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指向的教学时间生态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焦会银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5期12-17,共6页
教学时间的始源意义是促进生命的鲜活发展,但以“时间暴政”“未来主义”“权威依赖惯习”为表征的教学时间乱象却导致生命的萎缩。从教学时间生态视角来看,“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在将时间还给学生,并且所还时间要呈现出生命指向。教学... 教学时间的始源意义是促进生命的鲜活发展,但以“时间暴政”“未来主义”“权威依赖惯习”为表征的教学时间乱象却导致生命的萎缩。从教学时间生态视角来看,“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在将时间还给学生,并且所还时间要呈现出生命指向。教学工作者应以“双减”为契机重构生命指向的教学时间生态,在教学管理层面超越教学时间刚性规限,构建流动性教学时序;在教师层面纾解教学时间焦虑,敢于拥抱教学的“美丽风险”;破除学生在教学时间使用中的“主体性假象”,确保其时间支配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生态 “双减”政策 生命指向
下载PDF
论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基于弗莱雷本体论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焦会银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6,共7页
2021年是保罗·弗莱雷百年诞辰。时至今日,他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对压迫与解放的解读依然具有跨越种族、时空的人性价值,启发教育者从本体论视角出发重新思考“学生主体意识被遮蔽”这一教学问题。学生主体意识被遮蔽的教学是“... 2021年是保罗·弗莱雷百年诞辰。时至今日,他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对压迫与解放的解读依然具有跨越种族、时空的人性价值,启发教育者从本体论视角出发重新思考“学生主体意识被遮蔽”这一教学问题。学生主体意识被遮蔽的教学是“压迫式”教学,主要表现为灌输式教学、预成性教学、模式化教学等;其原因包括:文化传统与教学环境的双重束缚,教学改革中主体观的含混错位和学生对自身主体自由的畏惧。从本体论视角看,要想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需打破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壁垒,重构民主型师生关系;强化教学主体性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变革教学语言表达形式,借对话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尊严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弗莱雷 本体论 主体性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论教学限度 被引量:5
3
作者 焦会银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9,共12页
万物皆有限度,失度则乱,过犹不及。教学限度指教学预设与教学应然状态之间的契合程度,是对“可教与不可教”“牵手与放手”等问题的审思,具体可分为失度教学、适度教学、过度教学三个层次,教学职责、教学呈现、教学规训、教学评价四种... 万物皆有限度,失度则乱,过犹不及。教学限度指教学预设与教学应然状态之间的契合程度,是对“可教与不可教”“牵手与放手”等问题的审思,具体可分为失度教学、适度教学、过度教学三个层次,教学职责、教学呈现、教学规训、教学评价四种表现形式。教学限度的廓清能在主体论层面帮助师生挣脱平庸之恶的“摆置”,获致自由发展;在价值论层面矫正过度追求确定性的教学价值取向,涵育学生智慧;在方法论层面重审外域理论,构建具有东方气韵的教学论研究范式。教学限度的自觉与践行需要管理部门、理论研究者、教师通力合作,营造“教学共通感”;需要教师弱化教学规训,在教学呈现中为学生适当提供“迷失的机会”,还要拓展教学评价,兼顾学生发展的“情感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限度 适度教学 教学自由
下载PDF
“真”作文:“事实之真”还是“情感之真”?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祖兵 焦会银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20年第12期68-74,共7页
“说真话”是作文的基本要求,“真话”既可理解为“与事实相符的话”,即“事实之真”;亦可指“真心想说的话”,即“情感之真”。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强调“事实之真”,以致学生无事可写、无情可诉、无理可言,亦使得作文教学... “说真话”是作文的基本要求,“真话”既可理解为“与事实相符的话”,即“事实之真”;亦可指“真心想说的话”,即“情感之真”。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强调“事实之真”,以致学生无事可写、无情可诉、无理可言,亦使得作文教学失去其应有的个性与活力。作文应强调“事实之真”,但绝不能停留于此。与“事实之真”相比,“情感之真”才是作文的灵魂,写作文的本义就在于传递真情实感。要写出“情感之真”的作文,应采取如下对策:注重具身性体验,以“真实”传“真谛”;利用替代性体验,借“共鸣”诉“真情”;重视想象性体验,凭“虚构”抒“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真情实感 真人真事 作文教学策略
下载PDF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焦会银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8期39-43,共5页
聚焦文本而忽视插图是教材使用中的常见现象,这会导致教材插图在教学中陷入价值失落境况。相对历版语文教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更关注插图设计的教育性与审美性,选编入册的教材插图具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形象化理解、补充语文教学中的情... 聚焦文本而忽视插图是教材使用中的常见现象,这会导致教材插图在教学中陷入价值失落境况。相对历版语文教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更关注插图设计的教育性与审美性,选编入册的教材插图具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形象化理解、补充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逻辑、营造充满美韵的教学氛围等教学价值。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实现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下移教学视角,关照教材插图的形象化教学价值;上课阶段结合图文设计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课下阶段引导学生补图、美图,升华文本理解与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插图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价值澄清 价值实现
下载PDF
生态文明素养意蕴及其培育路径 被引量:21
6
