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欢
王鑫
+4 位作者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利用Mo-Ni催化剂在不同热溶温度下对印尼褐煤进行热溶解聚,对比分析Mo-Ni对热溶物组分生成和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GCM S分析结果表明:起初物理热溶生成少量带有长直链的酯,随着热溶温度的升高,酯...
利用Mo-Ni催化剂在不同热溶温度下对印尼褐煤进行热溶解聚,对比分析Mo-Ni对热溶物组分生成和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GCM S分析结果表明:起初物理热溶生成少量带有长直链的酯,随着热溶温度的升高,酯类增加的同时更多分子量较小的酯生成,继续升高温度,酯类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芳烃和酚成为主要组分。Mo-Ni作用下,β断裂和脱氢反应使得长直链的烷酸甲酯生成短链烷酸甲酯、正构烷烃和单不饱和烯烃;其中短链烷酸甲酯发生催化裂化、脱羧、脱羟、加氢和脱氧等一系列反应直接或间接生成正构烷烃。Mo-Ni的低聚活性和酸性进一步将正构烷烃和单不饱和烯烃转变为低碳烯烃,而烯烃聚合生成苯环;苯环发生甲基化、亲核取代,聚合等反应生成芳烃和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溶解聚
Mo-Ni催化剂
烷酸甲酯
生成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溶解聚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欢
王鑫
+4 位作者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0-77,共8页
热溶解聚技术为煤基航空喷气替代燃料的制备提供途径。介绍煤热溶解聚技术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热溶解聚过程中煤种、煤样预处理、热溶解聚方式、热溶温度和热溶溶剂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低阶煤分子结构键能较低,可在较温和条件下断裂。预...
热溶解聚技术为煤基航空喷气替代燃料的制备提供途径。介绍煤热溶解聚技术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热溶解聚过程中煤种、煤样预处理、热溶解聚方式、热溶温度和热溶溶剂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低阶煤分子结构键能较低,可在较温和条件下断裂。预处理改变煤中氢键的分布,提高煤本身的加氢液化活性。间歇式热溶解聚操作简便,固液分离彻底;连续式热溶解聚可避免热溶物与溶剂的二次反应。由于热解和缩聚反应的存在,热溶率随热溶温度的升高先快速升高后缓慢升高甚至略有降低;热溶率极值对应下的热溶温度与煤本身的软化温度有关。极性或非极性溶剂选择性的进攻煤中大分子网络骨架,可促进小分子可溶物的生成。热溶解聚装置的改进、低沸点廉价溶剂下热溶解聚行为研究和热溶物组分的定向解聚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解聚
替代燃料
煤种
预处理
溶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钢三期工程阀门国产化质量问题的剖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焦忠泽
《阀门》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通过对宝钢三期工程建设中,国产化阀门在安装、调试及运行时所暴露的问题及具体实例来剖析国产阀门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阀门
质量
钢铁厂
国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国勤
孙丹
+2 位作者
焦忠泽
杜宸宇
白禄
《风机技术》
2019年第5期56-63,共8页
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均衡性和传热特性影响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建立了基于三维实体建模的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传热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数值分析了不同压比条件下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
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均衡性和传热特性影响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建立了基于三维实体建模的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传热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数值分析了不同压比条件下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分布特性,研究了两级和三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温度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和三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最大级间压降均出现在末级刷丝,压比对级间压降占比的影响较小;两级和三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刷丝束温度逐级升高,末排刷丝温度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泄漏气流将前级刷丝束的热量带至末排,导致末排刷丝温度较高,末排刷丝的热变形量最大;刷式密封的热量主要来源是由刷丝与转子之间摩擦产生,其传热形式包括刷丝与挡板、转子之间的导热,以及刷丝、转子、挡板与气流之间的对流换热;刷丝与转子之间的接触力大小决定了摩擦产生的热量大小,导致最高温度不同;热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是泄漏气流带走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密封
三维实体建模
级间压力
传热特性
数值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级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国强
孙丹
+2 位作者
焦忠泽
杜宸宇
白禄
《风机技术》
2020年第2期44-52,共9页
刷式密封传热特性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与使用寿命,现有刷式密封存在刷丝与转子间摩擦产生大量热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建立了两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动传热求解模型,将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验证模型准...
