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聂朦 邬娜 +10 位作者 焦惠艳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许月瑶 杨蕾 王煜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杨敬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7-1466,F0003,共11页
目的分析和构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回顾性队列,运用潜类别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ling,LCTM)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SBP... 目的分析和构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回顾性队列,运用潜类别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ling,LCTM)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SBP的变化模式,识别、构建SBP的纵向变化轨迹;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根据先验知识使用“有向无环图”识别和调整不同的混杂因素。结果共793名高血压患者被纳入分析,LCTM拟合的社区高血压患者SBP轨迹最优分组为3组,分别为低水平平稳组(n=561,70.74%)、下降组(n=170,21.44%)和上升组(n=62,7.82%);年龄、锻炼频率、随访方式、摄盐情况、遵医行为、有无转诊在不同SBP轨迹亚组中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水平平稳组为对照,“男性”、“门诊随访”的患者被分类到下降组的可能性较高,OR及95%CI分别为1.436(1.016~2.030)、1.702(1.202~2.410);而“年龄≥65岁”,“不锻炼或偶尔锻炼”,摄盐情况为“中”和“重”度的人群,被分类到上升组的可能性更高,OR及95%CI依次为1.949(1.145~3.317)、2.284(1.305~3.998)、2.433(1.272~4.654)、4.540(1.291~15.963)。结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变化轨迹可分为3组,即“低水平平稳组”、“下降组”和“上升组”;性别、年龄、摄盐情况、锻炼频率、随访方式可能是收缩压轨迹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高血压 潜类别轨迹模型 收缩压轨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监测仪在社区居家老年人群中的监测研究
2
作者 袁志权 邬娜 +9 位作者 焦惠艳 李成英 吴龙 聂朦 许月瑶 杨蕾 王煜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6-1322,共7页
目的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群进行动态心电监测结果调查,并探讨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监测仪在社区居家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招募老年志愿者,采用单导联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连续7 d的... 目的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群进行动态心电监测结果调查,并探讨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监测仪在社区居家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招募老年志愿者,采用单导联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连续7 d的心电监测,描述设备穿戴中的不良反应、可接受度、监测时长、心电监测结果。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包含频发房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颤)、频发室早、RR间期≥5 s心律失常事件。结果共416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年龄(71.2±6.6)岁,男性150人(36.1%);384例(92.3%)研究对象完成7 d佩戴,佩戴时长(159.2±29.4)h。179例(48.5%)研究对象穿戴心电监测设备无任何不适,175例(47.4%)佩戴部位皮肤瘙痒。监测结果显示,常见的心律失常依次为房性早搏(97.1%)、室性早搏(93.3%)、房性心动过速(84.6%)、心动过缓(46.6%)、频发房性早搏(15.1%)、室性心动过速(13.2%)、长RR间期(11.8%)等。其中29.1%的研究对象有严重心律失常事件,高龄(≥70岁)、有既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某些严重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较高。结论社区居家老年人群常见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监测周期7 d可能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长程动态心电监测 社区老年人群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月瑶 焦惠艳 +8 位作者 聂朦 袁志权 邬娜 李成英 吴龙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杨敬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6-793,共8页
目的构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类别血糖波动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769例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加入社区随访... 目的构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类别血糖波动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769例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加入社区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ling,GBTM)来识别、构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轨迹,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平均验后分组概率(average posterior probability,AvePP)等评价指标选择最佳亚组数的轨迹,比较不同类别轨迹在人口学特征、个人健康状况、疾病史、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波动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运用GBTM分析,将社区769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个不同波动轨迹亚组,分别为“低水平平稳组”、“高水平下降组”和“中水平上升组”。以低水平平稳组为对照,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未服药患者被归为“高水平下降组”的可能性较低,即这些患者的血糖从高水平逐渐下降的可能性较低(OR=0.50,95%CI:0.28~0.90,P=0.021;OR=0.13,95%CI:0.03~0.56,P=0.006)。但是偶尔或不锻炼、饮酒或已戒酒的患者更倾向于被归为“高水平下降组”(OR=2.02,95%CI:1.15~3.55,P=0.014;OR=2.32,95%CI:1.16~4.63,P=0.017)。与规律服药的糖尿病患者相比,间断服药的糖尿病患者更倾向于被归为“中水平上升组”(OR=6.02,95%CI:2.86~12.66,P<0.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轨迹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高血压史、服药依从性、锻炼频率和饮酒可能影响患者出现不同血糖波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组基轨迹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社区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龙 焦惠艳 +7 位作者 邬娜 钟理 陈兴华 向颖 李成英 李阅历 张欢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对重庆市双碑社区开展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随访资料进行研究,了解随访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有效地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双碑社区自2014年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 目的对重庆市双碑社区开展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随访资料进行研究,了解随访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有效地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双碑社区自2014年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血压控制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纳入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共3 362例,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最后1次血压和平均血压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2.4%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效果为优良,不良的比例为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随访方式为家庭访视或门诊随访、心理调整良好、摄盐量为轻、服药规律、吸烟控制较好、饮酒控制较好、运动时间长可促进高血压管理效果良好。结论双碑社区2014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良好。加强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加强心理调适,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社区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城乡结合部某社区糖尿病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焦惠艳 熊鸿燕 +4 位作者 莫明露 段明香 王太武 潘科利 徐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0期2991-2993,共3页
目的观察重庆某城乡结合部一个社区糖尿病管理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市沙坪坝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 目的观察重庆某城乡结合部一个社区糖尿病管理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市沙坪坝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者个体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等相关信息,描述糖尿病控制比例、糖尿病肾病高危患者比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掌握糖尿病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糖尿病患者810例。年龄分布主要在50~80岁;男325例(40.1%),女485例(59.9%);其中血糖控制良好人数385例(47.5%);男性和低年龄组患者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差;高三酰甘油、高心率、大腰围等可能是血糖控制的不利因素;其中糖尿病肾病高危患者173例(21.36%);高肌酐、高心率、高血糖、尿潜血等可能是肾病高危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基层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糖尿病控制项目已深入社区人群,但控制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控制血糖、三酰甘油,改善心血管、肾脏功能是该人群提高控制效率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社区人群糖尿病干预模式的构建和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莫明露 段明香 +2 位作者 王太武 焦惠艳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以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为对象,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目标,构建经济、适用的糖尿病行为干预新型模式。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德尔菲法建立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行为干预项目;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的方法,在重庆主城区慢病控制试点社区开展干... 目的以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为对象,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目标,构建经济、适用的糖尿病行为干预新型模式。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德尔菲法建立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行为干预项目;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的方法,在重庆主城区慢病控制试点社区开展干预试验。将52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知-信-行"的行为干预理论,试验组对象在接受社区常规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新型行为干预项目,同时接受定期社区现场活动和信息化平台交流活动;对照组对象只接受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实施后,定期观察试验组对象行为变化情况;半年后比较两组的行为执行情况、糖尿病的发病率、身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从干预试验实施后的第4~24周,试验组各健康行为改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半年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穴位按摩和以步代车行为外,所有要求健康行为执行强度和行为养成比例显著增加;试验组的糖尿病发病率为4.51%,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病率为7.58%,两组糖尿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MI降低显著,但其他指标,如腰围、血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社区慢病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的糖尿病新型行为干预模式,从多个环节促进被干预者行为改变,有助于试验对象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其在短期内已显示出降低体质量指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新型行为干预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