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焦云娣 于彤彤 +2 位作者 王卓 孙志军 孙兆青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年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5例,根据入院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年龄18~59岁)、老年(年龄60~74岁)、高龄(年龄≥75岁)三组。统计三组临床... 目的观察年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5例,根据入院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年龄18~59岁)、老年(年龄60~74岁)、高龄(年龄≥75岁)三组。统计三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临床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并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高龄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既往吸烟史、使用胰岛素比例较青年、老年者低,既往合并高血压史、血肌酐水平较青年、老年者高(P均<0.05)。青年者冠脉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老年、高龄者,高龄者双支病变比例较高,老年者冠脉中重度钙化比例高于青年、高龄者(P均<0.01)。三者术后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全因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明显相关。结论年龄不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年龄
下载PDF
胱抑素C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焦云娣 于彤彤 +2 位作者 李志超 郑黎强 孙兆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危重症,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迅速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最大程度上挽救缺血心肌组织,显著降低STEMI患者病死率[1]。但经...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危重症,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迅速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最大程度上挽救缺血心肌组织,显著降低STEMI患者病死率[1]。但经随访观察发现,经PCI治疗后的STEMI患者,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如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心源性死亡及全因死亡,仍居高不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 PCI 心源性 STEMI S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全因死亡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肿瘤 被引量:1
3
作者 焦云娣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0期184-184,186,共2页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具有在外周血管系统中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出生后的血管损伤修复,并在肿瘤形成及转移的血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中针对EP...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具有在外周血管系统中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出生后的血管损伤修复,并在肿瘤形成及转移的血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中针对EPC为靶点的治疗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管形成 肿瘤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何东旭 焦云娣 +7 位作者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段玮丽 孙娜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ACS且行PCI的患者553例,基于ROC曲线确定的全因死亡的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比值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低CRP/白蛋白比值组(n=508,CRP/白蛋白≤1.0787]和高CRP/白蛋白比值组(n=45,CRP/白蛋白>1.078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结果,记录终点事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CRP/白蛋白比值组全因死亡率为24.4%、心源性死亡率为24.4%,低CRP/白蛋白比值组分别为3.9%、2.2%,P<0.05)。Cox分析显示,CRP/白蛋白比值与全因死亡(HR=4.699,95%CI 1.836-12.028,P=0.001)和心源性死亡HR=9.641,95%CI3.258-28.529,P<0.001)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示,CRP/白蛋白、CRP、白蛋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634、O.377,CRP/白蛋白比值截断值为1.079,敏感度为0.355,特异度为0.935。结论CRP/白蛋白比值对行PCI治疗的ACS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优于CRP和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FT3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娜 孙兆青 +8 位作者 于彤彤 焦云娣 何东旭 田春阳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孙志军 张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ACS且行PCI的患者1... 目的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ACS且行PCI的患者1 391例,测定其FT3水平,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FT3的最佳界值为3.68 mmol/L。将患者分为FT3较低组和FT3较高组,统计2组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1年全因死亡事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FT3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FT3较高组比较,FT3较低组患者年龄较高,男性比例更低,既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比例更高。FT3较低组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高于FT3较高组(P <0.05)。Cox回归分析表明,FT3水平与术后1年全因死亡(HR=1.022,P <0.05)独立相关。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行PCI的ACS患者中,FT3水平与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低T3综合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东旭 田春阳 +6 位作者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于彤彤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31-935,共5页
目的了解低T3综合征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期间在盛京医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选行PCI的患者1604例,依据是否合并低T3综合征分为两组:低T... 目的了解低T3综合征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期间在盛京医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选行PCI的患者1604例,依据是否合并低T3综合征分为两组:低T3综合征组(n=107)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497),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术后用药情况,记录终点事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低T3综合征与全因死亡(HR=2.137,95%CI为1.039~4.393,P=0.039)和心源性死亡(HR=2.796,95%CI为1.379~5.669,P=0.004)独立相关。结论合并低T3综合征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T3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男 焦云娣 +5 位作者 刘思彤 武佳科 温宗玉 段玮丽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974-97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970例,收集纳入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970例,收集纳入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CysC界值为1.45 mg/L并以此将患者分为高CysC组和低CysC组.高CysC组年龄[(70.28±10.85)岁比(61.51±12.16)岁]、高血压病史人数占比(74.3%比55.5%)、肌酐(Cr)[(157.65±161.01)μmol/L比(73.87±18.20)μmol/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3.97(2.65,6.25)比3.14(2.00,5.29)]、脑钠肽(BNP)[449.50(164.00,1003.19)pg/ml比172.00(56.00,415.31)pg/ml]、GRACE评分[(153.69±38.32)分比(131.78±36.34)分]、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占比(46.1%比28.5%)和Gensini评分[(77.9±38.1)分比(62.1±13.8)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ysC、GRACE评分和磷酸肌酸激酶(CK)均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高CysC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显著升高(P<0.01).CysC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与GRACE评分相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结论ACS患者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短期预后的评估指标,较高的CysC水平为此类患者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胱抑素C GRACE评分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段玮丽 宋佳 +6 位作者 何东旭 武佳科 温宗玉 焦云娣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5-90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确诊的STEMI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4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水平组(N-Hcy组,Hcy≤19.9...