刷式密封传热特性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与使用寿命,现有刷式密封存在刷丝与转子间摩擦产生大量热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建立了两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动传热求解模型,将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数值分析了刷丝束内部轴向和径向的压力分布特性,研究了刷式密封几何参数对泄漏特性的影响和压比、转速、干涉量对刷丝最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游区域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压降主要出现在刷丝束区域;末级刷式密封承受的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较大,表明末级刷式密封对密封性能影响较大;在本文的研究工况下,泄漏量从10排刷丝数到25排刷丝数降低了15.29%,而后挡板保护高度从2.5mm增加至4mm时,泄漏量增加了14.40%,刷丝束与转子表面间的径向距离由0mm增加至0.5mm时,泄漏量增加了31.61%,其中径向距离的增加对泄漏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刷式密封的下游区域温度高于上游区域,且高温区出现在刷丝自由端,刷丝的最高温度随着压比、转速以及干涉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增加了6.5%,8.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刷式密封
温度分布
泄漏特性
最高温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流固耦合数值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丹
刘伟
+2 位作者
焦忠泽
赵欢
李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2,共10页
采用以泄漏因子与有效间隙作为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的评价指标,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流固耦合方法建立刷式密封三维瞬态求解模型,分析三种不同结构的刷式密封模型在不同压差下的刷丝变形,研究临界承压能力对刷丝变形的影...
采用以泄漏因子与有效间隙作为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的评价指标,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流固耦合方法建立刷式密封三维瞬态求解模型,分析三种不同结构的刷式密封模型在不同压差下的刷丝变形,研究临界承压能力对刷丝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上下游压差的增加,泄漏因子与有效间隙的值趋于稳定时的压差范围即为刷式密封的临界承压能力。所研究的基本型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为0.25~0.30 MPa,后挡板保护高度降低0.5 mm的刷式密封和轴向增加5排刷丝的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相对于基本型增加了16.7%~20.0%,降低后挡板保护高度和增加刷丝轴向排数可以提高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随着上下游压差的增加,刷丝轴向最大变形量先增加,在上下游压差达到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时,刷丝之间间隙被压缩至接近最小,刷丝轴向最大变形量达到稳定。该研究成果为刷式密封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密封
临界承压能力
泄漏因子
有效间隙
流固耦合
原文传递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影响因素数值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赵欢
焦忠泽
+3 位作者
孙丹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86,共13页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和使用寿命,现有多级刷式密封结构存在各级压降不均衡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本文建立多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固耦合求解模型,设计搭建多级刷式密封实验装置,在数值计算与实验测...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和使用寿命,现有多级刷式密封结构存在各级压降不均衡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本文建立多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固耦合求解模型,设计搭建多级刷式密封实验装置,在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互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工况参数与结构参数对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不均衡性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工况下,相同结构的两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32%~35%和65%~68%,三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21%~27%、27%~32%、41%~52%,多级刷式密封各级承担压降逐级增大,进出口压比对级间压降分配影响不大;增大刷丝束与转子表面间径向间隙、刷丝之间间隙以及后挡板高度均可改善各级压降分配,同时也会增加泄漏量;影响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均衡性的主要原因是逐级不均匀增大的体积流量,各级压降随体积流量逐级不均匀的增加而增大;增大下游级流道截面积可有效降低体积流量,平衡多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本文研究结果为多级刷式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刷式密封
级间压降分配
三维实体建模
流固耦合
级间压降不均衡
原文传递
题名
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欢
王鑫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辽宁科技大学清洁能源与燃料化学研究所
出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675351)
国家公派留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08210120)
沈阳市科技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RC170194)。
文摘
利用Mo-Ni催化剂在不同热溶温度下对印尼褐煤进行热溶解聚,对比分析Mo-Ni对热溶物组分生成和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GCM S分析结果表明:起初物理热溶生成少量带有长直链的酯,随着热溶温度的升高,酯类增加的同时更多分子量较小的酯生成,继续升高温度,酯类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芳烃和酚成为主要组分。Mo-Ni作用下,β断裂和脱氢反应使得长直链的烷酸甲酯生成短链烷酸甲酯、正构烷烃和单不饱和烯烃;其中短链烷酸甲酯发生催化裂化、脱羧、脱羟、加氢和脱氧等一系列反应直接或间接生成正构烷烃。Mo-Ni的低聚活性和酸性进一步将正构烷烃和单不饱和烯烃转变为低碳烯烃,而烯烃聚合生成苯环;苯环发生甲基化、亲核取代,聚合等反应生成芳烃和酚。
