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西城区人口分布变动及特征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被引量:4
1
作者 焦张义 孙久文 +1 位作者 李姗姗 苑伟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88,共7页
本文利用西城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西城区2000-2010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学特征及产业、就业结构分析,结合西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探讨了西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研究发现,西城区存在人口密度过高、人... 本文利用西城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西城区2000-2010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学特征及产业、就业结构分析,结合西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探讨了西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研究发现,西城区存在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居住面积狭小,部分街道低端产业占比过高,核心功能区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西城区亟需落实北京关于老城区人口疏散的政策要求,根据西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行人口调控和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 就业结构 人口调控
下载PDF
本期聚焦:同城化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焦张义 孙久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本文回顾了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同城化与城市功能耦合及产业优化的关系。并且归纳总结了4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及每种模式的利弊.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城化模式。本文的结论是,同城化... 本文回顾了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同城化与城市功能耦合及产业优化的关系。并且归纳总结了4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及每种模式的利弊.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城化模式。本文的结论是,同城化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作为优化城市功能.协调城市发展的一种手段,通过同城化一个区域可以达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城市协调发展 同城化模式.城市功能耦合
下载PDF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广东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焦张义 冯邦彦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1,共7页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重新发挥。广东的经济增长不能长久依靠人口红利,必须走依靠知识、技能等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效应 经济增长路径 人力资本 产业转型
下载PDF
房价、生态环境质量与最优城市规模 被引量:7
4
作者 焦张义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10期63-73,共11页
人口动态分布和当地的房价、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最优城市规模。本文采用扩展到房价和生态环境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估计这种联系。居民根据差异化产品数量、房价和生态环境组成的综合效用来选择居住地,... 人口动态分布和当地的房价、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最优城市规模。本文采用扩展到房价和生态环境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估计这种联系。居民根据差异化产品数量、房价和生态环境组成的综合效用来选择居住地,从而实现区域间的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城市规模随着房价、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政府政策变动而变动。在福利分析中,我们研究了自由市场和政策调节两种不同情况下,城市规模差异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生态环境 城市规模
下载PDF
人口红利与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焦张义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6期1-6,12,共7页
中国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工业部门流动,从而促成了中国人口红利在沿海地区的集中释放。本文从理论上和经验上考察了人口红利对我国东部产业升级的影响,弥补了以往只关注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中国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工业部门流动,从而促成了中国人口红利在沿海地区的集中释放。本文从理论上和经验上考察了人口红利对我国东部产业升级的影响,弥补了以往只关注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不足。本文研究发现:二元经济转化中形成的人口红利有利于东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客观上促进了东部地区资本在要素禀赋中的比重,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但是大量的劳动力迁入也延缓了东部地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延缓了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人口红利 人口转变 产业升级
下载PDF
劳动力价格变动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 被引量:2
6
作者 焦张义 《中国物价》 2012年第5期36-39,共4页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的供给变动情况和广东省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劳动力工资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劳动力工资增长速度在2000年之后快速上升,而私营企业工资上涨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的供给变动情况和广东省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劳动力工资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劳动力工资增长速度在2000年之后快速上升,而私营企业工资上涨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私营企业工资 国有企业工资 劳动密集型产业
下载PDF
高举开放发展旗帜 撬动福建发展全局
7
作者 焦张义 《福建理论学习》 2016年第3期1-1,共1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把开放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发展全局,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把开放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发展全局,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 福建 旗帜 《纲要》 全国人大 经济水平 会议通 规划
下载PDF
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
8
作者 焦张义 《福建理论学习》 2015年第12期25-27,共3页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口、土地、资本是人类一切物质生产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人口在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原因正是古代物质生产中劳动力的作用极端重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口、土地、资本是人类一切物质生产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人口在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原因正是古代物质生产中劳动力的作用极端重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与我国劳动力丰富,属于人口红利阶段有关。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发展 结构转变 经济增长理论 物质生产 可替代性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
下载PDF
东亚模式视角下台湾与大陆发展模式异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哲明 焦张义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中国台湾模式和大陆模式本质上同属于东亚模式,本文在东亚模式的视角下,对台湾与大陆发展模式的异同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模式与大陆模式异同的原因,对促进台湾与大陆经济合作及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东亚模式 台湾模武 大陆模武 MMED模型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焦张义 钟若愚 董继红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73,共11页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规模、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就业政策的制定和相关福利政策的实施都有较大影响。运用来自29个省市6675个城市家庭、877...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规模、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就业政策的制定和相关福利政策的实施都有较大影响。运用来自29个省市6675个城市家庭、8771个居民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曲线整体上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随着工资上涨,劳动者工作时间随之增长,但是工资弹性仅有0.52,处于缺乏弹性的区间;分类型看,女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工资弹性较大,对工资变动更加敏感;女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收入弹性更大,对收入变动更加敏感;分年龄阶段看,18—30岁的新生代劳动力工作时间受工资和非工资收入影响均不显著,31—45岁的劳动力比45岁以上劳动力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更高,对工资和非工资收入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细化实施就业政策和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供给行为 工资弹性 收入弹性 工作时间
下载PDF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久文 焦张义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共5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化 区域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浅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12
作者 焦张义 《海峡通讯》 2021年第11期46-47,共2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力向前,经历过苦难、挫折,有过坦途、辉煌,回首历史,我们总要看看走过的路,总结经验继续前行,期待创造新的辉煌。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从中汲取力量,也让我们回顾曾经的挫折,从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力向前,经历过苦难、挫折,有过坦途、辉煌,回首历史,我们总要看看走过的路,总结经验继续前行,期待创造新的辉煌。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从中汲取力量,也让我们回顾曾经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以更加成熟气质、更加豪迈精神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中凝聚着民族复兴之志政党政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化以后才出现的。相较于封建统治,政党政治摆脱了一个人、一个家族对政权的控制。政党政治代表一个阶级的利益,是阶级组织最集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形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应运而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中国工人运动 外来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 阶级 中国共产党执政 精神血脉 继续前行
原文传递
新常念下福建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13
作者 焦张义 《海峡通讯》 2014年第8期30-31,共2页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的讲话,是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新常态一词亦成为时下经济学界的一...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的讲话,是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新常态一词亦成为时下经济学界的一个热词。就福建而言,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经济也正在步入“新常态”,发展中出现很多新的特点,比如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增长速度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经济 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形势 经济发展 战略机遇期 增强信心 平常心态 经济学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