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血管闭塞残端形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式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录海斌 郭耀强 +1 位作者 焦勇钢 王晓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残端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式选择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9-03—2022-01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首次给予机械开通术式分为吸栓...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残端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式选择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9-03—2022-01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首次给予机械开通术式分为吸栓组(31例)和支架取栓组(25例);每组依据急性闭塞大血管残端形态分为无残端亚组及有残端亚组;共纳入18项指标。结果56例患者中共41例开通成功,总开通率为73.21%。吸栓组23例成功开通,支架取栓组18例成功开通。吸栓组平均DRT时间明显短于支架取栓组(P<0.05);吸栓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支架取栓组(P<0.05)。吸栓组内无残端亚组开通率明显高于有残端亚组(P<0.05);支架取栓组内无残端亚组开通率高于有残端亚组(P<0.05)。结论对于无残端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血管开通率相当,但直接抽吸技术DRT时间明显缩短,手术相关并发症少;对于有残端的血管闭塞,无论是吸栓或支架取栓效果均欠佳;术前对急性闭塞大血管残端形态评估,对术中机械取栓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影响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残端形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机械开通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影响及与其功能磁共振成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6
2
作者 焦勇钢 戴颖仪 +1 位作者 胡芳芳 袁明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5-389,39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神...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的变化,采用临床吞咽困难量表(clinical dysphagia scale,CDS)、吞咽困难预后和严重程度量表(dysphagia prognosis and severity scale,DOSS)评估其吞咽功能变化,同时分析CDS和DOSS评分与ALFF值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DS和DO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TMS组的CDS评分低于假刺激组,且DOSS评分高于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TMS组较假刺激组患者ALFF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尾状核、双侧豆状核和双侧额上回(P<0.05),且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和额上回的ALFF变化与CDS评分和DOSS评分变化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促进大脑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和额上回连接功能增强和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吞咽困难 急性脑梗死 FMRI 临床吞咽困难量表
下载PDF
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焦勇钢 袁明贤 戴颖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86-1589,共4页
目的评价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双侧组、单侧组和假刺激组。双... 目的评价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双侧组、单侧组和假刺激组。双侧组每天采用高频rTMS刺激病变侧大脑和健侧的相应区域,连续2周。单侧组在病变侧大脑相应区域进行高频rTMS刺激,而在健侧则采用假性rTMS进行刺激。假刺激组则采用双侧假刺激。对比3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周的临床吞咽困难量表(CDS)评分、吞咽困难预后和严重程度(DOSS)评分、误咽误吸评定量表(PAS)评分和视频荧光吞咽困难量表(VDS)评分。结果干预前3组的CDS、PAS和V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干预后3组的CDS、PAS和V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0.001),且3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双侧组的CDS、PAS和VDS评分显著低于单侧组和假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干预前的DO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3组的DO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 <0.001),双侧组的DOSS评分显著低于单侧组和假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双侧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临床效果优于单侧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 吞咽困难 疗效 双侧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肠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焦勇钢 孙银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SM)对家兔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肠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参麦(IR+SM)组,各6只。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在缺血30min、缺血再灌注60min时,分别记录肠系膜...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SM)对家兔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肠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参麦(IR+SM)组,各6只。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在缺血30min、缺血再灌注60min时,分别记录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血流速度和管袢数。结果缺血30min时IR组、IR+SM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微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速度减慢,管袢数减少(P<0.01);再灌注60min时IR+SM组与IR组比较,微动静脉扩张显著,血流速度加快,管袢数增加(P<0.01);再灌注60min时IR+SM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家兔缺血再灌注时存在微循环障碍,而SM具有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缺血再灌注 微循环 参麦注射液
下载PDF
家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焦勇钢 张耀东 +1 位作者 李希忠 陈予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262-263,共2页
目的研究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BI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8只家兔的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观察,在肾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60min时分别记录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 目的研究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BI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8只家兔的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观察,在肾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60min时分别记录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管袢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兔肾脏缺血前比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时,兔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缩小(P<0.01),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减慢(P<0.01),管袢数减少(P<0.01);再灌注30min、60min分别与缺血30min比较微循环情况恶化,表现为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口径进一步缩小(P<0.01),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管袢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时存在肠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肠微循环 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下载PDF