关键词
褐煤
热溶解聚
Mo-Ni催化剂
烷酸甲酯
生成机理
Keywords
lignite
thermal dissolutions
Mo-Ni catalyst
methyl alkanoate
form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Q5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溶解聚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欢
王鑫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热能研究所
Chemical Engineering
辽宁科技大学清洁能源与燃料化学研究所
出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0-7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04154,51675351)
国家公派留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08210120)
沈阳市科技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RC170194)。
文摘
热溶解聚技术为煤基航空喷气替代燃料的制备提供途径。介绍煤热溶解聚技术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热溶解聚过程中煤种、煤样预处理、热溶解聚方式、热溶温度和热溶溶剂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低阶煤分子结构键能较低,可在较温和条件下断裂。预处理改变煤中氢键的分布,提高煤本身的加氢液化活性。间歇式热溶解聚操作简便,固液分离彻底;连续式热溶解聚可避免热溶物与溶剂的二次反应。由于热解和缩聚反应的存在,热溶率随热溶温度的升高先快速升高后缓慢升高甚至略有降低;热溶率极值对应下的热溶温度与煤本身的软化温度有关。极性或非极性溶剂选择性的进攻煤中大分子网络骨架,可促进小分子可溶物的生成。热溶解聚装置的改进、低沸点廉价溶剂下热溶解聚行为研究和热溶物组分的定向解聚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关键词
热溶解聚
替代燃料
煤种
预处理
溶剂
Keywords
thermal dissolution
alternative fuel
coal type
pretreatment
solvent
分类号
TQ5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钢三期工程阀门国产化质量问题的剖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焦忠泽
机构
上海宝钢集团设备管理处
出处
《阀门》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宝钢三期工程建设中,国产化阀门在安装、调试及运行时所暴露的问题及具体实例来剖析国产阀门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阀门
质量
钢铁厂
国产化
分类号
TH13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国勤
孙丹
焦忠泽
杜宸宇
白禄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风机技术》
2019年第5期56-6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3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3572)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LR2016033)
文摘
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均衡性和传热特性影响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建立了基于三维实体建模的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传热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数值分析了不同压比条件下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分布特性,研究了两级和三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温度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和三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最大级间压降均出现在末级刷丝,压比对级间压降占比的影响较小;两级和三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刷丝束温度逐级升高,末排刷丝温度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泄漏气流将前级刷丝束的热量带至末排,导致末排刷丝温度较高,末排刷丝的热变形量最大;刷式密封的热量主要来源是由刷丝与转子之间摩擦产生,其传热形式包括刷丝与挡板、转子之间的导热,以及刷丝、转子、挡板与气流之间的对流换热;刷丝与转子之间的接触力大小决定了摩擦产生的热量大小,导致最高温度不同;热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是泄漏气流带走的热量。
关键词
刷式密封
三维实体建模
级间压力
传热特性
数值研究
Keywords
Bush Seal
T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Inter-stage Pressur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N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B42 [一般工业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级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国强
孙丹
焦忠泽
杜宸宇
白禄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
出处
《风机技术》
2020年第2期44-5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3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3572)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6033)。
文摘
刷式密封传热特性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与使用寿命,现有刷式密封存在刷丝与转子间摩擦产生大量热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建立了两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动传热求解模型,将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数值分析了刷丝束内部轴向和径向的压力分布特性,研究了刷式密封几何参数对泄漏特性的影响和压比、转速、干涉量对刷丝最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游区域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压降主要出现在刷丝束区域;末级刷式密封承受的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较大,表明末级刷式密封对密封性能影响较大;在本文的研究工况下,泄漏量从10排刷丝数到25排刷丝数降低了15.29%,而后挡板保护高度从2.5mm增加至4mm时,泄漏量增加了14.40%,刷丝束与转子表面间的径向距离由0mm增加至0.5mm时,泄漏量增加了31.61%,其中径向距离的增加对泄漏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刷式密封的下游区域温度高于上游区域,且高温区出现在刷丝自由端,刷丝的最高温度随着压比、转速以及干涉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增加了6.5%,8.1%,5.4%。
