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做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1
作者 刘建军 李国浩 +2 位作者 孙瑞 潘纪伟 杨效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67-0170,共4页
质量安全是建设工程生命的保障,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任何一个环节运行不规范,都会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甚至工程事故,因此对于工程建设本质上的质量安全监管是首要任务,任何一个建设方都不可以忽略质量监督问题,要真正使质量安全监督落实在工... 质量安全是建设工程生命的保障,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任何一个环节运行不规范,都会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甚至工程事故,因此对于工程建设本质上的质量安全监管是首要任务,任何一个建设方都不可以忽略质量监督问题,要真正使质量安全监督落实在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功效。质量安全监督涉及面广,从查到判,监督检查和核检均提出了严格要求,是在国家层面用政策文件做出的直接反映。同时由于工程周期长、施工量多,安全监管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而且很容易出现懈怠意识,是工程方应着重预防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已成为现阶段各大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项目,如何在监管工作中发挥作用,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确保工程效益,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监管 策略
下载PDF
近海及跨海长大桥梁损伤识别理论及剩余寿命评估理论
2
作者 种耀 李永乐 +2 位作者 潘纪伟 段林通 刘礼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62-0165,共4页
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近海及跨海长大桥梁在我国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桥梁建设初期,我国的桥梁设计规范采用的是传统设计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结构老化、混凝土腐蚀等损伤,使得结构安全储备降低,进而导致桥梁剩余寿命... 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近海及跨海长大桥梁在我国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桥梁建设初期,我国的桥梁设计规范采用的是传统设计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结构老化、混凝土腐蚀等损伤,使得结构安全储备降低,进而导致桥梁剩余寿命缩短。因此,研究近海及跨海长大桥梁损伤识别理论及剩余寿命评估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分析近海及跨海长大桥梁损伤识别理论及剩余寿命评估理论,以期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跨海 长大桥梁 损伤识别 剩余寿命评估 理论分析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来贵 陈强 +2 位作者 潘纪伟 张阳 刘雨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0-877,共8页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量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砂浆试件变形破坏规律的影响,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同时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件侧向变形场、断口形貌进行细观观测。结果表明:试件养护龄期相同...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量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砂浆试件变形破坏规律的影响,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同时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件侧向变形场、断口形貌进行细观观测。结果表明:试件养护龄期相同时,抗压强度随聚丙烯纤维掺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设置的变量梯度范围内,纤维最优掺量为0.5%;掺入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峰后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峰后广义刚度系数变化量较大;试件侧向变形场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均匀阶段、成核阶段、变形局部化阶段、破坏阶段;聚丙烯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弱于砂粒与水泥的粘结强度,含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在破坏形态上表现出"裂而不断"的特点。提出了含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模型的力学关系较好的解释了聚丙烯纤维试件峰后塑性提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水泥砂浆 数字散斑 变形场演化 塑性
下载PDF
泥岩试件改性前后拉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建林 王来贵 +3 位作者 张鹏 习彦会 潘纪伟 李永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12-2819,共8页
为了研究泥岩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采用巴西劈裂实验和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泥岩在拉应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观测,利用水泥对泥岩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泥岩拉破坏过程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改性前后泥岩的拉破坏... 为了研究泥岩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采用巴西劈裂实验和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泥岩在拉应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观测,利用水泥对泥岩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泥岩拉破坏过程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改性前后泥岩的拉破坏过程。