耳穴电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焦勇钢 邢一兰 《新医学》 2018年第12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耳穴电针对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PS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予口服氟西汀20 mg/d治疗6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耳穴电针。记录治疗前后2组... 目的探讨耳穴电针对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PS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予口服氟西汀20 mg/d治疗6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耳穴电针。记录治疗前后2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2型糖尿病伴PSD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7),对照组患者仅在治疗6周后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3、6周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SE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耳穴电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PSD症状,抗抑郁作用起效快,而且还能减轻氟西汀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电针 脑卒中后抑郁 2 型糖尿病
下载PDF
砭石疗法通过调控神经递质改善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失眠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焦勇钢 林宋斌 +1 位作者 丘婉怡 张胜明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砭石疗法改善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机制。方法将40例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与砭石组各20例。西药组口服佐匹克隆片(7.5 mg、睡前口服),砭石组给予安慰剂及砭石疗法治疗(每次40 min,每周1次,共4次)。治疗30 d... 目的探讨砭石疗法改善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机制。方法将40例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与砭石组各20例。西药组口服佐匹克隆片(7.5 mg、睡前口服),砭石组给予安慰剂及砭石疗法治疗(每次40 min,每周1次,共4次)。治疗30 d后,分析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血清褪黑素、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2组的差异。结果治疗30 d后,2组PSQI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与西药组相比,砭石组的PSQI各项因子评分下降更明显(P均<0.05)。治疗30 d后,2组的血清褪黑素、乙酰胆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5);与西药组相比,砭石组的血清褪黑素、乙酰胆碱水平更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更低(P均<0.05)。结论砭石治疗可改善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效果优于佐匹克隆片。砭石治疗改善慢性失眠症状的机制可能涉及多种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砭石治疗 慢性失眠 睡眠质量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血脂、血红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焦勇钢 郭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754-755,共2页
目的为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EH)与血脂、血红蛋白(Hb)是否相关。方法美国杜邦DimensionRxL型多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日本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红蛋白(Hb),并对9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血脂、Hb... 目的为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EH)与血脂、血红蛋白(Hb)是否相关。方法美国杜邦DimensionRxL型多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日本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红蛋白(Hb),并对9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血脂、Hb和120例汉族正常对照者的血脂、Hb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血脂、H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按性别分组后,同性别高血压组血脂、Hb均高于同性别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血脂、血红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血红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软骨鱼系动物与爬行纲动物血红蛋白A_2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焦勇钢 秦文斌 雎天林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软骨鱼系动物(孔鳐)与爬行纲动物(乌龟、中华鳖、翠青蛇)的“HbA2 (血红蛋白A2 )现象”。方法:将动物溶血液和其红细胞悬浮液并排进行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观察有无差异。结果:软骨鱼类动物孔鳐“HbA2现象”阳性;爬行... 目的:比较研究软骨鱼系动物(孔鳐)与爬行纲动物(乌龟、中华鳖、翠青蛇)的“HbA2 (血红蛋白A2 )现象”。方法:将动物溶血液和其红细胞悬浮液并排进行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观察有无差异。结果:软骨鱼类动物孔鳐“HbA2现象”阳性;爬行纲动物乌龟“HbA2现象”阳性,中华鳖和翠青蛇“HbA2现象”阴性。结论: 在生物进化中,两类动物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造成了“HbA现象”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鱼 爬行纲 HhA2现象
下载PDF
两种爬行纲动物血红蛋白与溴酚蓝互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勇钢 秦文斌 雎天林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爬行纲动物(乌龟、翠青蛇)血红蛋白(Hb)与溴酚蓝(BPB)是否互作。方法: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过程中,让溴酚蓝兜过动物的血红蛋白,观察有无互作。结果:溴酚蓝兜过翠青蛇血红蛋白和乌龟血红蛋白时出现“凹兜”样改变。结... 目的:研究两种爬行纲动物(乌龟、翠青蛇)血红蛋白(Hb)与溴酚蓝(BPB)是否互作。方法: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过程中,让溴酚蓝兜过动物的血红蛋白,观察有无互作。结果:溴酚蓝兜过翠青蛇血红蛋白和乌龟血红蛋白时出现“凹兜”样改变。结论:两种爬行纲动物能与溴酚蓝互作。这说明乌龟和翠青蛇血红蛋白有相似的结构,造成了Hb都能与溴酚蓝互作,这可能与生物进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互作 爬行纲
下载PDF
A68930对新生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影响
11
