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雷诺时均模型的高温空气流动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焦守华 王金雨 +4 位作者 曾未 孙畅 李文强 杨婷 柴翔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5-973,共9页
核涡轮发动机反应堆其堆芯通常采用高温空气作为冷却剂,高温空气的流动传热特性直接关系到涡轮发动机的运行性能。本文基于开源CFD软件OpenFOAM,对直径为4.24 mm、长度为760mm的圆形通道内均匀加热和非均匀加热情况下高温空气的流动传... 核涡轮发动机反应堆其堆芯通常采用高温空气作为冷却剂,高温空气的流动传热特性直接关系到涡轮发动机的运行性能。本文基于开源CFD软件OpenFOAM,对直径为4.24 mm、长度为760mm的圆形通道内均匀加热和非均匀加热情况下高温空气的流动传热进行了研究。首先评估了均匀加热情况下k-ωSST湍流模型的适用性;之后分析了均匀加热情况下进口雷诺数等对其流动传热的影响。最后将非均匀加热情况下模拟结果与经验关系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k-ωSST湍流模型适用于均匀加热下高温空气流动传热模拟;均匀加热情况下,进口雷诺数对努塞尔数影响比较大;非均匀加热情况下,k-ωSST湍流模型模拟结果与Taylor关系式计算结果偏差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 流动传热 k-ωSST湍流模型 OPENFOAM
下载PDF
静水中单气泡运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文强 焦守华 +3 位作者 唐珂 杨宜昂 曲文海 柴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52-1659,共8页
气泡运动特性是两相流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静水中单气泡的上升过程及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等效体积直径下气泡上升过程中轨迹、变形程度、瞬时速度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椭球型单气泡上升过程中横向... 气泡运动特性是两相流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静水中单气泡的上升过程及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等效体积直径下气泡上升过程中轨迹、变形程度、瞬时速度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椭球型单气泡上升过程中横向振荡幅度峰值与横向速度峰值呈正比,瞬时纵横比与瞬时纵向速度呈反比;单气泡横向运动位置、纵横比、上升速度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现象。通过定量分析气泡末速度与等效体积直径的关系,对已有预测关系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显式末速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运动特性 单气泡 末速度
下载PDF
气泡破裂及其诱发射流液滴释放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强 杨宜昂 +1 位作者 焦守华 柴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4,共8页
本文基于实验方法,通过高速摄像的方法捕捉不同直径下的气泡破裂过程及射流液滴的释放过程,获得了气泡破裂后气泡空腔的演变过程,捕捉了射流液滴的速度,探究了气泡直径和气泡表面寿命对射流液滴释放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泡... 本文基于实验方法,通过高速摄像的方法捕捉不同直径下的气泡破裂过程及射流液滴的释放过程,获得了气泡破裂后气泡空腔的演变过程,捕捉了射流液滴的速度,探究了气泡直径和气泡表面寿命对射流液滴释放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泡表面寿命对气泡破裂产生射流液滴的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随气泡表面寿命的增加,破裂气泡产生的射流液滴的速度也随之增加。当气泡直径较小时,气泡表面寿命呈现Rayleigh分布的特征,射流液滴的释放概率也较高。随气泡直径的增加,气泡表面寿命逐渐转变为指数衰减分布的特征,射流液滴的释放概率也随之下降。基于现有实验数据给出了一个精度更高的射流液滴速度与气泡直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破裂 射流液滴 表面寿命 RAYLEIGH分布
下载PDF
矩形封闭腔内底部弧形面加热自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尧俊 陈彬 +2 位作者 焦守华 柴翔 杨燕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6,共6页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壳上封头被设计浸没在大量冷却剂中,在严重事故发生后,安全壳内的堆芯余热通过上封头外部的自然对流排出。为了研究安全壳上封头外部自然对流换热的二维特性,利用一个矩形封闭腔装置,在底部弧形面加热及常压条件...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壳上封头被设计浸没在大量冷却剂中,在严重事故发生后,安全壳内的堆芯余热通过上封头外部的自然对流排出。为了研究安全壳上封头外部自然对流换热的二维特性,利用一个矩形封闭腔装置,在底部弧形面加热及常压条件下,开展了换热实验。同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了弧形加热面周围的流场形态。研究发现:平均努塞尔特数(Nu)随加热功率而增大,但增长速率呈降低趋势;沿着弧形加热面向上,局部换热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弧形面40°附近达到最低值;PIV测量结果展示了加热面周围流场形态;主流区的流动速度分层现象明显,且在X=50 mm前后的分层趋势相反,其主要源于横向速度的差异;最大流速与加热功率无关,功率主要影响主流区域的流动速度和其横向速度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封闭腔 自然对流 弧形加热面 粒子图像测速法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铅铋冷却燃料棒束的热工水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畅 焦守华 +1 位作者 柴翔 杨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6-1394,共9页