作者 焦会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当代生态危机的频频爆发根源在于民众生态文明素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为生态伦理失范、生态认知疏浅、生态行为失调。生态文明素养是现代文明人的必备素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辅助,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必然保障,培育生态文... 当代生态危机的频频爆发根源在于民众生态文明素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为生态伦理失范、生态认知疏浅、生态行为失调。生态文明素养是现代文明人的必备素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辅助,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必然保障,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对于个体、国家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明确学校、社区、家庭各主体的生态教育职责,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的关键期,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互为补足的多样化生态教育形式,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及西方先进生态教育经验,是培育和提高学生乃至国民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素养 素养培育
下载PDF
刍议统编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河中石兽》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焦会银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4期29-31,共3页
自2016年投入使用后,统编语文教材已完成初中阶段的第一轮试用。相较以往各版语文教材,统编教材更加突出了插图的教育性。具体而言,统编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呼应补充文本信息、深化学生文本理解、激发课堂教学趣味等方面。以《河... 自2016年投入使用后,统编语文教材已完成初中阶段的第一轮试用。相较以往各版语文教材,统编教材更加突出了插图的教育性。具体而言,统编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呼应补充文本信息、深化学生文本理解、激发课堂教学趣味等方面。以《河中石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插图导入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可借助插图涂鸦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抒发个性化的文本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教材插图 教学价值 《河中石兽》
下载PDF
释放想象:作文教学的应然价值取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焦会银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0期11-13,共3页
建国70年来,想象这一命题元素在作文命题中出现的频率愈发频繁,尤其是近十年来,每年高考都有考察学生想象能力的作文题目。想象能够带领个体摆脱刻板与守旧,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方式,而作文则是学生借以对头脑中缥... 建国70年来,想象这一命题元素在作文命题中出现的频率愈发频繁,尤其是近十年来,每年高考都有考察学生想象能力的作文题目。想象能够带领个体摆脱刻板与守旧,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方式,而作文则是学生借以对头脑中缥缈无序的想象重整头绪、梳理逻辑的载体。想象与作文在这种相辅相成的价值共鸣中最终走向融合是一种应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学生兴趣 作文命题 作文教学 自由表达 应然价值 作文题目 学生想象能力 价值共鸣
下载PDF
略论中学语文课文的价值取向--以《背影》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焦会银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7年第12期11-15,共5页
课文是中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在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课文的选择一直是被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课文选择由其内容和价值决定,课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范例性也是其价值的表现形式。朱自清《背影》一文体现了时代性、文化性与生活性的统一,知识... 课文是中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在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课文的选择一直是被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课文选择由其内容和价值决定,课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范例性也是其价值的表现形式。朱自清《背影》一文体现了时代性、文化性与生活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程类价值与文体价值的统一,这种课程价值与文体价值的高度统一与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及选文标准相契合,因而使《背影》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这对语文课文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文 价值
下载PDF
彰显实践理性的教学论力作——读《教学的自识与反思》有感
10
作者 焦会银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余年间,我国教学论领域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学术著述,但那种兼具哲学思辨与实践智慧的教学论著作却始终遮蔽于朦胧的晨雾之中,隐而不显。而今,它终于御风而来。徐继存教授的著作《教学的自识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余年间,我国教学论领域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学术著述,但那种兼具哲学思辨与实践智慧的教学论著作却始终遮蔽于朦胧的晨雾之中,隐而不显。而今,它终于御风而来。徐继存教授的著作《教学的自识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经面世,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并且已有数位权威学者以书评的形式倾情推介。徐教授学术造诣高深,文风严谨,在教学论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与极好的学术信誉。“为了教师的教学论”是贯穿其诸多学术作品的学术命题,《教学的自识与反思》亦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诚如作者所言,“教师既然是教学的主体,对教学就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从主体的角度去把握,将教学视为自身的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该书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切入对教学问题的探讨,并结合作者对教学的切身体验展开一种教师在场的具身言说与经验叙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可被视作一本充满哲思的具身研究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研究 学术造诣 学术著述 哲学思辨 学术作品 实践理性 书评 实践智慧
下载PDF
教材插图涂鸦的符号价值及教学应对
11
作者 焦会银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6期80-83,共4页
