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学理阐释与实践方略
1
作者 潘胜楠 傅慧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7-10,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时期既涉及理论层面也涉及实践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域。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逻辑自洽性,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十四五”时期,亟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实现高质量发展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转向与成果转化,切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公共精神生成的中西比较:现代国家治理视界的观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富国 潘胜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公共精神兴衰与公共领域兴衰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不同关系组合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规制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也规制着公共精神的发展。基于现代国家治理的视界,观照公共精神生成的中西实践,可以看出二者在利益立场、现实底板和价值... 公共精神兴衰与公共领域兴衰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不同关系组合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规制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也规制着公共精神的发展。基于现代国家治理的视界,观照公共精神生成的中西实践,可以看出二者在利益立场、现实底板和价值导向等层面存在异质性,在生成空间、生成进路与生成力量等层面存在交集性。从二者比较中也可以得出现代公共精神生成需要市场正义、政治正义、文化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力量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共领域 国家治理 中西
下载PDF
我国公共精神的现状、培育困境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潘胜楠 陈富国 《岭南学刊》 2017年第5期38-42,共5页
公共精神孕育于现代公共生活之中、以公共性为基本价值信念和伦理诉求,其"公共性"的核心在于关注公共利益,追求公共价值,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精神能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但从经济、政... 公共精神孕育于现代公共生活之中、以公共性为基本价值信念和伦理诉求,其"公共性"的核心在于关注公共利益,追求公共价值,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精神能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层面来看,我国社会公共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从个人、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来看,我国公共精神的培育面临系列困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社会亟需公共精神的关照,加强公共精神教育、扩大公共参与、拓展公共领域和完善法治体系是当前我们培育公共精神的现实途径和可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现状 培育困境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潘胜楠 陈富国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6年第9期62-64,共3页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引,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四个全面"闪耀着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科学认识论的思想光辉。从唯物史观来看,"...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引,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四个全面"闪耀着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科学认识论的思想光辉。从唯物史观来看,"四个全面"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唯物辩证法来看,"四个全面"坚持用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观点看世界,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四个全面"立足于社会实践,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唯物史观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乡村公共精神现状与培育对策
5
作者 潘胜楠 陈富国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也跨入转型时期,当代乡村治理转型呼吁着乡村公共精神作用的发挥,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厘定了公共精神的概念,认为乡村公共精神的独特性体现在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也跨入转型时期,当代乡村治理转型呼吁着乡村公共精神作用的发挥,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厘定了公共精神的概念,认为乡村公共精神的独特性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村民展现出的对村民公共利益的认同与维护的一种理念;其次从治理视阈论证当前乡村公共精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萎缩和农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最后从治理视阈对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乡村 公共精神
下载PDF
浅析电子商务中的女性消费心理及营销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潘胜楠 《全国商情》 2014年第43期19-20,共2页
我国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电子商务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女性消费者毫无疑问的是电子商务强劲发展势头背后的有力推动者,女性网民已经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网络消... 我国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电子商务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女性消费者毫无疑问的是电子商务强劲发展势头背后的有力推动者,女性网民已经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网络消费群体。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女性消费心理进行深度剖析,进一步揭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消费心理 电子商务 营销对策 网络零售市场 女性消费者 增长势头 日常生活 消费群体
下载PDF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潘胜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21期239-241,共3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从公共物品的概念界定及属性出发,初步探析了我国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现状,并从主客观因素深入分析了其内在形成...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从公共物品的概念界定及属性出发,初步探析了我国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现状,并从主客观因素深入分析了其内在形成机理,最后从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大财政投入、改革现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引入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引导市场机制、构建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合作供给平台等方面,探讨了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天威”迈入公司制
8
作者 潘胜楠 孙东义 《探索与求是》 1996年第10期14-15,共2页
