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洪王国的历史与变迁——印度东北部侗台语民族研究之一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53,共9页
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印度东北部的历史当属阿洪王国的历史。阿洪王国是十三世纪上半叶由侗台语民族之一支的阿洪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建立的国家。阿洪人的先民属中国古代“百越”族群,与云南傣族、缅甸的掸族有直接的族源关系。... 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印度东北部的历史当属阿洪王国的历史。阿洪王国是十三世纪上半叶由侗台语民族之一支的阿洪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建立的国家。阿洪人的先民属中国古代“百越”族群,与云南傣族、缅甸的掸族有直接的族源关系。与周边的山地民族相比,阿洪人拥有先进的稻耕农业技术,并由于文字、宗教、政治、军事体制等因素,使其得以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人口比例、交流与融合方面的变迁以及内部斗争的消耗,加上英、缅等外部势力的入侵,终于让延续了六百年的王国灭亡了。本文在探求阿洪王国历史的同时也对阿洪人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进行分析,审视他们是融入还是脱离印度的主流文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台语民族 阿洪王国 印度化 历史
下载PDF
侗台语民族、百越及南岛语民族关系刍论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长期以来对侗台语民族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主要以其中的某一个民族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从整体上来研究侗台语民族,特别是从它与百越、南岛语族之间的关系层面来研究。据研究,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南半岛,南至东南亚诸岛,东方延至太平洋环形... 长期以来对侗台语民族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主要以其中的某一个民族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从整体上来研究侗台语民族,特别是从它与百越、南岛语族之间的关系层面来研究。据研究,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南半岛,南至东南亚诸岛,东方延至太平洋环形岛链的广阔地区,历史上曾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而侗台语民族则是这块辐射状的链环中的重要部分。侗台语民族不但是百越的重要成员,而且是百越的最直接的继承者。揭示侗台语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探求侗台语民族与周边民族的历史关系以及内部诸支系的形成与分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台语民族 南岛语民族 百越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展览专题
3
作者 潘汁 《艺术与民俗》 2023年第2期4-4,共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始建于1934年,是省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自治区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中心。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2018年5月动工,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始建于1934年,是省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自治区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中心。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2018年5月动工,2022年11月竣工,展厅面积由原来的4800平方米增至10400平方米,展览空间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善,可以满足更多类型展览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区位上沿江、沿海、沿边,是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国内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博物馆 展厅面积 历史文化遗产 展览空间 东盟国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 艺术类 宣传教育
原文传递
彝族大胡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4,共1页
彝族大胡是擦弦类弦鸣乐器,彝语称“节”,流行于广西隆林、那坡等地彝族地区。彝族大胡与中国古代奚琴结构原理相似,皆为长柄、无品、两弦,在乐器形制和演奏技法上也都具有奚琴的特点,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汇的历史见证物。
关键词 彝族地区 弦鸣乐器 少数民族文化 结构原理 演奏技法 文化交流 “节” 奚琴
原文传递
马骨胡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0,共1页
马骨胡是壮族、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成而得名。清代时期开始出现,至今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西林、田林、百色、乐业、凌云,以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和云南省... 马骨胡是壮族、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成而得名。清代时期开始出现,至今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西林、田林、百色、乐业、凌云,以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骨胡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弦鸣乐器 清代时期 布依族 百色市 黔西南
原文传递
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6,共1页
质地:铜年代:西汉等级:一级尺寸:通高19厘米,纵径8.1厘米、横径4厘米,底宽14厘米重量:995克来源:1976年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l号墓出土收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的岭南地区,是一... 质地:铜年代:西汉等级:一级尺寸:通高19厘米,纵径8.1厘米、横径4厘米,底宽14厘米重量:995克来源:1976年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l号墓出土收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的岭南地区,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青铜打击乐器,以广西出土的数量最多,形制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钟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汉人 岭南地区 战国晚期 打击乐器 地方特色
原文传递
壮族会鼓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9,共1页
会鼓,即"以鼓会众、群聚娱乐"之意。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许多壮族乡镇村屯,都有使用会鼓的传统习俗,故名"壮族会鼓"。据史料记载,马山壮族会鼓始于宋代,起初是为了击鼓聚众驱贼护村,后来逐渐衍变成为驱邪祈福、开... 会鼓,即"以鼓会众、群聚娱乐"之意。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许多壮族乡镇村屯,都有使用会鼓的传统习俗,故名"壮族会鼓"。据史料记载,马山壮族会鼓始于宋代,起初是为了击鼓聚众驱贼护村,后来逐渐衍变成为驱邪祈福、开行开市、群众娱乐的节庆活动。据民国《隆山县志》记载:"击鼓之习,相传已久,今犹未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为自由娱乐期,每村每屯,男丁三五成群,作赛鼓之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庆活动 传统习俗 史料记载 元宵节 马山县 广西南宁市 壮族
原文传递
“布”铭三环耳铜锣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5,共1页
这件铜锣是中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器呈圆盘形,敛口,弧腹,面平。腹饰凸弦绳纹一道,上有三半环钮,系三环耳,呈“品”字形等距离布列。锣面铭刻有一“布”字,“布”是汉时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的省文。经测音,锣心为B... 这件铜锣是中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器呈圆盘形,敛口,弧腹,面平。腹饰凸弦绳纹一道,上有三半环钮,系三环耳,呈“品”字形等距离布列。锣面铭刻有一“布”字,“布”是汉时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的省文。经测音,锣心为B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 三环 贵港市 字形
原文传递
壮族啵咧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2,共1页
啵咧,是壮族传统的吹奏乐器,流行于桂西南的龙州、宁明等地。它由哨子、气盘、芯子、杆、碗等部分组成。哨子是啵咧发音的主要部件,双簧用蚕管或虫蚕制成,安装在芯子上端。吹奏时口含哨子,气流冲击两面哨片,振动发声.