作者 焦勇钢 吴敏 吴中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激活多巴胺D1受体对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影响。方法用SPF级新生SD大鼠(0~3d)制备离体延髓脑片标本,随机分成Ⅰ~Ⅳ组(每组n=5),以改良的Kreb's液恒温灌流,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 目的探讨激活多巴胺D1受体对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影响。方法用SPF级新生SD大鼠(0~3d)制备离体延髓脑片标本,随机分成Ⅰ~Ⅳ组(每组n=5),以改良的Kreb's液恒温灌流,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Ⅰ组为对照组,只用Kreb's液灌注;Ⅱ~Ⅳ为实验组,分别给予1、2、5μmol/L的多巴胺D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cis-(±)-1-(aminomethyl)-3,4-dihydro-3-phenyl-1H-2-benzopyran-5,6-diolhydrochlo-ride(A68930)持续灌流10min;观察各组改灌前以及改灌后1、3、5min时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给药后RRDA的呼吸周期(RC)和呼气时间(TE)随时间延长逐渐缩短,放电积分幅度(IA)逐渐增大,5min时RC、TE和IA的变化最明显;在2、5μmol/L组与用药前比较三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2μmol/L组1min时的IA与用药前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2)随用药浓度增大RC、TE逐渐减小,而IA逐渐增大,5μmol/L时RC、TE、IA变化最明显;用2、5μmol/L的A68930灌流后,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多巴胺D1受体参与节律性呼吸的调节;多巴胺D1受体可能主要是通过缩短呼气时程增加呼吸的频率,通过增强吸气放电幅度来参与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1受体 A68930 延髓 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
下载PDF
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国才 焦勇钢 +2 位作者 吴中海 方芳 程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制作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大鼠离体脑片标本,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Ⅵ组(n=6)。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多... 目的观察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制作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大鼠离体脑片标本,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Ⅵ组(n=6)。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多沙普仑组(浓度分别为2、5、10μmol/L),Ⅴ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Ⅵ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多沙普仑(5μmol/L),观察给药后l、3、5、l0、l5、30min时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变化,并分析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周期(RC)、放电积分幅度(IA)的改变。结果Ⅱ组在给药前后脑片RRDA并无明显改变;Ⅲ、Ⅳ组在给药后1min开始,吸气时程明显延长,放电积分幅度增加;呼气时程于第5min时开始缩短(P<0.05),但呼吸周期仅于第10min时缩短,其余时间点无明显改变;Ⅴ组在第3min时开始出现吸气时程缩短、放电积分幅度下降,并伴有呼气时程及呼吸周期延长(P<0.05),第10min时达最大变化值;Ⅵ组RRD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μmol/L多沙普仑可直接兴奋延髓脑片的RRDA,且可完全拮抗丙泊酚对脑片RRDA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主要通过兴奋吸气中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普仑 面神经后核内侧区 呼吸节律性放电 延髓
下载PDF
失匹配负波评估卒中后失语自然恢复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一兰 吴宏 +9 位作者 胡欢 符秋养 刘新通 林宋斌 黄焰 焦勇钢 许光 袁明贤 戴颖仪 龚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了解失匹配负波(MMN)评估卒中后失语(PSA)自然恢复的临床价值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SA患者27例为PSA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PSA组分别于基线,卒中后2周、... 目的了解失匹配负波(MMN)评估卒中后失语(PSA)自然恢复的临床价值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SA患者27例为PSA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PSA组分别于基线,卒中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西部失语症成套测验(WAB)、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估,并进行MMN检测。对照组同时接受HAMD-17及MMN检测。结果 PSA组基线,卒中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命名、失语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0、7.58、9.60、5.05、3.75,P<0.05)。对照组与PSA组基线,卒中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MMN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1.84,P<0.05)。结论卒中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失语症存在自然恢复,不同语言维度恢复时间有所差别,失语商在卒中后2个月提高明显,PSA的康复治疗可于早期介入。MMN对PSA的严重程度及自然恢复的评估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失语 失匹配负波 自然恢复
下载PDF
胶质细胞代谢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芳 焦勇钢 +1 位作者 李国才 吴中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0-2413,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代谢在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方法制备12只新生SD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以改良的Kreb's液(MKS)恒温灌流,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代谢在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方法制备12只新生SD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以改良的Kreb's液(MKS)恒温灌流,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胶质细胞代谢激动剂L-谷氨酰胺(L-GLN)和拮抗剂L-硫酸蛋氨酸(L-MSO),第二组先后给予L-MSO和L-MSO+L-GLN,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变化。结果给予L-MSO后,呼吸周期(RC)和呼气时程(TE)显著延长,吸气时程(TI)和放电积分幅度(IA)降低;给予L-GLN后RC、TE明显缩短,TI、IA无明显变化,且L-MSO的呼吸抑制作用可被L-GLN逆转。结论胶质细胞代谢在哺乳动物基本节律性呼吸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代谢 延髓脑片 呼吸节律 节律性放电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大奥 刘新通 +1 位作者 焦勇钢 徐基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时间窗选择及评估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方案及疗程均相同,但从发病到接受高压氧治疗...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时间窗选择及评估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方案及疗程均相同,但从发病到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窗(t)不同:A组t<12 h;B组12 h≤t<72 h;C组72 h≤t<7 d。对各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第11天、第22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评价,包括气压伤、减压病、气栓症、氧中毒四种高压氧主要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第11天、22天的有效率比较,A组均优于B组,B组均优于C组(均P<0.05),并且随着高压氧治疗疗程的延长,有效率逐渐升高;在治疗后第11天、第22天时,A至C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高压氧治疗两个疗程后,A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其他两组改善明显(P<0.05),B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C组显著(P<0.05)。