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美学: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再认识 被引量:18
1
作者 潘秀通 潘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51,共7页
中国电影意象美学自中国电影诞生就与之相伴相生,逐步形成多型意象美学形态并行发展、互动互融的基本格局。中国当代影视意象的创造和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在综合化与普遍化过程中突现独特性,以创新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以其优良基因为... 中国电影意象美学自中国电影诞生就与之相伴相生,逐步形成多型意象美学形态并行发展、互动互融的基本格局。中国当代影视意象的创造和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在综合化与普遍化过程中突现独特性,以创新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以其优良基因为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 意象 美学 影视美学
下载PDF
后现代电影的当代语境及当代性表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潘秀通 潘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5-12,共8页
电影的后现代话语自其产生,即已融会于当代电影新主流话语庞大体系之中。正是出于当代语境的驱动,后现代电影分别从“解构”与“建构”的不同方向、不同途径进行整体化综合与超越,实现话语的“当代化”进程,以其先锋、解构、新异、拼贴... 电影的后现代话语自其产生,即已融会于当代电影新主流话语庞大体系之中。正是出于当代语境的驱动,后现代电影分别从“解构”与“建构”的不同方向、不同途径进行整体化综合与超越,实现话语的“当代化”进程,以其先锋、解构、新异、拼贴、调侃和开放型叙事的风貌,内嵌于庞大的当代电影语系之中。它是当代电影世界的一支奇葩,但也只是世界当代电影百花园地中的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话语 当代语境 当代性表征
下载PDF
论数字影像及其真实性观念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秀通 潘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31-37,共7页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来生成数字化虚构影像的创造性真实。真实永远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电影无论在中国乃至全球 ,都不会在短期内步入“后电影时代”而濒临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 艺术功能 美学观念 真实性观念 后电影时代
下载PDF
全球化与本土化——论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新世纪突围 被引量:2
4
作者 潘秀通 潘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否认全球化,必将割断民族文化及其本土电影文化同世界文化发展大环境、总趋势的关联,撤出世界电影历史的总脉络,重蹈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覆辙;舍弃本土化的改造与创新,照搬西方文化理论话语并企图以此规范中国当代电影文化,削足适履,... 否认全球化,必将割断民族文化及其本土电影文化同世界文化发展大环境、总趋势的关联,撤出世界电影历史的总脉络,重蹈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覆辙;舍弃本土化的改造与创新,照搬西方文化理论话语并企图以此规范中国当代电影文化,削足适履,必将使中国本土电影文化园地荒芜而终至陷于名至实归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境地。惟有融合并融化西方文化理论话语,给予科学性再阐释与本土化的创新,才能实现中国当代影视理论话语的新世纪的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电影理论 全球化 本土化 21世纪 美学话语 创新
下载PDF
构图的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秀通 万丽玲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2-109,共18页
一部影片要获得艺术生命力和美学价值,除却要具有真实性、情感性,还必须具有美感性,能“从自然中‘引出’美来”。画面乃是电影的基本构成之一,因此,电影的美,更多的要透过摄影构图来体现。这就需要创作者创造激发美感的直观构图... 一部影片要获得艺术生命力和美学价值,除却要具有真实性、情感性,还必须具有美感性,能“从自然中‘引出’美来”。画面乃是电影的基本构成之一,因此,电影的美,更多的要透过摄影构图来体现。这就需要创作者创造激发美感的直观构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价值 摄影构图 艺术生命力 构图形式 美感性 情感性 创作者 电影
下载PDF
电影艺术面临挑战──世纪之交电影理论思索之一 被引量:3
6
作者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21-27,共7页
本文论述了电影艺术及其理论在本世纪内受到的质疑与挑战,阐明了电影不完全是艺术,它首先是大众传播媒介,然后才有纪录电影与非纪录电影、电影艺术与非电影艺术之分;强调中国当代电影唯有吸收世界各国电影文化之长,以我为主,实现... 本文论述了电影艺术及其理论在本世纪内受到的质疑与挑战,阐明了电影不完全是艺术,它首先是大众传播媒介,然后才有纪录电影与非纪录电影、电影艺术与非电影艺术之分;强调中国当代电影唯有吸收世界各国电影文化之长,以我为主,实现整体综合与综合创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整体功能,才能承载历史赋予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技术 艺术 非艺术 文化商品 整体综合 整体功能
下载PDF
论电影话语及其当代创新 被引量:4
7
作者 潘秀通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4,共5页
唯有话语才是言语和语言的集合体。电影言语领先于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是电影言语规则化与普及化的归宿。中国当代电影话语要创新、发展,必须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全球化与本土化、语言性与言语性、主流性与非主流性、吸纳与超越的有机... 唯有话语才是言语和语言的集合体。电影言语领先于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是电影言语规则化与普及化的归宿。中国当代电影话语要创新、发展,必须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全球化与本土化、语言性与言语性、主流性与非主流性、吸纳与超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犹若蜂采百花而为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语言 言语 创新
