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主导理论的形成、价值及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焦旭平 史晓燕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99-105,共7页
自我主导理论是在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发展理论,由玛歌达在基根所提出的自我主导性概念基础上创立。该理论认为,自我主导性是一种内在建构自我信念、自我身份和社会关系的能力,横跨认知、内在自我和人际关系三个维度;自我主导性的发展... 自我主导理论是在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发展理论,由玛歌达在基根所提出的自我主导性概念基础上创立。该理论认为,自我主导性是一种内在建构自我信念、自我身份和社会关系的能力,横跨认知、内在自我和人际关系三个维度;自我主导性的发展要经历"遵循外部权威""十字路口""自我主导性形成"三个阶段,且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认知反思模型"和"学习伙伴模型"是自我主导性培养的基础和工具。自我主导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在大学生事务领域、教师教学及发展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研究将聚焦于评价工具的本土化及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主导性 学习伙伴模型 认知反思模型
下载PDF
130例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焦旭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为对颅脑损伤病人作到早期诊断,同时不延误治疗时机,争取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 30例颅脑损伤病人定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列表记录,早期发现颅内并发症如血肿、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等。... 目的:为对颅脑损伤病人作到早期诊断,同时不延误治疗时机,争取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 30例颅脑损伤病人定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列表记录,早期发现颅内并发症如血肿、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等。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救治方案及护理措施。结果: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结论:颅脑损伤病人伤后72h以内严密观察其伤情演变,可以早期发现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病情观察 护理
下载PDF
静脉留置套管针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旭平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54-55,共2页
目的:减轻或消除颅脑损伤病人静脉留置套管针使用中的不适应与痛苦,从而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选择上肢静脉且避开关节处,应用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封管技术。结果:本... 目的:减轻或消除颅脑损伤病人静脉留置套管针使用中的不适应与痛苦,从而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选择上肢静脉且避开关节处,应用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封管技术。结果:本组58例颅脑损伤病人全部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留置3 d^5 d者55例,占9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能保持静脉通路利于临床紧急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静脉留置 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4
作者 焦旭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S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术 治疗仪 颅内再出血 吸痰方法 引流袋 低颅压症 瞳孔散大 插入长度 冰袋降温
下载PDF
3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5
作者 焦旭平 戴向丽 《长治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惊厥 儿童 护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6
作者 焦旭平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及精心护理 ,从而减少并发症 ,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 6 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 2 4h不间断连续床旁监测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护理。结果与结论 :设立中心监护病房 ,实...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及精心护理 ,从而减少并发症 ,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 6 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 2 4h不间断连续床旁监测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护理。结果与结论 :设立中心监护病房 ,实施床旁 2 4h不间断连续床旁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观察 护理
下载PDF
爱在无言里
7
作者 焦旭平 王舒婷(指导)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 2021年第9期74-74,共1页
一直以来,《小学生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其中很多文章富有人生哲理,也包含着许多真情,比如2020年12月下旬刊里刊载的《那些废纸篓里的信》就是如此.这篇文章讲的是班上废纸篓里三次出现了匿名信.第一次的信是针对同学之间取绰号现象,... 一直以来,《小学生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其中很多文章富有人生哲理,也包含着许多真情,比如2020年12月下旬刊里刊载的《那些废纸篓里的信》就是如此.这篇文章讲的是班上废纸篓里三次出现了匿名信.第一次的信是针对同学之间取绰号现象,第二次的信是针对同学们上课开小差现象,第三次的信是针对班上出现的攀比风.同学们看见这三封匿名信后,也开始自我对照,对症下药,慢慢地改正了各自的缺点.那这三封匿名信到底是谁写的呢?文章结尾才揭晓答案,写匿名信的原来是他们可敬又可爱的老师!我认为,这位老师教书育人很讲究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结尾 教书育人 人生哲理 老师 学生之友 三封 对症下药 开小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