结果表明:(1)改性后的泥岩试件,经过24 h养护,抗拉强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以线性趋势增加。(2)改性前,拉应力较小时,泥岩内部形成局部变形区;随着拉应力的逐渐增加,局部变形区的面积逐渐增加,相邻的局部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更大的局部变形区;载荷为峰值载荷的58.2%时,局部变形区演化成应变局部化带;最终应变局部化带发展成宏观裂纹,试件发生破坏。(3)水泥改性泥岩时,泥岩中聚集体间孔隙大部分被填充,抗拉强度提高。(4)水泥改性泥岩后,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局部变形区演化成应变局部化带的位置逐渐向峰值载荷移动。(5)水泥提高了泥岩的胶结程度,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弹性能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使宏观裂纹迅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拉应力 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局部变形区 改性 微观机理
下载PDF
地震边坡超低摩擦效应启滑机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来贵 习彦会 +2 位作者 周向 潘纪伟 杨建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5-600,共6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含结构面边坡的超低摩擦效应及启滑机制,将含单一结构面边坡简化为等效质量-粘弹性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以结构面法向应力状态及滑体与基岩的相对法向速度和位移为研究对象,得到了地震作用下基岩-滑体相...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含结构面边坡的超低摩擦效应及启滑机制,将含单一结构面边坡简化为等效质量-粘弹性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以结构面法向应力状态及滑体与基岩的相对法向速度和位移为研究对象,得到了地震作用下基岩-滑体相对法向速度和位移以及结构面法向应力变化规律,揭示了含单一结构面边坡系统超低摩擦效应的实质。结果表明:地震载荷的波动造成滑体与基岩法向相对位移正负交替,结构面法向动应力正负变换,当结构面法向动应力为负时,系统出现超低摩擦效应,坡体发生累进性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载荷 含结构面边坡 超低摩擦效应 FLAC3D模拟 累进性破坏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拉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建林 王来贵 +3 位作者 潘纪伟 习彦会 李喜林 龙律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6-542,共7页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利用巴西劈裂试验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破坏过程中变形场的演化。结果表明:(1)BF含量相同时,试件的抗拉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利用巴西劈裂试验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破坏过程中变形场的演化。结果表明:(1)BF含量相同时,试件的抗拉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养护时间相同时,抗拉强度随玄武岩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当拉应力较小时,试件内部存在局部小变形区;拉应力增加,局部小变形区面积增加,相邻的局部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更大的局部变形区;局部大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应变局部化带;最终应变局部化带发展成宏观裂纹;(4)相同养护时间,BF含量小于0.1%时,BF含量增加,应变局部化带的形成位置逐渐向峰值载荷移动;(5)BF提高了水泥砂浆颗粒间的连接强度,使抗拉强度提高;试件破坏时,硅酸盐化合物先破坏,BF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水泥砂浆 拉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局部变形区
下载PDF
动力弹射型岩爆发生机理及反馈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来贵 习彦会 +3 位作者 潘纪伟 任彦锦 刘向峰 郑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5-370,共6页
为研究动力弹射型岩爆发生机理和破坏特征,结合岩爆现场实录资料及理论分析,建立模拟动力弹射型岩爆的变截面杆模型,提出系统相对稳定度的概念,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相对稳定度的参数,建立岩爆体应变率的反馈环,最后实验模拟了岩爆过程.结... 为研究动力弹射型岩爆发生机理和破坏特征,结合岩爆现场实录资料及理论分析,建立模拟动力弹射型岩爆的变截面杆模型,提出系统相对稳定度的概念,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相对稳定度的参数,建立岩爆体应变率的反馈环,最后实验模拟了岩爆过程.结果表明,岩爆是由于隧洞围岩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的,弹性体与岩爆体体积比、弹性体弹性模量与岩爆体软化系数之比均与系统相对稳定度呈负相关,岩爆发生的过程是一个正反馈调节的过程,在岩爆发生前,弹性体与岩爆体应变能持续累积,岩爆发生时瞬时释放,造成碎块弹射.分析结论与实验结果为研究动力弹射型岩爆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弹射型岩爆 变截面杆模型 弹性体 岩爆体 相对稳定度 反馈环
下载PDF
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来贵 习彦会 +3 位作者 刘向峰 陈强 张阳 潘纪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研究颗粒大小对砂粒胶结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试验手段,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砂粒松散体进行了细观观测,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与破碎体统计方法对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单轴压缩下的力学性质及破... 为研究颗粒大小对砂粒胶结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试验手段,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砂粒松散体进行了细观观测,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与破碎体统计方法对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单轴压缩下的力学性质及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基于微观试验结果提出了多边形胶结颗粒接触模型。结果表明:当砂粒粒径≥30目时砂粒之间面接触与点接触共存,当砂粒粒径≤40目时砂粒之间以点接触为主;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的峰值载荷及弹性模量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砂粒粒径较大的胶结体碎块以板状与柱状为主,砂粒粒径较小的胶结体碎块以柱状和块状为主;提出的多边形胶结颗粒接触模型较好地解释试件力学参数随砂粒粒径的变化规律,为离散元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粒 粒径 接触形式 水泥胶结体 多边形胶结颗粒接触模型