“天威”迈入公司制潘胜楠,孙东义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保定变压器厂的基础上改制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1995年6月21日,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率先正式挂牌运营。作为全国机电行业大... “天威”迈入公司制潘胜楠,孙东义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保定变压器厂的基础上改制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1995年6月21日,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率先正式挂牌运营。作为全国机电行业大户的原保定变压器厂,经过37年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变压器厂 公司制 子公司 组织管理机构 经营管理体制 调整重组 天威集团 治理结构 国有独资公司 企业管理制度
下载PDF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旨趣探析
9
作者 潘胜楠 陈富国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7年第4期57-5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攻坚克难,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坚持了唯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攻坚克难,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追求。本文拟从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三个层面,解读其理论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国家治理 理论旨趣
下载PDF
论民主治理的中西契合与分野
10
作者 潘胜楠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民主治理是中西国家政治发展的理性选择。在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下,中西民主治理表现出各自独特的理论范式。具体来说,中西民主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过程、治理方式及发展理路方面表现出极度的契合性,同时在治理视野、价值... 民主治理是中西国家政治发展的理性选择。在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下,中西民主治理表现出各自独特的理论范式。具体来说,中西民主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过程、治理方式及发展理路方面表现出极度的契合性,同时在治理视野、价值取向、国家与社会关系走向、政府与市场关系把握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厘清中西民主治理的契合与分野,有助于我们借鉴西方治理的积极成果,更好地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治理 契合 分野
下载PDF
企业经营中的“乐观时变”
11
作者 潘胜楠 《决策与信息》 1995年第9期12-12,共1页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善于见微知著,居安思危,乐观时变。努力做到见事早,应变快。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市场亦然,“冷”与“热”交替互转。在市场冷的时候做转热的准备,在市场热的时候做好转冷的打算。据《史记·货殖列传...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善于见微知著,居安思危,乐观时变。努力做到见事早,应变快。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市场亦然,“冷”与“热”交替互转。在市场冷的时候做转热的准备,在市场热的时候做好转冷的打算。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魏文侯时期有一位叫白圭的善于经商的人,他的经商致富思想就是“乐观时变”,及时了解信息、市场行情,掌握有利的时机。他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像孙吴用兵、商殃行法一样,要审时度势,权谋韬略;要有决心雄心,果敢善断;要能仁以待人,不搞巧取豪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 经营管理者 研究市场 货殖列传 魏文侯 经商 市场行情 时机 圆缺 应变
下载PDF
谈谈信息人员的竞争意识
12
作者 潘胜楠 《办公室业务》 1995年第2期22-22,共1页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亦是信息竞争。人们把信息事业喻为“奔跑的事业”,奔跑需要很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否则就赶不上队伍,跟不上形势。因此,竞争意识应当成为信息人员的首要意识。只有竞争意识强烈,才能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高效率、大市...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亦是信息竞争。人们把信息事业喻为“奔跑的事业”,奔跑需要很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否则就赶不上队伍,跟不上形势。因此,竞争意识应当成为信息人员的首要意识。只有竞争意识强烈,才能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高效率、大市场对信息传递速度的要求。随着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信息需求的膨胀,要求信息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信息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主要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人员 竞争意识 信息竞争 发现意识 信息需求 信息工作 信息传递速度 信息事业 “空白” 市场竞争
下载PDF
“先发制人”与市场信息运用
13
作者 潘胜楠 《商业文化》 1996年第1期46-47,共2页
“先发制人”与市场信息运用潘胜楠“先发制人”通常说的是用兵打仗行动要早、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在别人前面,并战胜之。兵法上有“见而不快,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之记载... “先发制人”与市场信息运用潘胜楠“先发制人”通常说的是用兵打仗行动要早、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在别人前面,并战胜之。兵法上有“见而不快,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之记载。意思是说;发现战机(信息)而犹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发制人” 市场信息 信息发现 信息运用 经营者 市场竞争 运用能力 奥运会 墨西哥 经营策略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治理功能:内涵、依据、路径
14
作者 潘胜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23-28,41,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国家治理,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信度和效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国家治理的“守护者”和“建构者”,为国家治理凝聚思想共识、强固政治信仰、汇聚道德力量。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发展,发现思...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国家治理,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信度和效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国家治理的“守护者”和“建构者”,为国家治理凝聚思想共识、强固政治信仰、汇聚道德力量。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发展,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国家治理具有历史必然性、价值正当性和现实可行性。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宣传国家治理理念、培育国家治理意识、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助力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治理 参与
下载PDF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创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杰 白春学 +3 位作者 胡梓璇 李帅 周素环 潘胜楠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499-501,共3页
为了解决我国渗滤液处理能力的不足,现有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出水无法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以及膜处理工艺产生的浓缩液难以处理等问题,课题对国内渗滤液处理和浓缩液处理技术进行调研,从工艺... 为了解决我国渗滤液处理能力的不足,现有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出水无法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以及膜处理工艺产生的浓缩液难以处理等问题,课题对国内渗滤液处理和浓缩液处理技术进行调研,从工艺的适用性、稳定性、经济性、出水指标等角度来选出适合我国的渗滤液和浓缩液处理技术路线。该课题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减少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排放总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现状 创业前景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