下载PDF
论影视景框的艺术活力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30-37,共8页
只有不断增强与提高对影视景框所拥有的屏蔽与分离、限定与延伸、稳定与变化、收敛与扩展、客观与主观、修饰与美化诸多艺术表现作用和美学功能的认识 ,更加自觉地理解、开掘影视景框的艺术活力 ,才能不断创新影视话语 。
关键词 影视景框 艺术作用 美学功能 艺术活力 创新 影视话语 影视文化
下载PDF
当代电视观念亟待更新——世纪之交影视理论的思索
9
作者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27-34,共8页
本文以新的视角,对电视及电视艺术的概念、本质、分类、功能与观念进行新的阐释,强调中国当代电视惟有顺应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历史的新的高度上,适应高科技和当代人类思维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更新观念,勇于跳出前人与他者的... 本文以新的视角,对电视及电视艺术的概念、本质、分类、功能与观念进行新的阐释,强调中国当代电视惟有顺应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历史的新的高度上,适应高科技和当代人类思维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更新观念,勇于跳出前人与他者的窠臼,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主流性与多样性、通俗性与精湛性相统一的整体综合与整体创新,充分发挥电视的整体功能,才能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观念 当代 本质 整体综合 整体功能 整体创新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美学走向
10
作者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7-34,共8页
本文论述并揭示了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的整体综合美学走向,有如“百川归海”,乃是新形势新条件下民族电影振兴与发展并走向当代的必然;而当代整体综合电影美学,融综合化与个性化、世界性与民族性、变化性与恒定性于一体,“无流不... 本文论述并揭示了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的整体综合美学走向,有如“百川归海”,乃是新形势新条件下民族电影振兴与发展并走向当代的必然;而当代整体综合电影美学,融综合化与个性化、世界性与民族性、变化性与恒定性于一体,“无流不纳”,则为当代艺术自然和电影世界存在与发展的自然之势、自然之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学 改革开放 中国电影 整体综合
下载PDF
论海派影论之兴
11
作者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0-35,共6页
中国海派电影理论话语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主要有4个动因,4个依托,并显现着4个方面鲜明特色。在旧海派电影文化的积淀中升华、创新的新海派电影文化,既应“海纳百川”,又应“百川归海”,既葆有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相融相合于中... 中国海派电影理论话语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主要有4个动因,4个依托,并显现着4个方面鲜明特色。在旧海派电影文化的积淀中升华、创新的新海派电影文化,既应“海纳百川”,又应“百川归海”,既葆有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相融相合于中国整体文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影论 新海派影视 电影理论
下载PDF
电影的空间观 被引量:33
12
作者 潘秀通 《文艺研究》 1988年第1期94-97,共4页
迄今的电影学与电影美学,其有的电影空间观念同电影空间发展的现实或多或少地相悖。即如享有盛誉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的《电影语言》一书中,一方面认为“基本上是不可能把电影确定为一种空间艺术的”,旋即又肯定“电影... 迄今的电影学与电影美学,其有的电影空间观念同电影空间发展的现实或多或少地相悖。即如享有盛誉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的《电影语言》一书中,一方面认为“基本上是不可能把电影确定为一种空间艺术的”,旋即又肯定“电影却是一种空间的艺术”,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而当今我国电影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观 电影语言 电影空间 电影美学 电影学 电影界 空间艺术 法国 心理空间 理论家
下载PDF
长镜头辨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秀通 万丽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42,共14页
近几期本刊发表了若干有关长镜头及纪实主义美学的文章,目的是在长镜头理论盛行之后,回过头来重新对巴赞理论及其纪实美学进行一番反省。本期的《长镜头辨析》尽管在考虑长镜头和蒙太奇的关系时有些概念、论点值得商榷,但作为一家之言,... 近几期本刊发表了若干有关长镜头及纪实主义美学的文章,目的是在长镜头理论盛行之后,回过头来重新对巴赞理论及其纪实美学进行一番反省。本期的《长镜头辨析》尽管在考虑长镜头和蒙太奇的关系时有些概念、论点值得商榷,但作为一家之言,尤其是作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认真态度,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法 现实主义 表现性 再现性 美学观念 长镜头 写实主义 表现主义 再现与表现 客观再现
下载PDF
当代形态的电影及其美学观念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秀通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101,共7页
当代形态的电影及其美学观念潘秀通启锚于卢米埃尔时代的电影,在短暂的百年之间,神奇般地跨越了其他古老的艺术曾用多少世纪才完成的历史进程,随时代的钟声正悄然驰入当代的里程。电影呼唤理论界廓清迷乱星云,从它的历史轨迹中洞见... 当代形态的电影及其美学观念潘秀通启锚于卢米埃尔时代的电影,在短暂的百年之间,神奇般地跨越了其他古老的艺术曾用多少世纪才完成的历史进程,随时代的钟声正悄然驰入当代的里程。电影呼唤理论界廓清迷乱星云,从它的历史轨迹中洞见它的当代形态,以建树有利于当代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形态 世界电影 后现代主义文化 个性化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现代电影 美学观念 现代性 整体综合