铅铋冷却快堆作为第4代反应堆候选之一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研究其在正常工况下的热工水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使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对带有绕丝结构的19棒束铅铋组件进行数值分析,探究了质量流... 铅铋冷却快堆作为第4代反应堆候选之一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研究其在正常工况下的热工水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使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对带有绕丝结构的19棒束铅铋组件进行数值分析,探究了质量流量、功率等边界条件对组件内部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FD方法在子通道中心温度和壁面温度预测上与实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同时,绕丝结构的存在使得子通道之间存在周期性的横向交混,并使得棒束表面温度呈现震荡。随质量流量的增加,子通道间横向交混增大。功率变化对通道间的横向交混速度的影响较小,冷却剂温度的横向分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合金 计算流体力学 热工水力 绕丝
下载PDF
建筑装饰装修的基本原理
6
作者 焦守华 张东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8期273-273,共1页
建筑装饰装修主要依据空间构图的基本法则以及建筑装饰材料肌理纹理来进行,设计者往往通过对这些纹理进行水平的、垂直的、倾斜的布置来增加室内景观的欣赏性。下面分别介绍装饰语法、人体工程学基本原理。
关键词 建筑装饰 装修 装饰设计 人体工程学
下载PDF
小型核热推进反应堆概念设计
7
作者 张淑凡 李卫 +2 位作者 孙兴昂 焦守华 柴翔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与化学推进相比,核热推进具有大推力、高比冲、长寿命、可重复启动等特点。本文基于核热推进飞行器的工作特点,通过综合考虑飞行器飞行性能和反应堆内传热性能,分析了反应堆半径、高度、冷却通道直径等设计参数对飞行器飞行性能的影响规... 与化学推进相比,核热推进具有大推力、高比冲、长寿命、可重复启动等特点。本文基于核热推进飞行器的工作特点,通过综合考虑飞行器飞行性能和反应堆内传热性能,分析了反应堆半径、高度、冷却通道直径等设计参数对飞行器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究了不同设计参数之间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满足热工设计准则的反应堆设计边界,阐明了燃料表面最高温度等热工设计准则对堆芯尺寸、推力和比冲的限制,探讨了设计参数对飞行器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综合考虑反应堆热工特性和飞行器飞行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核热推进系统的小型核反应堆概念设计。并利用蒙特卡罗程序OpenMC评估了该设计的中子学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该设计在控制棒插入和拔出条件下都满足临界要求,且控制棒的插入对于反应堆功率峰因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热推进 小型反应堆 概念设计 中子学分析
下载PDF
建筑装饰装修视觉原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东祥 焦守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9期255-255,共1页
视觉是人们感觉中最发达的感觉。在人们所得到的各种信息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由视觉得来的。产生视觉的器官是眼睛。眼睛的视觉原理是:从光源发生的光或者由物体反射的光,从眼睛的角膜、瞳孔进入眼球,穿过如放大镜的水晶体,使光线聚集... 视觉是人们感觉中最发达的感觉。在人们所得到的各种信息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由视觉得来的。产生视觉的器官是眼睛。眼睛的视觉原理是:从光源发生的光或者由物体反射的光,从眼睛的角膜、瞳孔进入眼球,穿过如放大镜的水晶体,使光线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图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并在视觉中枢中进行分析和整理,继而产生具有形状、大小、明暗、色彩和运动的感觉。本文所介绍的建筑装饰装修视觉原理,主要是关于物体的"形"的视知觉和视错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 装修 视觉 透视错觉
下载PDF
大空间内底部弧形加热段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研究
9
作者 曾未 焦守华 +5 位作者 朱力 张卓华 何晓强 柴翔 曾畅 宋丹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9-204,共6页
为准确预测安全壳上封头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以保证堆芯余热安全排出,设计了采用底部弧形加热段的矩形封腔自然对流装置,研究导热率对底部弧形加热段和封腔内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开源软件Open FOA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2种湍... 为准确预测安全壳上封头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以保证堆芯余热安全排出,设计了采用底部弧形加热段的矩形封腔自然对流装置,研究导热率对底部弧形加热段和封腔内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开源软件Open FOA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2种湍流模型和3种湍流热通量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流体沿弧形面的流动受边界层和绕流脱体强化现象的影响,局部自然对流换热强度从顶部向两端先减小后增大;材料热导率对弧形面的温度分布影响比较大,但对于加热段外的流体温度分布影响极小;经过对AFM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更适用于实验条件的模型参数值,修正后的模型对流体速度场的模拟更为准确且在更高功率工况下也得到验证。本研究可为后续方案设计的有效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面加热 自然对流 实验研究 数值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