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涂鸦是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教师常常将其视为一种违纪行为予以制止。其实,教材插图涂鸦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它反映了学生的课堂教学游离、反叛意识以及对群体认同的追求。教师应以一种更加客观全面的... 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涂鸦是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教师常常将其视为一种违纪行为予以制止。其实,教材插图涂鸦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它反映了学生的课堂教学游离、反叛意识以及对群体认同的追求。教师应以一种更加客观全面的眼光去看待教材插图涂鸦,充分挖掘它在促进情感表达、激发创造潜力、增加课堂情趣等方面的感性符号价值。在日常教学中采用顺兴而为、因势利导,换位思考、循循善诱,课堂赋权、少涂多说,以涂促学、物善其用等策略对其进行教学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插图 插图涂鸦 符号价值 教学疏导
下载PDF
教师教力:内涵、结构与特点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仕杰 焦会银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105,共8页
教力既是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是教师教育力的核心与关键。它是观念力、品德力、学问力和行为力共同形成的合力,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以及愿教、可教、能教、会教、善教和优教六个层次。教力具有职业性与专业性、生成性与渐进性、个体性... 教力既是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是教师教育力的核心与关键。它是观念力、品德力、学问力和行为力共同形成的合力,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以及愿教、可教、能教、会教、善教和优教六个层次。教力具有职业性与专业性、生成性与渐进性、个体性与整体性、差异性与比较性、总结性与评价性的特点以及直接与间接的功能。通过自身动力、同行助力、学校推力和政策引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既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力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力 教育力 教师职业能力 内涵 结构 特点
下载PDF
课堂教学社会学视角下教材插图涂鸦的价值
13
作者 焦会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213-218,共6页
从课堂教学社会学的视角看,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涂鸦的行为体现了学生对社会涂鸦文化的迁移、主体意识的解放和生活之“后台区域”的呈现。因此,应重新审视教材插图涂鸦行为在融合文化冲突、平衡权力制度、彰显情感逻辑、挖掘教学资源等... 从课堂教学社会学的视角看,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涂鸦的行为体现了学生对社会涂鸦文化的迁移、主体意识的解放和生活之“后台区域”的呈现。因此,应重新审视教材插图涂鸦行为在融合文化冲突、平衡权力制度、彰显情感逻辑、挖掘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价值。具体而言,教师应树立“具身教学理念”,形成身体解放与教学规训的正和博弈;运用“现象学式的教学机智”,促进抒发本心与服务教学的融合共生;践行“低姿态的课堂管理”,推动自主调适与外在约束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社会学 教材插图 涂鸦 主体意识
下载PDF
《爱莲说》教学新解
14
作者 焦会银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8年第9期50-52,共3页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布局巧妙,论述精辟,被广为称颂。除了文学上的经典性,它托物言志、巧用正反衬的写作手法也使之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选文。关乎《爱莲说》的教学设计层见叠出,但鲜有从结尾处对"菊""莲"&qu...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布局巧妙,论述精辟,被广为称颂。除了文学上的经典性,它托物言志、巧用正反衬的写作手法也使之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选文。关乎《爱莲说》的教学设计层见叠出,但鲜有从结尾处对"菊""莲""牡丹"的反常排序进行分析者。试从教学角度出发,对此结尾方式做出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莲说》 结尾 教学新解
下载PDF
从“牵手”到“放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仕杰 焦会银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9,共7页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专职工作,教学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从"牵手"到"放手"的过程,本质上是为了从"教"到"不教&...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专职工作,教学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从"牵手"到"放手"的过程,本质上是为了从"教"到"不教"。教学过程可分为牵着学生学、扶着学生学、指给学生学、放给学生学和由着学生学五个阶段,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对应地分为教力、教理、教法、教术和教道五个阶段。了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特点,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能力 发展阶段
原文传递
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影响及其实现——基于教师“平庸之恶”的反思 被引量:14
16
作者 焦会银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48,共7页
教师"平庸之恶"指由于教师教学判断缺失而引起的教师使命庸俗化、教师工作庸常化、教师生活庸碌化,它会导致教师难以发现或解决学生的主体性被压迫、主体性假象和主体性异化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阻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本体... 教师"平庸之恶"指由于教师教学判断缺失而引起的教师使命庸俗化、教师工作庸常化、教师生活庸碌化,它会导致教师难以发现或解决学生的主体性被压迫、主体性假象和主体性异化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阻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本体论视角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赖于其主体意识的能动觉醒。教师则应自觉抵御"平庸之恶",为学生主体意识觉醒创设外部保障。为此,教师应反思教学惯性,重塑协作共生的教学认知;破除教学壁垒,构建多元融合的教学交往;纾解教学焦虑,补充增值性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教育 主体意识 教师“平庸之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