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确诊的STEMI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4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水平组(N-Hcy组,Hcy≤19.98μmol/L,n=236)、高水平组(H-Hcy组,Hcy>19.98μmol/L,n=104)。随访患者术后全因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通过COX回归分析血清Hcy水平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N-Hcy组比较,H-Hcy组既往患有卒中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多,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对较低(P=0.015);H-Hcy组患者左主干病变比例及三支病变比例较高,且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植入比例较高(P=0.040)。H-Hcy组术后随访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N-Hcy组(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合并高水平Hcy的STEMI患者有更高的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风险,血清Hcy水平是STEMI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段玮丽 于彤彤 +6 位作者 宋佳 何东旭 武佳科 温宗玉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ACS并行PCI术的患者共2254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P水平分为两组:低ALP组1805例(ALP≤96.7U&... 目的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ACS并行PCI术的患者共2254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P水平分为两组:低ALP组1805例(ALP≤96.7U·L^-1)及高ALP组449例(ALP>96.7 U·L^-1),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清ALP水平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低ALP组相比,高ALP组患者男性(37.9%vs 27.4%,P<0.001)及中重度钙化病变(11.1% vs 6.5%,P=0.001)比例更高。高ALP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小板、脑钠肽数值较低ALP组显著升高(P<0.05)。随访显示高ALP组的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4.9% vs 2.5%, P=0.007)及心源性死亡率(3.8% vs 2.1%,P=0.039)较低ALP组显著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HR 1.894, 95% CI 1.111-3.228;P=0.019)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合并高水平ALP的ACS患者PCI术后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D-二聚体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温宗玉 于彤彤 +5 位作者 武佳科 宋佳 何东旭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6-91,共6页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48例。根据入...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48例。根据入院次日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成两组,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以及随访1年记录临床终点事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血浆低D-二聚体水平患者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中男性比例更低、心率更快、肌酐水平更高,并且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病死率更高(P <0.05)。根据Cox分析提示,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预测因素(P <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病死率更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下载PDF
微血管梗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师儒 李瑞雪 +5 位作者 焦云娣 武佳科 张男 段玮丽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阻塞(MVO)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PCI的STEMI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 目的探讨微血管阻塞(MVO)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PCI的STEMI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周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是否存在MVO将STEMI患者分为MVO阳性组(48例)和MVO阴性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2年临床终点事件,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VO对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VO阳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11.1(8.9,13.5)×10^(9)L比9.3(7.7,11.1)×10^(9)L]、肌钙蛋白I水平[55.28(28.65,77.70)μg/L比15.21(2.35,28.60)μg/L]、脑钠肽水平[182.00(67.50,281.65)ng/L比85.45(46.22,181.95)ng/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73.85(57.93,85.62)ml比59.24(46.31,75.58)ml]和梗死面积[16.70(11.31,22.30)%比10.41(7.71,15.61)%]均高于MVO阴性组患者(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MVO阴性组患者[(45.5±10.56)%比(51.4±13.13)%,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MVO与STEMI患者PCI术后2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0.029,HR=4.115,95%CI 1.153~14.685)风险独立相关。结论MVO是STEMI患者PCI术后2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阻塞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核磁共振 预后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佳科 温宗玉 +3 位作者 焦云娣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行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行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79例 [病例来源时间],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低RDW组(n=482,RDW≤14.28)和高RDW组(n=397,RDW>14.28)。采用 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并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RDW对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高RDW组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RD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RDW是此类患者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结论 RDW可作为一项简单有效预测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指标,RDW>14.28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心肌挽救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婧辰 张师儒 +4 位作者 焦云娣 张男 段玮丽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挽救指数(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PCI的首次STEMI患者80例,并均... 目的探讨心肌挽救指数(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PCI的首次STEMI患者80例,并均于术后1周和6个月行心脏磁共振检查,计算MSI。根据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是否≥15%将STEMI患者分为两组:左心室重构组(18例)和无左心室重构组(6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I对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左心室重构组中总胆固醇[(5.3±1.2)mmol/L比(4.6±1.1)mmol/L,P<0.05]及入院-球囊扩张时间均高于无左心室重构组[134.0(85.0,177.0)min比87.5(71.0,129.0)min,P<0.05],MSI小于无左心室重构组[(47.9±18.4)比(60.4±21.0),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I与STEMI患者行PCI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P=0.039,OR=0.971,95%CI 0.944~0.999)。结论MSI是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挽救指数 左心室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核磁共振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PCI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智航 段玮丽 +5 位作者 武佳科 温宗玉 何东旭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ACS并行PCI的患者共2805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eGFR分为eGFR轻...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ACS并行PCI的患者共2805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eGFR分为eGFR轻、中、重度降低组,eGFR轻度下降组(eGFR 1组)为eGFR 60~89 mL/(min·1.73 m2)共12224例,eGFR中度降低组(eGFR 2组)为eGFR 30~59 mL/(min·1.73 m2)共457例,eGFR重度降低组(eGFR 3组)为eGFR 15~29 mL/(min·1.73 m2)共124例。