关键词
两级刷式密封
温度分布
泄漏特性
最高温度
Keywords
Two-stage Brush Seal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Leakage Characteristics
Maximum Temperature
分类号
TK26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TK0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流固耦合数值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丹
刘伟
焦忠泽
赵欢
李玉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346)
辽宁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JYT2020047)
辽宁省航发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KLAMTF202103)。
文摘
采用以泄漏因子与有效间隙作为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的评价指标,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流固耦合方法建立刷式密封三维瞬态求解模型,分析三种不同结构的刷式密封模型在不同压差下的刷丝变形,研究临界承压能力对刷丝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上下游压差的增加,泄漏因子与有效间隙的值趋于稳定时的压差范围即为刷式密封的临界承压能力。所研究的基本型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为0.25~0.30 MPa,后挡板保护高度降低0.5 mm的刷式密封和轴向增加5排刷丝的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相对于基本型增加了16.7%~20.0%,降低后挡板保护高度和增加刷丝轴向排数可以提高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随着上下游压差的增加,刷丝轴向最大变形量先增加,在上下游压差达到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时,刷丝之间间隙被压缩至接近最小,刷丝轴向最大变形量达到稳定。该研究成果为刷式密封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刷式密封
临界承压能力
泄漏因子
有效间隙
流固耦合
Keywords
brush seal
critical pressure capacity
leakage factor
effective clearanc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分类号
V23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TK26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影响因素数值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赵欢
焦忠泽
孙丹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中国航发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8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3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3572)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6033)。
文摘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和使用寿命,现有多级刷式密封结构存在各级压降不均衡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本文建立多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固耦合求解模型,设计搭建多级刷式密封实验装置,在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互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工况参数与结构参数对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不均衡性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工况下,相同结构的两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32%~35%和65%~68%,三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21%~27%、27%~32%、41%~52%,多级刷式密封各级承担压降逐级增大,进出口压比对级间压降分配影响不大;增大刷丝束与转子表面间径向间隙、刷丝之间间隙以及后挡板高度均可改善各级压降分配,同时也会增加泄漏量;影响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均衡性的主要原因是逐级不均匀增大的体积流量,各级压降随体积流量逐级不均匀的增加而增大;增大下游级流道截面积可有效降低体积流量,平衡多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本文研究结果为多级刷式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级刷式密封
级间压降分配
三维实体建模
流固耦合
级间压降不均衡
Keywords
multi-stage brush seals
interstage pressure drop distributi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luid-solid interactions
interstage pressure drop imbalance
分类号
V23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
赵欢
王鑫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溶解聚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赵欢
王鑫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宝钢三期工程阀门国产化质量问题的剖析
焦忠泽
《阀门》
北大核心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李国勤
孙丹
焦忠泽
杜宸宇
白禄
《风机技术》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两级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与实验研究
张国强
孙丹
焦忠泽
杜宸宇
白禄
《风机技术》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刷式密封临界承压能力流固耦合数值研究
孙丹
刘伟
焦忠泽
赵欢
李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7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影响因素数值与实验研究
赵欢
焦忠泽
孙丹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