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流体悬浮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炎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7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探究精准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流体悬浮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烧伤及流体悬浮床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究精准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流体悬浮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烧伤及流体悬浮床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费用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流体悬浮床治疗中,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化护理干预 大面积烧伤 休克期 流体悬浮床
下载PDF
浅谈烧伤疼痛的护理
2
作者 炎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1期148-149,共2页
烧伤是平时最常见的的损伤之一,烧伤患者从受伤的那一刻起至创面愈合,甚至愈合后相当常的一段时间内,始终伴随的一种症状就是-疼痛。疼痛使人产生悲观情绪,引起肌肉僵硬、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紊乱、恶心、呕吐,甚至心跳... 烧伤是平时最常见的的损伤之一,烧伤患者从受伤的那一刻起至创面愈合,甚至愈合后相当常的一段时间内,始终伴随的一种症状就是-疼痛。疼痛使人产生悲观情绪,引起肌肉僵硬、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紊乱、恶心、呕吐,甚至心跳骤停。如果处理不当,给烧伤的救治和创面的愈合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就烧伤疼痛的原因、特点、处理、护理进行探讨,为减轻烧伤患者的病痛,改善烧伤患者病程质量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疼痛 护理
下载PDF
烧伤患者的静脉穿刺技巧探讨
3
作者 炎媛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3期129-130,共2页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静脉穿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关键词 烧伤 静脉穿刺 技巧
下载PDF
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在A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炎媛 袁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1723-1724,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行介入治疗的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行介入治疗的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健康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的不明确性、复杂性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PLP-Ⅱ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可降低AMI介入治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其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ider平衡理论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烧伤小儿换药后高热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炎媛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09年第9期101-102,共2页
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小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 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小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轻微的烧伤和感染也可引起高热反应,而小儿高热,尤其是婴幼儿突发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小儿 换药 高热 护理
下载PDF
子午流注理论的干预策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炎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的干预策略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2018年8月~2019年12月),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2018年8月~2019年3月4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策略;2019年4月~2019年12...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的干预策略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2018年8月~2019年12月),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2018年8月~2019年3月4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策略;2019年4月~2019年12月47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子午流注理论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CD-RISC、SAQ、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62%高于对照组75.56%(P<0.05).结论子午流注理论的干预策略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升PCI术后心理弹性、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理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 PCI术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