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对预后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焦俊萍 谢瑞 +1 位作者 张春荣 赵金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纤溶功能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3年3月收治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的子宫肌瘤...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纤溶功能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3年3月收治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各48例,分别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或静吸复合全麻干预;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干预前后纤溶功能、血流动力学、性激素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指标.结果:麻醉后联合组PAI-1(26.52±3.54μg/L)、t-PA(15.67±2.89μg/L)、D-D(155.62±21.47μg/L)水平均低于单纯组(41.32±4.82μg/L、22.39±3.16μg/L、189.41±22.59μg/L),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单纯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低于单纯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单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低于单纯组(29.2%),月经转归率(95.8%)高于单纯组(81.3%),复发率(4.2%)低于单纯组(16.7%)(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改善患者纤溶功能、血流动力学和性激素指标,麻醉效果更优,不良反应降低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D-二聚体 麻醉效果 性激素
下载PDF
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入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鹏 杨亚萍 +3 位作者 王征 杨欣儒 焦俊萍 刘健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入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自体尾动脉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和地塞米...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入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自体尾动脉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8只,分别于48h、3d、7d断头取脑,每个时间点各6只,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灶周围AQP4、TNF-α、IL-10含量变化。结果①治疗组AQP4、TNF-α阳性细胞数百分比较脑出血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IL-10阳性细胞数百分比较脑出血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脑水肿含量较脑出血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射可以减少出血灶周围AQP4、TNF-α的表达,增加出血灶周围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大鼠 脑出血 水通蛋白4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0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焦俊萍 鲍军强 +1 位作者 王志伟 田书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884-889,共6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阿替普酶组40例、阿替普酶+依达拉奉右莰醇组55例,主要终点事件为发病后14 d的美国...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阿替普酶组40例、阿替普酶+依达拉奉右莰醇组55例,主要终点事件为发病后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1的患者比例,治疗后36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的发生率;次要指标:入院时、14 d后采集2组血清,免疫组化定量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流式细胞学分析CD4阴性T淋巴细胞(CD4-negative T-lymphocytes,CD4-T)+CD8阴性T淋巴细胞(CD8-negative T-lymphocytes,CD8-T)细胞数及总占比;分析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组的时间、入院的NIHSS评分和卒中病因分型(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Treatment,TOAST)等因素与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2组14 d时NIHSS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时mRS≤1比例分别为45%和67%,阿替普酶+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更高(P<0.05)。治疗后,2组SOD、IL-6、TNF-α、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rt-PA+依达拉奉右莰醇组SOD、IL-6、TNF-α、MMP-9水平低于rt-PA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CD4-T+CD8-T的计数及其所占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静脉溶栓+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终点事件与入院的NIHSS评分、依达拉奉右莰醇的开始用药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组能改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炎、保护血脑屏障、调节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下载PDF
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后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焦俊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30期925-926,共2页
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三部分组成。正确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术野的暴露,而且益于医生操作准确方便,更减少了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每一种手术体位都有它的适应证,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 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三部分组成。正确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术野的暴露,而且益于医生操作准确方便,更减少了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每一种手术体位都有它的适应证,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手术室护士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的安全管理,安置合理的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 安置 手术室护士 护理 手术中并发症 安全管理 患者 体位垫
下载PDF
漆酶基因LACC1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加重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焦俊萍 鲍军强 +2 位作者 史慧敏 高超 田书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1006-1013,共8页
目的探讨漆酶基因LACC1对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采购C57BL/6J LACC1基因敲除(LACC1-/-)小鼠20只,野生型小鼠2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各15只,... 目的探讨漆酶基因LACC1对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采购C57BL/6J LACC1基因敲除(LACC1-/-)小鼠20只,野生型小鼠2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各15只,比较两组小鼠的脑梗死体积。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脑组织中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水平,采用微阵列分析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及探讨可能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②制备小鼠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并通过小干扰RNA(siRNA)转染技术上调及抑制LACC1的表达,明确LACC1对脑梗死体外模型炎症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AMPK、NLRP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IL-1β、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TNF-α水平。结果MCAO/R模型野生型小鼠组脑梗死体积比例为(21.38%±4.06%),LACC1-/-小鼠组脑梗死体积比例为(19.0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同时LACC1-/-小鼠脑组织中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LRP3蛋白表达水平受到抑制。OGD/R细胞模型中,LACC1的下调抑制了NLRP3蛋白的表达、增加了p-AMPK蛋白的表达。OGD/R细胞模型中,LACC1的过度表达增加了IL-1β、IL-6、INF-γ、TNF-α、MDA和ROS生成,降低了CAT和SOD的水平(P<0.05)。结论LACC1可能通过AMPK/NLRP3途径加重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为脑梗死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C1 脑梗死 炎症反应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下载PDF
中医护理理论内涵的挖掘
6
作者 焦俊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155-1155,共1页
目的:对中医护理理论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方法: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中医护理的基本内涵、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以及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中医护理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等角度对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挖掘.结果:先我... 目的:对中医护理理论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方法: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中医护理的基本内涵、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以及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中医护理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等角度对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挖掘.结果:先我们要深入观察、对症下药、做好养护,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中医护理的基本内涵;完善培训的相关教材、采用层级培训模式、通过学以致用固化培训成果,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医护理理论创新提供保障、建造中医护理人员的交流平台、注重发挥医院护理骨干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中医护理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结论:中医护理理论内涵的挖掘具有十分广阔的进步空间,需要我们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理论 基本内涵 挖掘
下载PDF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田书娟 鲍军强 +5 位作者 王志伟 解雄伟 焦俊萍 王雪 高超 魏子斌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6期671-673,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软胶囊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软胶囊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连续14d,之后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d,连用76 d。分别在入院时、治疗14 d、30 d、90 d进行ADAS-Cog及ADL评分,观察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前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90 d后ADAS-Cog及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长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迟发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 丁苯酞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对脑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鲍军强 田书娟 +5 位作者 王志伟 焦俊萍 解雄伟 魏子斌 高超 王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10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对脑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对脑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00%(92/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0%(7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MMSE、ADL和FA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Ang-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FR和SCr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案,加用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NIHSS评分,提高MMSE、NIHSS、ADL和FAM评分,促进患者脑血管新生,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益气通络颗粒 安全性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护理缺陷的临床分析与防范对策
9
作者 焦俊萍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6期303-303,共1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缺陷问题及防范对策,以便为手术室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观察两组的...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缺陷问题及防范对策,以便为手术室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未出现医疗纠纷事件;对照组出现13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0%,出现4例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为4.0%,观察组风险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实施风险护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使护理满意度获得有效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缺陷 防范对策 研究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