下载PDF
含蓄美与“朦胧”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秀通 《文艺研究》 1983年第4期86-92,共7页
这几年,我国诗坛上涌现出一批“朦胧诗”。这种“朦胧”色彩,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其他的艺术形式方面。赞赏者颂之为“朦胧美”,是“冲决固有的”传统美学观念后“新的崛起”;反对者称之为“
关键词 含蓄美 朦胧美 “朦胧”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审美经验 “朦胧诗” 艺术美 适度性 曲折性
下载PDF
影视美学新走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秀通 万丽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5-11,共7页
去年,上海大学建立了影视艺术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今年,正式成立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这个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得很活跃,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里撷取这个学院教师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 影视美学 现代电影 中国电影 整体综合 现代主义 影视艺术 电影艺术 个性化 叙事语言 理论话语
下载PDF
论李渔的总体结构说——《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辨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秀通 万丽玲 《北方论丛》 1982年第2期41-47,共7页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小说作家和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闲情偶寄·词曲部》问梓于1671年,是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角度系统地探讨编剧理论的专著。它在文学史上的宝贵价值之一,就在于首先提出了“结构第一”的理论,系统地阐...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小说作家和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闲情偶寄·词曲部》问梓于1671年,是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角度系统地探讨编剧理论的专著。它在文学史上的宝贵价值之一,就在于首先提出了“结构第一”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总体结构说,强调总体构思和总体结构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深入探讨了结构的内部规律,从而揭示了艺术创作的一些本质规律,显示出当时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第一” 结构说 词曲 李渔 艺术创作 明末清初 小说作家 编剧理论
下载PDF
在教改中开创影视艺术新学科
18
作者 潘秀通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7年第2期68-73,共6页
四化建设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推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为顺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开展教学改革,我们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电影电视教研室于1985年3月正式成立,开创了影视艺术新学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学生的欢迎。影视艺术新... 四化建设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推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为顺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开展教学改革,我们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电影电视教研室于1985年3月正式成立,开创了影视艺术新学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学生的欢迎。影视艺术新学科的建设实践,进一步促进了我们观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影视教育 高校教育改革 影视评论 中国电影创作 战地浪漫曲 影视教学 国产影片 北京电影学院 教学全过程
下载PDF
交叉与分离——论当代电影的整体综合美学发展趋向
19
作者 潘秀通 《北方论丛》 1987年第3期44-50,共7页
整个宇宙,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着,无时不在变化与转化中。而“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与分离、收缩与膨胀,——一句话,是吸引和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①。
关键词 发展趋向 当代电影 分离 美学 微观世界 人类社会 两极对立 有机物
下载PDF
姑苏碧血
20
作者 潘秀通 万丽玲 《电影文学》 1983年第12期58-79,共22页
序曲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只雪白的鸽子,从烟涛火海中冲出,盘旋三匝,飞向远方……鸟瞰:运河环抱中的苏州古城,朦朦胧胧。朝霞,刺透几朵乌云……巍峨矗立的娄门外石垒长城上,一排号角昂向云天的剪影。悲壮音乐起……乐声中... 序曲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只雪白的鸽子,从烟涛火海中冲出,盘旋三匝,飞向远方……鸟瞰:运河环抱中的苏州古城,朦朦胧胧。朝霞,刺透几朵乌云……巍峨矗立的娄门外石垒长城上,一排号角昂向云天的剪影。悲壮音乐起……乐声中:战地黄花,叶上露珠滚动……乐声中,一面方形黄绸军旗凌空飞扬。旗上,一行朱红大字赫然醒目,“太平天国慕王,谭”。二十九岁的苏州守军主将谭绍光,身披绣龙猩红战袍,头裹红巾,手扶擎天剑,迎着晨风霞光,凝神伫望的背影。第一章 一双赤脚,在炮火犁松的土地上缓缓走着,在敌我尸体枕藉的战地上默默走着……近旁,一队太平军踏过一面常胜军军旗,监押臀缠白巾的洋鬼子、假洋鬼子鱼贯而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 太平天国 太平军 乐声 军旗 鬼子 长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