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与主体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知水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年第5期13-19,共7页
本文试图用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从四个方面论述主体和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人的哲学--主体哲学,“人始终是主体”
关键词 对象化 马克思 主体哲学 对象性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对象化理论概念辨析
2
作者 潘知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54-60,共7页
马克思对象化理论概念辨析潘知水1983年,我曾提出了马克思有个对象化理论,始于早期,贯穿于中、后期,这一关于主体制作活动的全面性理论,应该作为马克思美学的基础理论,取代片面性的自然界人化理论。①自此,对象化理论逐渐地... 马克思对象化理论概念辨析潘知水1983年,我曾提出了马克思有个对象化理论,始于早期,贯穿于中、后期,这一关于主体制作活动的全面性理论,应该作为马克思美学的基础理论,取代片面性的自然界人化理论。①自此,对象化理论逐渐地为学术界的关注和运用。然而,在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辨析 对象化 马克思 制作活动 基础理论 自然界 片面性 学术界
下载PDF
论反映及其艺术过程——从马克思的反映概念到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
3
作者 潘知水 《社会科学(甘肃)》 1987年第2期1-9,共9页
大自然并没有为人类创造出艺术,正如没有创造出哲学、宗教和纺识机一样。艺术正如哲学,宗教和纺识机,也是人类“物化的智力”。但也应把它们看作是大自然的创造物,因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智力是人脑的产物。
关键词 神经生理学 现代心理学 艺术 马克思 概念 大自然 人类 自然界
下载PDF
主体问题的史之启迪
4
作者 潘知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想经哲学史从几方面考察主体问题,也许可受到某些使茅塞顿开的撞击.
关键词 考察主体 哲学史
下载PDF
论主体本质为形式因——兼析马克思的“对象化-主体化/生产-消费”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知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5-31,共7页
主体问题应是人的问题之发展,不应是人的问题之重复。正如关于人作为人在哲学史上有过许多定义一样,关于人作为主体在当代哲学论坛上也有了不少规定。然而,还没有一个规定足以统一其它合理规定而成为“唯一者”即最高概括的。多年来。
关键词 主体化 对象化 主体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主体 哲学史 亚里士多德 当代哲学 本体论 哲学概括
原文传递
马克思“美的规律”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1年第10期30-33,共4页
马克思是从心物关系去探索美的规律的。他把美的规律直接地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并以人的本质为中介,使美的规律置于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生产实践既是人的族类特性的标志,也是人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在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过程中... 马克思是从心物关系去探索美的规律的。他把美的规律直接地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并以人的本质为中介,使美的规律置于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生产实践既是人的族类特性的标志,也是人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在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同时也是在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过程中,美得以创造出来。马克思早期就是从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来观察人的:一是物质生产活动;二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他既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然存在物 自然界 规律 本质联系 生命活动 对象性 本质力量 物质生产 心物关系
原文传递
主体·主体质·主体本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0-24,共5页
我以为,关于主体概念的对象域之规定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我们的对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难道这些“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正是主体,不正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主体既然是在历... 我以为,关于主体概念的对象域之规定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我们的对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难道这些“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正是主体,不正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主体既然是在历史中行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本质 对象化 社会过程 色群 形式因 “四因说” 图型 易逝性 质料 主体化
原文传递
信息论美学评介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6年第4期31-36,共6页
美学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其方法是借自相近的诸学科。“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似可为美学研究者的座右铭。信息论美学是因借信息论的方法为方法而得名的,正如哲学美学是因借哲学的方法为方法而得名一样。信息论美学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 美学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其方法是借自相近的诸学科。“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似可为美学研究者的座右铭。信息论美学是因借信息论的方法为方法而得名的,正如哲学美学是因借哲学的方法为方法而得名一样。信息论美学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法国和德国先后兴起,法国人A.A.英里斯(A.A.Moles)和德国人M.本泽(M.Benhse)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莫里斯的《信息论与审美感知》(1958)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作。信息论美学在美学发展史上可视为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言分析美学—符号学美学的继续和发展。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只要分析艺术的形式,就可得其应得的东西。这种从形式去规定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美学 美学研究 符号学美学 哲学美学 分析美学 审美感知 布拉格学派 自然美 格式塔 艺术哲学
原文传递
人本心理学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5年第6期34-39,共6页