关键词 壮族 吹奏乐器 振动发声 桂西南
原文传递
古筝
10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2,共1页
古筝又名秦筝、汉筝、瑶筝、鸾筝等,是属于弹拨类的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古筝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故又名秦筝。《史记》中的《李斯列传·谏逐客书》记载:"夫击瓮叩缶... 古筝又名秦筝、汉筝、瑶筝、鸾筝等,是属于弹拨类的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古筝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故又名秦筝。《史记》中的《李斯列传·谏逐客书》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后来古筝广泛流传到全国各地,甚至远至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筝 李斯列传 传统乐器 谏逐客书 古筝 《史记》 战国时代
原文传递
芦笙
11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38,共1页
芦笙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仍盛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之中。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战国至东汉初期墓葬群曾出土了两件葫芦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诗经》载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 芦笙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仍盛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之中。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战国至东汉初期墓葬群曾出土了两件葫芦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诗经》载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卢沙(芦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周去非《岭外代答》亦曰:“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芦沙之制,状如古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其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笙 中国西南地区 《桂海虞衡志》 《岭外代答》 少数民族 《诗经》 墓葬群 范成大
原文传递
青釉彩绘花腔腰鼓简介
12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共1页
这件青釉彩绘花腔腰鼓1979年7月在广西永福县窑田岭窑址出土,器呈筒形细长腰,两端为圆口球形腔和直口喇叭形腔,中间腰部呈管状。胎体灰色坚质,施青黄釉,鼓身饰釉下褐彩花纹。这种瓷腔腰鼓在广西永福窑田岭窑址出土发现最多,另外... 这件青釉彩绘花腔腰鼓1979年7月在广西永福县窑田岭窑址出土,器呈筒形细长腰,两端为圆口球形腔和直口喇叭形腔,中间腰部呈管状。胎体灰色坚质,施青黄釉,鼓身饰釉下褐彩花纹。这种瓷腔腰鼓在广西永福窑田岭窑址出土发现最多,另外桂林大河东窑、藤县中和瓷窑、容县城关瓷窑、北流岭洞瓷窑等遗址都有出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腔 彩绘 青釉 简介 出土 永福县 瓷窑 窑址
原文传递
西汉“布”铭环钮铜钟
13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6-156,共1页
这两枚“布”铭环钮铜钟于1976年在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一号墓出土。器呈直筒形,合模铸成。顶平,有实心半环钮,钟身下端两侧对开长方形缺口。一枚正面篆刻“布八斤四两”五字,“布”是汉时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之省文。经... 这两枚“布”铭环钮铜钟于1976年在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一号墓出土。器呈直筒形,合模铸成。顶平,有实心半环钮,钟身下端两侧对开长方形缺口。一枚正面篆刻“布八斤四两”五字,“布”是汉时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之省文。经测音,正鼓为#C+10。另一枚正面篆刻“布七斤”三字,正鼓音为E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 铜钟 西汉 贵港市 长方形 广西 篆刻 测音
原文传递
西周浮雕饰铜甬钟
14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64,共1页
质地:铜 年代: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等级:一级 尺寸:通高68.5厘米,甬长20。5厘米,铣间宽33.5厘米,舞间宽21.4厘米 重量:34千克 来源:1958年5月广西横县镇龙乡那桑屯出土 收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这... 质地:铜 年代: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等级:一级 尺寸:通高68.5厘米,甬长20。5厘米,铣间宽33.5厘米,舞间宽21.4厘米 重量:34千克 来源:1958年5月广西横县镇龙乡那桑屯出土 收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这件铜甬钟于1958年5月在广西横县镇龙乡那旭村那桑屯出土。器形厚重,为直圆甬式。鼓部饰窃曲纹,正面鼓部左右两侧在窃曲纹地上附以高浮雕螭龙纹装饰。钲、篆饰斜肩雷纹,栾边饰水波纹,舞饰兽面纹,钲边、篆间以两行小乳钉为界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钟 西周 广西壮族自治区 雕饰 公元前 博物馆 兽面纹
原文传递
翔鹭纹铜鼓
15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4,共1页