下载PDF
采场老顶岩梁破断过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来贵 潘纪伟 +2 位作者 赵娜 杨建林 习彦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7-1142,共6页
为研究采场老顶岩梁破断过程,将初始来压前后的采场老顶岩梁简化为固支岩梁与悬臂岩梁.采用花岗岩作为试验材料对采场初始来压和周期来压的老顶岩梁进行了试验模拟,结合自主研发的基于拉张破坏准则的有限元开裂包对岩梁破断进行了数值分... 为研究采场老顶岩梁破断过程,将初始来压前后的采场老顶岩梁简化为固支岩梁与悬臂岩梁.采用花岗岩作为试验材料对采场初始来压和周期来压的老顶岩梁进行了试验模拟,结合自主研发的基于拉张破坏准则的有限元开裂包对岩梁破断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固支岩梁在均布载荷下,破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裂纹首先在端部萌生阶段和岩梁中间区域裂纹萌生阶段;固支岩梁端部裂纹的扩展方向与岩梁的高度和长度比值有关,而中部裂纹扩展方向始终垂直于轴线方向;悬臂岩梁的裂纹只产生在端部,裂纹的扩展方向与岩梁的长度和高度的比值有关;随着固支岩梁的裂纹逐渐扩展,岩梁的固支部分减少,不平衡力增加,岩梁的裂纹扩展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老顶岩梁 固支岩梁 悬臂岩梁 裂纹 不平衡力 有限元开裂包 破断过程
下载PDF
丙酮试剂溶浸煤体结构损伤规律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来贵 郑帅 +2 位作者 潘纪伟 安文博 刘向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702,共5页
为研究丙酮试剂对煤体表面及内部结构损伤规律的影响,以阜新五龙矿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激光共焦显微镜扫描、静态水润湿角及煤样膨胀率等实验,探讨丙酮试剂浸泡前后煤样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结果表明:浸泡煤样后,煤体内... 为研究丙酮试剂对煤体表面及内部结构损伤规律的影响,以阜新五龙矿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激光共焦显微镜扫描、静态水润湿角及煤样膨胀率等实验,探讨丙酮试剂浸泡前后煤样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结果表明:浸泡煤样后,煤体内部有-OH、-CH_3、酚C-O、醚键等化学键断裂,煤样产生裂隙,且裂隙宽度随浸泡时间延长而拓宽增大,煤样的润湿性显著提高,体积发生明显膨胀,且膨胀过程分为加速、稳定和衰减三个阶段.因此,丙酮试剂可改变煤体物理化学特性,促使瓦斯渗透、运移,有效增大煤炭开采的安全系数,降低扬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 丙酮试剂 润湿角 膨胀率 红外光谱 损伤
下载PDF
以小博大 尺水兴波--《两小儿辩日》赏析
11
作者 潘纪伟 姜蕾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3期37-38,共2页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两小儿辩日》该文虽系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两小儿辩日》该文虽系文言文,用语却格外浅易,故事呈现的基本事实,借助工具书,学生一般都不难读懂。篇幅虽然短小,却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欣赏,去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故事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列御寇 民间故事 文言文 先秦时代 以小博大
下载PDF
基于FTIR和XRD法分析阜新长焰煤结构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安文博 王来贵 +2 位作者 刘向峰 潘纪伟 李喜林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阜新长焰煤的大分子结构,通过测定12个煤样品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选取最接近平均值的煤样CYM-9作为实验样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单轴压缩实验对煤样进行研究,通过与抚顺长焰煤结构特征进行对比,进一... 为了研究阜新长焰煤的大分子结构,通过测定12个煤样品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选取最接近平均值的煤样CYM-9作为实验样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单轴压缩实验对煤样进行研究,通过与抚顺长焰煤结构特征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煤的微晶结构参数及其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YM-9煤样的基本结构特征参数芳氢率(farH)为0.47,氢碳原子比(H/C)为0.858,芳碳率(farC)为0.747,脂肪烃支链长度(CH3/CH2)为0.617。与抚顺长焰煤结构相比,其芳碳率较大,芳香核缩合程度较大,芳香结构单元排列秩序较规则;煤样XRD图谱具有002峰和100峰两条明显的峰,层间距(d002)为0.3816nm,层片堆砌高度(Lc)为1.2462nm,层片直径(La)为1.0136nm,芳香堆砌层数(N)为4.26;煤样的平均峰值强度为9.24MPa,达到峰值强度时平均应变值为23.58×10-3,平均弹性模量为40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长焰煤 X射线衍射 傅里叶红外光谱 煤大分子结构
原文传递
花岗岩单轴压缩侧向变形及脆性破坏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来贵 习彦会 +3 位作者 高航 宇文超 潘纪伟 赵娜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9-675,共7页
