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等对...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等对症支持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s ICAM-1、s VCAM-1、Hb Al C、SCr和TP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s ICAM-1、s VCAM-1、Hb Al C、SCr和TP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上述各指标方面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并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早期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CKD患者(CKD组)72例、正常蛋白尿糖尿病患者(DM组)80例及体检健康者(NC组)80例,收集各组入组时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早期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CKD患者(CKD组)72例、正常蛋白尿糖尿病患者(DM组)80例及体检健康者(NC组)80例,收集各组入组时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并比较。另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CKD组分为常规亚组和DPP-4亚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基础上,DPP-4组给予DPP-4抑制剂5 mg,1次/d,持续12周。比较两亚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β2-MG与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β2-MG的影响因素。结果(1) CKD组和DM组BMI、FPG、2 h PG、Hb A1c、24 h UAlb、IL-6、TNF-α及β2-MG均高于NC组(P <0.05),且CKD组2 h PG、24 h UAlb、IL-6、TNF-α及β2-MG均高于DM组(P <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亚组FPG、2 h PG、HbA1c及24 h UAlb均降低(P<0.05),治疗后DPP-4亚组FPG、2 h PG、HbA1c及24 h UAlb均低于常规亚组(P <0.05);(3)与治疗前比较,两亚组IL-6、TNF-α及β2-MG均降低(P <0.05),治疗后DPP-4亚组IL-6、TNF-α及β2-MG均低于常规亚组(P <0.05);(4)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BMI、2 h PG、HbA1c、24 h UAlb、IL-6、TNF-α与β2-MG水平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HbA1c是早期CKD患者β2-MG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DPP-4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早期CKD患者血糖水平,降低β2-MG水平,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减轻肾小管损伤,进而延缓CKD进一步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等对症支持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s ICAM-1、s VCAM-1、Hb Al C、SCr和TP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s ICAM-1、s VCAM-1、Hb Al C、SCr和TP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上述各指标方面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并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文摘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早期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CKD患者(CKD组)72例、正常蛋白尿糖尿病患者(DM组)80例及体检健康者(NC组)80例,收集各组入组时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并比较。另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CKD组分为常规亚组和DPP-4亚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基础上,DPP-4组给予DPP-4抑制剂5 mg,1次/d,持续12周。比较两亚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β2-MG与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β2-MG的影响因素。结果(1) CKD组和DM组BMI、FPG、2 h PG、Hb A1c、24 h UAlb、IL-6、TNF-α及β2-MG均高于NC组(P <0.05),且CKD组2 h PG、24 h UAlb、IL-6、TNF-α及β2-MG均高于DM组(P <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亚组FPG、2 h PG、HbA1c及24 h UAlb均降低(P<0.05),治疗后DPP-4亚组FPG、2 h PG、HbA1c及24 h UAlb均低于常规亚组(P <0.05);(3)与治疗前比较,两亚组IL-6、TNF-α及β2-MG均降低(P <0.05),治疗后DPP-4亚组IL-6、TNF-α及β2-MG均低于常规亚组(P <0.05);(4)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BMI、2 h PG、HbA1c、24 h UAlb、IL-6、TNF-α与β2-MG水平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HbA1c是早期CKD患者β2-MG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DPP-4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早期CKD患者血糖水平,降低β2-MG水平,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减轻肾小管损伤,进而延缓CKD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