如果说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活动,那么人本心理学则主要是研究人的意向活动。两者虽然都在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但后者则稍早于前者,就以其学派闻名于世而论,后者则更早。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体系而诞生的U·奈索(U&#... 如果说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活动,那么人本心理学则主要是研究人的意向活动。两者虽然都在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但后者则稍早于前者,就以其学派闻名于世而论,后者则更早。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体系而诞生的U·奈索(U·Nieser)的《认知心理学》出版于1967年,而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A·H·马斯洛(A·H·Maslow)的代表作则先后出版于1950—1956年间。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也成立于1961年,并于翌年举行第一次代表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心理学 自我实现 心理学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 行为主义 认知活动 罗杰斯 个性理论 有机体 哲学基础
原文传递
现代认知心理学简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知水 《哲学研究》 1985年第3期35-40,共6页
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潮起于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因U.奈索(U.Neisser)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而得名。到了八十年代,它已成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界盛行的一个新流派,基本上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居主... 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潮起于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因U.奈索(U.Neisser)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而得名。到了八十年代,它已成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界盛行的一个新流派,基本上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居主导地位,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领域如发展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药物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等,都已变成了认知心理学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认知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 临床心理学 社会心理 五十年代中期 药物学 研究领域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与主题问题
11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4-24,共1页
马克思对象化理论的要点有四:(1)凡是感性的东西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2)凡是生命机体都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3)凡人作为类存在物都在其类活动中显示出其类特性为自由的、自觉的对象性活动;(4)凡人的自我... 马克思对象化理论的要点有四:(1)凡是感性的东西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2)凡是生命机体都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3)凡人作为类存在物都在其类活动中显示出其类特性为自由的、自觉的对象性活动;(4)凡人的自我实现都作为主体能力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以这个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来解决主体与对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可得四个结论: 1、人的哲学就是主体哲学。人作为历史主体,不仅在历史中有其现实性,而且在人类思维中也以展开的逻辑形式得到确认:人始终是主体。 2、主体就是在人类总体生活中作为角色的人,是在对象世界中发动和实现认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活动 对象化 存在物 马克思 方法论原则 自我实现 主体能力 理论基础 主体哲学 历史主体
原文传递
主体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12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7年第9期12-15,共4页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之誉,在我看来,也可以说是哲学中主体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但这个提纲通行的汉译,则有其不准确之处。尤其从今天哲学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来看,并比对刘丕坤先生译的《1...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之誉,在我看来,也可以说是哲学中主体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但这个提纲通行的汉译,则有其不准确之处。尤其从今天哲学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来看,并比对刘丕坤先生译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种不准确之处也就更为明显了。朱光潜先生生前有感于此,曾校译全文,并提出校译本(见《美学拾穗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下引均出此)。读后,获益不浅。首先,朱先生把题目改译为“费尔巴哈论纲”,就做到了文题相切,又合汉语习惯。“论纲”是为“论”准备的,言简意赅,行文一般又以作者自己看得懂为准。所以,为译好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通行本 对象性活动 青年马克思 主体性 论纲 马克思恩格斯 感性活动 唯物主义 经济学
原文传递
马克思反映概念的三大特性
13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7年第8期41-41,共1页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的是反映的自我创造性;“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这说的是反映的随机选择性;人以“全面的方式...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的是反映的自我创造性;“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这说的是反映的随机选择性;人以“全面的方式”、作为“整体的人”去占有对象,这说的是反映的时空多维性。马克思反映概念的三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性 日内瓦学派 占有对象 心理学 生理机制 马克思 相适应 创造性 本质力量 历史学派
原文传递
《技术美学》评介——兼评美学泛化倾向
14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5年第3期42-43,31,共3页
《技术美学》(丛刊)第一集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大32开,128页,文章41篇,每篇平均3.2页,以每页780字计,每篇平均仅有2500字。一个戴着美学桂冠的刊物,竟能通体以这样短小的文章问世,实属首见。展读全书,也不难发现那些深入浅出、言之有物... 《技术美学》(丛刊)第一集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大32开,128页,文章41篇,每篇平均3.2页,以每页780字计,每篇平均仅有2500字。一个戴着美学桂冠的刊物,竟能通体以这样短小的文章问世,实属首见。展读全书,也不难发现那些深入浅出、言之有物、图文并茂、新鲜活泼的优点,一扫一般美学文章那种空泛无物、晦涩难懂、诗云子日、叠床架屋的文风。正如主编在“誓言”中所说,“以中、小稿件为主”,“力戒空泛,力避晦涩”,做到“明白晓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文学艺术 功能质 泛化 评介 工业产品 学科性质 艺术创造 国际市场 文艺学