为研究花岗岩侧向变形及脆性破坏机制,对花岗岩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利用动态应变采集系统、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和显微观测手段,记录并分析花岗岩试件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宏观侧向应变、局部侧向应变以及破裂面形貌,并与水泥砂浆... 为研究花岗岩侧向变形及脆性破坏机制,对花岗岩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利用动态应变采集系统、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和显微观测手段,记录并分析花岗岩试件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宏观侧向应变、局部侧向应变以及破裂面形貌,并与水泥砂浆试件的破坏过程对比,讨论了花岗岩脆性破坏机制。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花岗岩试件在加载初期发生侧向收缩变形,产生并发展于压密阶段,消失于线弹性阶段初期,这主要由于试件内部裂纹闭合造成的;此后,宏观侧向应变持续增长,当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接近0.5时试件破坏;(2)在峰值载荷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局部侧向应变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临近试件破坏时局部侧向应变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二者差值迅速增大,试件不均匀程度增大,最终导致试件破坏;(3)在峰值载荷前有无塑性屈服阶段是峰值载荷后脆性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宏观裂纹的贯通程度是峰值载荷后应力降大小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侧向变形 动态应变监测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显微观测 脆性破坏
原文传递
含水率和围压对安家岭泥岩峰后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来贵 张红记 +2 位作者 张春会 潘纪伟 赵娜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3-693,共11页
为分析含水率和围压对泥岩峰后力学特性的影响,从山西安家岭矿取泥岩,制成不同含水率的5组试样,在YAW2000电液伺服试验机上开展了三轴试验,获得了不同含水率泥岩试样三轴全程应力应变曲线,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了泥岩增水过程中微... 为分析含水率和围压对泥岩峰后力学特性的影响,从山西安家岭矿取泥岩,制成不同含水率的5组试样,在YAW2000电液伺服试验机上开展了三轴试验,获得了不同含水率泥岩试样三轴全程应力应变曲线,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了泥岩增水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了围压和含水率对泥岩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弹性模量、破坏应变和脆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和泥岩增水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引入脆性模量系数和强度退化指数来描述围压对泥岩峰后强度退化过程和残余强度的影响,与FLAC中的SS模型结合,建立了考虑围压影响的泥岩应变软化力学模型,模拟了围压对泥岩应变软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增加,泥岩的峰值强度、偏应力峰值、破坏应变和残余强度都增长,峰后强度降低速率趋缓,强度退化指数和脆性模量系数可以较好地描述围压对泥岩残余强度和峰后强度退化过程的影响。(2)泥岩增水过程中,岩样内微裂隙及尺寸增长,泥岩的力学性质劣化。随着含水率增加,泥岩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降低,破坏应变增长。含水率与泥岩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破坏应变之间近似服从线性关系。(3)本文基于脆性模量系数的岩石应变软化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三轴压缩泥岩的全程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峰后力学特性 含水率 围压
原文传递
液氮作用下煤样结构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来贵 甘超超 +1 位作者 李和万 潘纪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研究液氮浸泡对低渗煤体结构损伤增透的影响,对不同尺寸煤样进行周期性液氮浸泡实验。通过CT扫描观测煤样浸泡前后内部孔隙、裂隙变化情况,采用高倍照相机观测煤样表面形貌,利用超声测速仪测定煤样波速变化,分析液氮浸泡周期对不同尺... 为研究液氮浸泡对低渗煤体结构损伤增透的影响,对不同尺寸煤样进行周期性液氮浸泡实验。通过CT扫描观测煤样浸泡前后内部孔隙、裂隙变化情况,采用高倍照相机观测煤样表面形貌,利用超声测速仪测定煤样波速变化,分析液氮浸泡周期对不同尺寸煤样内部结构损伤规律的影响,提出了液氮作用下煤样损伤模型,解释了液氮作用下煤样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同尺寸煤样,其内部孔隙率、表面裂隙尺寸及波速衰减率随液氮作用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煤样损伤加剧;同周期浸泡条件下,随着煤样尺寸的增大,液氮作用后的煤样孔隙率逐渐降低;液氮作用周期为1T时,煤样孔隙率增加相对显著,损伤效果明显,1T后煤样孔隙率增加幅度逐渐减小;液氮的超低温作用使煤岩基质收缩,煤岩内部产生新微孔隙,多次作用后,微孔隙发育、扩展和贯通使煤岩出现宏观裂纹并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CT 长焰煤 裂隙 结构损伤
原文传递
有机/酸复合溶液化学作用下低煤阶煤体破坏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安文博 王来贵 +2 位作者 杨建林 李喜林 潘纪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978,共10页
为了探讨有机/酸复合溶液化学作用对煤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粉晶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经有机/酸复合溶液浸泡前后的煤样表观形貌、矿物质含量变化、内部孔隙结构及单轴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分析煤... 为了探讨有机/酸复合溶液化学作用对煤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粉晶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经有机/酸复合溶液浸泡前后的煤样表观形貌、矿物质含量变化、内部孔隙结构及单轴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分析煤的微观结构随时间变化规律,得出有机/酸复合溶液破坏煤体的微观机制,并通过单轴压缩实验验证煤样微观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经有机/酸复合溶液浸泡48h后,煤样表面的孔隙尺寸大于10μm,大部分表面被溶蚀成小于1μm的小碎屑颗粒;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的溶解率为54.54%、36.36%、34.29%,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的含量增加了51.74%、60%、40%,石英几乎不反应;煤样孔径分布曲线随时间增加,逐渐由单峰分布变成双峰分布,煤样微孔体积减少了69.01%,大孔体积增加了72.85%;煤样弹性模量为377.2MPa,峰值强度为4.02MPa,达到峰值强度时,应变值为21.61%。煤样与有机/酸复合溶液之间的化学作用可从微细观上改变煤样的矿物组成与结构,使其产生孔洞、孔隙等,增加其孔隙率,影响其渗透率,进而改变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宏观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 有机/酸复合溶液 微观机制 物理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