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相关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滔 杨德光 +2 位作者 陈小芳 肖孟 潜学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是否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或许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5例非ST抬高...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是否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或许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5例非ST抬高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7.54±12.16岁,男168例,女127例。应用酶学方法检测红细胞膜胆固醇等生化因子。所有患者术前进行Gensini及Syntax评分后进行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并行罪犯血管PCI术,术后即刻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评估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并分为血流正常组和慢血流或无复流组。结果与冠状动脉血流正常患者相比,发生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142.05±26.37比95.46±22.58,P<0.001)。此外,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患者的罪犯相关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Syntax评分、支架长度及数量、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增加(P<0.001)。同时发现吸烟和高龄与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与罪犯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Syntax积分、hs-CRP及长期吸烟史密切相关(OR分别为0.81、0.609、0.327、5.16及3.17,P<0.01),而与总胆固醇水平、LDLC、HDLC无明显相关(OR分别为1.21、1.19及1.08,P>0.05)。结论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与非ST抬高型ACS患者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是非ST抬高型ACS患者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的预测因子,其机制与增加斑块内脂质核体积和PCI术中脂质核内含物释放及炎症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胆固醇 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慢血流 无复流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潜学勤 杨德光 +6 位作者 董瑞 郑德仲 卓茹 何彩云 吕倩 高燕男 周滔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应用ELISA测定血清抗丙...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应用ELISA测定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或许经由氧化应激机制加速细胞衰老
3
作者 周滔 杨德光 +2 位作者 陈小芳 潜学勤 肖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是否经由氧化应激机制加速衰老。方法临床选取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并经主动脉CTA检查后分为对照组和主动脉夹层组,抽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群,流式细胞分选术分离和计数内皮祖细胞,应用层粘连蛋白...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是否经由氧化应激机制加速衰老。方法临床选取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并经主动脉CTA检查后分为对照组和主动脉夹层组,抽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群,流式细胞分选术分离和计数内皮祖细胞,应用层粘连蛋白粘附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及MTT法测定内皮祖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增殖功能,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祖细胞衰老相关的p16INK4a和SIRT1蛋白水平,并测定细胞内反应氧类物质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夹层组循环CD34+CD133+KDR+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且细胞粘附、迁移和增殖功能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衰老相关的p16INK4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抗衰老蛋白SIR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反应氧类物质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不断增加的细胞内反应氧类物质致主动脉夹层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粘附、增殖和迁移功能受损,最终加速循环内皮祖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细胞衰老 主动脉夹层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心室隔离装置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周滔 潜学勤 +2 位作者 陈小芳 杨德光 卓茹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心室隔离装置是一种治疗前壁心肌梗死所致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植入性器械,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因前壁心肌梗死造成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现就心室隔离装置的结构、应用原理以及目前应用状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 心室隔离装置 前壁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