原文传递
“美”的词源学考察
15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4年第9期11-13,共3页
“美”,究竟属于科学认识范畴,还是属于艺术鉴赏范畴?究竟是一个由事实判断而产生的词或概念,还是一个由价值判断而产生的词或概念?Aesthetics(通译“美学”,宜译“审美学”)象实证科学一样去研究物理实体的量、质、能或构成,还是作为... “美”,究竟属于科学认识范畴,还是属于艺术鉴赏范畴?究竟是一个由事实判断而产生的词或概念,还是一个由价值判断而产生的词或概念?Aesthetics(通译“美学”,宜译“审美学”)象实证科学一样去研究物理实体的量、质、能或构成,还是作为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去研究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美的本质方面的争论之所以旷日持久,大都是由于争论各方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所以,任何严肃的美学或审美学研究,似乎都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美的探索的首要课题。可惜国内对这一课题研究甚少,南京大学凌继尧同志在《美的研究与欣赏》(丛刊)1983年第1辑上发表了题为《“美”的词源学研究》的文章,则对“美”这个词作了词源学上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源学 价值关系 科学认识 词汇 美学研究 拉丁语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实证科学 审美学
原文传递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厦门年会纪要
16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4年第1期4-9,共6页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3年10月7日至1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中心议题是:美学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美学工作者150余人。 10月7日,学会副会长王...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3年10月7日至1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中心议题是:美学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美学工作者150余人。 10月7日,学会副会长王朝闻在书面开幕词中提出三点要求和期望: 解放思想,各抒己见他说,美学对象复杂而又在不断变化、发展,不是任何现成的见解所能解释的,任何权威的见解也只有真理的相对性。如果面对千变万化的认识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史 审美教育 马克思主义 美学思想 艺术美学 历史唯物主义 年会 审美心理结构 美本身 美学研究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异化”论批判简介
17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3年第12期18-21,共4页
党中央最近提出清除精神污染的任务以后,理论界回顾了几年来关于异化理论的探讨,有人认为其中确实产生了一些离开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情况,宣传“社会主义异化”就是精神污染在理论界比较突出的表现之一,并陆续著文批判了这种理论在理论上... 党中央最近提出清除精神污染的任务以后,理论界回顾了几年来关于异化理论的探讨,有人认为其中确实产生了一些离开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情况,宣传“社会主义异化”就是精神污染在理论界比较突出的表现之一,并陆续著文批判了这种理论在理论上的反科学性和在政治上的危害性。现将批判文章的要点简介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异化现象 马克思主义 异化理论 人本主义 概念 批判 费尔巴哈 方法论 认识论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范畴、概念讨论会纪略
18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3年第9期13-17,8,共6页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4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20日至24日在承德召开。与会者有张岱年、王明、邱汉生、石峻、辛冠洁、杨宪邦、方克、艾力农、张立文、方立天、马振锋、许抗生、蒙培元以及其他中哲史工作者和有关报纸、杂...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4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20日至24日在承德召开。与会者有张岱年、王明、邱汉生、石峻、辛冠洁、杨宪邦、方克、艾力农、张立文、方立天、马振锋、许抗生、蒙培元以及其他中哲史工作者和有关报纸、杂志、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共40余人。这次讨论会的论题是:(1)中国哲学范畴、概念和思潮发展规律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研究 哲学范畴 典型范畴 范畴体系 概念体系 范畴研究 张岱年 学术讨论会 概念研究 黑格尔
原文传递
在天津召开的巴黎手稿美学问题讨论会纪要
19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3年第1期8-12,共5页
为迎接马克思逝世100周年(1883—1983)纪念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天津美学学会和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问题讨论会,于1982年9月14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有来自北京... 为迎接马克思逝世100周年(1883—1983)纪念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天津美学学会和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问题讨论会,于1982年9月14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有来自北京、天津及其他省、市的巴黎手稿及美学研究者60余人参加。讨论会收到专题论文和学术性资料25篇。现将论文及与会者发言涉及的问题撮其要者纪述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手稿 哲学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美学 费尔巴哈 自然界 哲学基础 本质力量对象化 美学问题 美学研究 共产主义
原文传递
形象思维研究述介
20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1982年第4期25-27,共3页
形象思维问题讨论重起于1978年《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一直延续到1981年,三年来,仅学术性专论公开发表的就达50余篇。争论的中心是:形象思维是不是一种相对于抽象思维而独立的思维方式(形式),并作为艺术创作(包括认... 形象思维问题讨论重起于1978年《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一直延续到1981年,三年来,仅学术性专论公开发表的就达50余篇。争论的中心是:形象思维是不是一种相对于抽象思维而独立的思维方式(形式),并作为艺术创作(包括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的特殊规律。依照对这一中心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分为肯定论、否定论和保留论。形象思维问题讨论已趋沉寂,回过头来审视一番这一讨论的概貌,不是无益的。一、肯定论的形象思维观。肯定论把形象思维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初期只限于探讨艺术家的形象思维,把形象思维定义为:(一)“艺术上的典型化“(浦满春:《形象思维探讨》,《红旗》1978年第2期);(二)“创造性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肯定论 思维方式 否定论 保留论 问题讨论 艺术创作 艺术家 认识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