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胚芽鞘与耐深播抗旱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前颖 文学飞 +3 位作者 潘田园 史引红 田雨 幸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7,62,共8页
根据作者多年试验观察,综述澳美欧亚非30多个国家相关研究可知,胚芽鞘长、细、硬、快的小麦品种耐深播、抗旱、立苗好。小麦的"地中茎"由上胚轴组织派生且位于胚芽鞘基之上。小麦无中胚轴、无"根茎"。实证双胚苗的第二胚芽鞘自然开... 根据作者多年试验观察,综述澳美欧亚非30多个国家相关研究可知,胚芽鞘长、细、硬、快的小麦品种耐深播、抗旱、立苗好。小麦的"地中茎"由上胚轴组织派生且位于胚芽鞘基之上。小麦无中胚轴、无"根茎"。实证双胚苗的第二胚芽鞘自然开裂,并图释深播地中"拔节"现象值得研究者关注。小麦品种间胚芽鞘遗传长度变幅在1.5~18.0 cm,胚芽鞘长度的生理变异及环境变异小于品种间变异。多数矮秆基因都缩短鞘长,但鞘长基因加性遗传,有育成矮秆长鞘、出苗力强、苗期抗旱、长势壮的新品种的报道。长胚芽鞘品种的胚较大,这涉及到小麦脂肪优质育种的问题。建议:(1)尽快摸清中国的小麦长鞘品种资源,协商制定中国小麦胚芽鞘长与鞘色的描述标准;(2)加大常规育种中F2代的播量并加大播深,以便早代汰除出苗力差的个体;(3)强制描述小麦品种的鞘长、鞘色及批售种子的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胚芽鞘 中胚轴 地中茎 矮秆 抗旱性
下载PDF
小麦品种阿勃的五个缺体系在两个生长阶段的叶蛋白差异(英文)
2
作者 文学飞 前颖 +9 位作者 姜奇彦 石鹏 史引红 姚麦萍 王永杰 潘田园 裴继禹 史俊东 吉万全 幸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6-926,共11页
识别、定位小麦叶蛋白并解析小麦叶蛋白的基因组行为特征,是小麦叶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蛋白分析及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分析了普通小麦品种阿勃整倍体与其5个缺体系的黄化苗阶段叶片(E)和抽穗期... 识别、定位小麦叶蛋白并解析小麦叶蛋白的基因组行为特征,是小麦叶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蛋白分析及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分析了普通小麦品种阿勃整倍体与其5个缺体系的黄化苗阶段叶片(E)和抽穗期叶片(H)的叶蛋白表达差异。阿勃整倍体E中重复检测到630个蛋白,阿勃整倍体H中重复检测到520个蛋白,其中514个蛋白为E和H共有,116个蛋白仅E有,6个蛋白(862,756.1,759,A56.2,458.3,249)仅H有。同时发现,染色体1A、1B、6A、6B和6D在H期影响68个叶蛋白的表达,在E期影响38个叶蛋白的表达。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叶蛋白A56.1,一个推测的逆转座子蛋白,在1A缺体系或6A缺体系的E和H期中都完全缺失,而叶蛋白756.1,一个推测的依ATP的DNA螺旋酶II 70 kD亚基,在1A缺体系或1B缺体系或6A缺体系的H期中都完全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阿勃 缺体系 黄化苗 抽穗期 叶蛋白
下载PDF
长胚芽鞘小麦品种耐深播出苗好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学飞 前颖 +3 位作者 潘田园 史引红 田雨 幸来 《小麦研究》 2011年第2期16-29,共14页
综述澳美欧亚非30多国百多家有关研究表明,胚芽鞘长、细、硬、快的小麦品种耐深播、立苗好。从细胞能性角度阐述胚轴划分并澄清小麦胚芽鞘的错位描述及地中茎的混淆定义。图示双胚苗的第二胚芽鞘自然开裂。图释深播地中"拔节"... 综述澳美欧亚非30多国百多家有关研究表明,胚芽鞘长、细、硬、快的小麦品种耐深播、立苗好。从细胞能性角度阐述胚轴划分并澄清小麦胚芽鞘的错位描述及地中茎的混淆定义。图示双胚苗的第二胚芽鞘自然开裂。图释深播地中"拔节"现象值得春化学者关注。概述胚芽鞘遗传长度、生理长度及环境长度。提到小麦脂肪优质育种问题。对国内麦学界提出3个具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胚轴 地中茎 矮秆 干旱 秸秆还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