比较三组临床资料,随访1年,比较三组预后情况并分析eGFR和ACS行PC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人数、入院射血分数、入院诊断、入院肌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及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全因死亡率与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GFR1组全因死亡率与心源性死亡率最高。eGFR 15~29 mL/(min·1.73 m2)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eGFR中、重度降低的ACS患者PCI术后死亡发生风险显著增加,eGFR 15~29 mL/(min·1.73 m2)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上可应用eGFR来预测ACS患者行PCI后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发生死亡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探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男 焦云娣 +5 位作者 刘思彤 武佳科 温宗玉 段玮丽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影响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PCI的ACS患者2 912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老年... 目的:探讨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影响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PCI的ACS患者2 912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老年组(≥ 75岁,480例)和对照组(<75岁,2 4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老年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老年组高血压病史比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主干病变率、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高脂血症比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ALB)水平和出院后可坚持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随访期间老老年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对照组[2.5%(12/480)比0.9%(21/2 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老老年ACS患者出院后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保护因素( OR = 0.046,95% CI 0.006~0.383, P = 0.004);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定Gensini评分对全因死亡的预测阈值为87.75分,曲线下面积0.709, P = 0.01,95% CI 0.729~0.891;高Gensini评分(≥ 87.75分)组发生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低Gensini评分(<87.75分)组[6.6%(9/137)比0.9%(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老老年ACS患者无论从临床病史还是预后相关因素均有其自身特性,对于Gensini评分≥ 87.75分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强化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并加强随访,尤其注意出院后坚持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预后 危险因素 老老年
原文传递
低钠血症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娜 孙兆青 +8 位作者 于彤彤 焦云娣 何东旭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段玮丽 孙志军 张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究低钠血症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行PCI的ACS患者2162例,依据是否合并低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分为低钠血症组(177例)和血钠正常组(1985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低钠血症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行PCI的ACS患者2162例,依据是否合并低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分为低钠血症组(177例)和血钠正常组(198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对行PCI的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低钠血症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PCI史、术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术后1年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患者比例、年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入院时心率及GRACE评分均高于血钠正常组,白蛋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血钠正常组(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钠血症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血钠正常组(P<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低钠血症与行PCI的ACS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独立相关(P<0.05)。经多因素校正后,低钠血症仍与其心源性死亡独立相关(P<O.05)。结论低钠血症对行PCI的ACS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有预测价值,且低钠血症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低钠血症 冠脉介入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梗死面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师儒 李瑞雪 +4 位作者 焦云娣 张男 段玮丽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讨梗死面积(IS)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行直接PCI且于术后1周内接受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急性S... 目的:探讨梗死面积(IS)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行直接PCI且于术后1周内接受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急性STEMI患者104例。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临床终点事件的IS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IS组和低IS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2年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S对接受PCI的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确定的IS最佳临界值为13.55%,高IS组患者(IS≥13.55%)50例和低IS组患者(IS<13.55%)54例。高IS组中女性[14例(28.0%)比6例(11.1%)]、前壁心肌梗死[27例(54.0%)比16例(29.6%)]及存在微血管梗阻[32例(64.0%)比16例(29.6%)]患者均多于低IS组,白细胞计数[11.25(8.90,13.38)×109/L比9.25(7.58,11.00)×109/L]、肌钙蛋白I[50.63(16.56,76.30)μg/L比16.58(2.66,38.42)μg/L]及B型利钠肽[178.10(79.70,281.95)μg/L比79.60(42.83,183.90)μg/L]水平均高于低IS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5.15±10.65)%比(51.95±12.91)%]小于低IS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S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2年的心源性死亡(P=0.033,HR=1.075,95%CI 1.006~1.148)风险独立相关,IS每升高1%,患者术后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增加7.5%。结论:PCI术后1周内测量的IS与急性STEMI患者术后2年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IS对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梗死面积 心脏核磁共振 预后
原文传递
碱性磷酸酶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宗玉 焦云娣 +7 位作者 武佳科 宋佳 何东旭 段伟丽 孙娜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评估碱性磷酸酶(ALP)与白蛋白(ALB)比值(APA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前瞻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ACS并择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患者... 目的评估碱性磷酸酶(ALP)与白蛋白(ALB)比值(APA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前瞻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ACS并择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患者共2162例。根据入院次日APAR分成两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冠脉病变情况、术后用药以及随访1年记录临床终点事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APAR水平对于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COX单因素分析,APAR值与ACS全因死亡率[HR(95%CI)2.432(1.475,4.010),P<0.001]和心源性死亡率[HR(95%CI)2.884(1.627,5.111),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调整变量后,APAR值与ACS全因死亡率[HR(95%CI)1.839(1.059,3.192),P=0.03]及心源性死亡率[HR(95%CI)2.232(1.170,4.258),P=0.01]仍相关。APAR值与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比ALP、ALB单独变量更为密切(曲线下面积:0.635、0.592、0.397)。结论APAR水平较高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更高,APAR可以作为预测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碱性磷酸酶 白蛋白 冠脉介入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