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酸类化感物质介导病原真菌协同致害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焦焕然 周冰谦 +4 位作者 杨国红 卢恒 王晓 郭兰萍 刘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147,共7页
药用植物固定产地的连年种植导致连作障碍,引起中药材产量和品质下降。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灾变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但许多研究表明二者可能不仅作为单因素起作用,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协同致害。本... 药用植物固定产地的连年种植导致连作障碍,引起中药材产量和品质下降。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灾变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但许多研究表明二者可能不仅作为单因素起作用,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协同致害。本文根据近年来酚酸类物质介导病原真菌产生协同致害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产生协同作用的机理,旨在为进一步深入揭示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及消减策略,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酚酸 连作障碍 药用植物 病原真菌
下载PDF
连作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鉴定及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焦焕然 孟缘 +4 位作者 周冰谦 杨国红 卢恒 郭兰萍 刘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8-1544,共7页
目的:探究连作丹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组成及变化,阐明连作丹参根际土壤化感效应的机理。方法:采用GC-MS技术对丹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通过萝卜和丹参种子生测实验探究不同浓度根际土壤水提液处理对种子萌发... 目的:探究连作丹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组成及变化,阐明连作丹参根际土壤化感效应的机理。方法:采用GC-MS技术对丹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通过萝卜和丹参种子生测实验探究不同浓度根际土壤水提液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苯甲酸为连作1年丹参根际土壤含量最高的化感物质,含量分别为0.909μg/g、0.773μg/g、0.518μg/g和0.304μg/g。连作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成分组成与非连作根际土壤基本一致,但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肉豆蔻酸等12种酸类含量显著升高,增幅最高达310.81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羟基肉桂酸甲酯等3种酯类含量也显著升高,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苯甲醇的含量在连作后呈增加趋势。2种种子在不同浓度连作土壤水提液处理下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度均存在低促高抑现象,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连作土壤水提液在高浓度(>80 g/300 m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综合分析,丹参连作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化感物质的积累密切相关,连作土壤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连作 化感物质 GC-MS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金银花受环境胁迫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鞠龙泰 焦焕然 +3 位作者 孙盼盼 李敏 张永清 李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36-142,共7页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广泛,对环境适应力极强,能够在多种胁迫条件下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常用大宗中药材,兼具经济价值及生态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金银花在温度、干旱、光照、盐、重金属及病虫害、内生菌等胁迫条件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广泛,对环境适应力极强,能够在多种胁迫条件下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常用大宗中药材,兼具经济价值及生态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金银花在温度、干旱、光照、盐、重金属及病虫害、内生菌等胁迫条件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逆境下金银花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光合荧光变化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探究金银花抗逆性的深层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期望为高品质道地金银花的生态种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环境胁迫 抗逆性 响应机制
下载PDF
栝楼新品系区域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冰谦 刘树震 +4 位作者 焦焕然 卢恒 杨国红 刘坤 刘伟 《山东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采用区域试验的方法,对比大田优选的栝楼新品系KXY-001与传统栝楼品系在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特征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KXY-001植株主干明显,生长迅速,丰产稳定性强;KXY-001定植后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第二年即进入丰产期,二年生和... 采用区域试验的方法,对比大田优选的栝楼新品系KXY-001与传统栝楼品系在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特征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KXY-001植株主干明显,生长迅速,丰产稳定性强;KXY-001定植后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第二年即进入丰产期,二年生和三年生植株亩产鲜果较传统品系分别增产78.48%及41.25%;KXY-001总皂苷质量分数连续三年均高于传统对照品系,分别高4.54%、7.27%、5.08%。