A组、B组、C组三组经高压氧治疗后11天、22天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P<0.05);且三组ADL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分别较治疗前及前一时间点有所增加(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7天内采用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早进行高压氧干预治疗,疗效越显著;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偏少,尚需进行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明贤 焦勇钢 +2 位作者 林宋斌 吴宏 陈俊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紧张型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3粒/次,3次/d,疗...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紧张型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3粒/次,3次/d,疗程4周。两组根据临床相关症状(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7%;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尼莫地平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可提高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乌灵胶囊 尼莫地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信息化卒中绿色通道模式救治脑卒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宋斌 李东仕 +3 位作者 焦勇钢 张竹 赵馨 刘新通 《现代医院》 2020年第8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评估院内信息化系统在卒中绿色通道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医院急诊收治的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8例。未使用绿色通道前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绿色通道模式的11例为过渡... 目的评估院内信息化系统在卒中绿色通道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医院急诊收治的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8例。未使用绿色通道前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绿色通道模式的11例为过渡组;信息化卒中绿色通道模式的37例为研究组;比较3组患者的静脉溶栓达标率、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DNT)、急诊到动脉穿刺时间(DPT)、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过渡组相比,研究组DNT时间、DPT时间显著缩短,DNT达标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 h后、7天NIHS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渡组DNT时间、DPT时间及DNT达标率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7天NIHS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信息化卒中绿色通道模式可有效减少院内延误,缩短救治时间,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绿色通道 缺血性卒中 溶栓
下载PDF
砭石疗法对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伴随症状辅助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丘婉怡 廖国辉 +1 位作者 陈亚辉 焦勇钢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砭石疗法对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伴随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92例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砭石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睡前口服佐匹克隆片7.5 mg;砭石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砭石疗法治... 目的探讨砭石疗法对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伴随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92例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砭石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睡前口服佐匹克隆片7.5 mg;砭石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砭石疗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40 min、30 d为1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减少率评估2组患者的失眠改善率,记录治疗前后2组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的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上述各项2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开始前,砭石组与对照组的ISI、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疗程后,砭石组的失眠改善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6.1%(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ISI、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血清5-HT水平高于治疗前(P均<0.05);砭石组患者的ISI、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砭石疗法安全、环保,有助于改善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伴随症状。砭石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失眠及其伴随症状的机制可能涉及神经递质5-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砭石疗法 慢性失眠 睡眠质量 5-羟色胺
下载PDF
多巴胺D1受体参与新生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调节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勇钢 吴中海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4-70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胺D1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以改良的Kreb’s液(modified Kreb’s perfusion,MKS)恒温灌流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胺D1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以改良的Kreb’s液(modified Kreb’s perfusion,MKS)恒温灌流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espiratory rhythmical discharge activity,RRDA)后,第一组(n=5)先给予多巴胺D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cis-(±)-1-(Aminomethyl)-3,4-dihydro-3-phenyl-1H-2-Benzopyran-5,6-Diolhy-drochlo-ride,A68930]灌流10min,用MKS洗脱后,再给予多巴胺D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R(+)-7-Chloro-8-hydroxy-3-methyl-1-phenyl-2,3,4,5-tetrahydro-1H-3-benzazepine hydrochloride,SCH-23390]灌流10min;第二组(n=5)先给予A68930持续灌流10min后再给予A68930+SCH-23390持续灌流10min;观察各时间点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结果显示,给予A68930灌流后呼吸周期(respiratory cycle,RC)和呼气时程(expiratory time,TE)显著缩短,放电积分幅度(integral amplitude,IA)增加,吸气时程(inspiratory time,TI)无明显变化;给予SCH-23390后RC、TE显著延长、TI显著缩短、IA减小,而且A68930的作用可以被SCH-23390部分逆转。这些观察结果提示多巴胺D1受体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频率和幅度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1受体 延髓 呼吸节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