质地:铜年代: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等级:一级尺寸: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重量:30.75千克来源: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收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铜鼓是一种平面曲腰、中空无底的敲击... 质地:铜年代: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等级:一级尺寸: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重量:30.75千克来源: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收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铜鼓是一种平面曲腰、中空无底的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铜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组成。鼓面圆而平,是敲击发音的部分,下接鼓身,连接部分略外凸,形成球状弧度为胸。腰部略细,内收如束腰。往下鼓身又扩大,呈喇叭口部分为足。鼓身两侧各有两个半环形的耳。按不同形制和花纹,铜鼓可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南亚地区 体鸣乐器 中国南方 公元前 博物馆 石寨山
原文传递
扬琴
16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4,共1页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蝴蝶琴,属击弦乐器,源自古代中东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桑图尔琴,于明朝末期经海路传入我国广东,后逐渐传到其他地方,成为我国许多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重要乐器,常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蝴蝶琴,属击弦乐器,源自古代中东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桑图尔琴,于明朝末期经海路传入我国广东,后逐渐传到其他地方,成为我国许多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重要乐器,常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及粤剧、潮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扬琴由共鸣箱、山口、弦钉、弦轴、琴码、琴弦和琴竹等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丝竹 击弦乐器 说唱音乐 扬州清曲 广西文场 扇面琴 闽剧 共鸣箱
原文传递
明代七弦琴
17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17,共1页
质地:木年代:明(公元1368-1644年)尺寸:长123厘米。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明代 1954年 全州县 桂林市 博物馆
原文传递
东汉铜铃
18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3,共1页
这件铜铃于1957年贵县(今贵港市)粮库19号汉墓出土。铃呈半截橄榄形,顶置半环钮,上端开长方形孔,内悬一铜条摆。器形柔和,从上到下缓慢外侈,器表光素无纹。发掘出土的铜铃在广西较为多见,武鸣、平乐、西林、贺州都有发现。最早... 这件铜铃于1957年贵县(今贵港市)粮库19号汉墓出土。铃呈半截橄榄形,顶置半环钮,上端开长方形孔,内悬一铜条摆。器形柔和,从上到下缓慢外侈,器表光素无纹。发掘出土的铜铃在广西较为多见,武鸣、平乐、西林、贺州都有发现。最早的是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出土的5件铜铃,年代约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铃 东汉 春秋晚期 西周晚期 出土 贵港市 长方形 汉墓
原文传递
烟墩大鼓
19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27,共1页
烟墩大鼓因主要流行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而得名,此外还见存于该县平南镇、沙坪镇及相邻的南宁市横县南乡镇等地。最初于明代时用于聚众御敌或者驱逐猛兽,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地年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十六,当地人... 烟墩大鼓因主要流行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而得名,此外还见存于该县平南镇、沙坪镇及相邻的南宁市横县南乡镇等地。最初于明代时用于聚众御敌或者驱逐猛兽,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地年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十六,当地人举办“赛鼓”“拼鼓”等活动,击鼓时不分老少,不分昼夜,旨在驱邪逐疫、酬神纳吉,祈求来年老小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2008年灵山烟墩大鼓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鼓 广西壮族自治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山县 钦州市 南宁市 年俗
原文传递
天琴
20
作者 潘汁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8-168,共1页
天琴是一种拨奏弦鸣乐器,流传于广西沿中越边境一带的壮族地区。因拨奏时发出叮叮声,当地人称之为“叮”或“叮鼎”,原是当地民间巫者祭祀仪式上使用的法器。当地方言将巫者主持的宗教祭祀活动叫做“天”,所以这种乐器得名“天琴”。
关键词 宗教祭祀活动 弦鸣乐器 壮族地区 中越边境 祭祀仪式 “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