KXY-001新品系具有较高的产量及稳定的区域适应性,综合性状优于传统品系,适宜在山东栝楼道地产区栽培种植和推广,该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挖掘特定栝楼种质特点、品系推广及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新品系 区域试验 植物学特性 物候期特征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热风干燥方式对瓜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焦焕然 张敏敏 +3 位作者 赵恒强 刘伟 刘孟建 崔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37-144,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晾干、晒干,热风干燥(40,60,80℃),变温干燥(50~80,80~50℃)等方式干燥瓜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后瓜蒌皮、籽中核苷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流...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晾干、晒干,热风干燥(40,60,80℃),变温干燥(50~80,80~50℃)等方式干燥瓜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后瓜蒌皮、籽中核苷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流动相乙腈-0.2%乙酸水溶液(3∶7)(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97%~95%B;15~30 min,95%~90%B;30~35 min,90%~87%B;35~40 min,87%~86.5%B;40~48 min,86.5%~97%B;48~50 min,97%B),检测波长选择260 nm,流速设定0.4 mL·min^(-1)。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后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变化,SE-54毛细管色谱柱(0.32 mm×30 m,0.25μm),于80℃,500 r·min^(-1)孵育15 min,进样针温度85℃,进样量400μL,分析时间35 min,载气为高纯氮气,载气流速2.0 mL·min^(-1),漂移气体流速150 mL·min^(-1),IMS探测器温度45℃。结果:尿苷、腺苷、腺嘌呤在50℃以上的热风干燥处理后含量较高,较低温度干燥有利于保持胞苷、胞嘧啶、芦丁、木犀草苷和2?-脱氧腺苷的稳定。GC-IMS技术可较好地实现不同方式处理后瓜蒌样品的分析和识别,80℃热风干燥和变温干燥后具有更多的挥发性成分。结论:40℃和60℃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留核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并且挥发性成分与传统干燥方式下相似,具有高效可控、适宜工业化生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瓜蒌 核苷类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 黄酮类
原文传递
西洋参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恒 焦焕然 +5 位作者 周冰谦 杨国红 王晓 张小波 郭兰萍 刘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3-1437,共5页
西洋参为五加科多年生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其种植周期长并具有严重的生长障碍问题,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农药,因此引起的西洋参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该文系统综述了1993年以来有关西洋参药材农药残留调研、检测方法、含量分析及... 西洋参为五加科多年生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其种植周期长并具有严重的生长障碍问题,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农药,因此引起的西洋参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该文系统综述了1993年以来有关西洋参药材农药残留调研、检测方法、含量分析及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并对不同国家及地区西洋参相关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整理比较。结果表明,西洋参农药残留种类从过去高毒性的有机氯类农药转变为三嗪类、三唑类等低毒性农药;其农药残留整体较低,但仍存在五氯硝基苯等农药污染的现状;其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由过去常用的色谱升级成如今的色谱-质谱联用;暂未有西洋参农药残留引起健康风险的报道。农药残留是制约我国西洋参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完善西洋参用药登记,推广成熟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并推进西洋参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限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农药残留 检测 标准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根际分泌物介导土壤微生物协同致害连作药用植物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鞠吉东 付心雨 +5 位作者 焦焕然 孟缘 卢恒 王晓 郭兰萍 刘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92-99,共8页
连作障碍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的瓶颈,严重影响药材的品质与产量。对于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从20世纪70年代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化感作用逐渐深入到目前的根际微环境变化及植物响应机制研究。该文结合领域内研究及作者所在团队的相关工作与思... 连作障碍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的瓶颈,严重影响药材的品质与产量。对于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从20世纪70年代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化感作用逐渐深入到目前的根际微环境变化及植物响应机制研究。该文结合领域内研究及作者所在团队的相关工作与思考,系统分析了连作条件下药用植物根际分泌物介导土壤微生物群落重构的机制,即根际分泌物通过提供微生物生长所摄取的碳源和能量,作为诱导剂或驱避剂等信号物质刺激、诱导微生物生长或转移,改变根际土壤酸度等理化性质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重塑;全面探讨了根际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协同致害连作药用植物的方式和途径,即根际分泌物介导病原微生物侵染根际并增加下茬植物的易感性、抑制宿主植物防御并保障病原菌抢占优势生态位,二者协同互作导致根际病原菌释放更多真菌毒素等致病因子、根际化感物质的毒性增强及土壤理化性质劣变;总结了根际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在连作障碍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揭示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连作障碍的克服与消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根际分泌物 根际微生物 群落重构 协同致害 药用植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