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族人自然长寿与HLA-DRB,ACE,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热米拉.巴力 吐尔洪.吐尔逊 +3 位作者 陈凤辉 程祖亨 邱长春 玛依拉.吾甫尔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ACE)基因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ACE)基因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长寿组和老年组,同时选择同一地区无血缘关系已自然死亡(61-73岁)者为对照组。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直接测序技术对长寿组、老年组、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寿组HLA-DR1,DR6(14)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寿组HLA-DR9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较老年组显著降低(P〈0.01);长寿组HLA-DR51基因频率较老年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CE基因分析中,长寿组D/D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较老年组升高(P〈0.05),另外,长寿组D等位基因频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3组间DI,Ⅱ基因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ApoE基因分析中,长寿组ε3/3基因型频率较老年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寿组ε4/3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较老年组也显著降低(P〈0.01);其余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B基因的DR1,DR6(14)等位基因,ApoE的ε4/3基因型及ACE基因的DD基因型,D等位基因对长寿可能有保护作用,是长寿有利基因;HLA-DRB基因的DR9基因型可能不利于长寿,是长寿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载脂蛋白E 新疆维吾尔族 自然长寿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90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阿力木江.毛拉艾莎 热米拉.巴力 +1 位作者 布力布力 古丽加孜依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90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初步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另选58例初步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恩替卡韦药物治疗,并观察90周。对比两...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90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初步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另选58例初步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恩替卡韦药物治疗,并观察90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和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90周后,乙型肝炎组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和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肝硬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药物治疗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病毒效果相似,均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血清IFN-γ、IL-10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阿力木江.毛拉艾沙 布力布力.马那甫 +1 位作者 古丽加孜依拉 热米拉.巴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137-140,1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分析免疫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为...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分析免疫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组(A组)、阿德福韦酯单药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C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三组临床疗效及血清IFN-γ、IL-10水平、IFN-γ/IL-10比值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情况。结果治疗48周时,C组病毒学应答[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500拷贝/m L]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血清IFN-γ水平和IFN-γ/IL-10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24周随访时,C组病毒学应答所占比例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血清IFN-γ、IL-10水平均较停药时明显降低,而血清IL-10水平、IFN-γ/IL-10比值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CHB能进一步提高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加快机体Th1、Th2免疫平衡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