。算法核心主要包括立体图元的体素化,切片图像渲染和投影同步控制等3个环节。图形系统通过离散三维网格模型获取体三维... 针对一种基于旋转双螺旋屏幕逐层扫描技术的体三维显示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支持真实空间三维显示的图形算法体系。算法核心主要包括立体图元的体素化,切片图像渲染和投影同步控制等3个环节。图形系统通过离散三维网格模型获取体三维显示需要的体数据,并根据螺旋屏幕的几何特征将物体的体数据集渲染成切片图像序列发送至高速投影单元,在保持投影与屏幕旋转同步的情况下,快速变换的投影图像基于视觉暂留融合成具有真实物理深度的三维影像。算法在体三维显示器样机上进行了验证,显示的三维影像占据真实物理空间,具备全方向观察角度,围绕显示器可直接观察到立体图像各个不同侧面,如同观察真实物体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三维显示 图形算法 体数据 切片图像 同步控制
下载PDF
360度可环视全屏体三维显示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影 潘文平 +2 位作者 张赵行 刘永 陈兴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129,135,共7页
研究了一种全屏体三维显示系统。以数字微镜器件(DMD)作为空间光调制器(SLM),将三维模型的螺旋切片序列投射到高速旋转的螺旋屏上,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切片序列便被人眼感知为360度可环视的三维立体图像。重点分析了基于全屏的成像空间的... 研究了一种全屏体三维显示系统。以数字微镜器件(DMD)作为空间光调制器(SLM),将三维模型的螺旋切片序列投射到高速旋转的螺旋屏上,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切片序列便被人眼感知为360度可环视的三维立体图像。重点分析了基于全屏的成像空间的性能,研究了基于增强型体心立方(EBCC)采样算法的体素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增强型BCC采样算法较基于笛卡尔栅格的采样算法减少了30%的体素量,同时避免了体素模型出现空洞;基于全屏的体三维空间超过原来半屏体三维显示系统的4倍,生成的图像亮度均匀;在400mm×300mm×250mm的长方体形成像空间内显示的立体图像,可从360°范围内任意视点裸眼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三维显示 数字微镜设备 视觉暂留 全屏体三维显示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